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隧道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建成通车
新华社· 2025-07-01 17:36
项目概况 - 芜湖龙湾长江隧道于7月1日上午11时正式通车,驾车过江时间缩短至五分钟 [1] - 该项目是安徽省首条过江隧道,被誉为"八百里皖江第一隧",位于芜湖市长江大拐弯处 [1] - 隧道总长6公里,设计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时速80公里 [1] 工程技术 - 隧道4公里采用盾构法施工,使用两台15.07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皖江奋斗号"和"皖江复兴号"同向掘进 [1] - 施工过程中穿越上软下硬高粘复合地层、断裂破碎带和可燃气体地层等10余种混合地层,被评价为"地质博物馆"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评价该项目为"目前长江上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风险最高的盾构隧道" [1] 技术创新 - 项目团队通过优化掘进参数、改造刀盘、优化刀具布置等措施,实现多项技术突破 [1] - 首次在江底实现刀盘开口率增加、常压下滚刀闸门更换以及岩脊处理 [1] - 总结形成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 [1] 建设周期与意义 - 项目历时2068个日夜完成施工 [2] - 为长江皖江段盾构工程积累宝贵经验,增加我国复杂地质条件水下盾构隧道建设技术储备 [2] - 隧道建成将大幅提升芜湖市跨江交通能力,加速江北新区发展,促进安徽长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 [2] 参与单位 - 项目由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 [1] - 中铁十四局负责施工 [1] - 芜湖长江隧道有限责任公司参与建设 [2]
盾构衬砌管片模具,2024年前10大企业占据全球88.04%的市场份额
QYResearch· 2025-06-25 15:51
盾构衬砌管片模具行业概述 - 盾构衬砌管片模具是用于生产隧道衬砌管片的专用设备,采用高强度钢材制造,具备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承受高压混凝土浇筑的机械压力 [1] - 近年来市场需求显著增长,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地下基础设施项目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模具技术创新 [2] - 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1年达到217.52百万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87% [11] 市场发展现状 - 模具技术持续进步,重点提升效率、耐用性和成本效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和3D建模/CAD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精度和定制化程度 [3] - 高强度钢合金和先进复合材料等创新材料被纳入模具设计,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耐磨性 [3] - 主要挑战包括高额初始投资和复杂的建筑安全标准监管环境 [3] 未来发展趋势 - 亚太等新兴市场将成为增长重点,大规模城市化和交通项目推动需求 [4] - 先进材料如复合合金和耐热钢将更广泛应用,提高模具耐用性和抗恶劣条件能力 [4] - 定制化和模块化解决方案成为趋势,模具设计将更灵活以适应不同项目需求 [4] 市场竞争格局 - 全球前三大生产商(CBE Group、青岛环球重工科技、Herrenknecht)合计占据67.62%市场份额 [16] - 按产品直径细分,10m以下规格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达70.88% [18] - 按应用领域细分,地铁隧道是最大需求来源,占比61.49% [21] 行业SWOT分析 - 优势:基础设施项目需求旺盛、模具耐用可靠、使用预制管片可节省时间和成本 [5][6] - 劣势:维护成本高、新兴市场渗透有限、监管标准复杂 [7] - 机会:新兴市场扩张、定制化解决方案需求增长、战略合作潜力 [8][9] - 威胁:竞争加剧、技术快速更新、原材料价格波动、经济不确定性影响需求 [10][11]
海南电网首条电力过江隧道进入顶管施工阶段
海南日报· 2025-06-19 09:33
考虑到顶管地质复杂,该项目选用DN2400全地层信息化硬岩顶管机。顶管机装载有六个动力电机 且配备机头复合刀盘及机尾应变气压仓,可适应复杂地质环境下的掘进施工。顶管始发采用预埋钢套环 注浆阻水工艺,可实现深沉井高水头压力、流沙地质条件下的安全高效施工。项目还选用了VMT全站 自动测量控制系统,实时监控轴线偏位情况,监控数据联网上传至井上程控室用于指导纠偏,确保顶管 机安全精准出洞。 据悉,该隧道工程计划于2025年12月底建成投产,投产后将进一步增强海口市中心城区及南渡江西 岸片区的供电保障能力,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也将为海南电网在跨江、跨海、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建设 输电通道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隧道沉井深度达26米,顶管机将从2号井始发,横贯南渡江,到达1号工作井,一次顶进距离长达 1050米,属于超长距离顶管作业。 "长距离顶管顶进不仅姿态控制要求高,对接收井精度控制也要求十分精准,轴线偏差必须低于50 毫米。"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建设分公司项目管理专责周睿说,这对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及技术都提出更高 的要求。 海南日报讯(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邵长春 通讯员 王妍馨)6月16日,随着一台大型顶管机的启 动,海南电网首 ...
中欧班列“东通道”提质改造 滨绥铁路绥芬河隧道正式贯通
经济日报· 2025-05-29 17:54
5月28日上午,在黑龙江省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提质改造工程新建绥芬河隧道内,随着挖掘机将最 后1米岩壁钻通,中欧班列"东通道"交通咽喉——绥芬河隧道全线贯通。 据了解,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段改造工程将于年内竣工,投用后,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运输能力,提 高铁路运输安全保障,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动力。 滨绥铁路连接哈尔滨市和中俄边境城市绥芬河市,距今有百年历史。绥芬河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地 带,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铁路运输通道,是我国中欧班列"东通道"重要口岸。近年来,中国铁路哈尔 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口岸优势,提高通关和运输效率,今年以来,绥芬河站进出口运量达358.1 万吨,同比增长9%,中欧班列通行149列6942标箱,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谭梦桐) 为提高口岸运输能力,2024年5月,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开展滨绥铁路绥芬河至国境线提质改造工程,改 造线路小曲线半径,优化了现有线路平面条件,改造后列车运行时速由55公里提升至120公里,线路通 过能力提升一倍以上。 改造工程包括一隧道、三桥梁、六路基。其中,绥芬河隧道全长602米,是该工程的重点控制性项目, 出口距国境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