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化战略

搜索文档
怡合达(301029) - 2025年6月9日-7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04 18:26
竞争与战略 - 客户采购 FA 零部件时决策要素众多,交期、品质等因素比价格影响更大,公司不打价格战,继续推进长尾化战略,构建核心竞争力 [2][3] - 公司出海坚守“全球化”战略,利用中国产业链优势,以日本、东南亚为第一站,目前海外业务覆盖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4][5][6] 供应商管理 - 公司有成熟供应商管理流程,从试制到合格需通过认证,建立绩效评估体系,减少对单一供应商依赖,赋能供应商,对 FB 业务供应商动态评分 [7] 股权激励 - 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 632 万股,首次授予 90 人,激励人员涵盖多种人才,考核要素纳入毛利率 [8] 组织建设与人才补充 - 组织强化是推动公司战略实施的重要引擎,通过“培旧、纳新、请教练”实现,重视与企业理念深度融合 [10][11] 客户黏性提升 - 围绕客户工程师服务,提供标准化产品目录和设计选型工具,提供 FB 非标零部件,累计服务 30 余万工程师,2024 年两次以上销售记录客户占比约 74%,下单超 10 次客户占比约 29% [12] 一站式平台附加值提升 - 坚持深化产品开发建设,截至 2024 年末开发涵盖 196 个大类、4437 个小类、230 余万个 SKU 的产品体系,打造“FA+FB+FX”一站式采购平台,拓展生态半径,提升附加值 [13]
怡合达(301029)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7 11:5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总参会人员 129 人,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9 日 15:00 - 17:00,通过网络及电话会议方式召开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金立国,财务总监温信英,董事会秘书张美琪等 [2] 2024 年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 25.04 亿元,较 2023 年同期(28.81 亿元)下降 13.08%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4.04 亿元,较 2023 年同期(5.46 亿元)下降 25.8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3.98 亿元,较 2023 年同期(5.40 亿元)下降 26.25% [2] - 2024 年末资产总额为 46.70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 41.11 亿元,负债总额为 5.58 亿元,资产负债率为 11.9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7.29 亿元,较 2023 年提升 93.56% [2] 管理变革 - 一个中心是以客户为中心,用“极致产品力”服务客户,围绕智能装备行业,以行业长尾化零部件需求场景为入口,提供全业务域服务 [3] - 二个愿景是打造美好组织、成就伟大企业,把人才战略和薪酬绩效作为组织建设重点,构建人才高地 [4] - 三个方向是核心能力长尾化、市场全球化、深耕自动化,构建核心竞争力,拓展海外业务,提供 TVR 产品与服务 [4][5] - 四个相信是在管理运营上相信科学、相信常识、相信专业、相信体系,构建管理系统和正向循环机制 [5] FB 业务情况 - 需求特点为计划性不强、按图加工设计、需来回修改、零散需求多,供给方核心痛点是订单零散难形成规模效益 [6] - 阶段性突破包括 2024 年 5 月上线自动报价系统,报价速度从“小时级”提升到“秒级”;自动编程系统支持多工艺场景编程,复杂工艺编程能力和效率提升;2024 年下半年柔性智能产线投入使用,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6][7] - 目前长期合作供应商几十家,有部分原 FA 业务供应商,未来合格供应商规模会增长 [7] - 公司有严格供应商开发流程和绩效评估体系,会对供应商赋能,对 FB 业务供应商动态评分 [8] 非标产线情况 - 目前运行一条智能柔性线,一条正在改造预计 5 月使用,两条线设备和产线投资五百万左右,主要加工方铝件,年产值几百万左右 [9] - 今年准备投入千万级进行产线升级改造,后续会加大投入柔性化产线,效率一期提升 2 倍,二期预计提升 3.5 倍,让非标零散件制造设备稼动率从 12%提升至 75% [9]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2024 年度为 72,857.09 万元,同比 2023 年度 37,640.52 万元增加 93.56%,主要原因是背书转让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货款占比增加,银行电汇支付占比减少,营收及利润下降引起税费下降 [9] - 2024 年度净现比为 1.8 倍,2023 年度为 0.69 倍,表明公司现金流健康,盈利质量高、抗风险强 [9] 各版块展望 - 3C 手机:2024 年需求有所提振,2025 年苹果新机项目不明朗,关税政策有不确定性,下半年新产品打样需求或带来增量,AI 技术和以旧换新政策有支撑 [10] - 锂电:2024 年需求下滑,2025 年前几个月回暖迅速,需求相对明朗,今年自身需求增加叠加海外需求增长,复苏较好 [10] - 汽车、半导体:2024 年增长较快,行业前景向好,目前基数不高可拓展空间大,公司相关动作会带来提振效果,需求驱动因素延续 [10] - 光伏:2024 年需求下滑,2025 年未见明显改善,占比下降,目前主要是少量打样和改制需求,预计短期无较大扩产需求 [10] 海外市场 - 选择日本、东南亚市场作为出海业务第一站,欧洲市场作为第二站,待模式跑通后布局其他市场 [11] - 中国台湾市场是高价值利基市场,但暂不是第一阶段开拓主要市场 [11] 产能建设 - 近几年产能利用率高于 90%,2024 年募资 8.7 亿元建设“怡合达智能制造供应链华南中心二期项目”和“怡合达智能制造暨华东运营总部项目”,分别预计今年和明年投产 [11] - 利用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参与海外产能重构,海外业务运用多种手段加强地域覆盖 [11] 第四季度净利润/净利率低原因 - 自建厂房年度房产税及土地使用税、年度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在第四季度缴纳,增加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 [12] - 年终奖分 2 次计提,差额补计提在第四季度,增加各项费用 [12] - 年底各部门团建活动增加,员工福利费支出增加 [12] 产品线价格及竞争策略 - 2025 年以提升毛利率为战略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对低毛利率、亏损产品复盘,分拆毛利率提升目标到各部门 [12] - 不打价格战是核心竞争策略,聚焦客户核心需求构建核心竞争力,对特定客户、特殊订单可酌情处理 [13] 2024 年度管理费用增加原因 - 为搭建全球化、多事业体总战略目标,新增部分战略组织和外部高级人才储备,在交付、IT 上有战略投入 [14] - 2024 年订单项次增长,为保证交付品质、交期,做了战斗人员储备 [15]
怡合达(301029):一季度业绩回暖,毛利率显著改善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30 16: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 27.9 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转正、净利润增长较快,毛利率提升显著,产品线、供应链、客户结构等方面持续改善,持续布局战略业务 FB 并拓展海外业务,小幅上调 25、26 年盈利预测,引入 27 年盈利预测 [3][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5.04 亿元,同比下滑 13.08%;归母净利润 4.04 亿元,同比下降 25.87%;扣非净利润 3.98 亿元,同比下降 26.25% [3] - 单四季度营业收入 6.47 亿元,同比减少 4.5%;归母净利润 0.76 亿元,同比减少 19.0%,扣非净利润 0.75 亿元,同比减少 17.3% [3] - 一季度营业收入 6.20 亿元,同比增长 14.8%;归母净利润 1.218 亿元,同比增长 26.5%;扣非净利润 1.222 亿元,同比增长 27.8% [3]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毛利率为 35.26%,同比下降 2.69 个百分点,新能源锂电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 8.55%至 26.0%为主要拖累 [4] - 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提升至 38.1%,同比+3.1pct,环比+3.4pct,新能源锂电毛利率修复至 31.2%,对整体毛利率改善形成支撑 [4] 业务发展 - 截至 2025 年 4 月底,已开发涵盖 196 个大类、4,437 个小类、230 余万个 SKU 的 FA 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SKU 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 [5] - 2024 年累计处理订单量约 160 万单,出货总项次约 560 万项次,较 2023 年分别提升 18%和 14% [5] - 2024 年成交客户数量近 4 万家,较 2023 年新增约 3000 家,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从 26%降至 11%,其他客户收入同比提升约 5% [5] 战略布局 - 非标业务采取“智能报价+智能编程+柔性生产”模式,2024 年 5 月上线自动报价系统,升级自动编程覆盖类型,下半年投入使用柔性智能产线 [6] - 利用中国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以中国优势行业出海为契机参与全球化布局,聚焦产品优化,加大海外业务拓展 [6] 盈利预测和估值 - 预计 2025 - 2027 年净利润为 5.2、6.3、7.7 亿元,给予 2026 年 28 倍 PE 估值,上调目标价 5%至 27.9 元 [6]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呈现一定变化趋势,如营收、成本、利润等指标在不同年份有不同表现 [10] 可比公司估值 - 列出汇川技术、咸亨国际、埃斯顿等可比公司 2025、2026 年总市值、预估归母净利润、PE、PB 等估值数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