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DP growth
icon
搜索文档
Palantir CEO Alex Karp on AI bubble: Depends whether GDP grows because of AI
Youtube· 2025-11-04 23:17
Alex, we've heard a lot of talk from the likes of a Michael Bur, but more broadly about whether we're in an AI bubble, whether the economics make sense. Clearly, in the context of Palunteer, uh they do make sense in so far as you you're you're printing money over there. Um not everybody in the AI space is printing money in the same way, and they're spending an enormous amount um on chips, data centers, and the like.How do you see the broader space right now in terms of just how things are are are developing ...
Chang: The language from the Fed definitely puts a December cut in question
Youtube· 2025-10-30 19:40
I want to get your take on the USChina trade deal. Still some other things to be worked out, but the lowering of tariffs seems pretty significant in your mind. Does that increase GDP. Does that change anything about the markets.>> So, I think that the USChina discussions were in line with expectations. I mean, both sides had choreographed that they wanted a successful outcome. I think it's a fragile stability.I think it's important not just the um fentinel tariffs, but that what China is doing itself, it's ...
中国_三季度 GDP 供给侧行业细分解析China_ Supply-side sectoral breakdown of Q3 GDP
2025-10-27 08:31
Asia Insights Global Markets Research Economics - Asia ex-Japan China: Supply-side sectoral breakdown of Q3 GDP China's quarterly GDP is calculated based on supply-side data, so related details could shed some additional light. A breakdown of the data suggest the growth slowdown in Q3 was broad-based, even for the financial sector, underscoring a muted economic boost from the stock market rally. The slowdown implied by monthly NBS activity data was more pronounced than the quarterly GDP data, especially in ...
5.2%GDP增速的三重含义
经济观察网· 2025-10-20 18:48
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 2025年一、二、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分别为5.4%、5.2%、4.8%。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述中国经济增长成绩单。国家统计局在数据发布当天发文表示,三季度 GDP增速回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放眼全球,5.2%的经济 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能够经受住风吹浪打甚 至狂风骤雨的考验。 拆分来看,5.2%的GDP增速传递出多重信号: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已稳定成为第一大 动力;消费在稳定增长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有待相关政策进一步出台;中国经济在2025年乃 至"十五五"时期,仍有强大的增长韧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前三季度中国经济顶住内外压力,总体保持平 稳增长,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前三个季度的GDP增速呈逐季下行的态势。接下来,受需求收缩 制约,预计四季度GDP增速可能将继续呈现下行态势。要确保实现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第四季度 必须持续加大宏观经济政 ...
2025 - 26 年全球经济与市场展望-Global Economic and Market Outlook 2025-26 (select slides)
2025-10-20 09:19
行业与公司 * 报告主题为瑞银(UBS)发布的《2025-2026年全球经济与市场展望》[2][3] * 内容涵盖全球宏观经济、主要经济体(如美国、欧元区、中国等)的增长、通胀、利率及汇率预测[8][9][160] 核心观点与论据 **全球经济增长** * 全球增长在2024年下半年为3.9%,2025年上半年放缓至2.5%,预计2025年下半年进一步放缓至1.7%,并在2026年上半年恢复至3.3%[9] * 美国经济增长在2024年下半年为2.6%,2025年上半年为1.6%,预计2025年下半年为1.5%,2026年上半年为1.6%,但疲软主要集中在2025年第四季度和2026年第一季度,平均增长率仅为0.8%[9] **关税与贸易影响** * 美国加权平均关税税率从年初的约2.5%上升至约14.5%,增加了12个百分点[17] * 关税前期的囤货行为导致出口数据强劲,但目前出口正转向下行[24][26][30] * 科技出口约占亚洲出口增长的三分之二,可能掩盖了关税的影响[33] **通胀与货币政策** * 关税向通胀的传导存在滞后性,原因包括清关时间、库存消耗、中间品和资本品的缓慢传导等[41] * 美联储可能优先考虑就业目标,而非关税对通胀的暂时影响[53] * 美联储政策利率预测从2025年第三季度的5.375%降至2026年第四季度的3.125%[159] * 央行情绪模型显示美联储态度软化,欧洲央行保持稳定,日本央行态度转强[135] **美国经济细分** * 科技投资现在是投资对GDP增长贡献的全部驱动力[92] * 美国不同收入阶层的流动性出现分化,前20%人口的流动性仍高于长期平均水平1.2个标准差,而底部80%人口的流动性则经历了2个标准差的下降[95] **中国经济展望** * 中国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为4.7%,2026年为3.8%[8][160] * 2025年平均CPI预测为-0.2%[8][160]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测在2025年底为7.10[8][160] 其他重要内容 * 全球硬数据在8月份似乎出现反弹,但截至报告时仅获得60%的数据[55][58] * 美国和欧元区的调查数据接近美国大选前的水平,但美国调查数据仍比年初水平低1.2个标准差[65][71] * 欧元区财政展望未包括复苏基金的减退/偿还,这可能从2027年开始对增长产生几个十分之一的拖累[122] * 报告使用了瑞银证据实验室(UBS Evidence Lab)的人工智能深度语音模型来分析央行官员的讲话 sentiment[133][136]
中国 - 9 月经济活动数据、第三季度 GDP 及四中全会预览-China_ Preview of September activity data, Q3 GDP and the 4th Plenum
2025-10-16 09:48
行业与公司 * 涉及中国宏观经济和即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1][8] 核心观点与论据 * 预计9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小幅上升至5.3%,高于8月的5.2%,主要论据包括制造业PMI改善、出口韧性以及汽车产量增长(9月汽车产出增长从8月的13.5%升至17.2%)[5] * 预计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放缓至3.1%,低于8月的3.4%,主要原因是高基数效应,但部分领域如汽车零售额增长从8月的5.9%微升至6.3%显示出韧性[9] * 预计9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保持疲软,为-4.6%,反映建筑PMI疲软、持续的反内卷政策以及漫长的房地产低迷,尽管天气条件好转[5] * 维持第三季度实际GDP同比增长预测为4.8%,低于第二季度的5.2%,主要论据是出口韧性超出最初担忧,但环比增速预计从第二季度的1.1%放缓至0.9%[9] * 对即将召开的四中全会的看法是可能不会对市场产生显著影响,但存在双向风险,若强调消费和放松监管则为积极,若强调加强党的控制和收紧监管则为消极[10] * 预计政策对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论调将保持支持,这与近期的政策沟通一致[11] * 预测略高于市场共识(工业增加值5.2% vs 共识4.9%,零售销售3.1% vs 共识2.9%,第三季度GDP 4.8% vs 共识4.7%),但略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共识(-0.2% 年初至今 vs 共识0%)[7] 其他重要内容 * 四中全会将于10月20日至23日举行,市场预期将获得更多关于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信号,全会公报预计于23日左右发布,十四五规划建议预计数日后发布,完整报告预计于2026年3月中旬批准发布[8] * 文件列出了直至2025年12月的关键宏观催化剂时间表,包括GDP发布、四中全会、东盟峰会、APEC会议、美国对华额外关税生效、G20峰会等关键日期[12] * 展望第十五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需要解决如何培育新增长引擎、如何平衡供需以及如何更可持续地提振国内消费和私人信心等关键问题,市场关注增长目标、政策优先领域和结构性改革[14]
AI spending looks impressive but it's probably the peak, says Barclays' Jonathan Millar
Youtube· 2025-10-16 02:50
AI资本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 - 当前AI支出已达到对年化GDP增长贡献的峰值 尽管其增长在过去一年呈指数级增长[2] - AI需要持续高速增长才能对3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产生可衡量的影响 因为其目前在经济中占比相对较小[2] AI投资对潜在GDP增长的影响 - 仅通过AI资本支出对潜在GDP增长产生可衡量影响的门槛非常高 需要美国整体商业固定投资每年永久性增长约20%才能实现潜在GDP增长提高约1个百分点[4] - 与1990年代相比 当时商业固定投资以12%的速度增长了约七年 确实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幅度不大[5] 当前AI投资阶段与历史对比 - AI投资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 需要资本支出持续以当前速度增长才能产生显著影响[8] - 即使考虑到电力等基础设施的额外建设 其对GDP增长的贡献也相对有限[8] - 1990年代在生产率方面表现突出 但当前要维持类似增长水平面临挑战[8]
全球经济综述_2025 年 10 月 10 日-Global Economics Wrap-Up_ October 10, 2025
2025-10-15 22:44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该纪要为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发布的全球经济研究报告 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 包括美国 欧元区 德国 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 日本 英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中国 印度 巴西 俄罗斯等[1][3][5][6][7]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全球政治事件与影响 *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二周 导致大量关键经济数据发布推迟 停摆每持续一周将使第四季度年化GDP增长率降低0.11个百分点 并在停摆结束后于第一季度产生同等幅度的提振[3][4] * 法国总理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努辞职引发新的政治不确定性 公司因此将法国2026年增长预测下调0.1个百分点至0.8% 并将2026年政府赤字预测上调0.1个百分点至GDP的5.3%[3][5] * 日本自民党选举高市早苗为新任党魁 但预计其不会在短期内大幅放宽财政政策 对日本央行政策亦无显著影响[3][6] * 预计加拿大和英国预算将分别于11月4日和11月26日公布 预计加拿大预算将侧重于近期效率和长期投资 而英国将进一步进行财政整顿[3] 全球经济数据与指标 * 全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在9月下降0.5点至52.9 反映出制造业(下降0.1点至50.8)和服务业(下降0.5点至52.8)的双双下滑[3] * 公司内部追踪指标显示 美国9月就业增长追踪器反弹至每月8万人 而5月约为0 劳动力市场紧张指标在9月进一步下降至2015年水平[5] * 对9月核心CPI的初步估计为0.26% 低于8月发布的0.35%[5] 主要地区经济展望与预测 * 对美国 预计政府停摆将在10月中旬军队发薪日前后结束 对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为1.9%(年度平均)和1.7%(第四季度/第四季度)[3][5][7] * 对欧元区 通胀已基本正常化 预计核心通胀将在未来几年保持在2%左右 整体通胀预计在2025年底达2.0% 2026年底达1.8% 2027年底达2.0%[5][7] * 对德国 尽管年初至今实际支出低于历史预算执行情况 但公司仍对财政方案持乐观态度 预计第四季度支出将显著增加[5] * 对日本 继续预期日本央行下一次加息在2026年1月 市场定价已朝此方向移动[6] 亚太与新兴市场央行政策动向 * 新西兰储备银行将政策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2.5% 符合公司预测但超出共识预期的25个基点降息 公司现预计更深的宽松周期 终端利率将达2.0%[6] * 菲律宾央行意外降息25个基点 公司现预计2025年12月再降息25个基点[6] * 泰国央行在10月会议上意外维持利率不变 公司维持对两次25个基点降息的预测[6][10] * 波兰央行降息25个基点至4.5% 肯尼亚和埃及央行均降息 符合共识预期[10]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包含详细的GDP增长预测对比表格 列出了公司预测与市场共识对各经济体2024年实际值 2025年和2026年年度平均及第四季度/第四季度增长率的预测[7][8] * 报告附有大量监管披露声明 包括分析师认证 潜在利益冲突 报告分发的区域限制和法律免责声明等[2][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
Fed Governor Chris Waller: Still believe we need to cut rates, but need to be 'cautious about it'
Youtube· 2025-10-10 20:18
美联储主席提名 -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沃勒表示不确定自己是否为美联储主席职位的最终候选人,但认为面试过程顺利且以严肃的经济讨论为主 [1][2] 数据缺失下的政策制定 - 在缺乏官方经济数据的情况下,政策制定可依赖大量私营部门数据来拼凑经济状况的全貌 [4][5] - 尽管私营数据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或覆盖面广,但多个来源均指向劳动力市场疲软的相同故事,这为政策提供了关键依据 [5][6] 劳动力市场状况评估 - 评估认为劳动力市场疲软,ADP数据与劳工统计局数据趋势一致,过去几个月就业增长可能为负值 [7] - 企业普遍表示没有大规模招聘计划,仅维持现有岗位而不进行补缺,这与私营部门数据反映的情况一致 [7][8] - 公开数据和私营数据均未显示劳动力市场紧张的迹象,例如工资上涨或职位空缺增加 [15][16] 通胀与关税影响 - 认为关税影响是一次性的价格水平上涨,不会导致持续性通胀,央行应忽略这类暂时性因素 [12][13] - 关税传导呈现两极分化,企业对高收入消费者转嫁关税成本,但对低收入消费者则完全不转嫁,因其客户对价格敏感 [18] - 数据显示过去6个月商品价格变化与关税规模存在明显相关性,关税传导率约为40% [19] 利率政策前景 - 基于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主张应降息,但需保持谨慎,因为GDP增长预测接近4%与负的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矛盾 [20] - 政策路径取决于劳动力市场是否反弹以匹配GDP增长,或是GDP增长回落,因此需采取渐进式降息以避免重大误判 [21][22] - 市场对年底前连续降息的定价是合适的,以每次25个基点的步伐推进允许根据后续数据灵活调整 [22][23] 私人信贷市场风险 - 评估认为私人信贷市场系统性风险较低,因其交易结构中包含大量股权缓冲,通常有50%或以上的股权,需先侵蚀股权后才会发生违约 [24][25] - 投资者承担风险是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央行职责不在于保护个人财富,亏损是风险自担的结果 [26]
China Stocks Rally Despite Soft Consumption Data and Rising Trade Tensions
FX Empire· 2025-10-09 11:43
GDP Outlook Strengthens Despite Near-Term ChallengesDespite weak sentiment toward the Golden Week holiday, economists continue to raise GDP projections for 2025. The World Bank projected GDP growth of 4.8%, up from April’s 4.0%, while expecting the economy to expand by 4.2% in 2026. The World Bank attributed the slowdown in 2026 to weaker external demand and fewer fiscal stimulus measures.The outlook for 2026 contrasts with expectations of Beijing setting a 4.5% to 5% GDP growth target for the year.CN Wi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