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操作系统
搜索文档
吴泳铭称阿里目标是“打造AI时代的操作系统”
第一财经· 2025-09-24 12:01
AI发展路径与阶段 - AI发展将从AGI(通用人工智能)迈向ASI(超级人工智能),AGI是起点而非终点[3] - AI演进将经历三个阶段:智能涌现(AI学习人)、AI自主行动(辅助人)、自我迭代(超越人)[3] - 目前处于第二阶段开端,未来可能出现超过世界人口的智能体和机器人[3] - 实现第三阶段需要两个要素:AI连接几乎所有物理世界场景和数据,模型通过真实世界交互实现自我迭代[3] 大模型发展趋势 - 大模型将成为下一代操作系统,在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交互中扮演核心角色[4] - 各行各业用户都将通过大模型工具执行任务,自然语言可能成为AI时代的编程语言[4] - 未来大模型将运行在所有计算设备中,开源模型创造的价值和渗透场景将远超大语言模型[5] - 公司坚持开源路线,目标是打造AI时代的操作系统[5] AI计算基础设施 - AI Cloud将成为下一代计算机,算力从CPU为核心转向GPU为核心的大模型驱动计算[5] - 新计算范式需要更稠密算力、更高效网络和更大集群规模,需要超大规模基础设施[5] - 未来全球可能只有5到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5] - 公司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基础设施建设[5] - 到2032年,公司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提升十倍(对比2022年)[5] 行业发展数据 - AI行业渗透率将超过历史上所有技术[3] - token消耗量每两三个月会翻一番[3] - AGI具备人类通用认知能力已成为确定性事件[3]
vivo蓝河操作系统内核开源:一场国产操作系统的「Rust革命」
36氪· 2025-07-30 21:35
AI时代操作系统的变革 - AI时代操作系统成为连接应用与硬件的核心桥梁,掌管硬件资源入口和数据流动[3] - 传统操作系统面临安全挑战,Linux工具链后门和Windows内核崩溃事件频发[3] - 需构建更安全可信的操作系统以应对人均3台以上智能终端的现状[3] 传统系统内核的局限性 - 传统内核如Windows NT/Linux采用C语言开发,内存安全存在风险且依赖事后补丁[4] - 内核代码臃肿(数百万行),难以适配IoT/边缘计算等轻量化场景[4] - 面向PC架构设计的传统内核无法满足AI时代轻量级、高安全、跨平台需求[4] Rust语言的突破性优势 - Rust在编译期解决内存安全和并发安全问题,避免C语言的空指针/缓冲区溢出漏洞[10] - 支持"零成本抽象"和"无GC运行时",适配IoT/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多元终端[11] - 2023年Stack Overflow调查显示超80%开发者愿用Rust,远高于C/C++的不足50%[11] vivo蓝河操作系统的创新 - 蓝河内核采用Rust构建,具备内存安全、轻量(最小内存13KB)、通用三大特性[12][14] - 支持RISC-V/ARM架构,兼容POSIX接口,降低开发者门槛和维护成本[14] - 全栈Rust编写的蓝河系统实现更少崩溃、更强隐私保护、更快响应的用户体验[14][19] 开源战略与生态共建 - vivo通过开源蓝河内核推动国产Rust生态发展,联合开放原子基金会及90所高校[22] - 举办三届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吸引400+顶尖高校队伍参与C/C++与Rust转译[22] - 开源旨在解决操作系统领域生态耦合问题,加速AI时代应用生态繁荣[21][24] 公司技术演进路径 - 2018年立项蓝河操作系统,2023年发布Rust框架版本,2024年实现全栈Rust化[19] - 定位为"AI赋能+安全守护+系统流畅"三位一体的未来智慧操作系统[19] - 从自研到开源体现公司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推动基础软件产业共荣[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