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搜索文档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运送旅客超1600万人次
新华社· 2025-09-06 17:00
与运营初期单日最高开行动车组列车38列相比,今年7月1日三季度运行图实施后,杭温高铁单日开 行动车组列车最高达96列,更好满足了沿线群众出行需要。目前,杭州西至义乌、温州北、温州南分别 最快34分钟、85分钟、84分钟可达。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政企合作发展研究室高级工程师王畅说,作为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和社 会资本投资铁路示范项目,杭温高铁的良好运营对于鼓励和扩大社会资本参与铁路建设投资,拓宽铁路 投融资渠道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记者9月6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天,杭温高铁开通运营满一周年,累计运送旅 客超1600万人次,成为浙江省内一条重要的快速客运通道。 图为高铁列车行驶在杭州市桐庐县境内的杭温高铁跨杭黄铁路特大桥上。新华社记者黄宗治 摄 杭温高铁自杭州市桐庐东站引出,途经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引入温州北站,通过既有杭深铁 路延伸至温州南站,正线全长2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设桐庐东、浦江、义乌、横店、磐安、 仙居、楠溪江、温州北、温州南等9座车站,于2024年9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 "杭温高铁开通运营后,实现浙江陆域'1小时交通圈',杭州、金义、温州三大都市圈实现高铁快速 ...
上海松江区党政代表团来苏州考察
苏州日报· 2025-06-10 08:21
长三角区域合作 - 上海市松江区党政代表团赴苏州考察 双方市委书记和市长等高层领导参与会见 [1][3][4] - 苏州对松江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 并指出松江作为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的发展经验值得学习 [3] - 苏州正实施科技创新"八大工程"和苏州智造"十大行动" 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松江对苏州的支持表示感谢 并认可苏州的高质量发展成效 [4] - 双方希望以G60科创走廊为纽带 加强创新协同、产业共建、交通互联和服务共享 [3][4] - 松江正推动G60科创走廊建设走深走实 并把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机遇 [4] - 双方计划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密切人文交流 共同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3][4]
同心共富,长三角牵手“谋幸福”——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综述(下)
新华日报· 2025-06-05 07:36
长三角人口与经济概况 - 截至2024年末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达23799.2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6.9%,且人口总量持续增长 [1]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际差距持续缩小,203项政务服务实现长三角"一网通办",78项居民服务实现"一卡通用" [1] 区域协同发展 - 皖北地区国土面积占长三角14.8%,但经济产出占比不足5%,通过《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推动协同发展 [2] - 安徽希磁科技从宁波搬迁至蚌埠后,月出货量从50万个增至超600万个,市场份额超30% [2] - 苏州与阜阳3年签订合作协议近50项,阜阳为苏州发布用工招聘超800家,苏州为阜阳培训人才超2000人次 [2] 共同富裕与示范区建设 -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出台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提出20项具体任务 [3] - 2023年第一批试点18项示范项目,2024年第二批试点22项,目标包括人均生产总值15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万元等 [3] 民营经济发展 - 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上海80%的"专精特新"和"小巨人"企业为民营企业,江苏民间投资占比66.1%,浙江每千人拥有民营企业56家,安徽民营经营主体占比92.5% [5] - 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成立5年组建19个产业链联盟,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成员从12家增至76家 [5] - 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由7个城市共同发起,推进产业、创新、制度、服务协同 [5] - 2024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长三角占225家,正泰集团全产业链带动就业50余万人 [6] 跨省民生服务 - 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41个城市、超2万家医疗机构 [7] - 长三角率先实现户口跨省迁移"一站式"办理和户籍信息动态项目变更跨省通办 [8] - 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上线,社保卡实现交通、旅游、医疗等跨省通用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