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黑土地保护性耕作
icon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吉林黑土地上的故事“热辣滚烫”
人民网· 2025-07-18 20:36
耕地保护与技术创新 - 吉林黑土耕地面积98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7%,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1] - "梨树模式"采用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实现秸秆归行、深松整地等作业一次性完成,效率较传统耕作提升3倍以上 [2] - 连续十年实施"梨树模式"的地块土壤含水量从20%增至40%,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 [5] 种子产业与科技研发 - 吉林省鸿翔种业近5年推广玉米种子面积约1亿亩,为农户增产50亿斤以上,2024年拟推出20个新品种 [6] - 鸿翔种业年科研投入占净利润40%以上,种子出苗率达97.75%,2022年投产至今累计加工种子5000万斤,产值6亿元 [7] - 长春公主岭市持证种子生产企业55家,占吉林省三分之一以上,年生产经营种子量超1.4亿斤 [7] 农产品深加工与价值链提升 - 吉林省农嫂食品鲜食玉米售价5-11元/根,远高于饲料玉米(1元/斤),精深加工显著提升农产品价值 [8] - 公司2024年总产值达2.23亿元,产品线涵盖30多款,鲜食玉米为主打,一季度销售2000多万穗 [10] - 土地流转种植鲜食玉米可使农户每公顷增收3000-5000元,务工月收入4000-5000元 [10]
筑牢国家“大粮仓” 这里积极探索让黑土地保护有了新答案 一起了解↓
央视网· 2025-04-20 17:08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 - 辽宁省2025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今年实施保护性耕作任务面积达1370万亩 为连续第五年推进该政策 [1] - 政策鼓励各地在计划任务面积基础上增加实施面积 扩大示范推广力度和辐射带动面积 [3] 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 传统耕作需清除秸秆并整地 新模式要求秸秆尽量留存并大面积覆盖土地 [1] - 秸秆覆盖实现防风护土固沙效果 减少土壤风蚀水蚀 尤其在春秋季大风天气中作用显著 [5][7] - 采用免耕少耕技术 通过现代农机一次性完成秸秆破碎、混拌、整地 70%秸秆混入耕作层 30%留地表覆盖 [7][9] 黑土地现状与保护成效 - 东北黑土地因长期连作和高产耕作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传统休耕方式又易造成粮食减产 [7] - 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升肥力并减少板结 蚯蚓数量增多显示生态改善 [9][13] - 黑土地腐殖质层因持续耕作消耗 过去依赖化肥过度使用 秸秆还田技术成为可持续解决方案 [11] 经济效益与农民实践 - 农民过去焚烧或出售秸秆 现通过政策补贴引导秸秆还田 秸秆从"麻烦"变为提升地力的资源 [3][5] - 实施五年后地力明显增强 产量提升 田间实际变化验证技术有效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