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码港元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金管局余伟文:“金融科技2030”聚焦四大领域 涵盖超40个具体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19:09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金管局今日(11月3日)于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公布"金融科技2030"。香港金管局 总裁余伟文在开幕致辞,阐述了"金融科技2030"愿景,旨在将香港发展成为一个稳健、有韧性与前瞻性 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金融科技2030"聚焦四大重点领域,统称"DART",涵盖超过40个具体项目。 促进金融代币化(Tokenisation):为推动香港蓬勃的代币化生态系统,香港金管局将进一步推进现实世 界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代币化。香港金管局会带头为资产代币化作示范,如将代币化政府债券的发行恒 常化,并同时探讨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代币化的可行性。这些资产在区块链上的结算将透过新型数码货 币实现,包括数码港元、代币化存款及受监管的稳定币。香港金管局即将推出Ensemble项目试点计划, 以支持真实交易,并继续与业界持份者及其他央行合作,培育创新代币化用例。 余伟文表示:"公私营及跨境合作的力量,正为我们迈向"金融科技2030"之路奠下更坚实的基础。秉 持"DART"策略的明确方向,让我们携手重塑金融未来,开启新篇章,突破界限,共同推动更可持续、 更共融的金融科技生态发展。" 构建新一代数据及支付基建(D ...
香港金管局:拟将代币化政府债券的发行恒常化,并探讨外汇基金票据及债券代币化可行性
搜狐财经· 2025-11-03 16:08
支持业界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香港金管局将推出全新AI²策略,进一步推动香 港以及其他地区金融业全面并负责任地应用人工智能。金管局将与业界合作,构建可共享和扩展的人工 智能基础设施以及金融业专用模型。金管局致力透过应用人工智能,提升银行服务的普及、便捷及个性 化,同时维持透明度与责任感,以维护公众信任。 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11月3日)于香港金融科技周2025公布"金融科技2030",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 在开幕致辞时表示,"金融科技2030"聚焦四大重点领域,涵盖超过40个具体项目,包括: 构建新一代数据及支付基建(Data and Payment Infrastructure)。香港金管局将发展稳健且面向未来的 基建,以支援安全、高效及可扩展的数据共享,并加强跨境支付互联,在多方面创造新机遇,如为企业 开拓信贷渠道、促进贸易融资,以及为市民提供更个人化的金融服务及更便捷的跨境汇款等。 强化业务及科技韧性,并为量子电脑时代做好准备(Resilience):香港金管局将采取积极措施,包括 为金融科技网络安全制订全新的认证架构,以及透过实时分析建立新的预警系统,加 ...
香港金管局:数码货币及数据基建共同构建香港未来金融体系的核心支柱
智通财经· 2025-10-30 11:49
在此良好的基础上,香港金管局早于2017年便开始研究以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为基础的新型数码货 币——央行数码货币(CBDC),亦即"数码港元"。通过"金融科技2025"加快了这些工作,并从实验迈向 实践。"数码港元"是由香港金管局发行,没有信贷风险。因此,初期的工作重点是探索"数码港元"在批 发层面的应用场景,特别是用作国际贸易支付。mBridge项目将"数码港元"与中国内地、泰国及阿联酋 的央行数码货币互联,令跨境交易的处理时间由原本的数天缩短至仅需数秒。随着项目于2024年进入最 简可行产品(MVP)阶段,这条崭新的金融"高速公路"已显著提升企业跨境支付的效率。 在DLT的探索促使香港进一步研究代币化(tokenisation)可如何改善我们的金融系统。香港去年推出 Ensemble项目,推动香港代币化生态圈的发展。项目自推出以来,迅速在本地及国际层面获得广泛关 注,香港已与巴西、法国及泰国的央行合作开展跨境代币化用例研究,并联同业界在沙盒实验中研究了 20个代币化应用案例,探索利用代币化存款进行数码资产交易结算的实际应用,同时以"数码港元"作为 生态系统的货币支柱。这些进展协助企业更快捷地调动资金 ...
渣打银行公布香港金管局“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
智通财经网· 2025-10-29 14:09
对基金分销商,"数码港元"和代币化存款等的数码货币可提供更高的灵活性、更快完成结算,通过即时 交收实现T+0的认购和赎回;对基金发行商,数码货币可以改善客户体验、延长交易期限、缩短结算时 间,提供更透明的交易状态,容许持有零碎基金单位及提供灵活的分销框架;对支付网络供应商,使用 区块链技术的支付网络供应商,如 Mastercard 的多代币网络(MTN)在使用"数码港元"和代币化存款 时"可以实现接近实时的结算",扩展生态系统的发展;对基金代币化服务供应商,代币化容许客户持有 零碎基金单位,运用传统和数码渠道扩大投资者接触此类投资的机会。 但研究也指出,即日代币化基金结算成为主流之前,还有多个实际情况需要解决:持续估值,为实现即 日结算而需要从日终定价转向实时净资产价值(net-asset-value,NAV)计算,当中存在一定的挑战;营运 转型,为支援即时结算,需要重新设计整个基金周期的营运模式、有关流化性风险的监控和现金流的预 测,并且加强管治及风险管理框架;互通性和网络整合,建立统一的标准,以连系价值链和本地及跨境 支付网络中各持份者,同时符合各地要求;监管标准,在保管数据私隐和结算方面保持一致的标准, ...
国际金融市场早知道:10月29日
新华财经· 2025-10-29 09:55
【资讯导读】 ·美国参议院第13次未通过拨款法案,政府停摆持续 ·特朗普与日本首相签署关键矿产与AI合作框架 ·ADP启动每周私营部门就业数据发布机制 ·韩国央行拟自2013年来首次购入黄金储备 ·菲律宾央行放任比索自由浮动汇率创历史新低 【市场资讯】 ·香港金管局发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报告》指出,将继续推进政策、法律及技术准备, 为"数码港元"向个人和企业推广奠定基础。 ·美国参议院以54票对45票的结果,再次未能通过程序性表决,推进旨在结束政府停摆的《2025财政年 度持续拨款与延长期限法案》。该法案由众议院通过,拟以当前资金水平临时恢复政府运作。此次为该 法案第13次表决,仍未达到所需门槛。 ·美国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10月28日称,政府停摆可能持续至11月,将影响数百万人医保抵免、联邦 雇员薪资及食品援助。 ·美国参议院以52比48票通过决议,终止特朗普以国家紧急状态为由对巴西进口商品加征50%关税的行 政措施。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签署协议,推动日方对美5500亿美元投资,含1000亿用于核能, 并加强关键矿产、AI等领域合作。 ·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ADP)正式宣布启动 ...
香港金管局:未来将优先发展数码港元应用于批发层面
新华财经· 2025-10-28 21:37
项目战略重点 - 香港金管局明确未来将优先发展"数码港元"在批发层面的应用,推进金融机构间使用"数码港元"进行支付 [1] - "数码港元"现阶段的需求集中于零售场景以外,因此在零售层面未见明显需求或用例 [1] - 相关准备工作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扩展至零售场景的时机将根据国际发展、科技进展及市场需求调整 [2] 技术应用与优势 - "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能够促进具成本效益、可编程及稳健的交易 [1] - 由于"数码港元"由香港金管局发行,不具有信贷风险,因此特别适合用于大额交易结算 [1] - 香港金管局的研究以分布式分类帐技术为基础,并有金融机构在用例中使用"数码港元"以支持代币化生态系统发展与跨境支付 [1] 实际案例与进展 - 香港金管局已协助政府发行两批代币化债券,均以代币化央行货币作交割 [1] - 特区政府计划发行第三批代币化债券,金管局期望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动化水平并让更多银行参与 [1] - "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的两个阶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有助于金管局深入了解数码货币的未来发展 [2]
香港金管局“数码港元”先导计划取得丰富成果
搜狐财经· 2025-10-28 20:22
数码港元先导计划成果 - 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两个阶段取得丰富成果 有助于深入了解数字货币未来发展 [1][3] - 先导计划研究工作自2017年开始 涵盖数码港元在批发及零售层面的潜在应用场景 [1] - 第二阶段报告涵盖11组试验 包括代币化资产结算 可编程性及离线支付三大主题创新用例 [3] 试验结果与用户接受度 - 试验结果显示数码港元及代币化存款能够促进具成本效益 可编程及稳健的交易 为用户带来好处 [3] - 鉴于香港健全的银行监管制度及全面消费者保障 市民高度信任银行体系 对数码港元与代币化存款接受程度相当 [3] 未来发展方向 - 数码港元现阶段需求集中于零售场景以外 未来将优先发展批发层面应用 [3] - 已有金融机构在用例中使用数码港元 支持代币化生态系统发展与跨境支付场景 例如国际贸易结算 [3] - 政策 法律及技术等前期准备工作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 扩展时机将根据国际发展 科技发展及市场需求调整 [3]
香港金管局:数码港元推广至个人使用相关准备工作料明年上半年完成
智通财经网· 2025-10-28 13:57
香港金管局表示,"数码港元"现阶段的需求集中于零售场景以外,因此未来将优先发展"数码港元"应用 于批发层面,推进金融机构问使用"数码港元"进行支付。有金融机构已在一些用例中使用"数码港元", 以支持代币化生态系统的发展与跨境支付场景,例如国际贸易结算。 香港金管局将公布一套共用代币化标准,以促进数码货币可编程性广泛应用,这些标准旨在为"数码港 元"未来发展和应用奠定基础,以满足香港个人及企业的支付需求。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数码港元"先导计划两个阶段取得丰富成果,亦乐见"数码港元"已逐步被 金融机构应用于更多批发层面场景。香港金管局将继续致力为未来可能扩展"数码港元"至零售场景使用 做好准备。 智通财经APP获悉,香港金管局发布"数码港元"先导计划第二阶段报告,介绍试验成果与经验。香港金 管局指,未来将继续推进政策、法律及技术等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为香港未来可能将"数码港元"推广 至可供个人及企业使用做好准备。相关准备工作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而扩展"数码港元"的时机将 根据国际发展、最新科技发展及市场需求作出调整。 报告显示,第二阶段的11组试验,涵盖3大主题创新用例,包括代币化资产结算、可编 ...
渣打:四分之三高端客户有意涉足数码资产 11月将推出虚拟资产ETF交易服务
智通财经· 2025-10-22 15:00
渣打香港数码银行、客户及数据主管麦玮琳表示,此次调查发现,超过7成受访者表示对于由本地发钞 银行推出的数码资产观感正面。该行将继续提升其数码方案及平台,配合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促进本港 数字经济的发展。 渣打香港财富方案业务主管何文俊表示,有见客户对数码资产的兴趣越趋浓厚,该行将于11月推出虚拟 资产ETF的交易服务,客户可透过渣打的平台参与相关的新兴投资,让客户的资产配置及理财选择更多 元化。 至于已参与数码资产投资的受访者,平均使用2.5个数码资产投资平台,可见他们对分散投资的意向, 同时对不同平台的操作有一定的认识,而产品价格波动、平台安全性及缺乏相关知识为主要令投资者却 步的原因。 据悉,渣打香港去年已完成第一阶段"数码港元"离线支付测试,并于今年进一步探索让投资者直接透过 数码港元或代币化存款,购买代币化资产以进行交易结算的可行性。 渣打香港近日在香港金管局"数码港元+"项目下进行调查,了解香港高资产净值投资者对数码资产的参 与度、投资动机及喜好,发掘相关发展潜力。《香港高端客户数码资产研究2025》访问了超过500位持 有100万港元或以上流动资产的高端客户,结果显示数码资产作为新兴的投资类别,投资 ...
2025年香港银行业报告:拥抱未来
毕马威· 2025-10-16 14:1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对香港银行业给出明确、统一的投资评级,而是通过对具体财务数据和行业趋势的分析来呈现行业状况 [9][10][13] 报告核心观点 - 香港银行业在2024年展现出韧性,总资产增长4.5%至24万亿港元,减值前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8%至3,180亿港元,主要得益于严格的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 [10][17][18] - 行业面临贷款需求疲软(贷款及垫款总额减少2.3%)、净息差稳中有降(十大持牌银行平均净息差从1.65%降至1.59%)以及信贷质量压力(减值贷款比率从1.65%升至2.15%)等挑战 [17][25][42][44] - 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被视为行业应对挑战、推动未来创新和效率提升的关键驱动力,特别是在客户服务、风险合规及运营支持等领域 [13][80][82] 财务业绩概要 - 香港银行业总资产在2024年增长4.5%,达到24万亿港元,客户存款增加4.1%,但贷款及垫款减少2.3% [17] - 减值前经营利润同比增长7.8%至3,180亿港元,主要驱动力是经营收入增长7.1%超过经营费用6.1%的增幅,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17][18][31] - 十大持牌银行平均净息差从2023年的1.65%微降至2024年的1.59%,净利息收入下降5.9%至2,950亿港元,反映贷款增长疲软和利率环境变化 [25] 不良贷款 - 2024年所有受访银行的减值贷款比率从1.65%上升至2.15%,十大银行的该比率从1.62%上升至2.07%,主要受中国内地房地产下行和香港商业地产风险影响 [42][44] - 银行积极通过核销、优化风险定价和数字审批等措施控制不良贷款,例如建银亚洲的减值贷款比率从1.07%显著改善至0.33% [10][44] - 负资产住宅按揭贷款总额从2023年底的1,313亿港元增至2024年底的1,951亿港元,按揭贷款拖欠率从0.08%微升至0.11%,但仍处于历史低位 [46][47] 中美关税影响 - 中美关税协议将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暂时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但新关税水平仍高于2025年4月前的水平,且贸易关系存在进一步波动可能 [61] - 关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投资犹豫、贷款增长放缓,并加速供应链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进而影响相关企业的信贷质量和银行的风险管理 [65][66] - 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在2025年触底后于2026年回升,亚洲仍是主要增长引擎,香港银行业需关注贸易发展、调整信贷政策并探索亚洲新兴市场机会以应对变局 [64][66][67]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凭借其地理位置、低税率、法治环境和专业服务生态等核心优势,继续发挥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市场的门户作用 [71] - 政府在虚拟资产(如成熟的监管框架、稳定币发牌制度)和央行数字货币(如数码港元试点)领域的创新举措,有助于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72][102][103] - 吸引和留住人才,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领域,是香港银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需要银行和金管局共同努力通过技能提升计划等措施应对 [75][76]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智能体) - 智能体(AI Agent)在亚太地区银行业的应用加速,关键用例包括客户服务转型(智能聊天机器人)、一线员工运营支持以及风险合规创新(如自动化KYC/反洗钱审查) [80][81][82] - 银行需采取战略性方法实施智能体,包括明确业务目标、确保数据质量、借助监管沙盒进行测试以及优先投资高业务价值场景 [84][85][86][87][88]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可信人工智能) - 随着人工智能在核心流程中的深入应用,建立稳健的治理和信任机制至关重要,涵盖明确的AI战略、跨职能治理架构、政策标准、模型风险管理和第三方风险管理 [91][92][93][95][96] - 金管局将人工智能治理列为战略重点,银行董事会需加强对AI风险的监督,并提升全体员工的人工智能素养以支持有效风险管理和创新 [97][98] 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数字支付) - 香港在数字支付领域积极创新,金管局的Ensemble项目沙盒探索使用批发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代币化资产结算,数码港元计划则测试零售央行数字货币的实际应用 [102] - 《稳定币条例》为法币挂钩稳定币建立发牌制度,香港计划将港元稳定币用于可编程货币、托管服务等创新领域,与新加坡主要将稳定币用于加密货币交易形成差异 [103][105] 金融犯罪合规 - 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犯罪威胁,银行需超越单纯增加资源投入,转而利用人工智能和先进数据分析技术增强交易监控、客户生命周期管理和欺诈识别能力 [111][112][113] - 监管机构推动更具协作性的方法,如金管局准备推出新的监管技术平台促进银行间可疑交易数据实时共享,以更有效打击金融犯罪 [115] 网络安全 - 网络攻击的数量、速度和复杂性大幅上升,银行需将自动化视为必备能力,重点自动化身份访问管理、威胁检测和事件响应等基础控制,以提升安全效率 [121][122] - 第三方风险管理(如云平台、金融科技合作伙伴)和新兴数字资产领域(如稳定币)的网络安全风险是香港银行面临的紧迫挑战,需加强治理和合规应对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