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侵权

搜索文档
迪士尼联合环球影业起诉生成式AI企业Midjourney
南方都市报· 2025-06-12 22:03
诉讼事件 - 迪士尼与环球影业正式起诉AI图像生成商Midjourney侵犯版权 [2] - 这是好莱坞巨头首次对生成式AI企业发起法律战 [4] - 诉状长达110页,指控Midjourney通过盗用海量影视作品训练AI [4] 侵权内容 - Midjourney生成了超过20部影视IP的侵权内容,包括《星球大战》黑武士、《神偷奶爸》小黄人等 [6] - 输入"迪士尼风格""漫威风格"等指令可生成侵权图像 [6] - 侵权角色横跨半个世纪影视史,从1977年《星球大战》到2023年新作形象 [10] 公司情况 - Midjourney成立于2021年,总部位于旧金山 [10] - 2023年营收飙升至3亿美元(约22亿元人民币) [10] - 用户量达数千万,订阅服务月费10至120美元不等 [10] - 团队不足12人,自称"独立研究实验室" [11] 行业影响 - 美国影视产业年薪资规模达2290亿美元(约1.66万亿元人民币),支撑230万个就业岗位 [10] - 本案被视为生成式AI侵权争议的里程碑事件 [10] - 好莱坞对AI技术持矛盾态度,2023年演员工会曾因AI威胁问题发起罢工 [13]
分散大模型合规风险,首批生成式AI侵权责任保险落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7:41
生成式AI侵权责任保险落地 - 全国首批生成式AI生成内容侵权责任保险在无锡落地,中国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与雪浪数制公司签订合同,为雪浪工业大模型提供70万元风险保障 [1] - 该保险旨在应对AI在训练和生成内容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侵权风险,包括数据来源合法性争议、侵犯第三方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问题 [1] - 保险针对被保险人在大模型使用中无意侵犯第三方权益导致诉讼或仲裁的情形,保期1年(2025年5月22日至2026年5月21日),保费1.5万元 [1] 市场需求背景 - 市场需求与2024年以来多起AI生成内容侵权纠纷有关,特别是2025年1月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的"AI生成奥特曼侵权图片"案引起行业关注 [2] - 雪浪数制公司表示该保险直击行业痛点,可有效分散生成式AI服务企业面临的风险,公司经内部评估决定投保以转移风险 [2] - 保险公司承保意愿较高,人保财险无锡市分公司与北京总部反复沟通后给出合适保险费率 [2] 保险产品特点 - 传统责任险侧重于硬件故障或数据泄露问题,对AI生成内容侵权问题适配性不足 [3] - 该保险将责任覆盖至人工智能训练、推理全流程,帮助科技企业消除技术创新后顾之忧,为AI使用者建立风险兜底机制 [3]
谁在冒充全红婵的家人?
新浪财经· 2025-04-30 10:25
社交媒体AI滥用现象 - 多个账号使用AI合成全红婵及其家人声音,以相同文案宣称为其家建新房博取流量 [1] - AI合成视频中携带骆驼奶粉、土鸡蛋、洗衣液等商品链接,部分用户被骗下单购买 [4] - 演员刘晓庆、刘德华、靳东等多位明星成为AI伪造视频素材,其中刘德华电影公司发布声明提醒防范AI语音合成骗局 [10][11] 三农电商发展现状 - 全红婵大哥全进华从事三农主播工作,主要带货湛江本地特产水果如菠萝,旨在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6] - 全进华表示做三农主播原因包括照顾患病母亲和帮助当地果农解决周期性滞销问题 [6] - 全进华虽非大流量博主,但希望通过自媒体渠道帮助湛江及周边地区农产品销售 [7] 法律法规与行业监管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自然人的肖像、声音权益受法律保护,未经授权的AI合成属侵权行为 [11] - 2023年国家网信办等三部门联合出台《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禁止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制作传播违法信息 [11] - 2024年网信办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求对AI生成内容进行标识以便公众识别 [12]
专访盛趣游戏郑慧:私服产业正呈现“隐蔽化”趋势,AI带来新型侵权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19:38
游戏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 游戏产业快速发展十年间,知识产权保护是核心议题,侵权现象猖獗,包括私服外挂、游戏改编"换皮"、衍生市场侵权和营销推广侵权等 [1] - 侵权形式随技术迭代和商业模式创新日趋隐蔽化、多样化 [1] - 盛趣游戏作为国内老牌游戏企业,拥有《传奇》《龙之谷》《冒险岛》等经典IP,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 [1] 私服侵权与打击策略 - 私服产业呈"隐蔽化"趋势,部分团伙将服务器或核心人员转移至海外 [1][6] - 盛趣游戏通过民事、刑事及行政举报等多重手段打击私服,技术上"已无特别难以攻克的障碍" [2] - 最大难题是如何应对海量小规模私服的快速关停 [2] - 盛趣策略是"提高侵权成本",如针对抖音等平台的私服推广账号通过反复投诉封禁 [6] - 行业需形成生态共治,依赖平台及时下架和基础设施服务商快速断网 [6] 司法保护趋势 - 2014-2024年中国网络游戏诉讼在"换皮"与"玩法规则"保护方面形成特色司法演化图谱 [2] - 著作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边界逐步厘清 [2] - 2023年盛趣推动"游戏画面一致性"作为侵权认定标准的突破性案例 [2] - 近十年游戏行业判赔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赔偿计算从"酌定"转向"精细化",2022年某侵权案创下3000万元判赔纪录 [9] 细分市场侵权情况 - 2013年"手游元年"后,手游作为权利游戏的案件有52起,作为被诉游戏的案件高达74起 [3] - 微信小程序上线后,小程序游戏被诉案件有7起 [3] - 端游是第二大权利游戏类别,相关案件有34起,但作为被诉对象只有3起,其中端游诉手游纠纷有25起 [6] 技术防护与玩家教育 - 国内私服多源于外服代码泄露,公司通过代码混淆加密、服务端关键校验、动态修复漏洞等方式提升破解难度 [7] - 长线IP玩家群体已形成"反私服"共识,许多玩家会主动举报私服 [8] - 玩家更看重官方生态健康,私服对玩家存在"跑路服"频发、数据无保障等风险 [8] 新兴侵权形式 - 游戏音乐版权是争议领域,音乐与IP深度绑定,盛趣主张音乐对游戏整体的贡献度争取更高判赔 [10] - 2023年查处"热血传奇卡牌盲盒"侵权,通过民事诉讼获赔20余万元 [10] - AI技术普及带来三类问题:防范AI工具侵权风险、确权AI生成物商业化潜力、应对"低成本AI侵权"泛滥 [10] 行业呼吁 - 游戏知识产权保护已从"粗放式"走向"精准化",需持续适应技术变革 [11] - 呼吁企业、玩家、平台、司法机关形成合力打击侵权 [11] - 知识产权保护本质是守护创新,只有侵权成本足够高,行业才能良性循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