Workflow
锂金属负极应用
icon
搜索文档
锂金属负极:负极长期方向,关注各工艺领先企业——固态电池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锂金属负极行业 - **公司**:天铁科技、赣锋锌业、英联股份、道氏技术、中一科技、日产、LG Stella、奔驰、宁德时代、青陶科技、亿里新能源、新界能源、恩力动力、天原科技、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璞泰来、贝特瑞 [1][9][13][1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锂金属负极是固态电池负极长期方向**:锂金属负极理论比容量更高、电化学电位更低,有助于提高能量密度;硅碳负极在400Wh/kg以上能量密度提升有限,需锂金属负极迭代;国内外企业已逐步应用锂金属负极方案,首款锂金属负极全固态电池已上车路测 [1][3][5][11][12][13] - **锂枝晶问题逐步解决**:锂枝晶生成会降低电池循环寿命甚至导致内部失效,但通过人工SEI膜、多维结构修饰和关键添加剂等技术手段,问题正逐步得到解决,固态电池体系更易抑制 [1][6][14] - **未来锂金属负极市场规模大**:预计到2030年,全球全固态电池出货量达180GWh,锂金属负极渗透率20%时,需求量约7700吨,市场规模达百亿级别;2025年奔驰开启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全固态电池路测,市场接受度提升 [1][7][13] - **压延法有望率先规模化生产**:压延法历史悠久且相对成熟,目前可将锂带厚度做到20微米,未来几年有望减薄至5 - 6微米;液相法和气相沉积法有制备超薄铝带潜力,但距大规模量产有距离 [1][8][18] - **各工艺有领先企业**:压延法天铁科技与赣锋锌业领先,蒸发镀英联股份突出,液相沉积道氏技术与中一科技表现优异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年固态电池行业产业化进程加速**: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向投资者传递信息,并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系统性梳理 [2] - **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挑战**:主要挑战在电解质和负极材料,硅碳负极能量密度提升有限,硫化物电解质和硅负极是研究重点,硅负极能量密度到400Wh/kg后边际贡献减弱,需锂金属负极迭代 [11] - **不同工艺特点对比**:技术程度上压延法优于气相沉积法,再次为液相法和电化学沉积;加工性能上气相沉积法优于液相法,再次为压延法和电化学沉积;经济性上液相法最佳,其次为压延法、电化学沉积和气相沉积 [16]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核心抓手是什么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 - **公司**:英联股份、天铁科技、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天津中能、天齐锂业、天赐材料、瑞泰新材、宙邦、海辰药业、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曼恩斯特、先惠、信宇人、联营、德新、厦钨新能、三祥新材、容百科技、璞泰来、天华新能、星源、恩捷、长阳 [1][2][3][4][9][14][1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锂金属负极在固态电池中应用前景广阔,固态电池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 **论据**: - **产业进展**:CIBF展览后固态电池相关公司将其作为重要业务方向推广,锂金属电池产业积极变化,英联股份介绍锂金属负极研究进展,天铁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 **学术突破**:欧阳楚英教授团队优化电解液配方提升锂金属负极电池循环性能,从约200次提升至500次左右,为商业化提供理论支持 [1][5] - **商业化进程**: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在下游应用和商业化取得突破,产业链各方努力克服技术难点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1][6] - **应用前景**:锂金属负极性能提升空间大,产业界和学术界大量投入,有望使固态电池单电芯能量密度超400瓦时/千克,现有高镍三元液态电池单电芯能量密度在250 - 280瓦时/千克 [1][7] - **性能提升方向**:改善材料本身和优化电化学体系,如宁德时代添加新材料缓解LiFSI分解,英联股份和天铁科技优化锂金属负极材料 [1][8] - **投资机会**:性能端突破使固态电池具备上车等应用潜力,产业链相关公司进展显著,设备厂商拓展固态领域业务,关注锂金属负极、电解液添加剂、设备厂商和锂电材料核心企业 [14][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生产工艺创新**:传统压制工艺使循环性能达行业中上水平,宁德时代用此工艺将循环次数提高到500次,真空镀膜工艺可精确控制锂层厚度 [10] - **制备工艺发展方向**:采用“三明治”结构制备锂金属负极获汽车厂商技术背书,针刺新工艺减少电化学副反应点位,轧制工艺不断优化 [12] - **锂金属材料改进方向**:开发锂合金方案改善物理特性和稳定性,引入新型电解液添加剂优化电化学体系 [13] - **产业链未来趋势**:未来两到三个月固态电池产业有重要事件,中军核心标的如厦钨新能、三祥新材表现预计出色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