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曹操60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深度/曹操出行】科技重塑共享出行,打造服务口碑最好品牌
网约车市场趋势 - 中国网约车市场正从资本补贴转向自动驾驶规模化与人车关系制度重构 转型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达近万亿元 [2] - 聚合平台模式崛起 占据约25%-30%订单份额 抽佣比例逐步政策化 为二线平台带来结构性机会 [2][53] - Robotaxi成为破局关键 L4级自动驾驶技术突破使事故率较人类驾驶员降低超80% 硬件BOM成本从百万级降至30万元区间 [2][74][78] 曹操出行业务表现 - 2025H1月活司机达54.4万人 同比+53.5% 月活用户达0.38亿人 同比+57.4% 订单量达3.8亿单 同比+49.0% [3][95] - 定制车车队规模达3.7万辆居行业首位 定制车GTV占比从2022年5.3%提升至2024年25.1% [3][108] - 2024年营业收入146.6亿元 同比+37.4% 2022-2024年CAGR达38.6% 毛利率从2022年-4.4%提升至2025H1的8.4% [24][29] 技术研发与集团协同 - 吉利与Waymo联合推出极氪RT 2025年启动量产交付 公司上线"曹操智行"基于SEA浩瀚架构的领克Z10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4][116] - 吉利集团整合极氪 吉利研究院 迈驰智行及smart智驾团队成立千里智驾 团队规模近3000人 覆盖智能驾驶全链条研发 [4][116][117] - 公司依托吉利集团全产业链赋能 向"整车制造+运营服务+技术研发"一体化Robotaxi平台进化 [4][11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6.7/262.4/323.7亿元 同比增速41.0%/26.9%/23.4% [121][122] - 可比公司2025-2027年平均PS分别为22.4/15.0/7.1倍 公司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1.9/1.5/1.2倍 [124][125] - 基于网约车业务稳步发展和Robotaxi业务空间广阔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124]
又一潜力股将“入通”,曹操出行成长性突出,有望吸引内地增量资金
智通财经· 2025-09-04 18:11
股价表现与市场认可 - 公司上市后股价从发行价41.94港元最高触及92.5港元,实现翻倍走势,反映聪明资金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 [1] - 上市后遭资金抢筹,因基本面稳健且成长后劲足,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后将于9月8日同步进入港股通,预计吸引内地增量资金并改善交易与配置资金结构 [2] 经营与财务数据表现 - GTV同比增长53.6%至109.54亿元人民币,订单量增长49.0%至37.95亿单,日订单量增长50.6%至210.8万单 [3][4] - 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7.4%至3810万人,平均月活跃司机同比增长53.5%至55.4万人 [3][4] - 收入同比增长53.5%至94.56亿元人民币,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8.4%,经调整净亏损率优化4.6个百分点至3.5% [4] -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6% [4] 业务多元化与车辆销售 - 车辆销售业务收入7.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32%,销量增长182.8%至7993辆 [5] - 曹操60等车型TCO低至0.47元/公里,较其他商用电动车型低约三分之一 [5] - 定制车GTV约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7%,运营城市达163个 [3] 增长预期与机构预测 - 国信证券预测公司明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回正,计划今年新拓200城 [7] - 2025-2027年曹操60定制车预计销售1.5-3.2万、2.5-4.5万、4-6万辆,GTV未来两年保持40%以上增长 [7] - 国信证券给予目标价98-108港元,较现价有较大空间 [15] Robotaxi战略布局与行业机遇 - L2+级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从12.2%升至21.7%,政策允许L4级自动驾驶在5城开展商业化运营并取消安全员强制要求 [8] - 公司自动驾驶平台已完成超1.5万公里测试,计划明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2027年规模化运营 [8] - Robotaxi单公里成本预计2026年与传统网约车持平,司机成本占出行收入80%,Robotaxi可显著节省成本并提升毛利率 [9] -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5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达1.6万亿元,公司若占15%份额对应2400亿元市场 [13] - 机构预测公司Robotaxi单车毛利2028-2029年回正,2030年达5万-7.2万元/年 [13] 港股通纳入与流动性预期 - 纳入港股通后流动性有望改善,参考布鲁可纳入后换手率从0.5%升至3.22%且股价上涨22.34% [14] - 公司当前日均换手率仅0.1%-0.2%,港股通引入北水后可能吸引配置型与交易型资金,推动股价积极变化 [14]
又一潜力股将“入通”,曹操出行(02643)成长性突出,有望吸引内地增量资金
智通财经网· 2025-09-04 17:07
股价表现与市场认可 - 公司上市后股价从发行价41.94港元最高触及92.5港元 实现翻倍走势 反映聪明资金对其投资价值的认可 [1] 纳入恒生指数与港股通 - 公司于8月22日获准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将于9月8日生效并同步纳入港股通 有望吸引内地增量资金并改善交易结构 [2]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GTV同比增长53.6%至109.54亿元人民币 订单量增长49%至37.95亿单 日订单量增长50.6%至210.8万单 [3][4] - 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长57.4%至3810万人 平均月活跃司机同比增长53.5%至55.4万人 [3][4] - 收入同比增长53.5%至94.56亿元人民币 毛利率提升1.4个百分点至8.4% [4] - 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3.3亿元人民币 亏损率优化4.6个百分点至3.5% 经营现金流净流入3.25亿元且同比增长164.6% [4] 车辆销售业务表现 - 车辆销售收入7.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7.32% 销量同比增长182.8%至7993辆 [5] - 曹操60等车型TCO低至0.47元/公里 较其他商用电动车型低约三分之一 [5] 未来增长预期 - 计划2025年新开拓200个城市 2025-2027年定制车销售目标分别为1.5-3.2万辆、2.5-4.5万辆、4-6万辆 [7] - 预计GTV将保持40%以上增长 国信证券预测公司2026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回正 [7][15] Robotaxi战略布局 - L2+级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从12.2%升至21.7% L4级自动驾驶已在5个试点城市允许全域商业化运营 [8] - 曹操智行平台已完成超1.5万公里自动驾驶测试 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2027年规模化运营 [8] - Robotaxi单公里成本预计2026年与传统网约车持平 可节省占收入80%的司机成本支出 [9] - 预计2030年Robotaxi单车毛利达5-7.2万元/年 2035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6万亿元 公司有望获得15%份额即2400亿元市场空间 [13] 流动性改善预期 - 当前日均换手率仅0.1%-0.2% 纳入港股通后参考布鲁可等案例 换手率可能从0.5%升至3.22%并伴随股价上涨 [14] - 内地配置型和交易型资金预计积极参与 国信证券给出98-108港元目标价 较现价存在较大空间 [14][15]
曹操出行(02643.HK):从定制车到ROBOTAXI 主机厂网约车龙头启航
格隆汇· 2025-08-29 01:55
公司概况 - 曹操出行是吉利集团孵化的出行服务平台 实控人吉利董事长持股约77% [1] - 2024年平台总交易额170亿元 市占率5.4% 居行业第二 [1] - 2015-2020年以B2C模式搭建运力 2021-2023年推进战略转型 高管团队变为网约车职业经理人 [1] - 运力端以定制车为差异化破局路径 先后发布枫叶80V与曹操60 [1] - 流量端战略性削减APP拉新 拥抱聚合平台 [1] - 2025年6月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 基石投资人引入产业链龙头 [1] 行业发展 - 2024年出租汽车客运量(巡游+网约)日均0.98亿人次 同比增长7.1% 占城市客运总量约33.6% [2] - 2024年我国网约车日均单量3150万单 渗透率从2015年10%提升至2022年41% [2] - 行业服务工具属性强 产品标准化程度高 考验极致规模效率 行业利润率偏低 [2] - 国内市占率超7成龙头滴滴2024/2025Q1中国出行业务经调整EBITA/GTV分别3.0%/4.0% [2] - 聚合平台占比逐步提升至超3成 为中小网约车平台提供流量入口 [2] - 玩家在运力侧差异化发展成为破局点 [2] 核心看点 - 短期通过新城市拓展与既有城市加密 车队折旧摊薄与司乘补贴优化下平台UE有望逐步跨越盈利拐点 [3] - 估算2025-2027年日均单量分别实现229/297/372万单 [3] - 网约车服务相关业务单均EBIT有望-0.3/0.2/0.5元 对应利润率(EBIT/AOV)分别为-1.1%/0.8%/1.9% [3] - 定制车降低司机车辆持有成本 通过标准化出行体验带动长距离单量提升 [3] - 2024年曹操司机时薪36元 VS行业27元 UE模型具备更高AOV与更低的司机端补贴 [3] - 中线看Robotaxi赋能成长 8月初吉利集团将智能驾驶业务团队全面整合 并引入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总裁 [3] - 曹操出行是吉利集团唯一出行服务平台 拟于2026年底推出专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并于2027年规模化运营 [3] 财务表现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09/275/346亿元 同比增长43%/32%/26% [4] - 经调整后净利润-4.9/1.0/5.1亿元 [4]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PS1.8-2.0x 对应未来1年合理股价98-108港币 较现价25%-39% [4]
曹操出行(02643):从定制车到Robotaxi,主机厂网约车龙头启航
国信证券· 2025-08-27 14:08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98-108港币 较现价81.25港币有25%-39%上行空间 [1][4][6]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吉利集团孵化的出行服务平台 实控人李书福持股77.1% 2024年平台总交易额170亿元 市占率5.4%居行业第二 [1][18] - 短期通过定制车破局主业有望步入盈利拐点 中线Robotaxi赋能成长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09/275/346亿元 同比增长43%/32%/26% 经调整后净利润-4.9/1.0/5.1亿元 [4] - 参考可比公司给予2026年PS1.8-2.0x 对应合理估值98-108港币 [4][6] 公司概况 - 发展历程分为三阶段:2015-2020年B2C模式初步探索期 2021-2023年战略升级期发布N³战略 2024年至今深化发展新阶段面向Robotaxi时代 [16] - 2024年布局全国136个城市 34000辆定制车覆盖31个城市 2025年6月港交所上市 [16] - 股权结构高度集中 IPO引入梅赛德斯-奔驰、亿纬亚洲、国轩高科等基石投资者 [18] - 2021年起管理层引入网约车职业经理人 现任CEO龚昕具13年行业经验 [20][21] 主营业务与财务表现 - 2024年收入146.6亿元/+37.4% 出行服务/车辆租赁/车辆销售占比92.6%/1.3%/5.9% [23] - 毛利率持续改善 2022-2024年分别为-4.4%/5.8%/8.1% [35] - 2024年经营现金流2.4亿元 由负转正 [41] - 负债率276.7% 财务杠杆较高 流动比率0.16 [38] - IPO募集17.18亿港元 20%用于偿还借款 19%改进车服解决方案 18%采购定制车 [48] 行业发展 - 2024年出租汽车客运量日均0.98亿人次/+7.1% 占城市客运总量33.6% [2][52] - 网约车日均单量3150万单 渗透率从2015年10%提升至2022年41% [2][52] - 共享出行市场规模3444亿元 2019-2024年CAGR10.6% [58] - 行业利润率偏低 滴滴2024年中国出行业务经调整EBITA/GTV为3.0% [2] 竞争格局 - 一超多强格局 2024年滴滴/曹操/T3出行市占率70.4%/5.4%/5.3% [75] - 聚合平台订单占比超30% 为中小平台提供流量入口 [79][81] - 主机厂背景玩家多以B2C模式起步 后转向轻资产扩张 [83] 定制车战略 - 定制车降低车辆TCO 33%-40% 曹操60月摊销成本2955元 vs 行业5013-7198元 [100] - 2024年定制车渗透率25.1% 司机时薪36元 vs 行业27元 [3][99][115] - 客单价28元 高于滴滴24元 如祺26元 [111] - 预计2025-2027年销售曹操60车型1.5-3.2万/2.5-4.5万/4-6万辆 [99] Robotaxi布局 - 吉利集团2025年6月将智能驾驶业务团队全面整合 引入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部门总裁 [3] - 拟2026年底推出L4级Robotaxi定制车型 2027年规模化运营 [3] - Robotaxi有望重塑盈利模型 消除司机端成本占比60-80% [87][93] - 政策环境优化 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开放特定区域商业化服务 [93] 成长驱动 - 预计2025-2027年日均单量229/297/372万单 同比增长40%/30%/25% [3][129] - 新城市拓展 计划2025年末覆盖180-200城 [120] - 既有城市市占率提升 2024年一线城市市占率8.8% [126] - 单均EBIT有望从2025年-0.3元改善至2027年0.5元 [3]
曹操出行(02643.HK):网约车运营扭亏在即 ROBOTAXI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格隆汇· 2025-08-20 17:48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为吉利集团旗下共享出行平台 业务涵盖出行服务 车辆销售 车辆租赁 [1] - 公司2024年市占率5.4% 位居行业第二 通过补贴快速开拓下沉市场 GTV增速高于行业平均 [1] - 公司运营全国最大定制化网约车车队 规模达3.4万辆 2024年定制车GTV占比25% [1] 运营效率与成本优势 - 采用定制车战略构建竞争壁垒 枫叶80V和曹操60两款定制车型全生命周期成本较典型纯电动汽车低33%和40% [1] - 新城开拓采用前期补贴渗透加后期退坡优化策略 2024年新增85座城市 多座城市6个月内渗透率提升至5-10% [2] - 单城盈亏平衡周期缩短 新城补贴比例高于可比城市 预计渗透率提升后补贴将逐步退坡助力业绩改善 [2] 技术布局与生态协同 - 公司2025年推出曹操智行平台 首批车辆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改制领克Z10车型 搭载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 [3] - 已在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型 形成技术研发-车辆制造-场景运营的闭环生态 [3] - 吉利内部生态协同可规避产业链卡脖子风险 商业模式优于国内同行 [3] 财务表现与盈利前景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5亿元 -0.8亿元和7.3亿元 对应归母净利率-5% 0%和2% [3] - 2026年EBIT转正 2027年EBITMargin与滴滴25Q1水平相当 [3] - 远期2030年Robotaxi毛利率有望突破40% 单车净利润有望达4.5万元/年 因司机费用占比73%大幅减少 [3] 行业增长与市场空间 - 中国共享出行行业处于高增长通道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2029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17% [1] - Robotaxi业务具有高成长性与期权属性 潜在利润弹性值得关注 [3]
曹操出行(02643):网约车运营扭亏在即 ROBOTAXI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9 21:19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428亿人民币(469亿港元),对应21%上行空间 [6][7] - 采用FCFF绝对估值法,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5亿、-0.8亿、7.3亿元,对应归母净利率-5%、0%、2% [6][7] - 2026年EBIT转正,2027年EBIT Margin达3.3%,接近滴滴25Q1水平 [6][7] 核心业务分析 - 网约车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93%,2022-2024年订单量3.8亿、4.5亿、6.0亿笔,复合增速25.7% [24][28] - 定制车型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较典型纯电车低33%、40%,2024年定制车GTV占比达25% [15][22] - 2024年新增85座城市,单城盈亏平衡周期缩短至6个月,新城补贴占GTV15.5%高于可比城市14.5% [15][26] 行业与市场地位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2025-2029年CAGR达17%,2024年市占率5.4%行业第二 [15][38] - 一二线城市GTV占比超90%,一线城市市占率9%高于全国平均 [47][52] - 聚合平台促成GTV占比从2022年50%提升至2024年85%,支付佣金率7.2%-7.5% [41][44] Robotaxi战略布局 - 2025年推出"曹操智行"平台,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计划2026年底推出L4定制车型 [15][81] - 吉利生态提供"算法-制造-运营"闭环,2030年Robotaxi单车年净利润有望达4.5万元 [89][90] - 远期(2030年)Robotaxi毛利率预计突破40%,司机成本占比从73%大幅降低 [15][89]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76亿、107亿、147亿元,归母净亏损20亿、19亿、13亿元,亏损率持续收窄 [24][28] - 2024年毛利率8.1%较2023年提升2.3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连续两年转正 [24][33] - 短期借款从2022年35亿元增至2024年57亿元,资产负债率维持高位 [33][34]
曹操出行(02643):网约车运营扭亏在即,Robotaxi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9 20:57
投资评级与估值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目标市值428亿人民币(469亿港元),对应21%上行空间 [2][6] - 采用FCFF绝对估值法,Robotaxi业务贡献高成长性及期权属性 [6][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0.5亿、-0.8亿、7.3亿元,对应归母净利率-5%、0%、2% [6][7] 核心业务与市场地位 - 吉利集团旗下共享出行平台,业务涵盖出行服务、车辆销售、租赁 [6] - 2024年市占率5.4%居行业第二,一二线城市GTV占比超90% [6][15] - 运营全国最大定制化网约车队(3.4万辆),定制车GTV占比达25% [6][2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3-2024年营收107亿/147亿元,增速39.8%/37.4% [5][6] - 毛利率从2023年6%提升至2024年8.1%,预计2027年达15.3% [5][6]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3年起转正,亏损幅度持续收窄 [6][28] 定制车战略优势 - 枫叶80V和曹操60定制车型TCO较典型纯电车低33%/40% [6][22] - 定制车全生命周期成本0.47-0.53元/公里,显著优化运营效率 [6][72] - 计划2026年底前完成自营车队全定制化 [6][72] Robotaxi布局与前景 - 2025年推出"曹操智行"平台,苏杭试点Robotaxi服务 [6][85] - 计划2026年底推出L4级定制车型,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 [6][89] - 远期(2030年)Robotaxi毛利率有望突破40%,单车净利润4.5万元/年 [6][94] 行业增长潜力 - 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2025-2029年CAGR预计17% [6][12] - Robotaxi全球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2.9亿美元增至2035年3526亿美元 [63][64] - 聚合平台促成订单占比从2019年7%提升至2024年31% [6][46]
赴港上市后,曹操出行要回答资本光环下的三道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14 14:45
上市概况 - 曹操出行于6月25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02643,全球发售4417.86万股(香港441.79万股,国际3976.07万股),发行价41.94港元,募资净额17.18亿港元,估值228.23亿港元 [1] - 港股公开发售获21.14倍认购,国际发售获2.78倍认购,引入六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9.52亿港元 [1] - 上市首日股价下跌14.16%,收盘报36港元,反映市场对盈利模式可持续性的疑虑 [1]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5年,采用自有新能源车队+签约司机的重资产模式,差异化定位高品质专车服务 [3] - 2024年按GTV计位列国内网约车行业第二,覆盖136个城市,2023年新增85城 [3] - 2022-2024年营收从76.31亿元增至146.57亿元,净亏损从20.07亿元收窄至12.46亿元,订单量由3.83亿单增至5.98亿单,客单价从23.2元升至28.3元 [3] - 毛利率从2022年-4.4%改善至2024年8.1%,主要受益于定制车与车服规模化降本 [3] 行业格局 - 2024年全国网约车用户5.39亿人,前五大平台市场份额超90%,市场高度集中 [4] - 聚合平台(如高德、美团)通过流量分发主导权改变竞争格局,2019年后快速崛起 [4] 运营模式风险 - 2022-2024年来自聚合平台的GTV占比从49.9%增至85.4%,佣金占营销开支比例从50.3%升至85.6%,显示对外部流量高度依赖 [5] - 重资产模式下投放3.4万辆定制车,核心车型TCO比典型纯电动车低33%-40%,但销售成本占营收超90%,累计净亏损52亿元,资产负债率149% [5] 合规与用户体验 - 2024年10月公司8.6%活跃车辆和11.1%司机未取得运营证件,在头部平台订单合规率中排名第8 [7] - 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投诉10748件,近30天新增416件,主要涉及加价、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7] - 司机时薪降至35.7元,扣除成本后收入低于外卖骑手,部分司机需每日工作12小时以上维持收入 [8] 未来规划 - 2025年推出"曹操智行"自动驾驶平台,试点Robotaxi运营,计划2026年推出L4级自动驾驶定制车,募资17%投入该领域 [10] - 当前需优先改善现金流、降低聚合平台依赖、提升合规率,自动驾驶短期难贡献盈利 [10]
滴滴没跑通的定制车,曹操能跑通吗?
36氪· 2025-07-17 21:02
定制车战略与行业格局 - 曹操出行通过定制车实现乘客体验、司机收入和平台效率的三赢,截至2024年底在21个城市拥有超过3.4万辆定制车,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定制车队 [1][2] - 定制车可降低运营成本,枫叶80V和曹操60的TCO分别为0.53元/公里和0.47元/公里,较传统纯电动汽车降低33%及40% [2] - 曹操出行与易易互联合作降低司机用车成本,司机平均小时收入从2022年30.9元增至2024年35.7元,高于行业平均27元 [2] - 通过吉利授权维修网络,车辆平均保养及维修时间和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5%和54% [2] - 公司计划2025-2027年每年采购约8000辆定制车,部分将出售及租赁给运力合作伙伴及其他共享出行平台 [2] 滴滴定制车尝试的教训 - 滴滴2018年推出定制车D1,计划2025年推出D3并普及100万辆,但D1今年6月销量仅78辆,2025年累计销量183辆,D3未见踪影 [3] - 滴滴定制车和Robotaxi计划推出时机不当,2018年行业对Robotaxi过度乐观而公众存在恐惧,导致D1部署受阻 [5] - 滴滴在Robotaxi生态中定位失误,试图包揽设计、研发和生产,而曹操出行和如祺出行等采用"车企+技术提供商+平台"的分工模式 [6][7] - 滴滴2018年与理想合资的桔电出行2022年破产,2023年与广汽合资的AIDI计划进展不明 [7] 曹操出行的Robotaxi布局与挑战 - 公司IPO募资超50%用于"定制车-自动驾驶-平台服务"闭环,其中19%改进车服、18%投向定制车、17%投向技术及自动驾驶 [5] - 2024年2月在苏州和杭州投放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并开启示范运营 [6] - 当前市场份额位居行业第二,但169亿元交易额仅为滴滴的7.7%,85%订单依赖高德等聚合平台 [8] - 最近三年累计净亏损52亿元,2024年负债113亿元,现金储备仅1.6亿元,Robotaxi持续投入将考验现金流 [8] - 面临T3出行(市场份额差0.1%)、如祺出行、享道出行等竞争,后者均采用类似生态合作模式 [8][9]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从"流量战争"转向"体系战争",定制车成功依赖产业协同深度 [9] - 未来或呈现"双轨并行":滴滴固守主流市场,曹操等通过垂直整合切入细分场景 [9] - 生态协同能力成为赛道晋级关键,但政策放开时间不确定,L4级自动驾驶可靠性仍需验证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