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ust语言
icon
搜索文档
告别漏洞百出的 C++!微软用 Rust 赌上未来,内核和 Office 都在“锈”化
程序员的那些事· 2025-10-05 20:56
微软推动Rust语言采用的核心战略 - 公司正积极采用Rust语言重写关键系统组件,以解决长期存在的内存安全漏洞问题,将安全问题从可能导致被攻击者接管的漏洞转变为可预测的系统崩溃[4] - 公司内部已出台强制性政策,在Azure等核心平台禁止新项目使用C/C++,并强制要求处理非可信数据的模块必须使用Rust语言编写[8][9] - 公司认为Rust等内存安全语言代表了安全软件工程的未来,是应对从边缘设备到云端各环节安全挑战的关键举措,并已获得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等机构的公开支持[26][27] 具体实施案例与成效 - 在Windows系统内核中,已出现用Rust重写的win32kbase_rs.sys文件,成功将可能导致权限提升的漏洞转化为可预测的蓝屏崩溃,无法被攻击者利用[4][6] - 重写DirectWrite字体渲染器,2名开发者耗时6个月完成15.4万行代码,重写后运行速度更快且消除了原有类型的漏洞[6] - Azure Boost系统强制要求处理非可信数据的模块使用Rust,Hyper-V虚拟机监控程序也已开始采用Rust进行优化,包括ARM64架构模拟支持[9][10] - Office团队用Rust重写DiskANN语义搜索系统,在保持准确率的前提下性能大幅提升、内存占用降低,促使娱乐设备部门决定全面采用Rust[15][16] - Azure数据资源管理器的数据存储层和查询引擎迁移至Rust,目前可处理数百PB级别数据,系统包含35万行Rust代码,C++代码占比持续下降[16] 开发生态系统构建与推广 - 公司为驱动开发者构建了完整的windows-drivers-rs框架,旨在使Rust成为全球驱动开发者的首选语言之一,支持开发KMDF、UMDF或WDM驱动程序[18] - 公司计划创建安全包装器,以减少驱动开发中“不安全”Rust代码的使用,让大部分驱动代码能用安全的Rust编写,目前已有内部实验版本[19] - 内部调查显示,开发者度过初期适应期后对Rust评价积极,尤其青睐其带来的性能提升和彻底消除某类漏洞的能力,尽管对混合编程、异步调试等存在抱怨[21][22][23] 未来技术方向与行业影响 - 公司正在开发基于AI的代码迁移工具,利用GraphRAG技术生成代码库的语义表示,使语言模型能理解代码逻辑,从而自动将整个C++代码库迁移到Rust,以解决迁移的人力成本障碍[24] - 公司将Rust的应用从自身代码库延伸至整个生态系统,通过推动硬件厂商采用Rust编写驱动程序来提升Windows系统安全性,而非仅依靠自身努力[27] - Rust已被应用于公司最核心的系统,包括内核、虚拟机监控程序和加密库,且这一进程正在不断加速[28]
vivo蓝河操作系统内核开源:一场国产操作系统的「Rust革命」
36氪· 2025-07-30 21:42
AI时代操作系统变革 - AI时代操作系统成为承载大模型运行和守护数据边界的核心桥梁 需满足高安全、轻量级、跨平台需求 [4] - 传统操作系统内核面临结构性限制:C语言开发存在内存安全风险 核心代码达数百万行导致功能臃肿 难以适配IoT等多样化终端场景 [5] - 传统系统内核主要面向PC架构设计 无法满足多端协同、异构计算的AI时代环境 [6] Rust语言技术优势 - Rust语言在编译期实现内存安全和并发安全 通过所有权管理机制避免空指针、缓冲区溢出等漏洞 [11] - 具备"零成本抽象"和"无GC运行时"特性 可适配IoT节点、边缘计算单元、智能穿戴等轻量级设备 [11] - 超过80%开发者愿意继续使用Rust 远高于C/C++的不到50% [12] 蓝河操作系统内核特性 - 采用Rust语言构建内核 实现内存安全运行环境 从源头保障内存安全 [14] - 最小内存仅占用13KB 支持RISC-V和ARM多种芯片架构 [14] - 兼容POSIX接口标准库 拓展已有软硬件生态 [14] vivo操作系统战略布局 - 2018年蓝河操作系统立项 2024年成为行业首个全栈使用Rust语言编写的操作系统 [17] - 通过开源蓝河内核推动开发者生态构建 与开放原子基金会及高校合作培养开发人才 [20] - 举办三届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 吸引超过90所高校四百多支队伍参与 [21] 产业生态共建 - 开源蓝河内核旨在推动国产Rust语言基础软件发展 构建操作系统生态土壤 [21] - 头部厂商需以自研实力牵引生态共建 单打独斗模式在操作系统领域难以持续 [20] - 通过技术竞赛和校园活动扩大Rust影响力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21]
vivo蓝河操作系统内核开源:一场国产操作系统的「Rust革命」
36氪· 2025-07-30 21:35
AI时代操作系统的变革 - AI时代操作系统成为连接应用与硬件的核心桥梁,掌管硬件资源入口和数据流动[3] - 传统操作系统面临安全挑战,Linux工具链后门和Windows内核崩溃事件频发[3] - 需构建更安全可信的操作系统以应对人均3台以上智能终端的现状[3] 传统系统内核的局限性 - 传统内核如Windows NT/Linux采用C语言开发,内存安全存在风险且依赖事后补丁[4] - 内核代码臃肿(数百万行),难以适配IoT/边缘计算等轻量化场景[4] - 面向PC架构设计的传统内核无法满足AI时代轻量级、高安全、跨平台需求[4] Rust语言的突破性优势 - Rust在编译期解决内存安全和并发安全问题,避免C语言的空指针/缓冲区溢出漏洞[10] - 支持"零成本抽象"和"无GC运行时",适配IoT/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多元终端[11] - 2023年Stack Overflow调查显示超80%开发者愿用Rust,远高于C/C++的不足50%[11] vivo蓝河操作系统的创新 - 蓝河内核采用Rust构建,具备内存安全、轻量(最小内存13KB)、通用三大特性[12][14] - 支持RISC-V/ARM架构,兼容POSIX接口,降低开发者门槛和维护成本[14] - 全栈Rust编写的蓝河系统实现更少崩溃、更强隐私保护、更快响应的用户体验[14][19] 开源战略与生态共建 - vivo通过开源蓝河内核推动国产Rust生态发展,联合开放原子基金会及90所高校[22] - 举办三届蓝河操作系统创新赛,吸引400+顶尖高校队伍参与C/C++与Rust转译[22] - 开源旨在解决操作系统领域生态耦合问题,加速AI时代应用生态繁荣[21][24] 公司技术演进路径 - 2018年立项蓝河操作系统,2023年发布Rust框架版本,2024年实现全栈Rust化[19] - 定位为"AI赋能+安全守护+系统流畅"三位一体的未来智慧操作系统[19] - 从自研到开源体现公司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推动基础软件产业共荣[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