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成长企业培育

搜索文档
上海印发行动方案 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3 22:35
高成长企业培育目标 - 上海计划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包括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 [2] - 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 [2] 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行动 - 加大潜力挖掘力度,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通过科技攻关项目转化、孵化器孵化、领军企业裂变、投资机构投资、创新创业大赛遴选和招商引资平台引进等多种渠道培育 [2] - 构建梯度培育机制,建立高成长企业储备库,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行业特征提供针对性服务,包括质量和管理诊断、人才培训、上市辅导等 [2] - 每年评选发布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榜单,对初次入选的瞪羚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独角兽企业最高200万元奖励 [3] 潜力瞪羚企业支持措施 - 提供创业辅导服务,包括创始人培训、企业经营培训和人才管理培训等 [4] - 加大创业资金支持,推动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参与早期投资,鼓励银行设立专属贷款产品并开辟绿色审批通道 [4] - 支持创新产品首用,帮助企业申报各类创新产品推荐目录和政策支持 [4] 瞪羚企业支持措施 - 加强股权融资支持,优化国有基金考核机制,搭建与各类产业基金的对接平台 [5] - 强化发展空间保障,鼓励产业园区为瞪羚企业提供各类物业空间,支持打造"智造空间" [5] - 鼓励加大有效投资,符合条件的瞪羚企业重大产业项目可列入全市重大工程,享受50年年期工业用地出让等支持 [6] 潜力独角兽企业支持措施 - 搭建研发创新平台,支持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建高水平创新平台 [7] - 加大技术升级支持,引导企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实施技术改造 [7] - 促进产业协调发展,推动与行业优质企业融通创新和产业链协作 [7] 独角兽企业支持措施 - 支持企业上市发展,纳入上市培育库,提供全方位上市服务 [8] - 支持资源并购整合,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参与企业兼并重组 [8] - 支持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出海提供专业服务和资金支持 [8] 全周期发展要素赋能 - 加强创新要素支持,对高成长企业优质技改项目提高支持比例,最高支持算力租用合同金额的30%或4000万元 [9] - 加强人才要素支持,将企业纳入人才引进重点机构名单,对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核心团队最高奖励3000万元 [9] -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进入专利快速预审和优先审查通道,纳入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9] 高成长发展环境营造 - 强化培育服务实效,将各区培育成效与营商环境评估挂钩 [10] - 丰富创新资源供给,搭建多方协同对接平台,提供针对性服务 [10] -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发布年度报告并通过多种渠道扩大企业影响力 [10]
从潜力瞪羚到独角兽!上海三年行动“锁定”千家高成长企业
国际金融报· 2025-07-10 17:30
上海高成长企业培育政策 - 上海计划构建高成长企业梯队,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 [1] - 上海首次针对高成长企业提出政策,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培育400家潜力瞪羚企业、300家瞪羚企业、2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和100家独角兽企业 [3] - 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 [3] 高成长企业分类定义 - 潜力瞪羚企业:处于初创期,属于新赛道、新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性和成长潜力 [4] - 瞪羚企业:处于成长期,以产品、技术、管理、模式创新为支撑,已进入高成长阶段 [4] - 潜力独角兽企业:处于壮大期,拥有成熟核心技术和产品体系,具备稳定市场基础和品牌影响力 [4] - 独角兽企业:处于成熟期,具备清晰商业模式,行业影响力突出,具有高融资能力和高估值提升空间 [4] 七大培育行动 - 高成长企业梯度培育行动:每年评选发布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榜单,对初次入选企业给予最高100万-200万元奖励 [5] - 潜力瞪羚精准化服务行动:加强创业辅导,推动天使基金等早期投资,支持企业申报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5] - 瞪羚企业跨越式发展行动:支持股权融资,强化空间保障,鼓励产业园区提供物业空间,支持企业打造"智造空间" [6] - 潜力独角兽创新引领行动: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鼓励与高校合作研发前瞻性技术 [6] - 独角兽企业价值跃迁行动:加强上市辅导,促进资源整合设立并购基金,支持海外拓展 [7] - 全周期发展要素赋能行动:支持算力租用最高4000万元,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核心人才团队最高3000万元奖励 [7] - 营造高成长发展环境行动:市区协同培育,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加强宣传推广 [8] 企业服务措施 - 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企业榜单从63家增至156家,总估值超1.3万亿元 [9] - 定制企业专属服务累计超300项 [9] - 将高成长企业纳入市区两级重点企业,通过定期座谈会等形式解决发展瓶颈 [9] - 推出"服务菜单3.0",定制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服务 [9] 区域发展情况 - 徐汇区有企业4.6万家,90%以上是中小企业,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722家,专精特新企业401家 [10] - 徐汇区备案大模型50个,占上海全市61%,潜力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13家 [10] - 检验检测认证产业集群总产值达204.6亿元 [10] - 徐汇区计划到2027年培育1000家"千帆计划"中小企业,潜力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20家 [10] 未来计划 - 组织链主企业与高成长企业开展"百场万企"等活动 [11] - 依托"创客中国"上海赛打造交流展示平台 [11] - 联合开展院士专家工作站交流、校企联合实验室培育等活动 [11] - 目标到2027年形成梯度跃迁格局,助力上海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保持优势 [11]
上海放大招!独角兽企业上市迎“加速器”
环球网· 2025-07-10 10:14
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核心观点 - 上海市发布《行动方案》明确将独角兽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并推出专项上市服务举措以加速高成长企业登陆资本市场[1] - 瞪羚和独角兽企业被视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行动方案》旨在构建从潜力瞪羚到独角兽的完整企业梯队[4] - 上海计划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00家潜力瞪羚300家瞪羚200家潜力独角兽和100家独角兽的梯次结构并力争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4] 培育目标与结构 - 到2027年上海高成长企业规模目标为1000家包括400家潜力瞪羚300家瞪羚200家潜力独角兽和100家独角兽[4] - 上海力争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4] 支持措施 - 上海将独角兽企业纳入上市培育库研究推出针对性上市服务举措并支持其募投项目落地[4] - 鼓励独角兽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生态提升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4] - 为初创期潜力瞪羚提供创业辅导和早期资金支持助力成长期瞪羚企业扩大产能和股权融资[4] - 支持潜力独角兽进行技术创新和布局新赛道推动独角兽企业实现价值跃迁包括加强上市辅导和解决上市诉求[4] 共享服务与标准制定 - 上海将为高成长企业提供共享服务如支持租用算力开展大模型研发对核心人才团队给予重奖[5] - 上海正研究明确瞪羚和独角兽企业的统一标准和管理办法未来采用免申即享方式遴选瞪羚企业并扩大重点服务独角兽企业范围[5] 市区两级联动 - 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将四类高成长企业纳入市区两级重点服务名单集中资源解决融资上市出海人才等痛点[5] - 徐汇区启动千帆计划目标到2027年培育千家中小企业包含20家潜力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5] 政策意义 - 《行动方案》为瞪羚和独角兽企业提供含金量十足的支持传递出上海构筑未来产业发展优势的强烈信号[6]
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上海未来三年高成长企业要破千
第一财经· 2025-07-09 16:43
上海市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 - 上海市推出《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400家潜力瞪羚、300家瞪羚、200家潜力独角兽、100家独角兽)[1] - 计划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1] - 高成长企业包括瞪羚、潜力瞪羚、独角兽、潜力独角兽四类,潜力瞪羚企业处于初创期,具有技术创新性和成长潜力[1] 政策支持措施 - 对初次入选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200万元奖励[1] - 加强创业辅导和培训活动,推动天使基金、创业基金、CVC投资支持早期项目[2] - 鼓励产业园区通过长期租赁等方式为瞪羚企业提供物业空间,支持打造"智造空间"[2] - 将企业重大产业项目列入全市重大工程,统筹解决能耗、土地等指标[2] 创新要素支持 - 对高成长企业租用算力开展大模型研发,最高支持合同金额30%(上限4000万元)[2] - 对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核心人才团队给予最高3000万元奖励[2] 实施机制 - 将制定《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企业定义标准和服务安排[3] - 瞪羚企业采用"免申即享"方式从优质中小企业中遴选[3] - 上海独角兽(潜力)企业榜单企业从63家增至156家,总估值超1.3万亿[3] - 推出"服务菜单3.0",增加政策和服务资源,重点解决融资、上市、人才等问题[3]
《上海市促进高成长企业加快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印发
快讯· 2025-07-09 09:32
上海市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 - 到2027年推动高成长企业规模突破1000家 [1] - 形成"4321金字塔式"培育体系:潜力瞪羚企业400家、瞪羚企业300家、潜力独角兽企业200家、独角兽企业100家 [1] - 力争培育新增2家以上估值超百亿美元独角兽企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