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添加剂

搜索文档
孚日股份(002083) - 002083孚日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1
2025-08-21 15:24
业绩概览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7亿元,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10.92%),扣非净利润2.5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5.7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47亿元(同比增长197.95%)[2] - 家纺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07亿元(占总收入69.8%),毛利率26.38%(同比提升3.02个百分点)[2][3] - 新材料业务(涂层材料+电解液添加剂)合计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43.47%),其中涂层材料9771.06万元(+18.97%),电解液添加剂1.17亿元(+73.13%)[3][4] 家纺业务 - 国内策略:聚焦差异化产品(如洁玉品牌大师系列毛浴巾),淘汰低利润率渠道,强化电商旗舰店和B端礼赠品渠道[6] - 出口表现:上半年家纺出口总额2.34亿美元,美国市场占比近50%(受关税影响订单波动,6月起逐步恢复),欧洲/日本市场实现小幅增长[3][7] - 毛利率提升原因:原材料(棉花/煤炭)价格下降+产品结构优化[8] - 海外建厂规划:正在考察东南亚及非洲国家[9] 新材料业务 涂层材料 - 汽车领域:通过IATF 16949认证,中标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涂料项目,预计未来收入占比20%(毛利率40%)[4][13] - 船舶领域:取得中国船级社认证(7款产品),预计收入占比20%(毛利率30-40%)[10][13] - 产能情况:孚日宣威一期5万吨产能(当前利用率50%),未来重点发展海工(预计占比30%/毛利率40%)/军工(占比10%)[12][13] - 认证进展:已完成汽车/船舶认证,军工四证缺一[14] 电解液添加剂 - 产能:VC总产能1万吨(当前日产量25吨,月产500吨,利用率50-60%),上半年销售2793.69吨(+71.92%)[4][16] - 行业地位:产能国内前三,唯一全产业链企业(成本优势显著)[17] - 价格趋势:VC当前均价46000元/吨(较年初下降5.15%),行业处于产能出清阶段[18][19] 其他业务 - 热电业务:受益煤炭价格回落,盈利能力提升[19] - 减值情况:2025年预计无需大额减值(2024年减值主要来自新能源材料公司)[19]
一图速览孚日股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
全景网· 2025-08-19 21:36
孚日股份2025年半年度业绩 - 2025H1营业收入25.87亿元,归母净利润2.46亿元,资产总计76.16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4.47亿元 [3] - 毛利率26.38%,同比提升10.92% [2][7] 家纺业务表现 - 家纺产品出口总额2.34亿美元,欧洲和日本市场出口小幅增长 [8] - 国内市场营收3.42亿元,差异化产品策略推动巾被类产品打样投产率达83.3%,同比提升58.3% [8] - 团购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1.6%,电商业务618大促期间客单价同比提升194%,访客量增长56% [8] - 品牌曝光超8000万人次 [9] 新材料业务发展 - 涂层材料与电解液添加剂业务营收2.15亿元,同比增长43.47% [11][12][13] - 功能性涂层材料业务营收9771万元,同比增长18.97% [14][15] - 汽车领域:通过IATF 16949认证,中标1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涂料项目 [15] - 船舶领域:取得中国船级社7款船舶涂料认证并获订单 [15] -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业务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73.13%,VC销售2793.69吨(+71.92%) [15][16] - 优化工艺降低成本,强化安全管理 [16]
华盛锂电股价微跌0.69% 机构大宗交易折价买入357万元
金融界· 2025-08-06 04:0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5日15时,华盛锂电股价报36.1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5元,跌幅0.69% [1] - 当日开盘价为35.91元,最高触及37.49元,最低下探35.60元 [1] - 成交量为4.9万手,成交额1.78亿元 [1] 公司业务 - 华盛锂电属于化学制品板块,业务涉及锂电池材料领域 [1] - 公司专注于电解液添加剂及有机硅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1]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产业链 [1] 大宗交易 - 8月5日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量10万股,成交金额357.40万元,成交价35.74元,较收盘价折价1.00% [1] - 买方为机构专用席位,卖方为华泰证券苏州分公司 [1] - 近3个月累计发生20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金额8579.32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511.3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12% [1] - 近5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入918.6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21% [1]
华盛锂电分析师会议-20250701
洞见研报· 2025-07-01 23:25
调研基本信息 - 调研对象为华盛锂电,所属行业是化学制品,接待时间为2025年7月1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黄振东和证券事务代表陆海媛 [16]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包括东方财富证券(证券公司)、中哲物产(其它)、启赋资本(基金管理公司)、同巨投资(其它) [17]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因在电解液添加剂生产中积累的技术优势,选定液相法制备高纯度硫化锂,该工艺纯度高、收率高、后续加工性能好 [20] - 新型电池或冲击现有液态锂离子电池,但各类技术路线电池将长期共存,大部分仍会使用公司电解液添加剂产品;公司密切关注固态锂电池材料发展,开展相关材料研究开发 [20] - 公司管理层对长期发展有信心,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2022年起电解液添加剂产能过剩,有成本控制优势等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21] - 公司积极扩展电解液添加剂产能,拥有多个生产基地,募投项目三期建成后VC、FEC产品年产达14000吨,其余锂电池相关材料产能也在推进中,产能释放将提供新赢利点 [22]
固态电池产业加速,核心抓手是什么
2025-06-09 09:4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固态电池行业 - **公司**:英联股份、天铁科技、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天津中能、天齐锂业、天赐材料、瑞泰新材、宙邦、海辰药业、纳科诺尔、宏工科技、曼恩斯特、先惠、信宇人、联营、德新、厦钨新能、三祥新材、容百科技、璞泰来、天华新能、星源、恩捷、长阳 [1][2][3][4][9][14][15]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稳步推进,锂金属负极在固态电池中应用前景广阔,固态电池领域存在投资机会 - **论据**: - **产业进展**:CIBF展览后固态电池相关公司将其作为重要业务方向推广,锂金属电池产业积极变化,英联股份介绍锂金属负极研究进展,天铁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 - **学术突破**:欧阳楚英教授团队优化电解液配方提升锂金属负极电池循环性能,从约200次提升至500次左右,为商业化提供理论支持 [1][5] - **商业化进程**:锂金属负极固态电池在下游应用和商业化取得突破,产业链各方努力克服技术难点推动产品迭代升级 [1][6] - **应用前景**:锂金属负极性能提升空间大,产业界和学术界大量投入,有望使固态电池单电芯能量密度超400瓦时/千克,现有高镍三元液态电池单电芯能量密度在250 - 280瓦时/千克 [1][7] - **性能提升方向**:改善材料本身和优化电化学体系,如宁德时代添加新材料缓解LiFSI分解,英联股份和天铁科技优化锂金属负极材料 [1][8] - **投资机会**:性能端突破使固态电池具备上车等应用潜力,产业链相关公司进展显著,设备厂商拓展固态领域业务,关注锂金属负极、电解液添加剂、设备厂商和锂电材料核心企业 [14][1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生产工艺创新**:传统压制工艺使循环性能达行业中上水平,宁德时代用此工艺将循环次数提高到500次,真空镀膜工艺可精确控制锂层厚度 [10] - **制备工艺发展方向**:采用“三明治”结构制备锂金属负极获汽车厂商技术背书,针刺新工艺减少电化学副反应点位,轧制工艺不断优化 [12] - **锂金属材料改进方向**:开发锂合金方案改善物理特性和稳定性,引入新型电解液添加剂优化电化学体系 [13] - **产业链未来趋势**:未来两到三个月固态电池产业有重要事件,中军核心标的如厦钨新能、三祥新材表现预计出色 [17]
冠城新材: 冠城新材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材料
证券之星· 2025-06-06 19:1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1亿元,同比下降14.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7亿元 [5] - 电磁线业务实现产量8.73万吨,同比增长8.45%,销量8.77万吨,同比增长10.18%,主营业务收入64.94亿元,同比增长19.99%,净利润1.82亿元,同比增长33.82% [5] - 房地产业务实现合同销售面积7.2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46%,合同销售额13.35亿元,同比上涨11.34%,结算面积4.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0.64%,主营业务收入14.71亿元,同比下降62.00%,净利润-5.02亿元 [5] - 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实现销量311.90吨,同比增加56.77%,但受市场环境影响,产品单价持续处于低位,实现销售额3,438.63万元,同比下降15.27% [6] 行业情况 - 2024年国内GDP同比增长5%,增速较2023年略有下滑 [3] - 电磁线行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扁线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机关键材料需求攀升,但下游客户降价竞争激烈,原材料铜杆价格高位震荡,行业竞争加剧 [3] - 房地产行业呈现边际回暖迹象,但不确定性仍高,销售价格下行趋势明显,部分企业采取以价换量策略 [3] -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带动动力电池及上游原材料快速发展 [4] - 电解液添加剂产能持续过剩,多数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并长期处于底部区间,企业利润空间有限 [5] 公司发展战略 - 2025年发展战略为做强电磁线业务,加快去地产化步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8] - 电磁线业务将加速市场开发和技术研发,寻求并购重组机会 [8] - 房地产业务以加快去地产化为目标,加速推进地产业务剥离 [9] - 电解液添加剂业务将稳定生产工艺,优化流程,提升品质,降低成本,扩大产销量 [9] - 2025年预计实现合并营业收入约110亿元,其中电磁线业务收入约70亿元,房地产业务收入约38亿元,其他业务收入约2亿元 [9]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总资产182.09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6.57%,负债总额110.9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0.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权益58.4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1.32% [17]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73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6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53亿元 [20] - 2024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77%,每股收益-0.49元 [15]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临时股东大会 [7] - 新制定了《独立董事会议制度》,修订了《独立董事制度》等相关制度 [7] - 保持与证券监管部门、投资者、媒体等沟通渠道畅通,召开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 [8] - 监事会认为公司董事会运作规范,决策程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11] - 监事会检查确认公司财务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审计报告真实客观反映公司财务状况 [11]
肯特催化:精细化工领域“隐形冠军”,产品结构升维打开全新增长空间
梧桐树下V· 2025-04-11 21:18
公司概况 - 肯特催化已完成沪主板IPO申购,发行2260万股,每股15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功能性催化新材料产能扩建升级[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季铵(鏻)化合物研发生产,拥有季铵盐、季铵碱、季鏻盐、冠醚四大系列产品[2] - 产品形式包括相转移催化剂、分子筛模板剂、固化促进剂、电解液添加剂等,应用于精细化工、分子筛、高分子材料、电池电解液等领域[2] 技术与市场地位 - 相转移催化剂通过促进异相体系反应物定向转移,显著提升反应速率和转化效率,兼具降低能耗和提升纯度的绿色特性[5] - 公司在相转移催化剂领域国内市占率从2020年17.45%提升至2022年22.62%,2023年产量突破2万吨[6] - 解决了阴阳离子膜寿命短的技术难题,实现低金属/卤素杂质季铵碱连续化生产,四乙基氢氧化铵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6] - 自主研发模板法合成、络合结晶及萃取提纯技术体系,突破高纯度冠醚量产难关[6] - 季铵盐、季铵碱系列产品在分子模板剂行业国内市场排名第一[7]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从2020年4.86亿元增长至2024年6.17亿元,净利润从7225万元增至9351.28万元[8] - 2021-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亿元、1.10亿元、0.85亿元和0.94亿元[8] - 2024年下半年扣非净利润达0.47亿元,同比增长20.28%,显示良性增长周期[8] - 综合毛利率2021-2024年调整后为30.89%、29.52%、29.61%和31.03%,抗风险能力较强[8] - 资产负债率从2021年40.76%降至2024年6月17.64%,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6.26%[9][10] 应用领域与增长动力 - 产品深度嵌入医药化工、新能源、电子显示等高成长赛道[11] - 在医药领域提升药物合成效率,助力抗癌/抗病毒等含氟药物研发[11] - 在显示面板领域作为液晶单体合成关键助剂,受益于国产替代进程[11] - 在新能源领域作为电解质添加剂增强电解液导电性能[11] - 分子筛需求因节能减排政策推动持续攀升,公司布局"季铵盐→季铵碱→模板剂→分子筛"全产业链[12] - 已完成Beta分子筛合成小试,募投项目将实现产业链协同效应最大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