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夸克AI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从新玩具到新入口:AI“百镜大战”战事将近
36氪· 2025-09-05 20:45
2024年年初的一天,小米AI眼镜负责人李创奇发起了一场不太日常的对话。 他将一份文件拖进小米内部办公软件自己与雷军的聊天窗口,一边打下这样一段文字:"……就智能化方向做了补充思考,相信眼镜是可穿戴业务的重要 战略产品占位和补充。" 随后,他敲击了键盘上的回车键。 这份报告叫做《小米可穿戴业务在眼镜品类的可行性思考》,同时也是小米今年首款AI眼镜的立项背景与前提。彼时这个项目在内部还存在犹疑,李创 奇如果想要继续推进,就需要更高层面的认可与更大力度的支持。 雷军的回复很快到来,他先是"pin"住了这份文件——这是一种醒目的提示,意味着发出"pin"动作这个人此刻的重视,等回头审阅的时候可以随时找到 ——接着雷军马上说,"你跟九堂(小米集团参谋长)和张雷(小米手机部副总裁、可穿戴部负责人)仔细对一下。" 这对整个小米AI眼镜项目组而言,意义都相当明确了。尽管此前已经试水"眼镜相机"和"音频眼镜"两种产品形态,但这是"AI眼镜"的概念首次在小米确 立,内部很快正式立项。 一旦某个创业赛道热闹起来,外界就习惯用"百X大战"的说法来体现它的火热。经历百团大战、百模大战等激烈场面之后,互联网世界正在讨论的新概念 是—— ...
大厂AI“双雄会”:腾讯深耕生态,阿里押注全栈
36氪· 2025-09-02 13:30
AI成为互联网巨头核心增长引擎 - AI业务已成为腾讯与阿里巴巴营收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两家企业持续加大对AI研发与算力基础设施的投入[1] - 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18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毛利1050亿元同比增长22%,毛利率达57%[2] - 阿里巴巴云智能集团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333.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主要受AI相关产品采用量提升带动[6] 腾讯AI战略与业务表现 - 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研发投入202.5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资本开支19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9%,主要用于AI战略投入和IT基础设施建设[2] - 腾讯营销服务业务收入358亿元同比增长20%,主要归因于AI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3]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555亿元同比增长10%,得益于企业客户对AI相关服务的需求增加[3] - 增值服务收入913.68亿元同比增长16%,占总收入50%[4] 阿里巴巴AI战略与投入规划 - 阿里巴巴过去四个季度在AI基础设施及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5] - 公司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5] - 2025年第二季度单季度资本开支387亿元,达到历史较高水平[5]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7] 差异化AI战略路径 - 腾讯侧重将AI能力融入社交和内容生态,深度整合微信功能、游戏业务和广告平台[8] - 腾讯持续升级混元大模型系列,开源多个中小规模模型,并增强多模态及3D生成能力[8] - 阿里巴巴构建全栈技术体系,覆盖AI硬件基础设施、模型开发与上层应用[9] - 阿里巴巴推出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并布局自研AI推理芯片,通过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拓展芯片领域[10] 财务数据表现 - 腾讯2025年上半年收入3645.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毛利2055.06亿元,期内盈利1057.69亿元[2] - 阿里巴巴2025年第二季度合并收入2476.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云智能集团经调整EBITA利润率稳定在8.8%[7] - 阿里巴巴中国电商集团收入1400.72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7]
阿里二季度即时零售收入增长12%,蒋凡首谈淘宝闪购战略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23:10
核心财务表现 - 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2476.52亿元(约345.71亿美元),剔除已售业务影响后同比增长10% [2][3] - 净利润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超出市场预期 [2] - 经调整EBITA同比下降14%至388.44亿元,主要因对淘宝闪购、用户体验及科技投入增加 [2][4] - 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335.1亿元,同比下降18% [5] 中国电商业务 - 中国电商集团收入1400.72亿元,同比增长10% [4] - 客户管理收入892.52亿元,同比增长10%,超出分析师预期 [4] - 电商业务收入1185.77亿元,同比增长9% [4] - 即时零售业务收入147.84亿元,同比增长12%,主要受益于淘宝闪购订单增长 [4] - 淘宝闪购8月日均订单峰值达1.2亿单,周日均订单8000万单 [7] - 即时零售月度活跃买家达3亿,带动淘宝App月活买家增长25% [1] 国际数字商业 -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347.41亿元,同比增长19% [3][5] - 国际零售商业收入283.95亿元,同比增长20% [3] - 国际批发商业收入63.46亿元,同比增长13% [3] - 经调整EBITA亏损收窄至5900万元,同比改善98% [5] 云智能业务 - 云智能集团收入333.98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创三年新高 [3][9] - AI相关收入连续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9] - 当季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创历史新高 [9] - 全球新增8个AI和云数据中心,覆盖亚太及中东地区 [9] 战略投入与协同效应 - 销售与市场费用达531.78亿元,占收入比例32.5%,主要因淘宝闪购及用户体验投入 [5] - 饿了么和飞猪并入中国电商事业群,推动平台向综合性消费转型 [4] - 闪电仓数量超5万家,同比增长超360%,其中25%供给来自阿里生态供应链 [8] - 盒马接入淘宝闪购后线上订单突破200万单,同比增长70% [8] 未来展望 - 预计三年内闪购和即时零售将为平台带来1万亿新增成交 [8] - 淘宝闪购UE亏损预计通过效率优化缩减50% [8] - 天猫超市将升级为近场闪购模式,百万品牌线下门店拟入驻平台 [8] - 阿里云全球基础设施将扩展至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 [9]
AI日报丨华尔街警示!英伟达 “不可避免的” 增速放缓即将来临
美股研究社· 2025-08-29 22:33
AI技术发展 - OpenAI发布GPT-Realtime语音模型 支持图像理解与语音文本对话结合 新增Marin与Cedar两种语音并升级原有8种语音 [5] - 马斯克旗下xAI推出Grok Code Fast 1编程模型 定位高速日常主力工具 目前仅支持API访问 [7] 企业业绩与预期 - 戴尔二季度净营收297.8亿美元 超分析师预期291.8亿美元 [5] - 戴尔2026财年上半年AI解决方案发货价值达100亿美元 [6] - 戴尔上调全年营收预期至1050-1090亿美元 原预期1010-1050亿美元 分析师预期1052亿美元 [6] - 戴尔预计全年AI服务器发货200亿美元 原预期超过150亿美元 [6] - 戴尔预计ISG营收增速处于20%-30%区间中高端 CSG营收增速处于0%-10%区间中部以下 [6] - 戴尔预计三季度营收265-275亿美元 分析师预期264.6亿美元 [6] 企业战略布局 - 阿里旗下夸克研发AI产品"造点" 融合AI创作与内容互动表达 [7] - 夸克计划单独推出"夸克学习"App 完善教育学习功能布局 [7] - 夸克加快研发AI硬件业务"夸克AI眼镜"的适配App [7] - Meta计划2026年前推出新款Llama模型 内部称为Llama 4.X或4.5 [13][14] - Meta超级智能实验室由Scale AI前CEO Alexandr Wang领导 重组为培训/研究/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部门 [15][16] - Meta于4月发布Llama 4系列模型 包含Maverick/Scout/Behemoth 其中Behemoth仍处于开发阶段 [16] 行业趋势与风险 - 英伟达二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410亿美元 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贡献约50%营收 [8] - 分析师指出科技巨头暂停资本支出是英伟达最大风险 但预计2026年前不会发生 [9] - AI支出放缓将给英伟达带来重大风险 但多数指标显示未来几年AI投资仍保持强劲增长 [9] - 云服务提供商将继续投资算力直至客户需求减弱 但目前科技巨头客户在AI投资上尚未产生回报甚至处于亏损 [9]
重投AI,阿里起飞
雷峰网· 2025-08-29 22:25
财务表现与投入 - 过去四个季度AI基础设施和产品研发累计投入超1000亿元 [2] - 2026财年Q1季度AI+云资本开支达386亿元,同比增长220%创单季度新高 [2] - 阿里云收入增速达26%创三年新高,AI相关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2] - 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比例超过20% [2] 全栈AI战略布局 - 采用纵向穿透算力层、云平台、模型层和应用层的全栈AI技术路线 [5][6] - 未来三年计划投入3800亿元用于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6] - 全球数据中心扩展至30个地域和95个可用区,年内新增8个AI和云数据中心 [7] - 通义系列大模型开源300余款模型,全球下载量超4亿次 [10] 模型技术突破 - 七月在基础、编程、推理、视频生成四个领域斩获全球开源冠军 [9] - 开源文生图模型Qwen-Image登顶Hugging Face榜单 [9] - 多智能体编程平台Qoder可实现10分钟搭建电商网站,支持10万代码文件检索 [9] - 通义千问衍生模型数量超14万,居全球最大开源模型家族 [10] 开源生态建设 - 魔搭社区积累2000家贡献机构,托管开源模型超7万个(增长200倍) [10] - 魔搭社区用户从100万增至1600万(增长16倍),成为全国最大AI开源社区 [10] 业务应用落地 - 钉钉覆盖2600万家企业组织,付费组织超19万家,服务79%的A股上市公司 [14] - 钉钉平台AI应用数量达141万个 [15] - 高德地图2025推出全球首个地图原生AI应用,内置AI智能体"小高老师" [16] - 淘宝RecGPT大模型提升用户加购次数和停留时长超5% [19] - 阿里国际AI解决方案Marco日均调用量超10亿次 [19] - 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将于年内面世 [19]
千亿砸向AI,阿里收益如何?
虎嗅APP· 2025-08-29 22:07
今天,阿里发布了最新业绩,阿里持续高强度投入AI显现成效。财报显示,4-6月阿里的资本开支 (Capex) 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20%,环比上季增长57.1%,创下单季历史新高。在财报电话会 上,阿里巴巴CEO吴泳铭披露,过去四个季度,阿里已经在AI基础设施以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 超过1000亿元。 资本投入带动技术红利高效转化。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云收入狂飙,增速从上季的18%猛增至 26%,大超市场预期,创下2022年以来的14个季度云业务收入增长新高。AI相关产品收入已连续8个 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季度AI收入占外部商业化收入的比例已超过20%。 作为中国AI的扛把子,在持续高强度投入之下,阿里已形成了包含AI算力、AI云平台、AI模型、开 源生态及AI应用的全栈技术能力,成为"全球唯二"的全栈AI技术公司之一。这也折射出阿里超前布 局的战略眼光,以及坚决的战略执行力。 近期全球对AI投资回报担忧加剧的背景之下,阿里这份财报体现出AI驱动业务高速增长、AI商业化 持续落地的清晰路径,无疑给中国乃至全球AI叙事一剂强心针。 云业务进入高投入高增长的正循 环 早在一年前,阿里管理层曾多次表示, ...
阿里发布Q1财报 “AI+云”板块超预期加速增长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9 18: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6财年Q1 AI+云业务资本支出达386亿元人民币 创历史新高[1]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 创三年新高[1]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1] AI大模型发展 - 通义AI大模型实现"N连发" 包括千问3基础模型、推理模型、AI编程模型Qwen3-Coder及视频生成模型Wan2.2[2] - 8月初开源文生图模型Qwen-Image 登上Hugging Face榜单首位[2] - 8月22日发布Agentic编程平台Qoder 可实现AI自主研发[2] 基础设施投入 - 公司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3] - 本季度新启用8个AI和云数据中心及可用区[3] - 全球基础设施将扩展至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3] 战略合作与行业认可 - SAP与阿里达成云和AI战略合作 将支持SAP客户在阿里云部署核心系统[2] - SAP将与通义千问模型合作为企业客户提供AI升级[2] - 阿里云获Omdia评为AI云市场"领导者" 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科技公司[3] 业务AI化应用 - 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高德地图2025[4] - 钉钉推出AI办公应用形态"钉钉ONE" 打造全球首个Agent驱动工作信息流[4] - 电商AI工具"全站推广"商家渗透率连续多季提升[5] 产品创新与用户体验 - 淘宝上线百亿参数大模型RecGPT 用户加购次数和停留时长均提升超5%[5] - 阿里巴巴国际站商家广泛采用AI驱动工具用于市场营销和产品上架[5] - 公司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将于年内正式发布[5]
阿里巴巴AI投资创历史新高 新启用8个数据中心加速全球扩张
凤凰网· 2025-08-29 18:30
财务表现与投资 - 2026财年第一季度AI+云业务资本支出达386亿元人民币创历史纪录 [1] - 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26%达三年来最高增速 [1] -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技术研发进展 - 通义AI大模型季度内密集更新包括千问3系列基础模型、推理模型及AI编程模型Qwen3-Coder [1] - 文生图模型Qwen-Image发布当日登顶Hugging Face模型榜单 [1] - 基础模型、编程模型、推理模型等核心领域获全球开源技术领先地位 [1] 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 全球8个地区新启用AI和云数据中心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及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迪拜墨西哥 [2] - 阿里云全球基础设施预计下半年扩展至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 [2] 产业应用落地 - 高德地图推出AI原生应用"高德地图2025"实现全面AI化升级 [2] - 钉钉推出Agent驱动的"钉钉ONE"工作信息流系统 [2] - 电商AI工具"全站推广"渗透率持续提升 RecGPT大模型使淘宝"猜你喜欢"加购次数和停留时长均提升超5% [2] 硬件领域扩展 - 7月26日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产品夸克AI眼镜已完成技术研发计划年内正式发布 [2] 国际认可与合作 - 阿里云获Omdia生成式AI报告评为AI云市场"领导者" 唯一入选中国科技公司 [3] - 与SAP达成战略合作 阿里云支持SAP客户部署核心软件系统 [3] - 通义千问模型与SAP合作为企业级客户提供AI升级服务 [3]
阿里Q1财报:AI+云超预期加速增长 Capex 386亿创新高
新浪科技· 2025-08-29 17:43
核心观点 - 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为抓住AI发展历史性战略机遇提供持续动力 [1] - AI+云业务收入增长加速至26%创三年新高 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1] - 公司围绕大消费和AI+云两大战略重心继续坚定投入以实现长期增长 [1] AI大模型发展 - 通义AI大模型实现"N连发" 包括千问3非思考基础模型、推理模型、AI编程模型Qwen3-Coder及视频生成模型Wan2.2 [2] - 新开源文生图模型Qwen-Image登上Hugging Face榜单首位 发布Agentic编程平台Qoder提升软件开发效率 [2] - 与SAP达成云和AI战略合作 支持SAP客户在阿里云部署核心软件系统并合作通义千问模型提供企业级AI升级 [2] 基础设施投入 - 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3] - 全球新启用8个AI和云数据中心 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及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迪拜和墨西哥 [3] - 全球基础设施布局将扩展至30个地域、95个可用区 [3] 行业认可与能力 - 获Omdia评为AI云市场"领导者" 是唯一入选的中国科技公司 [3] - 拥有全栈生成式AI解决方案、全面且开发者友好的AI平台以及开源举措 [3] 业务AI化应用 - 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AI原生应用高德地图2025 将空间智能普及至现实场景 [4] - 钉钉推出AI办公应用形态"钉钉ONE" 打造全球首个以Agent驱动的工作信息流 [4] - 电商AI工具"全站推广"提升商家经营效率 商家渗透率连续多季持续提升 [4] 产品效果提升 - 淘宝百亿参数大模型RecGPT使"猜你喜欢"更精准 用户加购次数和停留时长均提升超5% [4] - 阿里巴巴国际站更多商家采用AI驱动工具用于市场营销、采购和产品上架 平台收入途径得以扩展 [4] AI硬件拓展 - 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夸克AI眼镜 已完成技术研发将于年内正式发布 [5]
AI眼镜,这次能成吗?
36氪· 2025-08-21 19:05
市场增长与预测 -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148.7万台,同比增长82.3%,中国市场出货量49.4万台,同比增长116.1% [1] - 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1451.8万台(同比增42.5%),中国市场达290.7万台(同比增121.1%) [1] - 天猫平台智能AR眼镜搜索量单周同比增长78%,小红书、B站等平台测评内容激增 [1] 厂商产品动态 - 小米AI眼镜售价1999元起,搭载高通骁龙AR1芯片,支持拍照、翻译、支付等功能,开售12小时销量突破1万台 [1][2] - 阿里巴巴夸克AI眼镜提供非显示与显示双版本,显示版本采用高通AR1+恒玄BES2800双芯片,深度整合阿里生态(支付宝、高德、淘宝等) [2] - 中国电信天翼AI智能眼镜售价1999元,搭载高通AR1芯片,支持1440P视频拍摄,单次续航7小时 [3] - HTC VIVE Eagle眼镜售价约3739元人民币,搭载高通AR1 Gen 1芯片,续航达4.5小时音乐播放 [4] - 理想汽车与歌尔联合研发AI眼镜,采用恒玄BES2800+研极微ISP方案,接入Mind GPT大模型及支付宝支付功能 [5] - 360集团宣布即将发布AI智能眼镜 [4] 供应链与技术挑战 - 芯片成本占AI眼镜总成本30%-40%,主流方案包括高通AR1(旗舰)、MCU+外挂ISP(入门)及双核架构(平衡性能与续航) [6] - 行业通过6nm/4nm制程、DVFS技术及3D堆叠封装解决算力与功耗矛盾 [7] - 图像传感器以索尼IMX681为主,豪威、思特威等中国厂商凭借性价比切入市场,思特威SC1200IOT传感器计划2025年Q2量产 [7][8] - 立讯精密为魅族、OPPO提供AR眼镜制造服务,华勤科技与高通、小米等合作,亿道信息与Rokid、华为合作 [8][9] - 柔性电路板(FPC)需求为智能手机三倍,需承受10万次弯曲循环且支持5G高频信号 [9][10] 市场反馈与问题 - 小米AI眼镜抖音日销量从首日5000-7500台跌至100-250台,行业平均退货率达40%-50% [11] - 用户投诉包括文件显示异常、响应延迟、续航不足(重度使用不足一天)及拍摄质量低 [11] - 类似问题曾导致谷歌Glass(2015年)及微软Hololens项目中止 [12][13][14] 行业挑战与方向 - 需解决硬件供应链不成熟(芯片、光学、传感器)及AI技术落地问题 [15] - 消费者主要顾虑包括价格过高、软硬件效果不足及数据隐私安全 [15] - 需探索"杀手级应用",可能以Agent(智能体)替代传统App交互模式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