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

搜索文档
高效秘诀:焦虑与好奇心只有一念之隔
36氪· 2025-06-27 07:11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焦虑让人感到压抑和恐惧,而好奇心则让人感到开阔和愉悦。但这两种心理状态激活的大脑网络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 启发。 你盯着一张空白页面,知道它本可以成为某种特别的东西,但每次尝试写下开头句子时,脑海中便涌现出种种"如果"。如果它不够好怎么办?如果无法实现 脑海中的构想怎么办?焦虑感逐渐积聚,最终你合上笔记本电脑,转而浏览社交媒体,并向自己保证明天再试一次。 听起来熟悉吗?如果你是一个与完美主义作斗争的创造性工作者,那么你很可能经历过这种令人瘫痪的循环。但好消息是,这种焦虑的能量实际上包含了创 造力动力的原材料。关键在于学会在脑海中切换开关,将焦虑转化为它的近亲:好奇心。 1. 好奇心是焦虑的解药 前扣带回皮层在焦虑和好奇状态下均处理不确定性,此时它会从威胁检测模式切换到探索模式。前额叶皮层不再纠结于潜在失败,而是开始创造可能性。 这种重叠解释了为何从焦虑到好奇的转变能如此迅速,以及为何它对创造性工作如此强大。你不是在与大脑的自然倾向作斗争,而是在重新定向已经存在的 能量。 你可以 ...
Stonegate Capital Partners Initiates Coverage on Cingulate Inc. (CING)
Newsfile· 2025-06-18 20:00
公司覆盖启动 - Stonegate Capital Partners启动对Cingulate Inc (NASDAQ: CING)的覆盖研究 [1] 核心产品进展 - 公司1Q25财报显示ADHD核心产品CTx-1301商业化持续推进 [1] - 产品基于专有Precision Timed Release (PTR)技术平台开发 [1] - CTx-1301设计为每日一次给药方案 具有快速起效和全天持续疗效特点 解决现有疗法需追加剂量的问题 [1] 市场潜力与商业化 - 目标美国ADHD市场规模达220亿美元 [1] - 正在筹备美国市场上市 同时探索海外授权机会 [1][5] - 计划FDA批准后启动规模化生产 [1] 临床与监管进展 - 计划2025年中提交CTx-1301新药申请(NDA) 包含9项临床试验数据 [5] - 儿科和高剂量研究显示产品具有强效性 安全性和给药灵活性 [5]
Supernus Pharmaceuticals (SUPN)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6-05 03:00
Supernus Pharmaceuticals (SUPN) 2025 Conference June 04, 2025 02:00 PM ET Speaker0 Session. I'm Andrew Tsai, senior biotech analyst at Jefferies. Thanks for joining today. It's my pleasure to have Jack Qatar next to me, CEO of Supernus. Welcome, Jack. Speaker1 Thank you. Thanks for having us. Speaker0 As usual, those who may be less familiar with the Supernus story, any opening remarks you'd like to make about your story, what you're working on and key priorities over the next year? Speaker1 Yes, sure. Good ...
Jay Glazer and Wife Rosie Glazer Offer Candid Look at ADHD and Relationships in New Qelbree® Content Series with Supernus Pharmaceuticals
Globenewswire· 2025-05-29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Supernus Pharmaceuticals与Jay Glazer及其妻子Rosie合作推出新视频系列,探讨ADHD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及Qelbree在治疗中的作用,旨在促进关于ADHD症状和治疗方案的公开讨论 [1][2][3] 视频系列信息 - 系列共四集,首集于5月心理健康宣传月在All About ADHD YouTube频道推出,名为Jay & Rosie Glazer's ADHD Story: Real Life, Real Change,可点击链接观看 [1][4] - 系列从Jay与Rosie的关系视角深入探讨Jay的ADHD经历,鼓励就症状和治疗选择展开公开讨论,Jay分享用Qelbree管理症状的策略,Rosie分享支持角色的见解 [2] Qelbree药物信息 - Qelbree(viloxazine缓释胶囊)是用于治疗6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童ADHD的处方药,有100 mg、150 mg和200 mg胶囊规格 [5][10] 公司信息 - Supernus Pharmaceuticals是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治疗产品的生物制药公司 [11] - 公司神经科学产品组合多样,包括获批的ADHD、帕金森病相关症状、癫痫、偏头痛等疾病的治疗药物,还在开发多种新型CNS候选产品 [12]
捏捏、盘串,上班时总忍不住玩点什么?这可能是身体在帮你集中注意力!
36氪· 2025-05-24 10:23
核心观点 - 工作或学习时的小动作(如盘串、抖腿等)被科学界称为"转位行为"或"替代行为",其核心功能是缓解压力并提升专注力 [2][4] - 手部精细运动(如盘串、手写)能刺激大脑活动,提升学习注意力和任务表现,这一现象得到动物实验(小鼠挖掘食物)和人类研究(36名大学生手写对比打字)的支持 [5][7] - 部分小动作(如摆弄回形针)可能通过提供适度刺激改善任务表现,尤其对ADHD患者有辅助作用,但ADHD诊断需基于DSM-5标准多维评估,非单一行为可判定 [9][12][13] 行为机制研究 - 动物实验显示:需自主挖掘食物的小鼠压力水平更低,问题解决效率更高,印证动手活动对压力管理的积极作用 [7] - 人类神经学研究:手写比打字更能激活大脑关联性,因其需要复杂动作控制,形成对大脑的高效锻炼 [7] - 替代行为的进化根源:鸟类面临攻击/逃离抉择时会啄食草叶,人类类似行为(挠头等)具有相同的压力转移功能 [2] 应用场景 - 解压玩具市场兴起:盘串、捏捏等产品因满足手部活动需求走红,社交媒体推动其成为年轻群体办公学习场景的减压工具 [4][5][7] - ADHD辅助干预:边走动边交谈、听节奏音乐、使用解压玩具等策略可帮助ADHD患者提升专注力,但需注意产品安全性(如甲醛超标问题) [15] 行业现象 - 文玩年轻化趋势:传统"文玩"被学生和年轻职场人群重新定义,转化为具有减压功能的日常工具 [7] - 注意力经济延伸:在数字化操作主导的背景下,手部精细运动产品(如编织、涂色工具)因恢复真实互动感获得市场关注 [7][15] 研究局限性 - ADHD诊断复杂性:成人症状常被误认为拖延或能力不足,需通过临床访谈、行为评估、医学检查等多维度排除其他疾病 [12][13] - 小动作效果差异:并非所有类型的小动作均有益,其作用取决于动作性质与任务匹配度 [9]
Busy Philipps Empowers Women with ADHD to Go from Feeling Misrepresented to Being ‘Ms. Represented’ in First-of-its-Kind Campaign with Supernus Pharmaceuticals
Globenewswire· 2025-05-20 20:30
文章核心观点 - 女演员Busy Philipps与Supernus制药公司合作开展“Ms. Represented”活动,旨在增强女性对多动症症状的认识,鼓励她们与医疗服务提供者交流,Qelbree可帮助控制多动症症状 [1][3] 活动相关 - 活动于心理健康宣传月(5月)在女性新闻网站Bustle上推出,借助Busy应对多动症诊断和使用Qelbree管理症状的个人经历,让女性了解多动症症状 [1] - 活动希望揭示女性多动症常被误解的经历,鼓励女性认识自身症状并寻求诊断和治疗 [1][3] 多动症症状差异 - 多动症常表现为多动症状,多见于男性,而女性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症状,更易被忽视 [2] - 女性的这些症状如难以集中注意力、易不知所措或难以组织安排,可能被误认为是性格特征或缺点,而非多动症指标 [2] 诊断差异 - 症状表现差异导致男女多动症诊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男孩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可能性是女孩的两倍,许多女性直到成年仍未被诊断或误诊 [3] Qelbree药物信息 - Qelbree是一种新型、每日一次的非兴奋剂疗法,适用于6岁及以上多动症患者,是20年来首个获批用于成人多动症的非兴奋剂药物 [4] - Qelbree无滥用或误用证据,每月无需新处方即可方便 refill [4] - Qelbree用于治疗6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的多动症 [6] 公司信息 - Supernus制药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产品的生物制药公司 [15] - 公司神经科学产品组合多样,包括多动症、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帕金森病运动迟缓、癫痫、偏头痛、颈部肌张力障碍和慢性流涎等疾病的获批治疗药物,还在开发一系列新型中枢神经系统候选产品 [16]
成人ADHD:我加入了游戏,却不适应游戏规则
虎嗅· 2025-05-15 19:51
手机屏幕显示司机距离到达上车点还有500米,而自己搭乘的那班轻轨在14分钟后就要出发了。 "我的轻轨要开走了。"土豆在跟朋友的聊天框里打下,"这次也改签了,又要多等一个钟。" 为了避免迟到改签的情况发生,她一般都是直接从广州学校打车回中山家里,少数几次乘坐公共交通的尝试大多像这次一样,以失败告终。 作为一名ADHD大学生,土豆在大学生活中深刻意识到拖延、分心、忘事等ADHD表现对自己造成了重大影响。 事实上,早已在小学时期,她就发现自己跟别人有些不一样。但土豆的升学生涯一路顺风顺水,这些表现显得毫不起眼,并没有引起她的关注。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这种以注意力持续困难为核心表现之一的神经发育障碍,正在大学校园里制造着隐秘的认知裂缝。 拖延、冲动、健忘、注意力难以集中,当这些标签被放在普通人身上时,外界会认为这是他们的性格特点或行为习惯,或好或坏。 但对于ADHD人士来说,这些标签是他们的脑部在发育过程中特征改变所带来的结果,他们只能被动接受,并无时无刻不受其困扰。 根据《中国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两项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的调查发现,大学生ADHD表现的检出率分别为 ...
Axsome Therapeutics (AXS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08 02: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Axsome Therapeutics (AXSM),一家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适应症的商业阶段公司,拥有多款获批产品和广泛的产品线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与产品销售情况** - Q1净销售额达1.02亿美元,其中Ovality(用于重度抑郁症)贡献9600万美元,Sunosi季度销售额为2500万美元 [4] 2. **产品进展** - Symbravo(用于偏头痛急性治疗)于1月获批,计划下月推出,销售和营销平台的收尾工作正在进行 [5] - AXS - five(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激越)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提交sNDA,已完成数据生成,正在构建提交文件 [6][18] - solriamfetol在成人ADHD的3期试验呈阳性,将开展儿科青少年试验 [6][31] - 在重度抑郁症伴日间过度嗜睡的概念验证试验有积极信号,计划今年开展下一个3期试验 [7][40] 3. **产品市场表现与优势** - Ovelity上市两年,初始推广针对精神科医生,现拓展至初级保健;超50%用于一线或二线治疗;近期扩大销售团队至约300人,已见初步影响 [9][10] - 报销方面,商业渠道有增长空间,期望达到抗抑郁药类别稳态时超80 - 85%的覆盖水平 [11] - 选择Ovelity作为一线用药的驱动因素包括起效快、疗效持久、安全性和耐受性好,无典型抗抑郁药常见的体重增加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14] - 目前Ovelity的持续用药率优于抗抑郁药类别通常的3 - 6个月,但未给出具体数字 [15] 4. **产品定位与市场机会** - AXS - five在阿尔茨海默病激越治疗方面有三个阳性试验,无跌倒和死亡信号;与现有治疗药物(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机制不同,临床反馈显示医生可能会在治疗早期使用 [17][23] - Symbravo有两种快速起效机制和长半衰期,用于急性治疗;将增加约100名销售代表专注美国头痛中心,以推动初始试用和使用 [26][27] - solriamfetol在成人ADHD试验中对主要终点的改善与兴奋剂研究结果相当,但在耐受性和监管分类方面有优势 [35][36] 5. **NDA提交计划** - AXS - fourteen(用于纤维肌痛)已提交申请,等待FDA潜在的接受决定,基于两项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和长期数据集 [44] - AXS - twelve(用于发作性睡病患者的猝倒)临床项目几个月前完成,计划今年提交NDA [4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历史上投资者关注重点在Avelity和阿尔茨海默病激越项目,过去几个月公司其他业务开始受到关注,随着一些项目进入监管申报或即将推出阶段,公司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47][48]
双相、ADHD、BPD…为什么这代人在精神问题“症状池”里打捞自我?
36氪· 2025-04-30 12:01
心理健康行业现状 - 全球范围内每7名10-19岁青少年中有1人患有心理健康问题(抑郁、焦虑、ADHD等)[1] - 2022年中国首次全国精神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16岁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率达17.5%[1] - 社交媒体推动"双相""ADHD""BPD"等术语流行化 公众人物公开精神健康问题案例增多[1][3] 疾病命名与公众认知 - "双相情感障碍"搜索量(400万)显著高于"躁郁症"(50万) 后者存在污名化联想[2] - 专业术语使用(如双相)有助于去污名化 但公众认知仍局限在抑郁症层面[2][3] - 双相误诊率高 部分医生倾向用药物治疗经验更成熟的双相标签替代BPD等诊断[16][17] 精神疾病诊疗挑战 - 双相情感障碍存在多种亚型 临床表现差异大(如躁狂期睡眠需求锐减至3小时/天)[3][4] - 急性发作期症状混杂 传统诊断方法存在地区差异 年轻医生更倾向双相诊断[16] - 抗抑郁药可能先改善行动力后改善情绪 导致自杀风险阶段性上升[15] 患者社会支持系统 - 患者常面临"健全人霸凌" 包括医疗系统内其他科室对精神疾病的认知不足[9][10] - 《我脑袋里的小狐狸》提供非标签化叙事 强调与疾病共处的可能性[7][12] - 患者伴侣关系需避免单向拯救模式 平衡理解与边界感是关键[22][24][25] 行业发展趋势 - ADHD等诊断成为解释过往行为的出口 推动自我诊断潮[19] - 症状池理论显示社会认可的痛苦表达方式影响疾病呈现形态[18][19] - 需警惕将精神疾病完全归因社会结构的倾向 避免形成新神话论调[29][30]
医生失德、违规操作......如何理解医疗的随机行为?
虎嗅· 2025-04-28 16:29
ADHD被过度确诊了 近期,几则医疗事故再度将医疗安全推向舆论风暴眼。 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肖某出轨6名女性,并致多人怀孕。更有爆料称,去年7月5日,肖某与出轨对象董 某一同做手术,无故离开岗位,致使病人麻醉昏迷40分钟后才又回归岗位开始手术。经核查,举报材料反映的肖 某个人问题基本属实。医院现已开除肖某党籍,并解除聘用关系。 4月26日,一名30岁男子在南昌市生殖医院做手术后次日身亡。据堂姐邓女士称,弟弟新婚两个月,为生孩子才到 该院做小手术。同样,今年3月10日,汕头22岁的卢女士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输卵管堵塞微创手术后,被推 入复苏室等待全麻苏醒,却因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长时间缺氧导致脑死亡,至今已昏迷近50天。 2月11日,安徽亳州张女士反映,父亲春节前在亳州市中医院肝脏手术中,一枚15毫米针头竟遗留体内,专家会诊 后建议不取出。涉事医院称针头为"滑落",器械供应商与家属因赔偿金额分歧仍协商未果。 在标准化流程严密的现代手术室,医务人员竟能无故离岗40分钟,微创手术却暗藏医疗隐患,一根针头仍能逃脱 层层清点。医疗系统的确定性外壳下,仍有许多的"随机性"隐于暗处。 一台手术的安全,不仅取决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