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天工作制

搜索文档
4.5天工作制讨论了十年,为何是绵阳带头试行?
36氪· 2025-05-27 10:53
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以刺激消费需求,鼓励短途旅游、餐饮娱乐等消费活动[1][3] - 2025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2200元/月,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1] - 清单包含29条具体措施,涵盖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消费升级换代等七大核心行动[3] - 类似弹性工作制试点地区周末景区客流量平均增长45%,预计每年可释放60亿至百亿消费潜力[8] 绵阳市经济表现 - 2024年GDP总量4344.03亿元,增速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5%[3][7] - 2000-2024年GDP年复合增长率达10.59%,位居四川第二[6] - 2024年GDP总量突破4000亿元,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从91位提升至77位[7] - 2024年一季度GDP达1035.7亿元,同比增长7.2%,远超四川5.5%的增速[19] 绵阳市科技实力 - 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20家国家级科研院所[9][12] - 2020-2021年科研经费投入占比超GDP的7%,远超全国2.4%的平均水平[10] - 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7] - 在《科技城百强榜(2024)》中排名第五,形成"北上广绵"的科技格局[12][15] 绵阳市人才政策 - 2022-2024年人才流入量达8.6万名,较前三年增长153%,其中博士硕士超1.5万名[18] - 推出"人才十条"政策,设立10亿元专项资金,对创新创业团队最高资助2000万元[19] - 2023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万余名,高居全省前列[18] - 2024年一季度引进重点人才7259名,青年人才安居补助最高达40万元[19]
我为什么反对“4.5天制工作日”?
虎嗅· 2025-05-26 10:08
政策背景 - 四川绵阳提出"2.5天休假模式"以提振消费 [1] - 中国已有十余省份在政策文件中提及类似休假模式 [2] 国际实践 - 发达国家如美国对4.5天工作制持谨慎态度 [7] - 英国部分企业尝试四天工作制但未上升为国家制度 [8] - 冰岛试点显示员工幸福感提升但未大规模推广 [8] - 西班牙试点多年仍停留在计划层面 [9] - 日本部分企业试行"周五下午休假"属于弹性休假范畴 [9] 中国产业结构 - 服务业占GDP的56.7%但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 [12] - 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占比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12] - 制造业占GDP的27.4%依赖工时刚性保障产能 [13] - 现代服务业发育不足导致弹性工作制难以普及 [14] 政策实施挑战 - 部分地区要求用年假抵扣或加班换取多休半天 [15] - 企业可能通过延长每日工作时间变相抵消休假 [16] - 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者仅占就业人口的15% [17][18] - 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63% [19] 经济影响 - 制度红利分配不均加剧职场"马太效应" [20] - 公共服务部门人手不足可能降低服务质量 [21] - 医院、公安、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受影响 [22][23] - 全球产业分工高度耦合使工时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 [30] 哲学思考 - 4.5天工作制体现"二律背反"困境 [35] - 缩短工时与维持生产效率存在矛盾 [36] - 制度创新需尊重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 [41] 政策建议 - 严格落实既有劳动标准确保双休制度落地 [41] -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 [42] - 完善社会保障网消除劳动者生存焦虑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