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

搜索文档
推动支点能级跨越 湖北力争2027年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
证券时报网· 2025-04-30 20:48
经济总量目标 - 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2030年达到9万亿元左右 [1] 投资扩量提质 - 实施万企万亿"智改数转"工程,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1] - 统筹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双轮驱动,力争2027年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 [1] - 深化大财政体系建设,实现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 [1] 消费市场发展 - 持续提升养老托幼、教育医疗、家政便民、文体旅游等服务供给质量 [1] - 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支持武汉打造国际消费重要城市 [1] - 加快建设襄阳、宜昌等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擦亮"放心消费在湖北"品牌 [1] 企业培育与发展 - 力争每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0万户左右,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万人左右 [2] -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的梯度支持政策 [2] - 力争到2027年企业总数达到320万家左右,2030年达到400万家左右 [2] 科技金融中心建设 - 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加快打造创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基金群 [2] - 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积极申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2] - 持续推进中碳登建设,探索发展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服务 [2] 供应链与产业集群 - 加快实现"51020"现代产业集群供应链平台全覆盖 [3] - 做强做优供应链物流、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贸易数字化等4个功能型供应链平台 [3] - 力争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重点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3] 技术标准与品牌集群 - 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技术标准研制 [3] - 培育领军品牌集群,打造"制造翘楚""鱼米之乡""世界光谷"等品牌 [3] - 促进"51020"现代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3]
中央定调经济工作:巩固回升基础,破解 “四稳” 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4-28 20:21
经济政策与宏观数据 -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6.5%,但存在需求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结构性矛盾 [1] - 青年失业率为14.9%,政策提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措施 [1] - 全年预计释放流动性1.5万亿元,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38% [4] -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预计2025年达32% [6] 消费与就业 - 苏州发放养老服务消费券带动12万个养老护理岗位新增,老年消费市场规模环比增长18% [1] - 深圳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20%,带动专利申请量增长23% [1][2] - 福建省冰雪旅游、线上消费等新业态带动2024年社零增长3.5% [5] - 云南省通过中老铁路“澜湄快线”推动榴莲进口量达18.1万吨,带动相关消费增长24.2% [3] 外贸与科技 - 提高13%出口退税率、设立2000亿元外贸转型基金,预计降低受影响企业综合成本8-12个百分点 [2] -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技术攻关项目增长37%,广州金控集团发行全国首单低空经济科创债募资2亿元,利率1.95% [2] - 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10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带动上下游就业500万人,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68% [5] 市场与制度创新 - 2024年清理隐性壁垒3.2万项,民营企业投诉案件处理效率提高40% [3] - 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内要素流动效率提升15%,跨区域商品流通成本下降1.2个百分点 [3] - 全国百城新房库存规模同比下降11%,去化周期缩短至21.3个月,一线城市限购松绑带动成交环比回升25% [3] 新兴产业与开放战略 - 低空经济2023年市场规模达5059.5亿元,预计2035年突破3.5万亿元 [6] - RCEP升级谈判覆盖东盟10国+日韩澳新,数字货币跨境结算试点拓展至“一带一路”37国 [4] -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产能提升至75万辆/年,带动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增长28% [4] 财政与投资 - 新增专项债的60%投向新基建,预计撬动社会资本10万亿元,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5] - 2025年1-2月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 [5]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 [4]
三部门印发!支持保险公司发起设立私募基金,投资股市并长期持有!
证券时报· 2025-04-01 16:57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 量发展实施方案》,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科技金融 制度逐步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不断完善,外部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科 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扩面、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 保障,加快实现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其中提出,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银行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 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充分利用知识产权、创新积分制、技术合同、产业链交易等信息,完善科技金融特色产 品。对科技型企业营运资金需求测算的具体方法,可根据经营管理实际自行统筹确定。对于经营现金流回收周 期较长的流动资金贷款,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最长可达到5年。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办理的贷款,可根据 贷款合同约定的目的和用途,参照《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执行或适用《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贷款可 以用于研发及专利产业化。 其中提到,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有序扩大至具备经济实力较强、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