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Qwen3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大模型加速迭代,海外AI商业化成果显现
太平洋证券· 2025-08-03 22:15
[Table_Message] 2025-08-03 行业周报 看好/维持 传媒互联网 [Table_Title] 传媒互联网 国内大模型加速迭代,海外 AI 商业化成果显现 (2025.07.28-08.03) ◼ 走势对比 ◼ 子行业评级 | 游戏 | 看好 | | --- | --- | | 影视 | 看好 | ◼ 相关研究报告 《新消费浪潮下,关注年内重点产品储 备的影游公司》 《DeepSeek R1 版本更新,稳定币监管 落地》 ◼ 证券分析师:郑磊 E-MAIL:zhenglei@tpyzq.com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1190523060001 ◼ 联系人:李林卉 E-MAIL:lilh@tpyzq.com 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1190123120023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 国内模型开源领先,模型即 Agent 范式或正形成 近期国内外大模型加速迭代,国内:1)Kimi K2:具备更强代码能力、 更擅长通用 Agent 任务的模型。通过大规模 Agentic Tool Use 数据合 成并用于训练,提升工具调用能力;2)GLM-4.5:专为 Agent 应用打 造的模 ...
科技板块行情有望提速
上海证券报· 2025-08-03 21:34
■普惠金融·农银汇理基金投资视点 首先,全球资本开支仍在加速,算力链景气上行。北美、中国等市场的算力投入均处于较高水平,2025 年中期海外云商资本开支继续上修,AI训练与推理需求驱动各环节高景气度延续。 其次,基础模型持续迭代。海外方面,OpenAI预计在8月发布GPT-5,基模能力将进一步提升。国内方 面,Kimi-K2、Qwen3升级表明国内模型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代码等细分能力与海外大模型同台竞技。 最后,AI应用商业化落地加速推进,垂直细分场景有望率先跑通。无论国内还是海外,AI对Tokens(词 元)消耗量已呈现爆发式增长。从应用程度看,AI大模型正在从单点的技术突破辐射到更大规模的产 业版图,从软件到端侧,从生态建设到实际生产力落地,Al应用均进入提速期。Agent协作模式的出现 驱动市场现有玩家进入新的竞争,头部互联网厂商不断探索AI与自身现有生态的融合,广告、视频等 领域已有明显变化。 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科技行情有望提速。从海外行业发展情况来看,云厂商资本开支仍在上修,对海 外算力链明后年的业绩指引更加清晰,消除投资者对海外算力链估值的担忧。 从国内科技发展趋势看,大模型紧追全球前沿,算力瓶 ...
共青年之智,铸AGI未来|2025 WAIC云帆奖得主名单揭晓
机器之心· 2025-07-29 14:38
2025 WAIC 云帆奖颁奖典礼 - 活动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机器之心、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联合主办,并得到东方菁汇、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真格基金、中国联通等机构支持 [1] - 汇聚150余位产学研资核心力量,包括AI技术产业领袖、学术新锐和顶尖投资人 [1] - 设立「璀璨明星」和「明日之星」两大奖项,并创新性增设「提名奖」完善人才体系 [2][6] 璀璨明星得主成就 - 陈建宇:UC Berkeley博士,机器人与AI领域发表70+篇顶会论文,入围RSS 2024等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福布斯中国"30Under30" [14] - 高阳:伯克利博士,开发OneTwoVLA模型提升泛化能力,EfficientZero系列为全球样本效率最高强化学习算法,创立千寻智能完成多轮融资 [16] - 何聪辉:清华博士,创建OpenDataLab开源平台(GitHub星标4万+),获"戈登•贝尔"奖,负责浦江书生大模型数据体系 [18] - 刘邦:MetaGPT联合发起人,构建材料科学大模型推动新材料智能设计,获2024云帆奖等多项荣誉 [20] - 王翔:中科大教授,谷歌学术引用2万+,获ICLR杰出论文奖、MIT TR35榜单等 [24] 明日之星得主成就 - 陈天龙:UNC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多模态学习与大语言模型,获Amazon Research Award等多项荣誉 [37] - 陈小康:DeepSeek AI研究员,主导Janus-Series多模态大模型项目(GitHub星标2万+,Huggingface百万下载) [39] - 崔淦渠:清华博士,大模型对齐技术研究者,开发UltraFeedback等数据集,谷歌学术引用1.1万+ [41] - 傅朝友:VITA多模态大模型系列开发者(GitHub星标3千+),创建Awesome-MLLM社区(星标1万+) [43] - 骆昱宇:港科大(广州)助理教授,Text2SQL技术落地华为/国家电网,获SIGMOD 2023最佳论文奖 [53] 技术突破方向 - 具身智能:高阳开发OneTwoVLA实现推理与动作无缝切换,顾家远获SIGGRAPH 2025最佳论文奖 [16][47] - 多模态大模型:陈小康Janus-Pro项目解耦视觉编码技术被业界广泛采用,傅朝友VITA系列推动多模态发展 [39][43] - AI硬件:张宸研究智能处理器架构突破算力/能耗瓶颈,龚睿昊高效学习系统被AMD/英特尔集成 [30][45] - 强化学习:吴翼开发MADDPG/MAPPO算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最高引),于力军参与Gemini项目获ICML最佳论文 [26][59]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下滑,谷歌 token 使用量大幅提升
国金证券· 2025-07-27 20: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AI应用活跃度表现分化,国内Kimi因新模型发布活跃度大幅提升,海外Perplexity微增,多数应用稳定;技术与产品层面各大厂商均有重要发布 [2] - Google FY25 Q2业绩全面超预期,AI驱动增长加速,资本开支创纪录上调以应对云订单积压与AI需求 [2][11] - 特斯拉25年二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业绩下滑在行业竞争和马斯克政治行为等因素下可预见,但关注其Robotaxi、机器人、AI进展 [2][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市场行情回顾 - 截至7月25日,美股AI相关个股行情中,Mongodb周涨跌幅9.11%居前,英特尔周跌跌幅-10.39%居后 [6] 受新模型发布影响Kimi热度持续上升 - 本周海外聊天助手类应用活跃度多数稳定,Perplexity环比小幅增长;国内Kimi因新模型K2发布活跃度环比大幅提升 [10] - 阿里更新并开源长文本处理能力大幅提升的Qwen3模型;OpenAI向付费用户全面推出能自主执行复杂任务的ChatGPT Agent;谷歌发布可通过自然语言创建AI应用的无代码实验性工具Opal [2][10] Google FY25 Q2业绩点评:AI驱动增长全面加速,资本开支创纪录上调 - Google FY25 Q2业绩强劲,调整后每股收益2.31美元高于预期,剔除流量获取成本后营收817亿美元优于预期 [11] - 分业务看,广告收入达713亿美元超预期,云业务收入同比增32%至136亿美元成新增长引擎 [12] - 公司上调2025年资本开支指引至850亿美元,主要用于AI相关技术基础设施建设,2026年CapEx可能进一步增长 [18] 特斯拉二季度财报表现不佳 - 特斯拉25年二季度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降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降23%,汽车业务营收166.61亿美元同比降16% [2][22] - 业绩承压因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取消与新关税施压;各业务方面,自动驾驶系统将升级,能源业务表现强劲,Optimus正演进设计 [24] - 特斯拉二季度业绩下滑可预见,但关注其在Robotaxi、机器人、AI上的进展,即将在加州湾区试点Robotaxi [25]
行业周报:谷歌上调资本开支,Qwen3模型迎更新,看好全球AI共振-20250727
开源证券· 2025-07-27 14:5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谷歌上调资本开支,云客户订单持续增长,Tokens 消耗量较 5 月翻倍,阿里 Qwen3 模型迎来更新,性能持续突破,国产算力加速发展,看好全球 AI 共振 [13][16] - 展望 2025 年,AIDC 算力产业链是核心主攻方向,同时看好 AI 应用、运营商、卫星互联网&6G 等板块投资价值 [19] 周投资观点 谷歌上调资本开支,云客户订单持续增长,Tokens 消耗量较 5 月翻倍 - 2025Q2 谷歌实现营收 96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8%,谷歌云业务营收 1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7%,营业利润率提升至 20.7%,同比提升 9.4 个百分点,积压订单达 106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8% [4][13] - 谷歌云业务下游需求强劲,2.5 亿美元合同数量同比翻倍,2025H1 签署 10 亿美元合同数量与 2024 全年相同,新 GCP 客户量同比增长约 28%,超 8.5 万企业客户使用 Gemini,使用量同比增长 35 倍 [4][13] - Gemini 用户量持续增长,Token 消耗数量较 5 月翻倍,搜索领域营收 2 位数增长,全球超 10%查询量由 AI Overviews 提供,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及 40 种语言,月活跃用户超 20 亿,多模态搜索增长显著 [14] - 公司 2025Q2 资本开支 224.46 亿美元,同比增长 70%,大部分投入技术基础设施,上调 2025 年资本开支 13%至 850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还将增加 [5][15] 阿里 Qwen3 模型迎来更新,性能持续突破,国产算力加速发展 - 7 月 22 日,阿里巴巴开源新版 Qwen3 - 235B - A22B - 2507 非思维推理模型,参数 2350 亿个,激活参数 220 亿个,在多个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 [6][16] - 开源 Qwen3 - Coder - 480B - A35B - Instruct 模型,参数 4800 亿个,激活参数 350 亿个,原生支持 256K 上下文,在三类任务中获开源 SOTA [17][18] - 模型开源助力 AI 在各垂直领域落地,随着开源系列模型迭代,AI 推理需求或持续释放,国产算力链有望加速发展 [18] 投资建议 - 建议重视七大产业方向,包括 AIDC 机房建设、IT 设备、网络设备、算力租赁、云计算平台、AI 应用、卫星互联网&6G [19] 市场回顾 - 本周(2025.07.21—2025.07.25),通信指数下跌 0.77%,在 TMT 板块中排名第四 [28] 通信数据追踪 5G - 2025 年 5 月底,我国 5G 基站总数达 448.6 万站,比 2024 年末净增 23.5 万站 [29] - 2025 年 5 月,三大运营商及广电 5G 移动电话用户数达 10.98 亿户,同比增长 21.3% [29] - 2025 年 5 月,5G 手机出货 2119.0 万部,占比 89.3%,出货量同比减少 17.0% [29] 运营商 - 云计算方面,三大运营商移动云、天翼云、联通云营收持续增长 [41][43][44] - 三大运营商 ARPU 值方面,中国移动 2024 年移动业务 ARPU 值为 48.5 元,同比略减 1.6%;中国电信 2024 年移动业务 ARPU 值为 45.6 元,同比略增 0.4%;中国联通 2023 年移动业务 ARPU 值为 44.0 元,同比略减 0.7% [45]
藏不住了!人形机器人扎堆,大模型卷应用,AI眼镜热闹…细数WAIC2025 亮相的黑科技
创业邦· 2025-07-27 10:44
大会概况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开幕,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3000余项前沿展品亮相,100余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2] - 人形机器人、AI眼镜、AI芯片成为展会焦点,AI技术在各行业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2] - 展会未出现非常出圈的产品,DeepSeek未参展留下遗憾[2] 人形机器人 - 宇树科技展示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并举办机器人格斗赛,吸引大量观众[5] - 智元机器人展示工业物流、商业服务、家居等多场景应用,并与观众互动下棋、玩冰壶[7] - 银河通用人形机器人已在北上广深100多家药店落地,担任售货员[9] - 擎朗智能机器人展示爆米花制作,但动作缓慢[11] - 特斯拉Optimus仍为静态展示[13] - 超过35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15] 机器人零部件 - 灵巧智能展示3指和5指灵巧手,3指产品更具性价比,5指更灵巧逼真[17] - 灵心巧手Linker Hand灵巧手可弹奏电子琴[19] - 墨现科技开发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使机器人具备触觉识别能力[21] - 他石智能触觉传感器可识别物体材质和抓取力度[23] AI芯片 - 华为展示"昇腾384超节点真机",BF16精度算力达300PFLOPS,超越英伟达同类产品[26] - 摩尔线程展示GPU OAM模组,算力达国际一线水平,功耗1千瓦[28] - 沐曦首发曦云C600 GPU,基于国产供应链设计和制造[30] - 算能科技、燧原科技、壁仞科技等国产AI芯片厂商参展,显示国产芯片进步[32] - 曦智科技发布首款"天枢光电混合计算芯片",采用光子矩阵技术[32] AI大模型与应用 - AI大模型从"卷参数"转向"卷应用",阿里巴巴Qwen3在多指标上超越Kimi-K2和DeepSeek-V3[35] - MiniMax展示全栈通用Agent,可生成代码、PPT、研究报告[36] - 阶跃星辰发布终端Agent和垂类Agent,具备多模态生成能力[39] - 月之暗面、智谱AI、零一万物等大模型厂商参展,重点展示AI Agent[40][41] B端AI应用 - 冠亚有诚推出全国首个预测内涝灾害产品,主要客户为保险公司[43] - 中国气象局AI气象模型可提升0~12小时天气预报能力[46] - 中信集团摩洛哥"灯塔工厂"年产600万只铝车轮和500万件铝铸件,采用多种AI技术[47] - 索辰物理AI风电优化平台可缩减设计耗时,提升发电效能[50] - 西门子、和利时、中国铁塔等企业展示AI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52] AI眼镜 - XREAL One Pro采用自研光学引擎X Prism,FOV增大到57°,搭载空间计算芯片X1[54][55] - Rokid Glasses仅49克,整合多款大模型,支持物体识别、实时翻译等功能[56] - Halliday AI眼镜28.5克重,12小时续航,国行版支持实时翻译、提词器等[59] - 李未可科技AI眼镜支持180种语言翻译,首镜科技开发AR远程协作平台[62] 自动驾驶与智能驾驶 - 极氪千里浩瀚智驾H9面向L3级自动驾驶,算力1400TOPS,搭载多模态VLA大模型[64] - 斑马智行升级智能座舱解决方案,集成多种Agent[66] - 车凌科技展示覆盖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垂域模型,包括维修Agent[68] - 西井科技展示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和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大模型[69]
如果不是这个消息传出,很多人还被蒙在鼓里,原来外媒说的真的
新浪财经· 2025-07-26 02:48
阿里技术实力突破 - 阿里开源编程模型Qwen3-Coder刷新开源领域纪录,直接挑战GPT-4.1、Claude4等商业巨头的地位 [1] - Qwen3-Coder使初级程序员借助AI能在几天内完成资深程序员一个月的工作量,展现接近人类顶尖开发者的专业性 [1] - 模型在代码生成、漏洞修复、复杂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实现AI对编程逻辑的深度理解 [1] 阿里技术积累与生态布局 - 今年以来阿里密集开源多款先进模型,形成覆盖全尺寸、全类型的模型矩阵 [3] - 阿里云作为中国最大、亚太第一的云计算平台提供算力支撑,通义千问通过300多款开源模型和4亿次累计下载量构建全球AI生态 [3] - 开源策略形成"全球协同+场景落地"模式,通过开放模型权重和训练方法吸引开发者共同优化 [3] 阿里科技布局的广度与深度 - 阿里云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三,支撑中国一半以上的科技公司 [4] - 在AI领域除大模型外,机器翻译、图像识别等基础技术长期保持国际领先 [4] - 科技实力已融入双11算力调度、物流网络智能规划、支付系统风险识别等商业场景 [4] 行业影响与生产力变革 - Qwen3-Coder可能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降低技术门槛和创新成本,引发数字化基础设施领域连锁反应 [4] - 中小企业可借助AI工具以少数人完成过去需专业团队的系统开发 [5] - 将加速数字化转型普惠化,让更多企业享受技术红利 [5] 中国科技企业角色转变 - 阿里从"技术跟随"到"创新引领",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 [7] - 开源生态持续壮大推动更多类似Qwen3-Coder的模型涌现 [7] - 云和AI深度融合将带来更多技术突破,推动社会效率升级 [7]
中日青年共话人工智能应用趋势与合作
环球网资讯· 2025-07-24 10:05
论坛概况 - 中日青年产学联合会主办"数字时代·中日未来制造业论坛"第19次演讲会在东京立正大学品川校区举行 [1] - 论坛核心为中国人工智能专家谢德刚的线上主题演讲 首次引入实时中日同声字幕翻译 结合日本在地讨论会发言人现场互动点评 [1] - 线上线下共有近百名来自中日两国的企业代表、学者、媒体与青年AI从业者参与交流 [1] AI技术发展现状 - 论坛回顾感知AI、生成式AI及具身AI的演进路径 [1] - 中国最新大模型如DeepSeek、Qwen3、豆包、混元、ERNIE等正向多模态、场景化和效率优化迈进 [1] - 预测2025年将成为AI商业化分水岭 [1] AI行业应用进展 - 中国家用机器人、智能眼镜和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走出实验室 [1] - 视觉内容生成以及教育AI快速崛起 [1] - 今年一季度已有491家机构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融资 其中59家融资超亿元 [1] 中日AI产业优势对比 - 中国优势:海量数据、政策支持、产业协同和人才储备 [2] - 日本优势:日语处理、隐私安全、精密制造与医疗机器人 [2] 潜在合作领域 - 双方有望在智慧制造、医疗健康、生成式应用、开源模式与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战略协作 [2] - 发展全球竞争力"AI+X"联合项目 [2] - 论坛为中日两国在技术、产业与人才领域构建实质合作路径 将推动更多联合研发与项目落地 [2]
全球AI应用产品梳理:模型能力持续迭代,智能体推动商业化进程-20250723
国信证券· 2025-07-23 21: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AI发展迅速,模型能力提升、开源推动成本降低,智能体技术完善且新产品密集发布,商业化用量增长,国产模型表现亮眼,C端应用重塑流量入口,B端应用推动企业上云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模型层:能力迅速提升,开源推动成本降低 - 模型能力提升,主流架构转向MoE,多模态能力增强,采用思维链技术,其他技术发展推动可用性进步 [8] - 模型训练竞赛趋缓,Scaling Law向推理侧迁移,模型推理能力提升,商业化前景打开 [15] - 模型推理成本显著下滑,API调用价格下降利好应用端成本下降 [20] - 开源与闭源模型差距缩小,推动AI应用落地,开源模型降低使用门槛和成本 [25] 智能体:技术逐步完善,新产品密集发布 - AI Agent与传统人工智能不同,能改变人机协同模式,打开垂直行业应用入口 [30] - 模型Agent能力快速提升,在GAIA测试中表现不断刷新 [33] - MCP扩展AI能力边界,海内外大厂纷纷布局,推动Agent加速落地 [38] - 谷歌发布A2A协议,与MCP互补,加速Agent生态完善,推动AI应用向复杂工作流落地 [45] - 海内外智能体快速发展,测评成绩不断刷新,应用效果快速提高 [46] 商业化:用量持续增长,国产模型表现亮眼 - 中国AI发展走出自身路径,形成生态闭环,芯片产业本土化加速,数据成为核心资源 [55] - 中美模型差距缩小,中国依靠开源模型走出自身生态,在开源模型排行榜上表现优异 [65] - 全球AI模型流量持续上涨,为应用侧发展提供基础,推理需求提升,芯片价格上升,API调用量迅速提升,国产模型表现亮眼 [66][73][79] C端应用:借助AI赋能业务,重塑流量入口 - AI应用有望重塑C端流量入口,互联网巨头具备先发优势,可利用专有数据和用户参与度集成AI功能 [85] - 编程成为人机协同主要领域,办公类任务AI占比较低,人机深度协同存在较大空间 [92] - 以Reddit、Robinhood、多邻国为例,展示AI在社区平台、金融、教育等C端领域的应用及价值创造 [94][99][105] B端应用:开源提升投入意愿,推动企业上云 - 开源模型提升企业投入意愿,刺激国内上云需求,AI技术深入多行业,推动智能化转型,提升企业上云意愿 [112] - 以赛富时、ServiceNow、Snowflake为例,展示AI在CRM、工作流管理、数据库等B端领域的应用及功能升级 [118][124][131] - 汇总海外和中国AI应用厂商在各领域的主营业务及AI应用情况 [132][133]
Is Alibaba Cloud's Growing Partner Base a Catalyst for Future Returns?
ZACKS· 2025-07-22 23:10
阿里巴巴云战略与AI布局 - 公司正通过战略合作强化阿里云作为数字技术和智能基础设施的地位 目前全球合作伙伴超12000家 包括Salesforce Fortinet IBM等[1] - 与苹果达成重要合作 支持iPhone在中国市场的AI服务 推动股价升至三年高点[1] - 推出首个混合推理模型家族Qwen3 获NVIDIA AMD联发科等企业采用 并与荣耀达成首次将自研AI代理直接集成至移动设备的合作[2] 投资与生态扩张 - 计划下财年投入超6000万美元加强合作伙伴生态 资金用于联合营销 激励返利等项目 合作方新增Dify Squirro PingCAP等全球技术提供商[3][10] - 2025财年Q4云智能集团收入301亿元人民币(41.5亿美元) 同比增长18% 占总收入12.7% AI相关产品采用率提升是主要驱动力[4] 行业竞争格局 - 面临亚马逊AWS与微软Azure的强势竞争 AWS与Meta合作通过AWS服务提供Llama 3模型 并在沙特投资50亿美元加速AI创新[6] - 微软将Azure OpenAI技术整合至培生教育产品 并与科威特政府合作建立AI驱动的Azure云区域[7] 股价表现与估值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41.9% 跑赢Zacks互联网商务行业(10.5%)和零售批发板块(5.8%)[8] - 当前远期市盈率13.07倍 低于行业平均26.17倍 价值评分C级[12] - 2026财年Q1每股收益共识预期2.13美元 过去30天下调14.1% 预示同比下滑5.7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