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s
搜索文档
SANMINA CORPORATION INVITES YOU TO JOIN ITS SECOND QUARTER FISCAL 2025 EARNINGS CONFERENCE CALL
Prnewswire· 2025-04-22 09:00
文章核心观点 Sanmina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4月28日下午5点(美国东部时间)举办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相关网络直播和资料可在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板块获取 [1] 公司信息 - 公司为财富500强企业,是全球电子制造服务市场领先的集成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 [2] - 公司作为技术领导者,为工业、医疗、国防与航空航天、汽车、通信网络和云基础设施等市场的原始设备制造商提供端到端制造解决方案 [2] - 公司在全球关键地区设有工厂,更多信息可访问www.sanmina.com [2] 公司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高级副总裁为Paige Melching,联系电话408.964.3610 [3] - 公司标志链接为https://mma.prnewswire.com/media/10544/SANMINA_CORPORATION_LOGO.jpg [3]
Jabil(JBL)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3-20 23:26
业绩总结 - 第二季度净收入为67.28亿美元,同比下降8%[4] - U.S. GAAP营业收入为2.45亿美元,同比下降78%[4] - U.S. GAAP净收入为1.17亿美元,同比下降87%[4] - U.S. GAAP稀释每股收益为1.06美元,同比下降85%[4] - 核心营业收入(非GAAP)为3.34亿美元,同比下降1%[4] - 核心每股收益(非GAAP)为1.94美元,同比增长15%[4] - 第二季度的核心利润率(非GAAP)为4.8%[8] 未来展望 - 预计第三季度净收入在67亿美元至73亿美元之间[11] - 第三季度U.S. GAAP营业收入预计在2.82亿美元至3.52亿美元之间[11] - 预计FY25的净收入为279亿美元,核心利润率为5.4%[24] 数据分析 - 2025年2月28日的运营收入为245百万美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1,131百万美元下降了78.3%[30] - 核心运营收入(非GAAP)在2025年上半年为681百万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837百万美元下降了18.7%[30] - 2025年2月28日的净收入为117百万美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927百万美元下降了87.4%[30] - 每股稀释收益(GAAP)在2025年为1.06美元,较2024年的7.31美元下降了85.5%[30] - 每股稀释核心收益(非GAAP)在2025年为1.94美元,较2024年的1.68美元增长了15.5%[30] - 2025年2月28日的核心EBITDA(非GAAP)为488百万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505百万美元下降了3.4%[30] - 2025年2月28日的库存天数为80天,较2024年的87天减少了8.0%[30] 成本与费用 - 2025年2月28日的摊销费用为15百万美元,较2024年的9百万美元增加了66.7%[30] - 2025年2月28日的重组、遣散及相关费用为45百万美元,较2024年的70百万美元下降了35.7%[30] - 2025年2月28日的股权激励费用为21百万美元,较2024年的23百万美元下降了8.7%[30]
Jabil(JBL)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0 23:24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67亿美元,剔除上年同期剥离的移动业务约2.5亿美元后,同比增长3% [8] - 本季度核心运营收入3.34亿美元,核心运营利润率5%,净利息支出6100万美元 [8] - GAAP基础上,运营收入2.45亿美元,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1.06%,核心摊薄后每股收益1.94% [9] - 库存天数环比增加4天至80天,同比减少7天,扣除客户库存押金后为61天,较上季度增加5天,略高于55 - 60天的目标范围 [13][14] - 第二季度运营现金流3.34亿美元,净资本支出7300万美元,全年预计净资本支出占收入的1.5% - 2% [15] - 第二季度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61亿美元,年初至今调整后自由现金流4.87亿美元,预计全年自由现金流超12亿美元 [16] - 第二季度末资产负债表健康,债务与核心EBITDA比率约1.4倍,现金余额约16亿美元 [17] - 第二季度回购250万股,当前1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还剩3.64亿美元,预计在2025财年末完成 [17] - 预计第三季度公司总营收在67 - 73亿美元之间,核心运营收入在3.48 - 4.08亿美元之间,GAAP运营收入在2.82 - 3.52亿美元之间,核心摊薄后每股收益在2.08% - 2.48%之间,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在1.50% - 1.99%之间 [21] - 预计2025财年净利息支出在2.4 - 2.45亿美元之间,核心税率为21% [22] - 预计2025财年营收约279亿美元,核心运营利润率5.4%,核心每股收益8.95% [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受监管行业部门 - 本季度营收约27亿美元,同比下降8%,核心运营利润率同比提高20个基点至4.8% [9][10]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30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 [19] 智能基础设施部门 - 本季度营收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核心运营利润率为5.3%,较上年同期提高110个基点 [10]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2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2% [19] 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部门 - 本季度营收13亿美元,同比下降13%,剔除上年剥离的移动业务后,营收增长约4%,核心运营利润率为4.5% [11][12]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12亿美元,同比下降16% [2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相关业务本财年预计营收约7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主要来自数据云基础设施 [31][50] - 数字商务预计在2025财年增长14% [35] - 医疗保健方面,收购美国制药国际公司后,可服务无菌灌装和口服固体制剂市场,开拓200亿美元潜在市场 [3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重视维持大规模全球制造布局,作为美国本土制造服务提供商,其美国制造业务占比大,能帮助客户应对关税等复杂情况 [25] - 智能基础设施业务预计在2025财年实现17%的报告增长,剔除2024财年末退出的传统网络业务后约27% [31] - 计划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扩张,以支持光子学能力,长期有望在印度国内发挥重要作用 [34] - 持续进行能力驱动的并购,如收购制药国际公司,以填补能力差距,开拓新市场 [13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团队在动态运营环境中表现出色,公司具有韧性,有望实现未来营收增长、利润率提升和强劲自由现金流 [18] - 关税虽可能影响终端客户需求,但对公司是成本转嫁,公司认为自身能帮助客户应对复杂情况,且互惠关税可能使制造竞争环境更公平 [26][74] - 公司多元化业务组合表现出韧性,部分市场如资本设备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表现出色,而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5G等市场需短期谨慎 [30][39] 其他重要信息 - 会议进行直播,结束后完整录音将在公司网站提供回放,会议中包含前瞻性声明,相关风险和不确定性在2024财年10 - K表格年度报告和其他SEC文件中列出 [3][4][5]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在美国的现有布局以及支持客户转移制造业务的能力和成本情况 - 公司是美国本土制造服务提供商,在美国有60年经验,拥有30个工厂,部分业务如医疗保健和智能基础设施主要在美国开展,能产生大量收入 [44][45] - 转移制造业务取决于终端市场,部分市场价格弹性大,可向客户转嫁成本,公司曾在6个月内从零开始建立并运营一个工厂,有能力帮助客户转移到美国 [46][48] 问题2: 云业务和AI相关收入增长情况,以及硅光子学市场机会、在古吉拉特邦的计划和市场趋势 - AI收入从去年的约50亿美元逐步提升至75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主要来自数据云基础设施 [50] - 公司约18 - 24个月前收购英特尔相关业务,获得硅光子学能力,目前与超大规模客户有3 - 4亿美元业务,正积极拓展,将在OFC展示160G能力,未来前景良好 [51][52][53] 问题3: 2025财年网络和医疗保健预测下调的原因 - 主要是5G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网络供应商情况导致预测下调 [56] 问题4: 智能基础设施业务本季度积极变化的驱动因素 - 半导体资本设备的自动化测试业务因定制芯片测试需求增加而表现良好,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势头良好,虽部分网络和通信业务受5G基础设施影响,但整体增长预期强劲 [62][63] 问题5: 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部门利润率疲软的原因及改善路线图 - 上年第二季度有一个月的移动业务收入,影响了同比数据,且该业务有季节性,第一季度表现好,第二季度通常较慢 [66][67] - 未来数字商务业务有潜力,包括人形机器人、自动化和仓库自动化等领域 [67][68] 问题6: 客户对关税和潜在关税的反应,以及是否有客户计划将采购转移到美国 - 公司在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业务受关税影响较小,互惠关税情况不明,但可能使制造竞争环境更公平 [73][74] - 关税情况对公司总体是积极的,但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终端客户需求下降,目前未出现这种情况,转移到美国取决于终端市场,医疗保健和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在美国占比大,数字商务和互联生活业务中消费者相关产品转移较难 [75][76][77] 问题7: 2025财年指导中是否考虑了关税因素,以及是否考虑了潜在价格上涨或不确定性带来的收入逆风 - 公司在中国和加拿大业务受关税影响小,墨西哥业务80% - 90%符合美国MCA协议,互惠关税细节不明,目前不担心墨西哥业务 [81] - 长期来看,关税可能影响销量,但未来六个月内不会,公司在指导中对已知终端市场保持谨慎 [82][83] 问题8: 剔除移动业务和传统网络业务后,公司增长情况及第四季度增长减速的原因 - 剔除传统网络业务后,本季度同比增长8.5%,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同比增长将达37% [91] - 指导谨慎是因为当前环境不确定,谨慎态度涉及所有终端市场 [94][96] 问题9: GPU机架和液冷加速的含义以及与竞争对手相比的优势,以及汽车运输部门对下半年电动汽车生产的预测和抵消措施 - 公司通过设计架构和工程能力,在与超大规模客户的数据中心建设合作中提高了新产品推出时的良品率,GPU相关业务是增长催化剂,液冷业务收购进展良好,虽未计入预测,但潜力大 [101][102] - 汽车运输部门对预测保持谨慎,部分预测下调被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和大客户的电力业务抵消,并非如“融化的冰块”般糟糕 [105][106] 问题10: 公司在CPO组装方面的优势,以及收发器业务进展和服务器机架业务增长的时间安排 - 公司在CPO组装方面有优势,在交换设备方面有能力,开发了CPO产品线,采用英特尔技术,受益于激光短缺情况,目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增长潜力大 [112][113][114] - 收发器业务与一家超大规模客户进展良好,正在向其他客户报价,将在OFC展示160G能力,硅光子学市场前景好 [116] - 服务器机架业务增长一是因为市场份额扩大,二是终端市场增长,全球主权数据中心处于早期阶段,有增长空间 [121][122] 问题11: 客户采购组件方式的变化以及是否有其他并购机会 - 关于供应链本地化和区域化的讨论正在进行,但尚未有重大变化,将供应链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需要多个季度 [128][129] - 公司近期的制药收购取得良好效果,吸引了制药公司的兴趣,公司会持续关注大型公司的技术路线图,进行能力驱动的并购,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一些项目 [132][133][134]
Jabil(JBL)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20 20: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67亿美元,剔除上年同期剥离的移动业务约2.5亿美元后,同比增长3% [6] - 本季度核心运营收入3.34亿美元,核心运营利润率5%;GAAP基础上运营收入2.45亿美元,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1.06美元,核心摊薄后每股收益1.94美元 [7] - 第二季度净利息支出6100万美元,预计2025财年在2.4 - 2.45亿美元之间;核心税率本季度及全年预计为21% [7][12] - 第二季度运营现金流3.34亿美元,净资本支出7300万美元,全年预计净资本支出占收入的1.5% - 2% [10] - 第二季度调整后自由现金流2.61亿美元,年初至今调整后自由现金流4.87亿美元,预计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超12亿美元 [10][25] - 第二季度末资产负债表健康,债务与核心EBITDA比率约1.4倍,现金余额约16亿美元 [10] - 第二季度回购250万股,当前1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还剩3.64亿美元,预计2025财年末完成 [10] - 预计2025财年营收约279亿美元,核心运营利润率5.4%,核心每股收益8.95美元 [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受监管行业部门 - 本季度营收约27亿美元,同比下降8%,核心运营利润率同比提高20个基点至4.8% [7]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30亿美元,同比下降约1% [11] 智能基础设施部门 - 本季度营收26亿美元,同比增长18%,核心运营利润率5.3%,同比提高110个基点 [7]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28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2% [12] 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部门 - 本季度营收13亿美元,同比下降13%,剔除上年剥离的移动业务后,营收增长约4%,核心运营利润率4.5% [8] - 预计第三季度营收12亿美元,同比下降16%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AI相关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资本设备市场需求强劲,推动智能基础设施部门增长;数字商务和仓库自动化市场同比增长,符合互联生活部门节后季节性规律 [8] - 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市场表现疲软,导致受监管行业部门营收下降;5G终端市场需求下降,部分抵消智能基础设施部门的增长;互联生活市场需求同比减弱,拖累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部门营收 [7][8][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重视维持大规模全球制造布局,作为美国本土制造服务提供商,凭借全球和美国的制造布局,能帮助客户应对潜在关税等复杂情况 [15] - 智能基础设施业务有望在2025财年实现17%的报告增长,剔除2024财年末退出的传统网络业务后约27%,AI相关业务预计本财年收入约75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0% [20] - 计划在印度古吉拉特邦扩张,以支持光子学能力,长期有望在印度国内发挥重要作用 [21] - 数字商务业务预计在2025财年增长14%,公司通过收购美国制药国际公司,增强制药和医疗保健业务能力,开拓20亿美元的潜在市场 [22][2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尽管经营环境充满挑战,但公司团队表现出色,多元化业务组合展现出韧性,部分市场表现优异,部分市场需短期谨慎对待,公司有望实现未来营收增长、利润率提升和强劲的自由现金流 [11][27][28] - 潜在关税情况受密切关注,公司作为美国本土制造服务提供商,凭借全球和美国的制造布局,有能力应对;关税虽可能影响终端客户需求,但对公司而言是可转嫁成本 [15][26] 其他重要信息 - 本季度库存天数环比增加4天至80天,符合业务季节性规律,同比减少7天;扣除客户库存押金后,库存天数为61天,环比增加5天,略高于目标范围,预计随着财年推进将恢复正常 [9]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公司在美国的现有布局及支持客户转移制造的能力和成本情况 - 公司是美国本土制造服务提供商,有60年美国运营经验,现有30个美国工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曾在6个月内从零开始建立并运营一个工厂,帮助客户转移制造高度可行,但具体取决于终端市场 [30][33][34] 问题2:云收入和AI相关收入的机会,硅光子学市场的增长及公司在古吉拉特邦的计划 - 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和AI收入增长显著,AI收入从去年约50亿美元提升至75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公司通过收购获得硅光子学能力,目前与超大规模客户有3 - 4亿美元业务,正积极拓展;将在OFC展示1.6能力,该市场未来前景良好;在古吉拉特邦的扩张计划支持光子学能力发展 [35][36][38] 问题3:2025财年网络和医疗保健预测下调的原因 - 主要是5G基础设施方面存在不确定性,网络供应商情况导致预测下调 [40] 问题4:智能基础设施业务本季度积极变化的驱动因素 - 半导体资本设备的自动化测试业务前景良好,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业务势头强劲,尽管部分5G基础设施业务有影响,但整体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增长预期强劲 [46][47] 问题5:互联生活与数字商务部门利润率疲软的驱动因素及改善路线图 - 去年第二季度有一个月的移动业务收入,影响同比数据;该部门有季节性,第一季度表现出色,第二季度通常较慢;未来数字商务业务,如人形机器人自动化、仓库自动化等,有很大增长潜力 [50][51][52] 问题6:客户对潜在关税的反应及公司2025财年指导中对关税的假设 - 公司在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业务受关税影响较小,墨西哥80% - 90%的业务符合USMCA协议;互惠关税虽不确定,但从整体看可能使制造业竞争更公平;目前未看到终端客户需求下降,但长期可能有影响;公司在指导中对受影响的终端市场保持谨慎 [56][59][66] 问题7:考虑剥离业务后,公司的实际增长情况及第四季度增长减速的原因 - 剔除传统网络业务后,本季度同比增长8.5%,智能基础设施业务同比增长将达37%;第四季度指导谨慎是出于整体审慎考虑,对所有终端市场都持谨慎态度 [74][76][77] 问题8:GPU机架和液冷加速的含义及公司优势,对电动汽车下半年生产的信心及该部门的抵消措施 - 公司通过设计架构和工程能力,在数据中心建设中实现更高的首发良率;液冷业务收购进展顺利,带来垂直和定制解决方案的机会;电动汽车业务有增减因素,部分预测下调被中国OEM市场和大客户的电力业务抵消,公司采取审慎态度 [81][82][84] 问题9:公司在CPO组装方面的优势,收发器业务进展,银机架收入增加的驱动因素及增长节奏 - 公司在CPO组装方面有优势,在交换设备方面有能力和开发线,拥有硅光子学技术,采用英特尔嵌入式激光芯片,可应对激光短缺问题;收发器业务与一家超大规模客户进展良好,正在向其他客户报价,将在OFC展示1.6能力;银机架收入增加主要是市场份额扩大和终端市场增长,全球主权数据中心处于早期阶段,有很大增长空间 [87][88][94] 问题10:客户采购组件的行为变化及公司潜在的收购机会 - 客户关于供应链本地化和区域化的讨论正在进行,但尚未有重大变化;公司近期的制药收购取得良好效果,收到很多制药公司的兴趣;公司持续关注大型公司的技术路线图,进行适当的能力驱动型收购 [99][1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