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2C重资产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破发,难以为继的盈利和看不清的未来
搜狐财经· 2025-06-27 09:56
公司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上市首日开盘暴跌19.4%,股价从41.94港元跌至33.8港元,最终收于36港元,市值缩水至约190亿港元 [3][6] - 公司三年累计亏损52.34亿元,2024年底总负债达112.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46亿元,现金及等价物仅1.59亿元 [5][7] - IPO募资额的34%用于偿还短期债务,暴露其上市融资本质是"续命" [7]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从76.31亿元增长至146.57亿元,但净亏损分别为20.07亿元、19.81亿元和12.46亿元 [5] - 2024年毛利率仅为8.1%,远低于滴滴同期18.15%的水平 [13] - 2024年研发费用和管理费用分别同比下降31%和36.7%,成本削减已触及临界点 [8] 商业模式 - 采用B2C重资产模式,运营超过3.4万辆定制车,是中国同类车队中规模最大的 [11] - 定制车型TCO较主流纯电动车降低33%-40%,但2022-2024年车服成本仍高达5.9亿元、5.28亿元和4.79亿元 [11][13] - 司机相关成本和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比重长期维持在80%左右,2024年达107.1亿元 [13] 市场地位 - 市场份额以5.4%的GTV占比位居行业第二,远低于滴滴70.4%的统治性地位 [13] - 在136个城市运营,日均订单量不足164万单,与滴滴数千万单水平差距显著 [13] - 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比从2022年49.9%猛增至2024年85.4%,2024年支付佣金高达10.46亿元 [14] 行业环境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3444亿元增至2029年8042亿元,但行业呈现"一超多强"格局 [9] - 此前上市的嘀嗒出行和如祺出行均已较发行价缩水80%,反映资本对二线网约车平台的悲观预期 [9] - 自动驾驶商业化仍需漫长时日,公司计划将IPO募资的17%(约2.95亿港元)用于自动驾驶研发 [14]
港股首日破发16%!网约车老二曹操出行上市的艰难战役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20
上市表现 - 曹操出行在港股上市首日股价破发,截至发稿下跌15.47% [2] - 暗盘交易已显疲软,开盘股价急速下行16%以上 [2] - 公司市场份额为5.4%,远低于滴滴70.4%的市占率 [2] 发行概况 - 全球发售4417.86万股,香港公开发售441.79万股,国际发售3976.07万股 [5] - 发行价41.94港元,募资约18.53亿港元,上市后估值228.23亿港元 [5] - 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2264.24万股,涉及金额约9.52亿港元 [5] 商业模式 - 采用B2C重资产模式,直接购买并提供车辆,招募专属司机 [6] - 与滴滴等C2C轻资产撮合模式形成对比 [6] - 收入主要来自网约车出行服务,包括惠选服务及专车服务 [6] 财务数据 - 2024年GTV总额169.5亿元,同比增长38.8%;总收入146.6亿元,同比增37.4% [6] - 2024年毛利率8.1%,较2022年毛损率4.4%有所改善 [9] - 2022-2024年经营亏损分别为18.66亿、15.75亿、8.01亿,合计42.42亿 [7] 运营指标 - 活跃车辆从2022年21.6万辆增至2024年59.2万辆 [6] - 活跃司机从2022年21.4万名增至2024年59.1万名 [6] - 司机每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3年36.1元,2024年微降至35.7元 [9] 成本结构 - 2024年总负债112.83亿元,流动负债净额81.46亿元 [7] - 司机收入及补贴占销售成本约80% [15] - 第三方聚合平台佣金占销售和营销开支比例从2022年50.3%增至2024年85.6% [19] 流量依赖 - 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占GTV比例从2022年49.9%增至2024年85.4% [14] - 来自聚合平台的订单量占比从2022年51.4%增至2024年85.7% [14] - 严重依赖外部聚合平台流量 [13] 同业比较 - 收入高于如祺出行和嘀嗒出行,但亏损最大 [11] - 2024年毛利率8.1%,低于嘀嗒出行72.0% [12] - 市销率1.4倍,与嘀嗒出行相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