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
搜索文档
机构:风电产业链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改善
证券时报网· 2025-11-05 08:52
万联证券认为,2025年上半年,风电并网节奏加快,带动产业链整体景气回升。整机与塔筒环节受装机 提速带动,营收增速较快;海缆环节营收延续增长,但盈利有所承压;叶片、轴承、锻造件等环节保持 稳步增长,盈利水平持续改善。整体来看,风电产业链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业绩持续修复,有 望进入上升区间。建议关注:1)海风需求提升:随着国内及海外海风项目交付加速,行业装机有望持 续提升,带动产业链需求增长,整机、塔筒及海缆等核心海风环节有望继续受益;2)产业链业绩修 复:在风电行业景气回升的趋势下,风电产业链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改善。 开源证券认为,国内装机有望维持高位,中标价止跌企稳,随着反内卷订单的陆续交付,风机企业利润 将迎来整体修复。海外需求正在起量,凭借成熟的供应链与大规模制造能力,国内企业中标的海外订单 将持续高速增长,出海将打开风机企业长期成长天花板。 据"大连发布"公众号消息,11月7日至8日,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暨大连新能源产业发 展交流大会将在大连市举行。大会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大连市人民政 府联合主办。据悉,大会聚焦"蓝海扬帆、融通赋能,共建中国海上风电产 ...
中航高科20251027
2025-10-27 23:22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中航高科 一家专注于航空工业复合材料的上市公司[1] * 行业涉及航空制造、复合材料、低空经济、民用航空(如商飞、商发)等[7][8][21][25] 财务表现与经营状况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7.61亿元,同比下降1.56%[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6亿元,同比下降11.59%[3] * 第三季度(7-9月)营收同比下降20.4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4.74%[2][3] * 业绩下滑主因是客户需求节奏变化、产品结构变化、交付产品和价格因素影响[2][3][15] * 毛利率水平保持相对稳定,仅略有下降[5][17] * 价格因素对收入完成情况产生一定影响,公司需更加关注主机厂商需求[5][15] * 全年经营计划暂未调整,但装备业务表现不佳对全年目标实现构成挑战[2][13]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 * 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5亿元,同比增加5000万元[2][4][28] * 研发投入主要用于民机研发和布局,并提前启动了一些项目[4][28] * 公司获得CNAS认可证书,是集团内首家通过该认证的复合材料领域单位,标志着检测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提升[2][4][6] * 积极推动热塑性材料在叶片中的应用[2][4] 业务布局与市场拓展 * 深耕航空工业体系内复合材料工装模具市场,并将技术服务前置到客户研发阶段[2][7] * 积极开拓低空经济、民用航空领域新兴市场[2][7] * 万东公司初步具备高端航空模具交付能力,公司内部需求预计将达上亿规模[7] * 以深圳轻快世界为平台整合内部产能资源,拓展低空业务市场[8][26] * 已对取得试航申请批准的厂家开始供货,占比约80%,其中独家供货6家[8] * 未来将深度绑定现有头部客户,并布局低空、3C等中高端产品领域[8] 重点项目与产能建设 * 上抗辅材项目部分设备已完成安装并具备使用条件,产品测试验证同步进行[9] * 民用航空大尺寸复合材料结构件能力提升项目完成工艺方案设计评审,相关厂房改造和设备安装按计划推进,预计年底前完成[9][10] * 商飞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公司已成为商飞929研发的独家供应商,不仅提供材料还包括统端等相关产品[21][23] * 未来929复合材料占比预计较高(对标国外50%以上),对预浸料市场空间有良好前景支撑[23][24] 存货与供应链管理 * 截至三季度末存货13.85亿元,较半年报增加约1亿元[2][12] * 存货增长主要体现在半成品和成品上,原材料库存保持稳定[2][12] * 存货水平合理且符合公司发展规模要求,公司持续关注存货周转率,在"十四五"期间控制效果显著[2][12] 公司治理与资本运作 * 公司积极推动股权激励工作,并已回购近9000万元资金用于股票回购[5][10][29] * 股权激励工作尚无标志性实质性进展,需遵循上级单位和国资委要求[29] * 公司参股长盛20%,双方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未来将继续推动协同发展[5][30] 竞争格局与市场展望 * 航空产品产业链介入复杂周期长,引入新供应商进行短期竞争不易,公司乐见市场化机制带来的良性发展[19] * 与光启等公司定位不同,中航高科主要提供预浸料等结构件原材料,专注于自身优势领域[20] * 在商发领域(如叶片),公司作为独供方具有优势,目前其他供应商尚未形成竞争力[25] * 公司通过内部降本增效、科技创新以及与主机厂商和上游供应商的策略协同来应对低成本要求和未来市场变化[17][18]
风能展解读及十五五风电展望
2025-10-22 22: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行业为风电行业,包括风电整机制造、关键零部件、海上风电、设备出口等细分领域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整机企业(如明阳智能、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三一重工)、零部件企业(如中材科技、时代新材、大金重工、天能重工)以及已退出的企业(联合动力、许继泰动)[2][5][13][14][24][3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阶段与竞争格局 * 风电整机行业进入成熟期,企业策略趋于稳健,不再大规模展示大部件 [1][2] * 行业竞争格局基本稳定,联合动力、许继泰动等企业退出后,短期内市场不会出现大规模淘汰 [1][5] 风机价格与成本 * 风机价格稳步增长,国家电投中标结果显示,6-8兆瓦产品同比涨幅200-300元/千瓦 [1][5] * 受原材料上涨和大型化影响,大幅降价可能性小 [1][5] * 6.25兆瓦混塔风机价格约2,100-2,200元/千瓦,钢塔约1,900-2,000元/千瓦,裸机价约1,600元/千瓦 [11] * 10兆瓦风机裸机价约1,200元/千瓦 [11] * 12-16兆瓦海上风机价格约2,800元/千瓦 [12] 装机量预测 * 预计2025年吊装交付规模120-130GW,海上约10GW [1][9] * 预计2026年整体交付水平可能调整至100-110GW,海上约12-15GW [1][9] * 明年陆地装机会下降,主要受三北大基地项目遗留及部分地区(如山东、东北、河北)竞配规模较高影响 [10] 设备出口前景 * 预计2026年中国风电设备出口将迎来显著增长,设备交付量将大幅增加 [1][6] * 中国陆上风电设备出口售价约为国内两倍,每千瓦净利润可达1,000元 [12] * 海上风电定价策略相对保守,项目周期长(3-5年),风险较高 [12] 海外市场策略与挑战 * 中国企业采取本地化制造应对贸易壁垒,虽人工成本增加,但毛利率仍可保持20%-30% [13] * 大型零部件(如叶片)未来将更倾向于本地化制造以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 [14] * 技术要求高且原材料依赖中国供应链的零部件(如齿轮箱、轴承)不太可能进行本地化生产 [14] 海上风电发展 * 浙江、山东海上风电发展领先,广东、辽宁、河北等地将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 [15] * 预计沿海省份10%电力需求将来自海上风电 [16] * 国家能源局提出到2027年底前实现大风机和漂浮式风机商业化应用,2028年达到大规模开发水平 [18] * 军事和航道问题是主要限制因素,但示范项目(如阳江)正逐步解决 [19] * 增值税退税对企业现金流影响大,相当于变相提升电价,有助于企业优化技术、扩大规模 [20][21] 技术创新与零部件 * 关键部件(叶片、齿轮箱、轴承)质量问题逐步解决,推动12-15兆瓦及以上海上风机应用 [7][8] * 技术创新集中在滑动轴承、新材料应用(如碳纤维)及国产化轴承等方面 [23] * 高塔架技术(如钢管混凝土格构塔)备受关注 [23]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呈现"源网荷储、绿色氢氨醇一体化"的绿色能源产业战略趋势 [3] * 国内大兆瓦风机及零部件(塔筒、管桩)产能充足,不会出现短缺 [25] * 国内导管架价格约1.1万-1.5万元/吨,单桩约1.2万-1.3万元/吨 [26] * 零碳工厂可满足ESG要求、获得预证补贴并降低运营成本,商业模式可带来可观收益 [30] * 漂浮式风电的竞争力取决于系泊系统,预计2028年可进入小规模商业化应用 [31] * 明阳智能在漂浮式风电领域经验丰富,技术成熟度最高;金风科技相对保守 [32]
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新一轮风电出海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10-22 08:33
行业整体趋势 - 风电行业迎来出海热潮,2024年中国风电出口规模增长超70% [1] - 头部企业海外订单显著增多,有风机厂商今年出口金额增长至去年的7-8倍 [1] - 出海不仅是“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重构、人才梯队培养和品牌构建的绝佳机会 [1][2][3] 企业出海战略与案例 - 运达股份在欧盟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在塞尔维亚获得大量订单,并关注阿塞拜疆等核心市场周边以展现竞争力 [1] - 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制造基地,旨在打造服务于英国、欧洲及非亚洲市场的海上风电中心 [2] - 明阳智能正加速从“技术输出”向“制造落地+赋能本地市场”转变,并已成为日本和意大利海上项目的供货商 [2] - 中材科技在巴西投建叶片公司,强调需考虑属地化合规、员工培养、供应链及文化差异,目标是建立中国人投资的本地企业而非在当地的中国企业 [2] 市场机遇与区域动态 - 东北亚海上风电市场增长可观,韩国企业有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强烈意愿 [1] - 对于技术不支持发展海上风电的市场,应通过合作、投资等方式深入腹地以寻求突破 [1] 出海挑战与战略考量 - 出海面临成本挑战,海外建厂导致采购、人工、厂房、服务等成本增加,低成本优势减弱 [3] - 企业需构建本土化服务团队,并解决供应链、管理团队培养问题 [3] - 国际化战略需融入当地生态,更多考虑ESG、解决就业、用工规范等要素 [3] - 行业需思考将风电机组稳定在特定兆瓦水平作为主力机型,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战略选择 [2][3]
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 新一轮风电出海正当时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23
行业出口趋势 - 2024年中国风电出口规模增长超过70%,头部企业海外订单显著增多 [1] - 有风机厂商2024年出口金额预计将增长至去年的7至8倍,显示海外市场吸引力巨大 [1] 企业出海战略与案例 - 运达股份在欧盟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重点布局塞尔维亚、阿塞拜疆等核心市场周边地区 [1] - 明阳智能计划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建设风电机组制造基地,旨在打造服务于英国、欧洲及非亚洲市场的海上风电中心 [2] - 明阳智能正加速从“技术输出”向“制造落地+赋能本地市场”的战略转变 [2] - 中材科技在巴西投建叶片公司,强调需建立“中国人投资的巴西企业”而非“在巴西的中国企业”,注重属地化合规、供应链及文化融合 [2] 市场机遇与策略 - 东北亚海上风电市场增长可观,韩国企业有与中国企业合作的需求 [1] - 企业出海应因地制宜,通过合作、投资等方式深入市场腹地 [1] - 出海战略被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商业模式重构、人才梯队培养和品牌构建的机遇 [1][3] 出海挑战与应对 - 出海面临成本挑战,海外建厂导致采购、人工、厂房、服务等成本增加,低成本优势减弱 [3] - 成功的本地化需要建立本土服务团队,并解决供应链、管理团队培养问题 [3] - 企业需考虑融入当地生态,关注ESG、解决就业、用工规范等议题 [3]
燃气轮机高景气,关注主轴、叶片等核心零部件
华泰证券· 2025-10-21 13:59
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 专用设备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AI数据中心拉动电力需求增长,燃气轮机成为匹配需求增长的优质选择,全球燃气轮机销量及订单有望持续高增长[1][2][3] - 燃气轮机主机厂扩产计划明确,高端核心零部件扩产周期长,为国内锻铸件及材料公司切入全球供应链提供机遇[1][3][4] - 国内多家公司在燃气轮机领域布局已取得显著成效,有望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1][5] 行业驱动因素 - 美国数据中心2023年电力消耗为176TWh,占美国总电力需求的4.4%[2] - 预计到2028年,美国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增加到325-580TWh,2024-2028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达13%-27%,占美国总电力需求的6.7%-12%[2] - 2023年天然气占美国发电能源使用量的43%,是最大的单一能源[2] 全球市场格局与展望 - 2023年燃气轮机原始设备制造商订单占比CR3达85%(三菱重工27%/西门子能源24%/通用能源34%)[3] - 全球燃气轮机销量从2019年的39.98GW提升到2023年的44.1GW[3] - 三菱重工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全球燃气轮机年均销量将达到60GW,较2023年的44.1GW增长36%[3] -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燃气轮机新增订单同比增长38%至21GW[3] - 三菱重工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燃气轮机产能提升一倍[3] 核心零部件与供应链机会 - 燃气轮机热端动力涡轮叶片/主轴等部件价值量较高,此前主要供应商为海外铸锻件公司[1][4] - 高端铸造与锻造生产的零部件扩产周期较长[1][4] - 国内厂商有望借此机会切入全球供应链[1][4] 国内相关公司进展 - 迪威尔:持续进行低压燃气轮机轴产品锻造及热处理技术研发,后续有望对贝克休斯、卡特彼勒等客户实现供货[5] - 应流股份:作为燃气轮机高温叶片龙头,2024年燃气轮机产品接单量同比增长102.8%,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在手航发和燃机产品订单额超过12亿元[5] - 联德股份:掌握高精度铸造与机械加工全产业链技术,已开始给客户提供燃气轮机零部件产品,预期将实现批量化供应[5] - 赛恩斯:与紫金矿业合作,在吉林紫金铜业厂区内投资建设并运营铼酸铵生产线,铼是燃气轮机中的高熵合金,供应端稀缺[5]
晚间公告丨10月1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10-12 21:05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受限 - 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半导体下达部长令 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等进行任何调整 有效期一年 [2] - 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 日常经营持续运转 但面临决策链条临时变更/延长、资源配置灵活度下降 可能影响运营效率 [2] - 公司作为股东的经济收益权不受影响 公司股票及可转换公司债券自10月13日起复牌 [2] 百利天恒与BMS合作里程碑达成 - 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就iza-bren项目达成合作 全球II/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达成里程碑事件 [3] - 正式触发合作协议项下第一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条件 子公司将于近期收到款项 [3] - 后续有资格获得最高可达2.5亿美元的近期付款 以及达到特定里程碑后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额外付款 [3] 中持股份与长江环保集团股权变动 - 股东长江环保集团持有公司24.73%股份 拟通过公开征集转让方式协议转让所持全部股份 转让价格不低于8.72元/股 [5] - 股份转让完成后 长江环保集团将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 [5] - 公司目前无实际控制人 长江环保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5] 明阳智能海外重大投资 - 公司拟在苏格兰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 预计投资总额15亿英镑 折合人民币约142.10亿元 [7] - 投资计划尚需获得中国及英国相关政府部门的最终批准 存在不确定性 [7] 横店东磁与中国核电业绩表现 - 横店东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0亿元-15.30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50.1%-65.2% [11] - 中国核电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商运发电量为1843.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4.95% 上网电量为1740.9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5.20% [12] - 公司核电控股在运机组26台 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 新能源控股在运装机容量3348.47万千瓦 [12] 时代新材与华大智造业务进展 - 公司与风电各大主机厂签订叶片销售合同 2025年第三季度合同金额总计约合人民币44.9亿元 [14] - 子公司MGI US LLC及Complete Genomics, Inc. 与Swiss Rockets AG签署授权许可协议 将CoolMPS测序技术及通用测序技术有偿授权 [15] 其他公司动态 - 云南铜业披露阴极铜、黄金等产品未来市场价格能否继续上涨或维持高位存在不确定性 [4] - 阳光诺和子公司收到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在研项目BTP4507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批准 拟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6] - 泰凌微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8] - 海鸥住工澄清未参与任何形式的灯塔工厂资质申报与认定 [9] - 易瑞生物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13]
晚间公告丨10月12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10-12 18:24
品大事 - 闻泰科技子公司安世半导体收到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下达的部长令,要求其全球30个主体不得进行任何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调整,有效期为一年,导致公司对安世的控制权暂时受限,但日常经营持续运转,公司股票及可转债自10月13日起复牌 [3] - 百利天恒全资子公司SystImmune与百时美施贵宝就iza-bren项目达成的合作协议触发里程碑付款条件,将收到第一笔2.5亿美元近期或有付款,后续还有资格获得最高可达2.5亿美元的近期付款及最高可达71亿美元的开发、注册和销售里程碑付款 [4] - 明阳智能拟在苏格兰投资1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42.10亿元)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一体化风电机组制造基地,该计划尚需获得中国及英国相关监管机构的最终批准 [8] - 泰凌微正在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以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及海外业务布局,相关细节尚未确定,需提交公司董事会和股东会审议并经监管机构批准 [9] - 海鸥住工澄清未参与任何形式的灯塔工厂资质申报与认定,公司与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助力公司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10] 观业绩 - 横店东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90亿元-15.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0.1%-65.2% [12] - 中国核电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商运发电量为1843.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95%,上网电量为1740.9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20% [13] 增减持 - 易瑞生物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以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215.2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15] 签大单 - 时代新材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与风电各大主机厂签订叶片销售合同,合同金额总计约合人民币44.9亿元(含税价) [17] - 华大智造全资子公司MGI US LLC及Complete Genomics, Inc.与Swiss Rockets AG签署授权许可协议,将CoolMPS测序技术及通用测序技术有偿授权给Swiss Rockets [18]
探索“海上风电+”应用新场景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9-03 17:36
清洁能源开发与技术攻关 - 推动海上风电、光伏发电、核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规模开发及重大技术攻关 [1] - 加快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 [1] 新型储能技术与设施建设 - 加快发展钠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 [1] - 支持风电、光伏发电企业配套建设储能设施 [1] - 鼓励工业园区、工业企业部署储能电站 [1] 风电产业链协同发展 - 做强风机、叶片、塔筒等核心产品 [1] - 协同发展中厚板塔筒用钢、叶片复合材料等配套材料 [1] - 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上风电+氢能+文旅""海上风电+储能"等应用场景 [1] 光伏产业升级与配套引进 - 强化光伏玻璃、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等核心制造环节的技术升级与产能优化 [1] - 积极引进光伏胶膜、逆变器、维保装备等配套产业 [1] 新能源电池与氢能产业链布局 - 新能源电池产业重点聚焦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池电芯等关键环节 [1] - 持续做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工作 [1] - 大力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布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