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icon
搜索文档
广发银行推行“贷款明白纸” 助企理清融资明细账
搜狐财经· 2025-10-15 07:39
为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使企业对各项融资费用心中有数,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明示企业贷 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今年,试点扩大至广东省部分金融机构,广发银行积极响应,通过"贷款明 白纸"让企业对各项融资费用 "看得见、算得清、可比较",切实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贷款明白纸"旨在推动银行会同企业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逐项列明企业获得贷款所需 承担的贷款利息、担保费、保险费、评估费等所有费用,做到公开透明,最大限度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 问题。 通过 "贷款明白纸",广发银行能够帮助企业更加全面、清晰了解是否充分享受了优惠政策,以及还有 哪些减免空间,在"明底数"的情况下争取政策优惠。 肇庆某机电设备制造企业在申请4900万元综合授 信业务时,广发银行递上"明白纸",清晰列明各项融资成本。经客户经理详细解释分析相关费用后,企 业结合自身货款回笼情况,确定了"信用+保证+质押"的组合担保模式,融资成本较原意向贷款产品利 率降低 30BP。在 梅州,广发银行的"明白纸"为某药品企业清晰核算了1000万元贷款的全部成本,企业 清楚知晓了综合融资成本中需承担的贷款利息支出和各项非利息支出,其财务负责人感慨 ...
让贷款成本“全透明” 北京市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
贝壳财经· 2025-09-01 22:52
核心观点 - 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组织37家主要中资银行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 通过《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真实全面展示企业实际年化利率和各项费用 提升贷款成本透明度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2] 试点工作实施情况 - 试点覆盖北京市37家主要中资银行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全类型线下贷款推行 [1][3] - 采用银企共同填写《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方式 逐项列示利息与非利息成本 包括收费主体/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要素 [1] - 通过折算实际年化利率使企业融资成本从"糊涂账"变为"明白账" [1] 对企业融资的积极影响 - 有效约束过高增信费/过桥费/中介费等不合理收费行为 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建设银行案例:通过成本明示避免企业陷入非法中介高成本融资陷阱 [2] - 宁波银行案例:通过无还本续贷方案并承担抵押物评估费/登记费 为某物业服务企业节省近3万元融资成本 [2] 银企合作深化 - 银企信息互换增强互信 使企业了解银行主动减免和承担的成本 [2] - 银行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 省去非必要收费 [2] - 某自动驾驶公司反馈融资成本透明化相当于"定心丸" 释放资金可用于智能系统升级等经营投入 [1][2] 政策推进计划 - 试点工作已获得企业广泛好评 下一步将扩大明示成本覆盖范围 [3] - 目标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切实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3] - 最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
一张贷款“明白纸”,帮企业算清融资“明白账”
搜狐财经· 2025-08-27 17:55
政策背景与实施情况 -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于2025年3月在南京、苏州、泰州、宿迁四地试点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并于2025年7月推广至全省 [2] - 该工作推动商业银行与企业共同填写综合融资成本清单,即“贷款明白纸”,旨在保障企业知情权并营造优质金融服务生态 [2] “贷款明白纸”的核心功能 - “贷款明白纸”清晰、真实、全面呈现贷款融资成本,包括利息成本及抵押费、担保费、中介服务费、过桥费等非利息成本 [2] - 该清单集中呈现散落在合同或协议文本中的各项成本,包括银行减免或代为缴纳的费用,使银行让利举措具象化,避免因“隐性成本”导致误解和纠纷 [3] - 清单详细列明各类融资费用的支付方式、支付周期及年化费率,旨在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政策与企业融资体感间的“温差” [2][3] 政策实施的具体成效 - 泰州某机械制造企业在交通银行办理经营贷款时,通过“明白纸”发现抵押登记费550元及评估费4306.42元均由银行承担,切实感受到减费让利 [3] - 苏州某印刷企业向上海银行申请600万元续贷时,客户经理协助其申请政府应急转贷资金,转贷费为万分之三每日,2天共计3600元,相比原计划使用的民间借贷节省3万元融资成本 [4] - 无锡某电缆企业在中国银行获批800万元普惠贷款额度后,客户经理根据“明白纸”信息发现企业符合“苏知贷”产品条件,可享受50%且不超过10万元的贴息,预计每年可节省融资成本10万元 [4] 对银企关系与融资效率的影响 - “贷款明白纸”促使银企关系由“甲乙方”转变为“好伙伴”,提升了企业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 [3] - 该政策引导银行主动作为,帮助企业争取优惠政策或精准推介更合适的融资产品,使企业融资适配度从“粗放式”转向“省钱易” [4] - 政策提升了市场主体对综合融资成本的知晓度,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4]
两类企业贷款最高补贴2000万!广东出台利息“省补”政策
搜狐财经· 2025-08-03 01:05
政策概述 - 广东省推出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贴息政策,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 [1] - 政策实施时间为2025年5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1] - 政策旨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企业信心,促进企业扎根广东创新发展 [1][4] 贴息对象 - 制造业企业需在广东省内注册,行业类别属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C制造业"项下 [4] - 高新技术企业需在广东省内注册,且申请时处于有效期内,以省科技厅、财政厅、税务局相关名单为准 [4] 贴息规模与限制 - 广东财政贴息对应的贷款规模每年2000亿元,三年总规模6000亿元,额度用完即止 [4] - 单笔贷款合同可享受不超过1年贴息,各级财政贴息资金总额不得超过贷款利息总额 [4] - 深圳市自行制定贷款贴息政策,不纳入此次省级政策范围 [4] 贷款用途 - 贷款需用于建设厂房、购买设备、技术改造、科技研发等生产性用途 [7] - 采取负面清单制,明确禁止用于借新还旧、金融投资、房地产开发等非生产性用途 [7] 审批流程 - 经办银行包括21家全国性银行在粤分支机构、5家地方城商行和广东各家农商银行及其下辖分支机构 [6] - 贴息申报按季度进行,经办银行需在每季度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申报材料 [7] - 政策注重简化流程,力求不增加企业额外负担,申办过程主要由银行经办 [7] 政策目标 - 发挥财政资金带动放大效应,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 [4] - 力求"应贴尽贴、能惠尽惠",调动市场资源、提振企业信心、激发经济活力 [7]
广东:降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成本
快讯· 2025-04-30 20:37
财政支持政策 - 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用于厂房建设、设备购买、技术改造及科技研发等领域提供贴息支持 省财政按不超过贷款利率35%进行贴息[1] - 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 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上限为2000万元 单笔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1] - 企业同属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时仅能选择单一领域申请 同一笔贷款符合省内多政策条件时仅适用其中一项[1] 融资担保措施 - 通过增加省级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并配套降费奖补及代偿补偿机制 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1] - 推动广东省每年政府性担保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1] - 鼓励地市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贷款贴息和融资担保政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