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医疗健康

搜索文档
医疗支付改革走向深水区,镁信健康探索AI「破壁实验」
36氪· 2025-07-31 10:43
近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AI圈顶流汇聚于此。一个愈发清晰的趋势已然浮现:AI的的主战场,正从大模型参数竞赛,转向深入产业 一线、寻求价值落地,解决真实问题。 "AI+医疗健康",是此次WAIC的核心板块之一。如今行业讨论的焦点已不再是模型跑分的高低,而是AI如何切实地赋能诊疗、支付、新药研发等真实场 景,并完成商业化闭环。 医疗体系中,长期存在一个被称为"医疗不可能三角"的结构性困境:高质量服务、广覆盖人群与低成本共计,三者难以兼得。然而,随着AI和大数据能力 的加速成熟,产业平台的场景理解力不断增强,打破三角桎梏、推动医疗支付、动态优化医疗资源的重构,为大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普惠医疗,未来有望成为 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产业变革中,兼具技术整合能力与场景理解力的产业平台公司正在崭露头角。以医疗支付环节为例,总部位于上海的科技平台医药多 元支付平台型公司镁信健康正尝试将AI作为重构医疗支付生态的"底层操作系统",从理赔等硬核场景切入,部署AI Agent集群,逐渐实现"医-药-险"三方价 值链的重构。 "今年WAIC将AI+医疗健康推向舞台中心,意味着大模型技术到了产业落地阶段。对企业 ...
全球约八成医疗机构正在部署或设点生成式AI工具 人工智能正重构医疗健康全产业链
上海证券报· 2025-07-28 02:48
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趋势 -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重塑全球医疗健康产业链,覆盖临床诊疗、药械研发、医院管理等环节 [1] - AI技术为医疗健康产业打开新的发展空间和产业机遇,催生智能化、精准化、个性化的医学新范式 [1] - 全球约80%的医疗机构正在部署或设点生成式AI工具,这些系统被整合进运营、临床、行政等医疗工作流程中 [2] AI技术的具体应用 - 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包括癌症早筛的智能诊断系统、阿尔茨海默症的AI预测模型、高效缩短新药研发周期的生成式AI以及高精度智能手术机器人 [1] - 从AlphaFold破解生命密码到大模型驱动诊疗效率革命,再到具身智能、生命纤维引领的医疗健康新可能,AI成为医药健康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 [2] - AI技术呈现出从科研实验室走向临床医疗、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体系的趋势 [2] 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挑战 - 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面临数据壁垒、监管伦理和技术标准等多重挑战 [3] - AI模型在医疗健康领域存在模型幻觉、逻辑不一致、缺乏可追溯性等具体问题 [3] - 信任危机与算法"黑箱"成为AI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最大障碍 [3] 行业应对措施 - 为确保AI医疗发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建立透明、包容和公平的制度,并加强机构合作 [3] - 推动数据安全网建设,加快制定医疗健康数据应用相关实施方案,完善数据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创新"数据可用不可见"的安全共享机制 [3]
镁信健康副总裁瞿育绮:AI智能体是医疗支付破局关键
国际金融报· 2025-07-27 18:08
AI+医疗健康产业变革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AI+医疗健康"列为核心议题,标志行业从技术炫技阶段转向解决真实痛点的深水区 [1] - 行业竞争重心从模型能力比拼转向产业价值兑现,AI价值体现在破解患者买药难、保险理赔复杂等民生痛点 [1] - AI与医疗健康结合呈现三大趋势:垂直场景深度攻坚、智能体集群协同作战、数据驱动模式变革 [1] 医疗支付场景的AI应用挑战 - 医疗支付场景因医学专业性、保险复杂性、合规严苛性,对AI Agent要求更严苛,需同时理解诊疗逻辑、计算分摊规则、识别潜在欺诈 [2] - 平台型公司凭借全链条数据积累、场景洞察与技术整合能力,可构建具备专业性、协同性与合规性的AI Agent [2] - 公司已形成"前端交互—中台决策—后端履约"全链路AI Agent矩阵,包括Xiaofu智能助手、ClaimMaster理赔审核、资源调度智能体等 [2] AI Agent集群协同模式 - 公司通过mind42.ai中枢实现智能体高效协同,如理赔申请自动触发临床数据调用、保险规则匹配及药品供应链联动 [2] - 集群作战模式实现全程无人工介入的精准决策,体现AI Agent在医疗支付场景的不可替代优势 [2] 未来AI企业竞争力维度 - 竞争力取决于能否在"效率提升—成本优化—生态共赢"链条中证明不可替代性 [3] - 技术需扎根场景、服务民生,方能实现"智能同球共济"的产业愿景 [3]
宁夏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业园开园
中国经济网· 2025-07-22 14:08
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业园开园 - 宁夏银川市举行"智启健康 创领未来——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业园开园暨首批企业入驻仪式" 活动由银川经开区管委会 天翼云科技 中国电信宁夏公司 北京博雅全健智算科技联合主办 [1] - 活动现场为"宁夏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产业园"揭牌 标志着该产业园正式引入首批入驻企业 [1] - 银川经开区管委会主任何梅表示 期待入驻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精准医疗 健康管理等领域的成果转化 [1] 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 宁夏电信建成西部首个"万卡级"智算基地 打造以"息壤"为底座的算网一体化智算云平台 [1] - 已为宁夏81家二级及以上医院提供DeepSeek接入 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功能 [1] - 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宁夏妇女儿童医院深度合作 开展智能问诊服务 提供智能导诊 报告解读等功能 [1] 宁夏健康管理引导预问诊大模型 - 活动现场重点介绍宁夏健康管理引导预问诊大模型 该模型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指导下 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北京博雅全健智算科技共同研发 [2] - 模型研发依托严肃的临床医疗数据 具有强大的多模态医疗数据分析能力 旨在帮助公众用AI技术对自身健康进行科学管理 [2] - 这是宁夏首次在健康管理中应用此类大模型 将打造覆盖筛查-导诊-监测-质控-评估的全流程健康管理AI引擎 [3] 未来发展规划 - 将依托"东数西算"工程和宁夏算力优势 拓展宁夏健康管理引导预问诊大模型 成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个人健康管理助手 [3] - 活动现场发布首批AI+医疗健康行动 为医疗机构 入驻企业提供"算力大礼包" [3] - 部分医院 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涵盖AI赋能医院诊疗 数据运营构建健康生态 探索AI应用等多个领域 [3]
泰达生物(08189.HK)与中电信数智科技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等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格隆汇· 2025-07-21 21:47
博雅全健聚焦人工智能和医疗健康科技的深度融合,构建了"技术研发-场景落地-产业赋能"的全链条 运营体系。一方面,依托公司的医疗健康软件平台,博雅全健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下属医院合作,深度运 用各医疗细分领域数据,开发契合不同场景需求的医疗细分领域应用大模型;另一方面,通过搭建开放 协作的生态平台,联合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AI辅助诊断等方面持续提升技术 转化与场景落地效能。 格隆汇7月21日丨泰达生物(08189.HK)公告,于2025年7月21日,集团附属公司北京博雅全健智算科技有 限公司("博雅全健")与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中电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充分 发挥各自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包括上述领域的线 上线下专业化运营、渠道发展、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董事会认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可借助中电信在宁夏地区强大的网络资源、算力支撑、基础设施及数 据优势,并充分发挥博雅全健在人工智能与医疗健康融合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实 现资源互补与合作共赢。通过合作,博雅全健可加速AI医疗健康垂类技术研发与场景 ...
AI+医疗健康,怀柔在北京市率先实现人工智能健康检测仪器规模化应用
北京商报· 2025-07-15 17:44
公司动态 - 观薇智能自主研发的"玄黄识仪"多模态智能检测仪和"阅睦家"AI智能检测仪在怀柔12家医疗机构完成23台设备规模化投放[1] - 设备整合中医目诊、面诊、舌诊、问诊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建议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数据,2分钟内可对人体8大系统、9种体质、50余个器官、80余项健康指标进行全面判断[1] - "玄黄识仪"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玄黄"大模型,该模型是怀柔科学城首个通过国家备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依托智谱AIGLM-130B基座大模型构建双引擎体系[1] - 设备已在河北、湖南、浙江等地应用,累计健康分析次数达147.5万次[2] - 公司计划加强设备在养老、社区、学校等场景投放,推出多语言版本拓展海外市场,并深化个性化慢病治疗研究[2] 技术突破 - "玄黄"大模型创新构建双引擎体系,在知识融合、技术协同及场景落地等方面实现核心突破[1] - 构建首个覆盖"诊断-干预-日常管理"全链条的中医药多模态知识图谱,实现中医辨证与西医检测数据的跨模态深度解析与融合[1] 行业生态 - 怀柔科学城启动"大健康AI开放创新平台",面向医疗机构、科研团队和企业开放核心模型能力接口[2] - 平台将整合京津冀地区技术和产业资源,开展多中心临床验证与应用[2] - 怀柔科学城持续优化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生态,培育孵化掌握核心科技的创新企业[2] 区域发展 - 观薇智能作为怀柔本土孵化的专精特新企业,填补怀柔区人工智能领域空白[2] - 怀柔区现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20家、专精特新企业209家[2] - 未来将加大政策扶持,聚焦企业融资和产学研合作,重点服务仪器传感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方向[2]
东软集团:看好商业化以加速“AI+医疗健康”发展。-20250516
华泰金融· 2025-05-16 12: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格为16.17元人民币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机遇,随着下游客户需求的复苏,四个核心业务均有望加速增长 [2] - “AI + 医疗健康”细分领域表现亮眼,AI业务将加速增长 [3] - 公司运营质量提升,经营现金流达到新高 [4] - 2025年1月收入同比增长,AI商业化步伐加快,人工智能业务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年度业绩回顾 - 2024年中软收入的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1.56亿/6.3亿(同比增长9.64%/-14.70%),经常性净利润为 - 3600万(同比收窄1.11亿),核心业务净利润为4.35亿(同比增长22.01%),收入和净利润低于预期,原因是医疗社保和智能网联汽车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2] “AI + 医疗健康”业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推出新智能战略推动AI升级,新华医疗在“AI + 医疗健康”领域建立坚实基础并加速商业化,签署6.78亿元垂直AI应用合同,医疗健康领域占4.88亿元(占总额72%,同比增长106%) [3] - 2025年第一季度,AI商业化进程持续加速,新增垂直AI应用合同1.89亿元,医疗健康领域占1.39亿元(占总额74%,同比增长211%) [3] 运营质量与现金流 - 2024年新科创毛利率为24.01%,同比下降0.19个百分点,主要因智能网联汽车板块毛利率下滑;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75%/6.57%/7.64%(-0.26/+0.36/-2.15个百分点同比) [4] - 2024年经营现金流为8.55亿元,同比增长7.16%,创历史新高 [4] 2025年1月经营情况 - 1月份营收为18.5亿元(同比增长1.06%),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 - 1200万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5250万元),核心业务净利润为2200万元 [5] - 1月新签垂直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合同1.89亿元,数据价值相关合同7800万元(同比增长54%)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下调营收预期,预计2025/2026/2027年营收分别为133/159/196亿人民币(此前:2025/2026年营收为155/195亿人民币),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34/5.25/7.16亿人民币(此前:2025/2026年净利润为5.15/6.47亿人民币) [6] - 在分部估值模型(SOTP)中,预计智能汽车及其他分部2025年预期净利润为1.35/2.98亿人民币,并以2025年预期市盈率42.4/46.0倍进行估值,目标价定为16.17元人民币(此前:17.92元人民币) [6] 关键数据 - 目标价格16.17元人民币,收盘价(截至5月15日)9.93元人民币,潜在上行63%,市值11,953百万人民币,6个月平均每日价值489.78百万人民币,52周价格区间7.50 - 13.84元人民币,BVPS7.90元人民币 [8] 财务状况 - 给出2023 - 2027E的收入、净利润、EPS、ROE、PE、PB、EV EBITDA等数据及变化情况 [12] 可比公司估值 - 列出智能车业务和其他业务可比公司的股价、市值、EPS、PE等数据及平均估值情况 [14][15] 完整财务报表 - 包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给出2023 - 2027E各项目数据及变化情况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