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国家文化公园
搜索文档
滨水空间“后起之秀”串联江海壮阔 宝山滨江:邮轮旅游“流量”变“留量” 将创造更多宜居宜游的诗意“增量”
解放日报· 2025-11-23 10:32
区域发展不能脱离资源禀赋。路选对了,步子才能迈得顺。 宝山滨江选择的路,是依托吴淞口的黄金水道,在国际邮轮产业东移之际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 2012年邮轮港正式运营以来,邮轮旅游便成了宝山特色。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吴淞口国际邮轮港靠泊邮轮177艘次,占全国市场六成;接待出入境旅 客132.9万人次,占全国市场七成。今年6月24日,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迎来2023年复航后首次三船母港同 靠作业,出入境人员总数超2.2万人次,创复航以来新高。 取得这样的成绩,需要硬实力。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为大型邮轮而生"——其码头岸线总长度1600 米,拥有4个大型邮轮泊位,具备接靠世界最大邮轮的运营能力。今年首次靠泊的德国途易邮轮旗下"迈 希夫6号",以及阿依达邮轮旗下"星辰号",还有重返吴淞口运营首条多母港航线的歌诗达邮轮旗下"赛 琳娜号",均是享誉世界的大型邮轮。 评价邮轮母港,也要看软实力。今年2月起,邮轮港在各驻区口岸单位的配合下,开展港区提前通 关试运行,满足皇家加勒比旗下的"海洋光谱号"及地中海邮轮旗下的"荣耀号"等邮轮需求,显著改善港 口通关效率和客流组织,提升了游客体验。如今,这项"新手势"已成常态化运作模 ...
武汉长江之畔 “诗中的长江”正走向现实
长江日报· 2025-09-17 08:28
文化赋能与旅游发展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在武汉江滩举行,以长江为背景展示文化底蕴并推动高质量发展[1] - 黄鹤楼八大户外实景演出正式回归,采用“场景+演艺”沉浸式体验荆楚文化[2] - 黄鹤楼文化展示馆于12日亮相,浓缩展示其1800余年历史积淀,体现长江文明“山水共生、人文交融”特质[2] - 黄鹤楼2024年上半年接待游客215.35万人次,其中暑期接待74.52万人次,外籍游客1.51万人次[3] - 武汉加快建设“两江四岸”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轮渡、“知音号”游轮等长江游船体验成为旅游必选,夜间灯光秀、演艺秀、美食秀三位一体产品推动“看夜景”变“游赏宴”[3]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于2021年底启动,2023年7月公布《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同年10月在湖北召开建设推进会,流域13个省区市在规划衔接、政策协同等方面深化合作[5] - 长江博物馆展陈大纲初稿已完成,形成以“长江之歌”为主题的概念性大纲,将实现沿线风光、文物非遗、研究成果跨区域共享[6] - 湖北省组织开展长江博物馆建筑设计国际征集活动,吸引国内外顶尖设计团队参与,旨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地标[6] 文化研究与区域合作 - 长江流域重要遗址和考古成果相继问世,学界对长江文明形成演进过程逐渐清晰,近十年新发现催生新理论成果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设立[5]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式表演以长江流域民歌荟萃展现文化多元一体、交融共生特质[4][5] - 区域合作以文化为纽带,串联长江沿线省区市资源,推动经济互补、文化互鉴、生态互护,构建协同共进流域发展新格局[6]
提炼长江文化精神标识 助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形象建构和传播
人民网· 2025-07-17 18:10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并"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以保护文化遗产、赓续文脉、满足国民精神需求为目标 [1] - 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流,积淀了无数珍贵文化遗产,其文化带具有重要文明意义和地域特色,是中华文明演进轨迹的见证 [1] -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重大考古发现促使人们对长江文化的成就、特质和地位进行全新审视,长江文化研究对探寻文明起源和文化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1] 长江文化研究成果 - 近年来长江流域文化研究活跃,整体性发展和区域性研究均成果颇丰,如《长江文明的起源与开发》《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长江文明史》等著作从综合视角或考古资料角度系统回顾长江文明发展 [2] - 长江孕育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华文明的标志,其精神内涵应从思维抽象、实践具象、生活气象和数字意象四个维度深入剖析 [2] - 需整合多学科研究长江文化,拓展研究全局视野,明确保护利用的基本维度和价值形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 政策规划与实施 - 2022年8月《"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 [3] - 2025年1月《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强调系统阐发长江文化内涵,提出系列举措确保建设持续推进,旨在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3] - 基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物资源开展精神标识提炼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