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新加坡金管局维持货币政策不变 称经济增长强于预期
新华财经· 2025-10-14 10:57
货币政策立场 - 新加坡金管局决定维持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区间的升值斜率、宽度及中心轴水平不变[1] - 尽管今年已两次放宽货币政策,但鉴于经济增长强于预期且通胀前景将回升,因此维持现有政策立场[1] - 当前的政策立场被认为能够有效应对中期物价稳定面临的任何风险[3] 经济增长表现与展望 - 新加坡经济2025年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3%,略低于上一季度的1.5%[1] - 2025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率为2.9%,超出市场预期,主要得益于制造业和面向内需的消费领域的韧性[1] - 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率达到3.9%,全年产出缺口将保持为正[1] - 展望2026年,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至接近趋势水平,产出缺口将收窄至零附近[1] - 全球经济韧性由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强劲投资支撑,但未来增长预计将放缓,程度可控[1] 通货膨胀情况与预测 - 新加坡金管局核心通胀率在今年7月至8月同比放缓至0.4%[2] - 核心通胀率放缓主要反映政府补贴、进口成本受抑制以及国内成本压力减弱[2] - 预计2025年全年核心通胀率平均为0.5%左右,2026年将介于0.5%至1.5%之间[2] - 2025年整体通胀率预计平均为0.5%至1.0%,2026年预测在0.5%至1.5%区间[2] - 核心通胀率短期内可能进一步小幅下行,但随后将逐步回升[2] 经济前景风险 - 贸易冲突和摩擦的再次出现可能影响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表现[3] - 全球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对招聘和投资产生滞后影响[3] - 人工智能投资热潮的突然回调也构成下行风险[3]
经济增长动能澎湃 北京西城建设高品质现代化幸福之城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22:03
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GDP突破6000亿大关,达6038亿元 [1] - 经济密度达119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超55万元,均居全市首位、全国前列 [1] - "十四五"期间经济迈上新的千亿台阶 [1] 金融业发展 - 金融街资产规模达156万亿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1] - 金融业贡献全市近七成的金融业税收 [1] - 汇聚"一办一行一总局一会"等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国家主要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机构总部、金融行业协会 [1] 资产管理行业 - 汇聚资管机构260余家,资管规模突破20万亿元 [3] - 以北交所为核心的资管生态圈加速扩圈,上市公司超过270家,吸引投资者超800万户 [3] - 金融街论坛作为国家级、国际性金融对话平台,"中国金融改革发展风向标"作用鲜明,去年参会外籍嘉宾比例超40% [3] 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 - 金融科技爆发式增长,金科新区六年完成楼宇改造43.4万平方米,汇聚头部企业269家,注册资本金超1400亿元,产值跃升至千亿级水平 [3] - 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突破2400亿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超1100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40%以上 [5] - 三大通信运营商人工智能大模型全部落地,数据要素综合实验区入选项目全市最多 [3][5] 产业政策与招商引资 - "两区"建设持续发力,纳入市级项目945个,总金额7682亿元,新增预计投入资金、项目平均金额、落地项目金额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 [5] - "十四五"以来出台产业支持政策18项,兑现资金62亿元,设立20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 [6] - 招商服务体系不断拓展,设立欧洲投资贸易服务联络站和13个全球招商联络站 [6] 营商环境与企业服务 - "服务包"企业增加至千家,服务满意率99.9%,离境退税商店266家,国际学校、医疗设施持续增加 [6] - 发布实施"梦想伙伴、出海领航、AI生态"央地合作三项计划,与25所知名高校共建发展联盟 [6] - 国资国企布局加快向高精尖服务业转型 [6]
香港金管局:2025年9月底香港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92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08 17:01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金管局今日(10月8日)公布,2025年9月底香港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192亿美 元(2025年8月底为4216亿美元)。连同未交收外汇合约在内,香港于2025年9月底的外汇储备资产为4189 亿美元(2025年8月底为4211亿美元)。为数4192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资产总额,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5倍 多,或港元货币供应M3约37%。 ...
境外投资者迎利好,央行、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21:59
政策发布与核心内容 - 跨境债券回购业务于9月26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公告推出 [1] - 政策支持所有已进入内地在岸债券市场的境外机构参与在岸债券回购业务 [1] - 境外机构可通过在岸债券回购业务获得人民币流动性并汇出境外使用 [1] 政策目标与市场影响 - 该措施将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提供更稳定的流动性并有效降低人民币融资成本 [1] - 业务有助于提升在岸债券的国际吸引力并增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投融资功能 [1] - 业务推出有助于提升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及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意愿 [2] 操作模式与过渡安排 - 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回购业务将采取国际市场通行做法 [2] - 已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回购业务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享有12个月过渡期可按原模式交易 [2] 风险管控与业务定位 - 政策在交易、托管、结算、汇兑等环节加强设计以实现资金闭环管理 [2] - 政策通过交易托管数据报告等方式强化穿透式监管和监测 [2] - 跨境回购和离岸人民币回购业务相辅相成可满足离岸投资者资产配置和流动性管理需求 [1]
(机遇香港)香港金管局:香港日均外汇交易额20年内增长逾六倍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9:42
外汇与债券市场增长 - 香港日均外汇交易额在20年内增长超过六倍,于2024年达到6700亿美元 [1] - 香港外汇交易全球排名从第六位升至第四位 [1] - 以港元计价的未偿还债券总额由2005年的6640亿港元增至去年超过2.8万亿港元 [1] 市场活动与议题 - 财资市场高峰会有超过300人参与 [3] - 高峰会探讨议题包括环球金融秩序、香港作为企业财资中心的枢纽角色,以及人工智能应用对财资市场的转变 [3] 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香港将加强人民币流动性机制,在融资方面为银行提供更大灵活性 [3] - 此举旨在进一步巩固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的地位 [3]
今天,香港重要发布
中国基金报· 2025-09-25 22:57
政策核心目标 - 推进香港成为全球固定收益及货币中心的策略性定位 [1] - 支持香港资本市场的多元和可持续发展 [5] - 在固收和货币市场中开发新机遇 [8] 四大支柱与十大措施 - 支柱一促进发行:透过政府债券引领市场、推广香港优势、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和基金等 [2] - 支柱二增加流动性:落实场外衍生工具制度、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2] - 支柱三扩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流动性和产品供应 [2] - 支柱四新世代基建:为市场基建做准备、助力电子交易平台发展、促进市场创新及代币化产品用例 [2] 具体实施细节与近期举措 - 尽快落实国债期货在香港挂牌交易 [6][7] - 将"互换通"每日交易限额从人民币200亿元提高到450亿元以应对国际投资者巨大需求 [7] - 推动离岸国债回购市场发展 研究建立中央交易对手结算系统 [7] - 进行公众咨询 涉及发放新牌照及降低有中央结算的对冲交易保证金 [7] - 与市场参与者进行债券及货币电子交易平台的可行性研究 [7] - 推出更多固定收益代币化产品并拓展应用场景 [7] 人民币业务发展 - 完善债券通"南向通" 推动更多内地投资者参与香港市场 [8] - 扩大离岸人民币业务 完善流动性安排 推出更多新工具 [8] - 拓宽人民币计价产品覆盖范围 鼓励更多机构推出人民币柜台股票 [9] 金融科技与基建 - 开发面向未来的数字化金融基础设施 [9] - 研究优化法律和监管制度 探讨推动数码债券发行的优化措施 详情预计明年年中公布 [9]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将发布固定收益和货币路线图
搜狐财经· 2025-09-25 11:25
香港金融市场发展举措 - 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于9月25日发布固定收益和货币路线图 [1] - 发展目标包括提升市场品质、韧性和连结性以支持创新 [1] - 将通过代币化债券等新工具及整合跨平台、跨地域、跨资产类别技术来发展市场 [1] 市场生态与风险管理 - 深化市场流动性并提供更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是重要方向 [1] - 确保生态系统在面对全球挑战时保持稳健 [1] - 市场发展需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投资和社会责任投资需求 [1]
重磅政策解读——金融四巨头开会,重要信息梳理
虎嗅· 2025-09-24 08:01
金融四巨头的会受到大家普遍的关注,央行、证监会、经管局以及外汇局的一把手,召开会议的主题 叫: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发展成就,今天就来给大家总结三个方向。 ...
香港金管局发布9月22日600亿人民币央行票据投标结果
搜狐财经· 2025-09-22 13:14
人民币央行票据发行概况 - 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25年9月24日发行六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 [1] - 本次票据发行总额为600亿人民币 [1] - 票据投标申请总额为1214.02亿人民币 [1] 票据发行利率与分配 - 票据平均接纳息率为1.62厘 [1] - 最高接纳息率为1.72厘,最低接纳息率为1.30厘 [1] - 按最高接纳息率计算的分配比例约为28.28% [1]
7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257亿美元,持仓规模创2009年以来新低
券商中国· 2025-09-19 15:29
百万用户都在看 刚刚,集体爆发!外围重磅,突然刷屏! 午后!A股,突然异动!什么情况? 刚刚,突然暴涨!重磅利好来袭! 利好来袭!人工智能,突传重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财政部官网发布的7月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reasury International Capital Data for June)(下 称"TIC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国债总额达到9.1587万亿美元。其中,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 模7307亿美元,较6月大幅减持257亿美元,持仓规模为2009年以来新低。 7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同时,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一、第二大债主的日本和英国在当月继续增持。截至今年7月,日本 持有美国国债规模达到1.1514万亿美元,较6月增持38亿美元,延续今年以来持续增持美国国债的态势;英国持有美国国 债8993亿美元,较6月大幅增持413亿美元。 自2022年4月以来,中国总体上呈现逐渐减持美国国债态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接受记者采访时 曾表示,长期来看,中国央行推进国际储备多元化,并在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