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陆上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天顺风能20250822
2025-08-24 22:47
公司概况与业绩表现 * 天顺风能2025年上半年集团整体营收21.9亿元,同比下降3.1%,扣非净利润5183万元,同比下降77.8%[3] * 二季度单季营收12.6亿元,扣非净利润2128万元[3] * 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人导致少数股东权益增加,减少归母净利润约6200万元[2][3] * 总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约5000万元,原有板块投资收益900万元[3] 分业务板块表现 海工装备业务 * 上半年交付2.5万吨,营收2.1亿元,净利润1044万元[2][3][5] * 一季度无交付,营收900万元,净利润1100万元;二季度交付2.5万吨,营收2亿元,亏损65万元[5] * 项目推迟至三季度交付,预计三季度交付量显著提升,全年交付量预计15万吨左右[2][5][8] * 全年15万吨交付量可实现盈亏平衡,固定资产摊销每年约1亿元[9] * 国内市场锁定需求近70多亿元,占据一半以上份额[4][11] * 海外市场自2021年持续拓展,预期今明两年逐步落地订单[4][11] * 海外导管架加工费是国内两倍以上,国内加工费约5000元[18][22] 陆上装备业务 * 塔桶板块上半年销售12.9万吨,营收8.1亿元,亏损1379万元[3][5] * 一季度销售6.2万吨,营收4亿元,亏损2100万元;二季度销售6.7万吨,营收4亿元,盈利750万元[5] * 叶片及模具板块上半年销售112套叶片和20套模具,营收3.6亿元,亏损7700万元[3][5] * 一季度销售31套叶片和7套模具,营收1亿元,亏损4100万元;二季度销售81套叶片和13套模具,营收2亿元,亏损3600万元[5] * 公司主动收缩陆上业务,塔桶毛利率环比回升,叶片业务二季度小幅减亏[2][5] 发电业务 * 上半年发电量20.2亿度,营收6.9亿元,净利润2.3亿元,毛利率65.5%[2][3][6] * 一季度发电量10.2亿度,营收3.5亿元,净利润1.54亿元;二季度发电量10亿度,营收3.5亿元,净利润8400万元[6] * 全年预期收益约6亿元[2][17] * 新一轮机制电价对零碳业务影响不大[2][17] 风电场开发进展 * 已获取1180兆瓦风电项目指标,其中860兆瓦已核准并开工700兆瓦[2][7] * 预计四季度实现200兆瓦并网,其余项目明年一季度陆续并网[7] * 与大唐合作开发100兆瓦风电项目已开工[2][7] 产能布局与工厂状况 国内工厂 * 通州湾、揭阳和阳江工厂都通过了欧洲业主审厂[20] * 阳江基地预计9月投产,但因码头设施未完备,满产生效需等到2026年[33] * 射阳工厂处于过渡阶段,定位于大单桩业务[26] * 福建漳州基地专注于欧洲标准大单桩和漂浮式风电设备,具备1000米岸线优势[31] 德国工厂 * 可承接直径7-9米的小型单桩,13-15米大型单桩需等待设备安装[16] * 不生产导管架,只生产钻井桩[21] * 采用韩国和日本钢板,价格相对便宜[21] * 设计高度自动化,人工成本优势明显[22] 战略规划与市场前景 * 未来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业务,逐步放弃陆上风电业务[4][15] * 2026年预计开工70亿元海工基础设施项目,主要集中在广东区域[4][31] * 欧洲市场导管架需求增加,因海底岩石结构复杂[12][13][22] * 深远海领域将逐步过渡到漂浮式风电技术[12][13] * 船舶业务每年接2-3艘特种船订单,净利率20%以上[25] 财务与风险因素 * 毛利率下降主要因产能收缩导致利用率下降[14] * 陆上装备事业部2025年整体亏损控制在5000万以内[27] * 陆塔2025年预计可实现盈利,叶片业务扭亏压力较大,可能到2026年[2][27] * 工厂产能收缩减值风险主要集中在厂房和设备,土地无显著减值风险[28] * 导管架加工费价格坚挺,未来有上涨趋势[29] 其他重要信息 * 四季度发电利润可以追回,长期发电利润相对稳定[17] * 海外项目中英国、爱尔兰、苏格兰等地区因海底结构不得不采用导管架[12][13][22] * 公司采用"一区一策"策略应对国内市场[23] * 通州湾设立部分产能用于非风电海工,以平滑周期波动[24] * 具备深水港和优质码头是导管架出口的重要条件[23]
海风&风机板块推荐:关注Q2海风机会及后续主机板块盈利修复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风电行业 - **公司**:海力风电、天顺风能、大金重工、金风科技、电气风电、运达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行业前景 - 2025 年风电行业表现出色,政策调整适应期结束,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装机量预计翻倍,2025 年海上风电并网量达 12 吉瓦,陆上风电装机量约 110 吉瓦,十五期间陆上海上风电总量将翻倍增长,陆上增速 10%左右,海上约 20%[1][2][3][5] - 2025 年起政策趋于稳定,不再是行业发展重要因素[2] 海上风电并网情况 - 2025 年预期海上风电并网项目总量 12 吉瓦,10.5 吉瓦已开工或试装,二季度十几吉瓦项目开工或试装,较去年同期更乐观,多省份有项目开工[3][4] 陆上风电装机情况 - 2025 年陆上风电预计装机量约 110 吉瓦,1 - 4 月新增招标量同比增长 17%,新增中标量增长 15%,部分能源集团十五期间提高风电占比至 40% - 50%,新能源装机量增加约 20%[5] 海上风电相关公司业绩 - 二季度海力风电、天顺风能、大金重工等塔筒公司业绩显著改善,海力二季度出货目标约 20 万吨,天顺和大金在广东区域优势明显[6] 产能利用率对企业盈利影响 - 塔筒行业盈亏平衡产能利用率约 21%,天顺风能约 10% - 11%,海利得约 23%,产能利用率从 5%提升到 50%,单吨净利从 - 3000 元/吨提升至 600 元/吨,天顺风能、海力风电单吨净利提升明显[7][8] 海上风电项目进展 - 2025 年预计 10 吉瓦左右并网量,江苏三峡大风和国信大风完成首台风机吊装,广东帆 11、青州五期等项目施工,浙江省两吉瓦项目预审招标,多省份推进深远海项目[9] 风机企业盈利修复 - 风机企业业务分制造端和风场业务,此前风机业务多亏损,利润来自风场运营及转让收益,2024 年金风科技和电气风电毛利率修复,行业价格上涨 10%,预计未来稳定[10] 风机事故影响 - 2020 年以来大型风机事故数量显著增加,2020 年约 50 起,2021 年接近 100 起,2024 年达 200 多起,运营商需优化招投标规则,部分企业修改招标方案[11] 风机市场价格走势及主机厂盈利 - 主机厂无动力继续价格战,2024 年底开始风机价格上涨 10%,2026 年主机厂与零部件供应商谈判占主导,净利率和毛利率有望提高五到六个百分点[12] 风电运维业务及 BT 模式前景 - 风电运维业务运营相对稳定,BTCS 商业模式持续存在,项目收益率受 136 号文影响降低,2025 年部分项目取消比例不到 10%,风电企业市值仍偏低估[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选择投资标的应优先考虑估值较低、质保金比例高且风机事故比例低的公司,推荐金风科技和运达股份,首推金风科技港股[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