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护肤品牌
icon
搜索文档
林清轩赴港IPO收证监会反馈:虚假宣传存后遗症,毛利率堪比茅台
华夏时报· 2025-08-16 11:43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收到证监会关于境外上市的备案反馈意见,需说明欠缴社保公积金情况及虚假宣传受处罚后的整改情况 [2] - 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香港上市,若成功将成为港股"国货高端护肤第一股" [2] - 2021年B轮融资时公司估值达31.75亿元,但去年8月雅戈尔以7185.52万元受让4.49%股权时估值腰斩至15.59亿元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6.91亿元、8.05亿元、12.10亿元,2023年、2024年同比增长16.5%、50.3% [7] - 2022年净亏损593.1万元,2023年扭亏实现净利润8451.8万元,2024年净利润1.87亿元 [7] - 2024年毛利率达82.5%,净利率15.4%,总资产回报率20.6% [8] - 2024年营销推广开支3.65亿元,研发投入仅3040万元,营销费用是研发的12倍 [8] - 2022至2024年累计营销费用7.6亿元,三年研发总投入7120万元,占比不足营收3%,远低于同行贝泰妮(5.1%)和华熙生物(8.7%) [8] 品牌定位与市场反馈 - 公司定位高端护肤品牌,产品价格较行业平均高至少50%,招股书中158次使用"高端"字样 [11] - 一款50毫升精华油售价高达799元,但市场反馈缺乏性价比,产品效果未达宣传水平 [12] - 专家认为公司高端定位依赖高价即高质的消费心理,而非产品功能优势,虚假宣传可能破坏品牌基础 [12] 监管与品牌风险 - 公司多次因虚假宣传被处罚,包括宣称"抗老"功效被罚款2.1万元,此前还因"千年皇室御用"等虚假宣传被罚 [3][4] - 创始人承认门店宣传"抗老"不符合法规并承诺整改,但此前类似问题屡次发生 [4] - 专家指出虚假宣传会降低消费者忠诚度,影响品牌商誉和资本涌入意愿 [5][10] 行业对比 - 国际美妆巨头研发投入普遍5%-10%,欧莱雅2024年研发费用达11.4亿欧元,公司研发实力明显薄弱 [9] - 同行贝泰妮和华熙生物研发占比分别为5.1%和8.7%,公司不足3%的研发占比远低于行业水平 [8]
林清轩,到底多“高端”?
中国基金报· 2025-06-22 12:35
核心观点 - 林清轩通过高定价和自建产能实现高端定位,但研发投入不足且营销费用过高,高端叙事缺乏实际支撑 [1][5][6] - 公司核心产品山茶花精华油贡献近40%收入,但产品结构单一,存在依赖风险 [5][6] - 线上渠道收入占比从45.2%提升至59.1%,但线下扩张未达预期效果 [9][10] - 因虚假宣传被行政处罚,反映营销合规性问题 [13][14] 高端定位分析 - 主要产品价格较行业平均高50%以上,山茶花精华油定价425元/15ml超越香奈儿 [4][5] - 毛利率从78%提升至82.5%,超过珀莱雅(71.4%)和贝泰妮(73.7%) [5] - 自建生产基地+独家山茶花供应协议支撑成本优势 [5] 研发与营销对比 - 三年累计研发投入7126.9万元,费率2.45-3.06%,低于贝泰妮(5.1%)和华熙生物(8.7%) [6] - 同期营销支出达7.6亿元,2024年单年营销费用3.65亿元 [7][10] 渠道结构变化 - 线下门店从366家增至506家,但收入占比从54.7%降至40.8% [8][9] - 直营店收入3.98亿元,合作门店仅4575.7万元,效率差异显著 [8] - 线上收入三年增长129%,2024年达7.14亿元 [9] 市场拓展计划 - 拟在一二线城市加密直营店布局,同时通过合作伙伴下沉低线市场 [10] - 对标毛戈平进驻SKP等高端商圈的动作 [10] 产品与合规问题 - 山茶花系列存在虚假宣传"抗老修护"被罚2.1万元 [13][14] - 创始人承诺加强合规培训与宣传审查机制 [14]
东北大叔卖精华油,叫板香奈儿,年入12亿
盐财经· 2025-06-11 17:20
公司概况 - 林清轩定位为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主打产品为山茶花精华油,单价高达829元/30ml,被调侃为"液体黄金"[4][17][23]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2.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32%,净利润从2022年亏损593万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1.87亿元[9] - 毛利率从2022年78%提升至2024年82.5%,显著高于国际同行如雅诗兰黛(71.7%)和欧莱雅(74.2%)[9][22][23] 市场地位 - 按零售额计算,林清轩在中国高端国货护肤品牌中排名第一,也是中国前15大高端护肤品牌中唯一的国货品牌[10] - 2024年在中国高端护肤品牌中排名第13位,零售额1.59亿元,市场份额1.4%[11] - 公司定义高端品牌的三个标准:产品价格高于行业平均50%、优异品牌形象、研发技术和核心成分[15] 产品策略 - 聚焦"山茶花油"单品战略,该产品贡献超4成业绩,毛利率高达85%[27][23] - 推出定价1702元/75ml的"沉迷山茶花"香水,价格超过香奈儿五号香水[20] - 砍掉100多个平价SKU完成高端化转型,第一代山茶花油仅售377元/30ml[27] 研发投入 - 2022-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2110万、1970万和3040万元,占营收比2.4%-3%[30] - 研发强度低于华熙生物(8.68%)和贝泰妮(5.87%),与国际品牌上亿级投入存在代际差距[31] - 强调科研实力但实际投入相对有限,三年累计研发投入不足1亿元[31] 营销策略 - 2024年营销投入达3.65亿元,同比增长95%,占营收30.17%[42][43] - 创始人孙来春通过直播喝精华水、炮轰香奈儿等争议事件提升品牌认知度[37][38] - 2024年销售费用6.88亿元,占营收56.86%,是研发投入的10.7倍[42][43] 品牌争议 - 因"抗老修护"等虚假宣传被罚款21234.5元,功效宣称不合规[33][34]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265宗投诉,社交平台存在客服质量吐槽[12] - 消费者对品牌档次认知模糊,部分认为其"碰瓷"国际大牌[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