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To C战略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曝光自研AI眼镜 AI To C战略攻入硬件领域
中国经营报· 2025-07-27 12:46
阿里巴巴AI眼镜发布 - 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曝光"夸克AI眼镜",预计年内发布,标志着其AI To C战略正式进入硬件领域 [1] - 产品由夸克团队研发,深度整合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包括通义千问大模型、高德导航、支付宝支付、淘宝比价和飞猪商旅提醒等功能 [1][5][6] - 产品在硬件结构上进行了系统重构,具备通话、音乐、翻译、会议纪要等功能,并在AI交互、佩戴舒适度、显示与影像、续航等方面实现突破 [6][7]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已聚集消费电子巨头、互联网大厂、专业AR厂商与跨界新势力等多方竞争者 [2] - 高盛预测中国智能眼镜市场2025年将达到290万副,小米AI眼镜预计占据10%市场份额,产品定价为1999元/副 [8] - 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面临产品不够智能、续航短、不够舒适美观等用户体验问题 [7]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认为AI眼镜将成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重要的个人移动入口,能捕获80%以上人体感知输入,覆盖办公、生活及移动场景 [2] - 公司通过"自有生态构建+行业合作"模式,联合高德、支付宝、淘宝、飞猪等内部资源构建垂直场景AI能力矩阵 [5][6] - 公司将联合全球领先眼镜品牌,通过技术、渠道、服务及C2M定制能力整合解决用户体验瓶颈 [7] 技术应用场景 - 产品实现近眼显示导航系统,支持骑行、步行等移动场景精准指引 [6] - 通过多模态大模型结合百亿级图片检索能力,提升图像问答的识别率和准确性,支持快问快答和专业讲解 [6] - 此前公司已在Vision Pro平台推出三维空间互动购物应用,支持虚拟试车、眼动追踪、手势旋转和AI搭配方案生成 [3]
阿里Qwen3能否成为下一个DeepSeek?
36氪· 2025-05-07 19:38
模型发布与技术特点 - 阿里巴巴旗下通义千问团队发布并开源新一代模型Qwen3系列,包括2款参数规模为30B和235B的混合专家(MoE)模型,以及6款参数从0.6B到32B的密集模型 [1] - Qwen3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总参数量235B但激活仅需22B,显著降低运行时算力需求 [3] - 预训练数据量跃升至36T,是Qwen2.5的三倍,多轮强化学习优化了模型在推理、指令遵循、工具调用及多语言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5] - 在ArenaHard综合测试中得分95.6,AIME'24数学测试85.7,LiveCodeBench代码测试70.7,LiveBench决策测试77.1,显示多项能力提升 [5] 部署与成本优势 - 华为昇腾MindSpeed和MindIE实现Qwen3系列0Day适配,海光信息DCU完成全部8款模型无缝适配与调优 [2] - Qwen3-30B-A3B可单卡4090部署,Qwen3-235B-A22B仅需4张H20,显存占用为性能相近模型的三分之一,大幅降低部署成本 [2][6] - 与DeepSeek-R1相比参数量仅为其1/3,成本大幅下降,降低中小企业和个人开发者使用高性能模型的门槛 [6] 性能表现与局限性 - 在生成复杂代码、数学推理等方面思考模式表现明显优于非思考模式,但长文本能力表现不突出且存在一定幻觉率 [6] - 测试显示"普通"模式生成报告时出现较高幻觉率,而"深度思考"模式下幻觉率大幅降低,数据准确性提升 [6] 公司战略布局 - 阿里未来三年将投入超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通义千问与夸克的"双子星"格局 [7] - 通义千问专注云上智能支撑,夸克打造端侧入口,两大App所有用户均可免费使用Qwen3开源模型 [7] - 夸克2025年3月MAU达1.48亿登顶国内AI应用榜首,公司通过组织调整整合天猫精灵与夸克团队推进AI To C战略 [9] 行业竞争态势 - 腾讯混元大模型依托微信生态优势,字节跳动豆包借助抖音推流优势,2024年11月MAU达5998万长期霸榜AI应用前三 [10] - 阿里面临技术优势维持与使用门槛降低的双重挑战,中小企业技术对接与模型二次开发存在困难 [9] - 夸克用户体验稀释问题凸显,需优化技术架构与服务器性能以应对用户快速增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