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搜索文档
股指期货:驱动回潮,震荡格局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8-04 10: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周市场整体下跌,周中创新高后震荡回落,医药生物、通信、传媒涨幅居前,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跌幅居前 [3] - 行情转折主要受政策转向和外部风险发酵驱动,上周行情符合调整逻辑,后期市场走向和海外关税谈判有不确定性,向上向下空间均有限 [3][4] - 关注7月国内经济数据、美联储政策走向和关税谈判进展 [5] 策略建议 短线策略 - 日内交易频率参照1分钟和5分钟K线图,IF、IH、IC、IM止损位和止盈位分别参照76点/95点、58点/31点、66点/121点、84点/142点设定 [6] 趋势策略 - 回调后做多,预计IF主力合约IF2508核心运行区间3909 - 4110点,IH主力合约IH2508核心运行区间2727 - 2853点,IC主力合约IC2508核心运行区间6030 - 6434点,IM主力合约IM2508核心运行区间6375 - 6804点 [6] 跨品种策略 - 多IF(或IH)控IC(或IM)的策略谨慎参与 [7] 各目录总结 现货市场回顾 - 上周全球股指多数下跌,2025年以来各大指数上涨,上周市场各主要指数均下跌,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行业涨跌互现,医药板块涨幅居前 [11][12][13][15] 股指期货行情回顾 - 上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跌幅和振幅最大,成交量和持仓量回落 [15][16] 指数估值跟踪 - 周度数据显示,上证指数市盈率(TTM)为15.57倍,沪深300指数市盈率(TTM)为13.5倍,上证50指数市盈率(TTM)为11.39倍,中证500指数市盈率(TTM)为30.79倍,中证1000指数市盈率(TTM)为41.44倍 [18][19] 市场资金面回顾 - 新成立偏股基金份额和两市新增投资者数量有相关数据,上周资金利率价格一度回落,央行有净投放 [22]
我为什么反对“4.5天制工作日”?
虎嗅· 2025-05-26 10:08
政策背景 - 四川绵阳提出"2.5天休假模式"以提振消费 [1] - 中国已有十余省份在政策文件中提及类似休假模式 [2] 国际实践 - 发达国家如美国对4.5天工作制持谨慎态度 [7] - 英国部分企业尝试四天工作制但未上升为国家制度 [8] - 冰岛试点显示员工幸福感提升但未大规模推广 [8] - 西班牙试点多年仍停留在计划层面 [9] - 日本部分企业试行"周五下午休假"属于弹性休假范畴 [9] 中国产业结构 - 服务业占GDP的56.7%但传统服务业仍占主导 [12] - 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占比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12] - 制造业占GDP的27.4%依赖工时刚性保障产能 [13] - 现代服务业发育不足导致弹性工作制难以普及 [14] 政策实施挑战 - 部分地区要求用年假抵扣或加班换取多休半天 [15] - 企业可能通过延长每日工作时间变相抵消休假 [16] - 知识密集型行业从业者仅占就业人口的15% [17][18] - 制造业与传统服务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的63% [19] 经济影响 - 制度红利分配不均加剧职场"马太效应" [20] - 公共服务部门人手不足可能降低服务质量 [21] - 医院、公安、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受影响 [22][23] - 全球产业分工高度耦合使工时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 [30] 哲学思考 - 4.5天工作制体现"二律背反"困境 [35] - 缩短工时与维持生产效率存在矛盾 [36] - 制度创新需尊重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 [41] 政策建议 - 严格落实既有劳动标准确保双休制度落地 [41] - 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 [42] - 完善社会保障网消除劳动者生存焦虑 [43]
行业景气度系列二:去库压力仍存,关注原料行业
华泰期货· 2025-05-06 17: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制造业 - 总体:4月制造业PMI近五年分位数位于6.7%,变动-62.7%,5个行业制造业PMI处于扩张区间,环比减少3个,同比减少4个[4] - 供给:暂缓,4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49.8,环比减少2.8个百分点,9个行业环比改善,6个行业环比回落[4] - 需求:暂缓,4月制造业PMI新订单为49.2,环比减少2.6个百分点,8个行业环比改善,7个行业环比回落[4] - 库存:去库延续,4月制造业PMI产成品库存环比增加0个百分点至47.6,4个行业库存环比回升,11个行业库存环比回落;3月制造业PMI原材料库存环比减少0.4个百分点至47.3,5个行业库存环比回升,10个行业库存环比回落[4] 非制造业 - 总体:4月非制造业PMI近五年分位数位于23.7%,变动-10.1%,11个行业非制造业PMI处于扩张区间,环比持平,同比减少3个[5] - 供给:就业放缓,4月非制造业PMI雇员指数为46.3,环比持平,服务业环比增加0.1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减少0.4个百分点[5] - 需求:需求回落,3月非制造业PMI新订单为46.4,环比减少0.7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环比减少0.4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环比减少2.6个百分点[5] - 库存:去库延续,3月非制造业PMI库存为45.3,环比减少0.1个百分点,服务业环比减少0.1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减少0.7个百分点[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中观事件 - 4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1.5 pct MoM),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环比减少3个,处于收缩区间的行业环比增加3个;非制造业PMI为50.4(-0.4 pct MoM),处于扩张区间的行业环比持平,处于收缩区间的行业环比持平[3] 综述 - 4月制造业PMI近五年分位数位于6.7%,变动-62.7%,5个行业制造业PMI处于扩张区间,环比减少3个,同比减少4个;4月非制造业PMI近五年分位数位于23.7%,变动-10.1%,11个行业非制造业PMI处于扩张区间,环比持平,同比减少3个[10] 需求:关注专用设备、信息的改善 - 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制造业PMI新订单为49.2,环比减少2.6个百分点,8个行业环比改善,7个行业环比回落[17] - 非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非制造业PMI新订单为45.9,环比减少0.5个百分点,服务业新订单环比减少0.3个百分点,建筑业新订单环比减少1.7个百分点,5个行业环比改善,10个行业环比回落[17] 供给:关注石油、建筑的收缩 - 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制造业PMI生产指数为49.8,环比减少2.8个百分点,9个行业环比改善,6个行业环比回落;4月制造业PMI雇员指数为48.2,环比减少0.1个百分点,8个行业环比改善,7个行业环比回落[24] - 非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非制造业PMI雇员指数为45.9,环比减少0.4个百分点,服务业环比增加0.2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减少3.6个百分点,6个行业环比改善,8个行业环比回落[24] 价格:关注非金属制品、房地产的压力 - 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制造业PMI出厂价格指数为47.1,环比减少0.9个百分点,出厂价格环比改善的有4个,环比回落的有11个,3月利润趋势环比增加0.8个百分点,整体继续收敛[32] - 非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非制造业收费价格指数为47.0,环比减少0.7个百分点,服务业环比减少0.8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减少0.2个百分点,4个行业环比改善,11个行业环比回落,3月利润环比增加0.4个百分点,服务业环比增加0.7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减少1.6个百分点[32] 库存:关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全国的低位 - 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制造业PMI产成品库存环比增加0.3个百分点至47.9,8个行业库存环比回升,7个行业库存环比回落;3月制造业PMI原材料库存环比减少0.2个百分点至47.1,6个行业库存环比回升,9个行业库存环比回落[41] - 非制造业:3个月均值来看,4月非制造业PMI库存为45.3,环比增加0.2个百分点,服务业环比增加0.2个百分点,建筑业环比减少0.9个百分点,10个行业库存环比回升,5个行业库存环比回落[41] 主要制造业行业PMI图表 - 包含制造业、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汽车、计算机、电机、医药、农副食品、纺织、有色金属、石油、化工、黑色金属、非金属制品、金属制品、化纤橡塑等行业的PMI相关数据表格[48][49][52]
美国4月ADP就业人数增长6.2万人不及预期 为九个月来的最低增速
华尔街见闻· 2025-04-30 20:52
就业市场总体情况 - 美国4月ADP就业人数增长6 2万人 为近九个月以来最慢增速 远低于预期的11 5万人和前值15 5万人 [2] - 劳动力市场呈现"喜忧参半"局面 招聘放缓但裁员情况仍较温和 [11] 行业就业变化 - 教育和卫生服务行业就业减少23 000人 信息行业减少8 000人 专业和商业服务行业减少2 000人 [3][4] - 休闲酒店行业就业增加27 000人 金融活动行业增加20 000人 贸易/运输/公用事业行业增加21 000人 [4] - 生产类工作招聘表现优于服务类工作 [7] 地区就业变化 - 中西部地区就业增加42 000人 其中东中北部增加39 000人 [4] - 东北部地区就业增加10 000人 但新英格兰地区减少33 000人 [4] - 南部地区就业仅增加3 000人 其中东中南部增加54 000人 但西中南部减少43 000人 [4] 企业规模就业变化 - 中型企业就业增加40 000人 其中50-249人企业增加21 000人 250-499人企业增加19 000人 [4] - 小型企业就业增加11 000人 其中1-19人企业增加20 000人 但20-49人企业减少9 000人 [4] - 大型企业就业增加12 000人 [4] 工资增长情况 - 更换工作的人员工资增长6 9% 为2024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 [6] - 留任员工工资增长4 5% 较3月略有放缓 [6] 影响因素 - 经济不确定性增加 企业招聘决策困难 [3] - 关税政策调整导致部分企业暂停支出计划 可能进一步削弱劳动力需求 [8]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
泽平宏观· 2024-12-17 22:53
城市幸福感指数评价体系 - 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三个重要维度 [3] - 南京、杭州、长沙、合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珠海位居2023年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前列 [3] 南京 - 2022年人均GDP17.9万元,居全国第六、中国省会城市第一 [4] - 高等教育资源集中,拥有8所211大学、12所双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全国第三 [4] - 金融、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10] 杭州 - 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27.1%,总量达5076亿元 [4][15] - 形成文化、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 [15] - 2022年末常住人口1237.6万人,增量位居全省11个地级市之首 [4][15] 长沙 - 2022年夜经济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零售额六成左右,孵化文和友、茶颜悦色等全国著名消费品牌80多个 [5][19] - 房价调控为全国"模范生",2022年房价收入比8.9,在全国重点二线城市中排名第六 [5][19] - 2023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7,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19] 合肥 - 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达7.4%,进入全国前20名城市之列 [5][20] - 2022年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3%,占规上工业比重56.2% [20] - 2022年常住人口增速以1.8%居全国第一 [22] 舟山 - 2022年人均GDP16.7万元,居浙江省第1、全国第8,超过了杭州和宁波 [5][25] -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达68.5%,居全国沿海城市前列 [25] - 2022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6.3亿吨,占宁波舟山港比重从21.0%提升至49.5% [25] 芜湖 - 2022年GDP总量达4502.1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合肥 [5][30]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收1064亿元,增长38.2% [30] - 2022年常住人口较2021年增长1.6%,人口增速全国排名第三 [31] 苏州 - 2022年GDP总量达2.4万亿元,比南京高7000亿元 [34] -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实现4.6%的增长 [34] - 房价收入比仅12.4,远低于南京、杭州等经济实力接近的二线城市 [34] 宁波 - 2022年GDP总量15704.3亿元,同比增长3.5% [5][38] - 制造业是发展重中之重,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全国第八 [38] - 外贸发展突出,2022年进出口额达1.27万亿元,稳居进出口万亿元城市行列 [38] 大连 - 2022年GDP总量8430.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42] - 以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汽车为主导产业 [42] - 2022年常住人口增速0.8%,常住人口增速东北第一 [42] 珠海 - 2022年人均GDP16.4万元,城乡可支配收入比1.8 [44] - 七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增加值同比提升9.7个百分点,家电电气、生物医药同比增长分别为17.1%、23.8% [44] - 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156.0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247.7万人,增长了58.8%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