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化大农业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新犁,深耕吉林黑土地(活力中国调研行)
人民日报· 2025-07-28 06:02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1] - "梨树模式"在梨树县基本实现适宜区全覆盖,在东北四省区推广面积约1亿亩,连续10年应用此模式的地块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 [3] -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6%,良种覆盖率达100%,202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853.2亿斤,创历史新高 [3] 农业科技创新 - 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攻克了秸秆覆盖下的播种难题,一次作业可完成多道工序,效率翻倍,每亩节省80元 [3] - 鸿翔种业加工厂的全数控种子加工线高效运转,110多个玉米品种走向市场,种子出苗率高达97.75% [3] - 全国唯一以玉米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农高区位于公主岭市 [3] 农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 吉林省农嫂食品有限公司将鲜食玉米从论斤卖转为论穗卖,身价倍增,一季度销售2000多万穗鲜食玉米,带动农户每公顷土地增收3000到5000元 [5] - 汪清县桃源小木耳实业有限公司推出不同口感的木耳产品,精准对接细分市场,成功牵手盒马、海底捞等商家 [5] - 长白山人参开发成3000多种产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0亿元,吉林大米溢价率超过30% [5]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 马鞍山村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田园综合体和特色民宿,年接待游客超60万人次 [7] - 延边和龙市光东村蹚出农旅融合新路,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超百万元,较2015年增长超1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约两番 [7] - 光东村千亩稻田发展观光农业,文创店、民宿等配套设施完善 [7]
活力中国调研行|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吉林黑土地上的故事“热辣滚烫”
人民网· 2025-07-18 20:36
耕地保护与技术创新 - 吉林黑土耕地面积9811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7%,通过保护性耕作技术守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1] - "梨树模式"采用多功能免耕播种一体机,实现秸秆归行、深松整地等作业一次性完成,效率较传统耕作提升3倍以上 [2] - 连续十年实施"梨树模式"的地块土壤含水量从20%增至40%,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3% [5] 种子产业与科技研发 - 吉林省鸿翔种业近5年推广玉米种子面积约1亿亩,为农户增产50亿斤以上,2024年拟推出20个新品种 [6] - 鸿翔种业年科研投入占净利润40%以上,种子出苗率达97.75%,2022年投产至今累计加工种子5000万斤,产值6亿元 [7] - 长春公主岭市持证种子生产企业55家,占吉林省三分之一以上,年生产经营种子量超1.4亿斤 [7] 农产品深加工与价值链提升 - 吉林省农嫂食品鲜食玉米售价5-11元/根,远高于饲料玉米(1元/斤),精深加工显著提升农产品价值 [8] - 公司2024年总产值达2.23亿元,产品线涵盖30多款,鲜食玉米为主打,一季度销售2000多万穗 [10] - 土地流转种植鲜食玉米可使农户每公顷增收3000-5000元,务工月收入4000-5000元 [10]
黑龙江电力赋能农业生产好“丰”景
智慧农业发展 - 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有限公司通过农田管理手机App实现水稻叶龄智能监测 监测点增至220个 [1] - 国网黑龙江电力强化供电保障能力 为智慧农业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1] 电力服务保障 - 国网黑龙江电力组建1022支农时保电服务队 一线值守保障农业生产用电 [2] - 国网伊春铁力供电公司开展"田间课堂"安全用电宣讲 覆盖农户60余人次 解决用电问题10余项 [1] 电网基础设施升级 - 国网牡丹江供电公司为绥西村黑木耳基地新增2台200千伏安变压器 组立电杆52基 [2] - 电网企业针对性改造升级各地电网 满足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用电需求 [2] 电力营商环境优化 - 国网黑龙江电力推行"三省""三零"服务 压减办电时间30% 简化流程并降低成本 [3] - 电力服务成为推动黑龙江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核心引擎 [3] 特色农业产业化 - 绥阳镇绥西村黑木耳标准化示范基地年培植量新增15万袋 电力保障支撑产能扩张 [2] - 电力供应稳定性直接提升农户信心 绥西村党支部书记明确表示产业发展信心增强 [2]
AI时政画报|大农业的路子宽又阔
央视网· 2025-05-28 10:32
农业政策与发展战略 - 习近平在福建宁德调研时提出"大农业"概念,强调多功能、开放式、综合性立体农业,区别于传统单一平面小农业 [4] - 2015年总书记要求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将现代农业作为重要产业支撑 [4]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践行大农业观",要求以"大观念""大视野"打破农业发展壁垒 [8][9] 现代化农业实践案例 - 安徽濉溪县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建设,通过良种培育、龙头企业和绿色食品加工集群提升附加值,种粮大户订单种植500亩小麦增收7万元 [5][6] - 福建永安市建立金线莲产业研究院,实现药材向食品高附加值转变,形成超亿元产业链,竹农套种3亩金线莲获2万多元收益 [6][7] - 北大荒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推进绿色农业用养结合 [5] 农业支持政策与规划 - 《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部署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格局 [5] - 《"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链,提升质量效益 [5] - 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高质量发展意见明确机械化重点任务 [5] 农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 - 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田网、渠网、路网交织的现代化生产体系 [10] - 吉林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 [7] - 各地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生产格局,如三江连通水资源综合利用 [5][10]
“黑土粮仓”春耕忙——吉林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一线观察
新华社· 2025-05-17 16:15
现代化大农业发展 - 吉林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 统筹发展科技农业 绿色农业 质量农业 品牌农业 [3] - 吉林省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 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发力良田建设 推进科技创新应用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3]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表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 吉林要打好良田基础 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 [7] 盐碱地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 吉林省近年实施100余个盐碱地治理项目 新增耕地80余万亩 可实现粮食年增产近10亿斤 [7] - 2025年吉林省粮食播种面积预计超过9000万亩 力争年内新增和改善水田17.8万亩 新建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 推广保护性耕作4000万亩 [13] - 公主岭市利用国债项目加快兴建高标准农田 修缮6公里沟渠 铺设4.2公里机耕路 [11] 智慧农业与科技创新 - 吉林省开展数智赋能大田作物单产提升试点示范建设 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智化转型升级 [16] - 吉林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4.7% 已建立智慧农场60个 将加快6个省级育种创新平台建设 [18] - 吉林省通过"吉农云"平台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和"数字村" 实现农田管理"天上看 云里算 掌上管" [18] 绿色农业与生态种养 - 吉林省已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余个 覆盖400余万亩耕地 [20][22] - 大安市联合乡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开展生态种养 产出高品质大米的同时收获稻田蟹 稻田鱼 稻田鸭 [24] - 梨树县青堆子村应用秸秆还田 测土配方施肥等黑土地保护技术 并利用牛粪堆沤发酵成粪肥还田 [22] 企业参与与产业升级 - 中化环境修复(吉林)有限公司参与盐碱地治理项目 2025年有6万余亩盐碱地改造和低产田改善计划 [9] - 信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稻渔综合种养 建起现代化水稻加工厂并注册品牌 延伸产业链条 [24] - 吉林省将创建省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 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县乡布局 [24]
努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黑龙江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6 05:52
玉米深加工产业链发展 - 黑龙江绥化市玉米加工产业规模显著,拥有43户规上玉米加工企业,产值达2898亿元,形成9条产业链和50余种主要产品 [1] - 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2800万吨,产品品类扩展至61个,其中维生素C售价30元/斤,辅酶Q10售价高达1000元/斤 [4] - 行业通过"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策略推动产业链延伸,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4] 农业科技与生产效率提升 - 黑龙江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08%,通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提升黑土有机质含量,每千克增加41克 [3] - 采用"等高环播"种植模式实现水土流失减少50%、化肥使用量降低15%、增产5% [3] - 集成推广74个高效增产技术模式,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 [3] 产业集群与龙头企业增长 - 2024年新增117家国家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较2022年增加340家,增幅达176% [1] - 大豆深加工产品扩展至23个品类,粳稻、糯玉米、黑木耳等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4] - 北大荒农垦集团友谊农场应用天空地立体监测技术,对190万亩耕地精准管理 [3]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 龙江森工集团建设625万亩森林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10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黑木耳等森林食品成为利润增长点 [5] - 全省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超1亿亩,稳居全国前列,同时发展冷水鱼、生态森林食品等供应基地 [6] - 行业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等策略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