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法经营罪
icon
搜索文档
男子陷“以贷养贷”,借款1741.58万,还款2887.6万!6名放贷者被刑拘
券商中国· 2025-07-10 22:54
"借款20万实际到手18.8万,却要还款31.2万。希望我的遭遇能警示到别人,千万不要碰砍头息贷款。" 近日,湖北武汉市民高先生反映,他在电话推销下贷款20万后, 一年内陷入反复借新款还旧款泥潭 : 累 计借款1741.58万,实际已还款2887.6万,但被告知还欠470多万 。对方以他老婆孩子威胁继续还款,他 无奈报警。 高先生手写的借条(受访者供图) 当事人: 借款20万陷入借贷"循环 旋涡 " 高先生介绍,他初中辍学后跟着父母做小生意,之后自己办了个小型的二手家电回收厂。前两年,他的货 物积压,生意出现亏损, 征信逾期,无法正常贷款 。 "2023年10月,接到一个推销放贷业务的电话。首笔借了20万元,约定6个月期满。"高先生说,这是社会上 常说的"砍头息",实际放款18.8万元,放款时要扣除首期利息、手续费共计1.2万元。 贷款当天,高先生就被催还首期款4.1万。 这笔20万元的借款,他实际能支配的只有14.7万元。贷款期满 的时候因为手里没钱,对方又介绍其他放贷者给他,让他借新款还旧款。 首笔20万贷款,他实际还了31.2万元,加上手续费,多还了12.8万元。 高先生称,他累计贷款100次左右,累计 ...
依法打击涉外汇违法犯罪行为!两部门联合发布典型案例
金融时报· 2025-05-09 19:29
注意!这些行为属于外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了6件外汇领域行刑反向衔接典型案例: 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李某甲等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非法为中国境内客户提供资金结算服务,并 与越南人黄某(另案处理)非法进行外汇兑换。期间,李某甲安排李某乙等在中国境内负责收取中国客 户人民币后转账给李某甲,再由李某甲使用其名下国内银行账户按照黄某个人提供的汇率,向黄某掌握 的中国境内银行卡进行转账,从而换取越南盾; 2015年8月至2021年9月期间,犯罪嫌疑人郑某某在没有取得国家金融部门许可的情况下,以牟取非法利 益为目的,在国家规定场所以外,在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等地区,向社会不特定人群非法实施倒买倒卖 外汇(币种为人民币与韩币),交易金额合计551万元人民币,非法获利1万余元人民币; 2020年至2023年期间,陈某某在未实际从事进出口外贸生意的情况下,以其本人、丈夫吴某林及亲戚陈 某红、吴某荣等人名下的个体工商户,在银行开具多个个人外汇结算账户,后以虚构贸易的形式,将上 述账户提供给地下钱庄团伙用于接收外汇,并在银行办理结汇后将人民币转入地下钱庄团伙指定的国内 他人账户 ...
礼品卡交易掩藏着买卖外汇犯罪
中国新闻网· 2025-05-08 15:47
来源:检察日报 国际礼品卡凭借其流通性和匿名性,在国内具有一定市场,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这块"蛋糕"—— 礼品卡交易掩藏着买卖外汇犯罪 随着数字经济和跨境消费的快速发展,国际礼品卡凭借其跨境性、流通性,成为众多人进行游戏充值和 日常购物的优选,并持续在国内互联网上热销。然而,由于国际礼品卡具有匿名性等特点,不法分子也 盯上了这块"蛋糕",并且衍生出一种新型犯罪形态——利用国际礼品卡倒卖赚取汇率差。 2024年9月,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依法办理了一起非法倒卖国际礼品卡赚取汇率差的案件。经该院提起 公诉,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该犯罪团伙20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六个月至拘役五个月不等,各并处罚 金。一审宣判后,上述被告人均提出上诉。今年2月,郑州市中级法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将国际礼品卡作为媒介套利 面对周某等人的辩解,公安机关对涉案手机的聊天记录进行提取和分析,从中捕捉到蛛丝马迹:"快过 年了,大家得注意点,做卡得安全第一,我想把奶拉(即为奈拉)规避一下……""小心点为好,做报表不 要奶拉、支出货物……"此外,聊天记录中存在大量的卡片代码数字和交易汇率数字。由此可见,周某 等人明知外汇交易应在银行等国家规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