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模式
搜索文档
新能源车险的困境与救赎
华尔街见闻· 2025-05-19 10:28
新能源车险行业亏损现状 - 特斯拉2024年在美国保险费收入达9.92亿美元,但赔付率高达103%,较美国财产与意外险平均赔付率高出37.1个百分点[1][4] - 中国新能源车险2024年综合成本率达107%,行业整体亏损57亿元;2025年一季度比亚迪自营车险综合成本率为103%,现代财险因主营新能源网约车业务达122%[5] - 仅人保财险因规模效应公开表态力争2025年实现新能源车险盈利,其他险企与车企均面临承保亏损压力[5] 亏损核心原因 - 维修成本高企:全铝一体式车身等技术导致碰撞后需整体更换部件,特斯拉、小鹏、蔚来等品牌维修费用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7][8][9] - 零部件供应垄断:核心部件仅限车企授权4S店供货,车型迭代快导致旧车配件难以量产,险企缺乏维修环节议价能力[10][11] - 营运车占比过高:2024年新能源营运车占比较燃油车高约10个百分点,人保财险披露其数量为燃油车五倍,高出险率推高整体赔付支出[12] 行业解决方案探索 - 主机厂尝试自营UBI模式:特斯拉通过车载传感器收集驾驶行为数据定价,但2024年仍亏损且客户投诉理赔周期长达数周至数月[13][14][18] - 第三方合作优化服务:车车科技为特斯拉、蔚来、小鹏等提供保险数字化方案,太保与上汽合作基于驾驶习惯定制个性化保费[21][22] - 维修体系改革需求:需推动零部件通用化与标准化,引入第三方维修机构打破垄断以压降成本[25] 自动驾驶技术的影响 - 辅助驾驶降低事故率:特斯拉利用安全驾驶数据训练FSD模型,人保财险验证辅助驾驶可减少系统故障导致的群体性风险,L3/L4测试车事故率显著低于人类驾驶员[26] - 新险种开发进展:人保与太保正开发L3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专属车险,针对系统功能缺陷、数据泄露等风险设计复合型产品[26][32] - 责任划分与法律框架:德国L4级以上自动驾驶事故责任不再由驾驶人承担,美国加州要求制造商购买500万美元保险覆盖人身伤亡与财产损害[29][30] 未来责任主体变化 - 保险投保人可能从车主延伸至制造商:怀俄明州要求商业自动驾驶车辆配备500万美元保险,加州法律明确制造商需承担赔偿责任[30] - 多方合作成为趋势:险企需与汽车制造商、科技公司、芯片供应商共同制定产品标准与数据平台,以适配自动驾驶复杂场景[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