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
搜索文档
2025年10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信贷回落,资金活期化延续
德邦证券· 2025-11-14 21:13
社会融资规模 - 2025年10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8,150亿元,同比少增5,970亿元[4]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5%,较9月回落0.2个百分点[4] - 剔除政府债券后,社融增速仅约5.9%,反映出内生融资需求偏弱[4] 信贷投放 - 10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新增仅2,200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贷款余额同比增速降至约6.5%[3] - 居民部门贷款减少3,60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866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700亿元[3] - 企业部门贷款增加3,500亿元,但主要依靠票据融资净增5,006亿元支撑[3] 直接融资与表外业务 - 企业债券净融资达到2,469亿元,同比多增1,482亿元;股票融资新增696亿元,同比多增412亿元[3] - 表外融资三项合计减少1,085亿元,但同比少减358亿元,其中委托贷款增加1,653亿元成为正向因素[3] 货币供应与存款结构 - M2同比增长8.2%,M1同比增长6.2%,M2-M1剪刀差小幅扩大至2.0%[6] - 10月人民币存款增加约6,100亿元,住户存款减少1.3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09万亿元,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长1.85万亿元[6]
资金边际收紧,期债短弱长强
瑞达期货· 2025-11-14 17:2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10月经济增速延续三季度放缓趋势,部分经济指标受外部环境扰动明显,5000亿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或拉动四季度投资增长,预计全年达成5%经济增长目标无虞 [101] - 10月基本面数据整体偏弱,预计四季度经济延续弱修复态势,央行将保持适度宽松政策基调,年内货币进一步宽松空间有限,短期内利率或维持窄幅波动 [10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本周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表现为短弱长强,30年期主力合约上涨0.18%,10年期、5年期主力合约均下跌0.03%,2年期主力合约下跌0.02% [16][22] - TS、TF主力合约成交量上升,T、TL主力合约成交量下降;TS、TF、T、TL主力合约持仓量均下降 [30] 消息回顾与分析 - 10月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PPI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2.1% [33]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措施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新建项目 [33] - 前十个月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83万亿元,10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8.5%,M2同比增8.2%,环比均下降0.2个百分点 [33] - 1 - 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4.7%,10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和同比均下降 [34] -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降1.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34] - 截至10月25日四周内,美国ADP就业共减少4.5万人,美国政府临时拨款法案通过,结束43天“停摆” [35] 图表分析 - 本周10年期和5年收益率期差、10年和1年期收益率差收窄;2年期和5年期、5年期和10年期主力合约价差走扩;10年期、30年期、5年期合约跨期价差收窄,2年期合约跨期价差小幅走扩 [43][49][53] - T主力合约前20持仓净空单小幅减少 [66] - 隔夜、1周、2周Shibor利率上行,1月期限Shibor利率下行,DR007加权利率回升至1.47%附近震荡;本周国债现券收益率集体走弱,1 - 7Y到期收益率上行1.5 - 3.0bp,10Y、30Y到期收益率分别上行1.8、1.4bp至1.81%、2.16% [70] - 本周中美10年期、3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均小幅走扩 [74]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11220亿元,逆回购到期4958亿元,累计净回笼6262亿元,后转为净投放 [79] - 本周债券发行14815.11亿元,总偿还量9949.87亿元,净融资4865.24亿元 [83] -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7.0825,本周累计调升11个基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价差走扩 [87] - 本周10年美债收益率震荡,VIX指数大幅上行 [93] - 本周十年国债收益率下行,A股风险溢价小幅下行 [98] 行情展望与策略 - 国内10月经济增速放缓,部分指标受外部扰动,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或拉动四季度投资,预计全年达成5%经济增长目标 [101] - 海外美国政府停摆结束,但部分数据缺失,就业市场下行风险抬升,12月美联储降息预期大幅下行 [101] - 10月基本面数据偏弱,预计四季度经济弱修复,央行保持适度宽松,短期内利率窄幅波动 [102]
2025年10月份金融数据点评:贷款增长再现“小月”,社融与货币降速
光大证券· 2025-11-14 15: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业:买入(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10月金融数据反映出信用扩张季节性放缓,贷款与社融增长不及预期,主要受需求不足、假期因素及外部不确定性影响,但报告对行业维持“买入”评级,并指出后续政策性工具、化债及消费支持政策可能为信贷投放提供支撑[1][2][3] 10月金融数据表现 - 新增人民币贷款2200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增速为6.5%,较9月末下降0.1个百分点[1] - 新增社会融资规模8150亿元,同比少增5970亿元,增速为8.5%,较9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1] - M2同比增长8.2%,增速较9月末下降0.2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6.2%,增速较9月末下降1个百分点[5] 贷款结构分析 - 对公贷款新增3500亿元,同比多增2200亿元,发挥“压舱石”作用,但结构分化明显:票据融资新增5006亿元(同比多增3312亿元),对公短贷减少1900亿元,对公中长贷新增300亿元(同比少增1400亿元)[13][15] - 居民贷款新增-3604亿元,同比少增5204亿元,其中短贷和中长贷分别减少2866亿元和700亿元,反映出居民端加杠杆动力不足[25][26] - 1-10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15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下半年7-10月合计新增2.05万亿元,同比少增1.2万亿元,信贷投放呈现“前高后低”格局[2] 票据市场与定价 - 10月票据市场利率显著下行,1M、3M、6M期转贴利率中枢分别为0.72%、0.26%、0.63%,环比9月下行67、98、17个基点,月末出现零利率,反映实体贷款投放景气度偏弱[6] - 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与上月持平,维持在历史低位;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亦为3.1%[15][26] 社融结构分解 - 表内融资(人民币贷款)减少201亿元,同比少增3166亿元[34] - 政府债券新增4893亿元,同比少增5602亿元,占社融增量比重为60%,低于去年同期的74%[34] - 直接融资(企业债券+股票)新增3165亿元,同比多增1894亿元;委托贷款新增1653亿元,同比多增1872亿元[34] 货币与存款情况 - 10月M1减少1.15万亿元,同比多减1.09万亿元;M2减少2471亿元,同比少增4765亿元[40][41] - 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分别减少1.34万亿元和1.09万亿元,同比多减7700亿元和3553亿元;非银存款和财政存款分别新增1.85万亿元和7200亿元,同比多增7700亿元和1248亿元[42] - 1-10月存款新增23.3万亿元,同比多增6.1万亿元[42] 全年展望与潜在支撑 - 中性假设下,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约16.5万亿元,同比少增1.6万亿元,年末贷款增速回落至6.45%附近[3] - 后续信贷稳定可能依赖三大领域: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扩容、化债背景下的对公贷款、以及消费领域支持政策加码(如财政贴息扩围)[3]
固定收益点评:总量放缓,融资走弱
国盛证券· 2025-11-14 14:0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信贷需求整体偏弱贷款增速延续放缓社融增速进一步下行M1增速回落M2增速走低非银存款大幅增加存贷款增速差扩大资产荒延续债市维持震荡修复态势 [1][3][4][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信贷情况 - 10月新增信贷2200亿元同比少增2800亿元新增信贷规模连续4个月同比少增 [1][9] - 企业信贷10月新增3500亿元同比增加2200亿元主要得益于票据融资冲量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00亿元同比少增1400亿元企业短贷新增 - 1900亿元同比持平票据融资新增5006亿元同比多增3312亿元 [2][9] - 居民贷款10月新增 - 3604亿元同比多减5204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 - 700亿元同比多减1800亿元居民短贷新增 - 2866亿元同比多减3356亿元短贷连续四个月同比少增10月中旬以来地产销售持续回落 [2][9] 社融情况 - 10月新增社融8149亿元同比少增5971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5%增速较上月下行0.2个百分点 [3][13] - 10月政府债券新增规模4893亿元环比减少7000亿元同比少增5602亿元假定将1万亿明年发行额度放到今年4季度发行预计11 - 12月政府债较去年同期依然同比少增年底社融增速可能下降至8.3%左右 [3][13] 货币供应量情况 - 10月M1同比增速从7.2%大幅下行至6.2%一方面是基数因素去年10月M1同比出现底部拐点降幅收窄至 - 2.3%另一方面可能与居民存款流出有关10月M1两年复合增速为1.85%较上月增速上行0.03个百分点与前值基本持平 [4][17] - 10月M2同比录得8.2%增速较上月下行0.2个百分点 [4][17] 存款情况 - 10月新增存款6100亿元同比多增100亿元10月股市冲高居民及企业存款流向非银机构居民存款减少1.34万亿元同比多减7700亿元企业存款减少1.09万亿元同比多减3553亿元非银存款新增1.85万亿元同比多增7700亿元 [5][19] - 10月总体存款增速同比增长8.0%与上月持平贷款增速小幅下行0.1个百分点至6.5%存贷款增速差扩大至1.5个百分点资产荒持续 [5][19] 债市情况 - 10月社融、M1与M2同比增速均回落居民信贷减少基本面呈弱修复态势央行三季度货政报告对总量诉求下降后续资产供给延续放缓节奏预计年内资产荒压力仍在 [6][21] - 债市维持震荡修复态势4季度中后段利率有望更顺畅下行10年国债利率(老活跃券)到年底有望修复至1.6% - 1.65%的调整前位置 [6][21]
央行:社会融资已发生结构性变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3:2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迁 - 企业融资渠道从依赖银行贷款转变为综合运用债券、股票等市场化方式 [1] - 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增13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 [1] - 非贷款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政府债券净融资占比接近四成 [1] 金融总量指标与贷款增速 -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等总量指标比单一的贷款指标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2]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基数变大导致金融总量增速自然下降 [2] - 贷款增速略低于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速是合理的,反映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 [2] 货币供应量(M2与M1)分析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4] - 10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去年9月低点回升9.5个百分点 [4] - 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表明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4] - 当前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和7.0%左右的预期目标之和,显示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 [4] - M1增速走高部分原因是《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导致中小企业活期存款增加 [5] 宏观经济与物价指标 - 10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升至扩张区间 [6] - 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 [6] - 10月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6] - 前三季度GDP增长5.2%,为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6] 信贷结构分析 - 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同比减少1.55万亿元,但贷款利率持续低位运行 [10] - 10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500亿元,同比增加2200亿元,但企业中长贷仅增加300亿元,同比减少1400亿元 [10] - 票据融资增加5006亿元,同比大幅多增3312亿元,对公中长贷相对偏弱 [10] - 10月住户贷款减少3604亿元,同比多减5204亿元,居民短贷减少2866亿元,居民中长贷减少700亿元 [11] - 居民端信贷需求修复有赖于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等政策长期发力 [11] 政策展望与信贷结构优化 - 未来政策发力重心在于促进内需主导、消费拉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12] - 将通过增加民生保障支出、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等多维度措施,逐步破解制约居民消费的核心因素 [12]
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经济日报· 2025-11-14 08:45
货币政策与金融总量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4]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3] -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3]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8] 融资渠道与结构 - 前10个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3] - 企业发债融资热度较高,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3] -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79万亿元 [6] - 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从依赖银行贷款转变为综合运用债券、股票等市场化融资方式 [4] 贷款利率与融资成本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6]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6] - 通过《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清单》等措施,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得以降低 [7] 政策效果与展望 -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显效,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2][4] - 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能够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助力扩大需求 [3] - 宏观政策更加关注惠民生、促消费,如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育儿补贴、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等 [9]
央行:社会融资已发生结构性变迁 贷款增速略低一些也合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08:23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迁 - 企业融资渠道从依赖银行贷款转变为综合运用债券、股票等市场化方式 [1] - 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同比多增3.83万亿元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 [1] - 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增13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增3.72万亿元 [1] - 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政府债券净融资占比接近四成 [1] 金融总量指标重要性 -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比单一的贷款指标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貌 [2] - 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基数变大导致金融总量增速自然下降 [2] - 贷款增速略低于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速是合理的,反映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 [2] 货币供应量M2与M1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3] - 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较2024年9月低点回升9.5个百分点 [3] - 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3] - 当前M2增速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和今年经济增长与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之和7.0%左右 [3] M1增速走高的原因与影响 - M1增速走高原因包括上年同期低基数效应、隐债置换使城投平台活期存款增加、《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速从5月的9.0%降至9月的5.7%,导致中小企业活期存款增加 [4] - M1增速走高显示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取得进展,有助于提升经营活跃度 [4] 经济景气与物价指标 - 10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升至扩张区间 [4][5] - 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 [5] - 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5] - 前三季度GDP增长5.2%,实现全年5%左右增长目标有坚实基础 [5] 货币政策立场与效果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 [5] - 利率水平低于5%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速,货币政策立场是支持性的 [5] - 货币政策存在时滞,前期政策效果将持续显现,但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 [6] 信贷结构分析 - 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同比减少1.55万亿元 [7] - 10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500亿元,同比增加2200亿元,但企业中长贷仅增加300亿元,同比减少1400亿元 [7] - 票据融资增加5006亿元,同比大幅多增3312亿元,对公中长贷相对偏弱 [7] - 10月住户贷款减少3604亿元,同比多减5204亿元,居民短贷和中长贷均同比多减 [8] 未来政策展望 - 5000亿元新型政策工具额度加快投放,支持重要行业、重点领域民间投资项目,将拉动后续企业中长期贷款 [7] - “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促进形成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9] - 未来政策将从增加民生保障支出、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优化服务消费供给等多维度入手,稳定居民端信用 [9]
10月金融数据点评:社融、货币增速回落的背后
长江证券· 2025-11-14 07:30
社融与信贷表现 - 10月新增社融0.8万亿元,同比少增0.6万亿元,主要拖累项为政府债和信贷[3][7] - 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为-200亿元,同比少增0.3万亿元[12] - 10月政府债新增0.5万亿元,同比少增0.6万亿元[12] - 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落至8.5%,社融口径信贷增速回落至6.3%[3][12] 信贷结构分析 - 10月新增信贷0.2万亿元,同比少增0.3万亿元[12] - 居民部门信贷新增-0.4万亿元,其中短贷和中长贷同比分别少增0.3万亿和0.2万亿元[12] - 企业部门信贷新增0.4万亿元,主要依靠票据冲量(同比多增0.3万亿),但企业中长贷已连续4个月同比为负[12] 货币供应与存款 - M2同比增速回落至8.2%,M1同比增速回落至6.2%[7][12] - 居民存款和企业存款同比分别减少0.8万亿和0.4万亿,非银存款同比多增0.8万亿[12] - 9月居民活期存款增速提升至8.9%,低利率环境下或为M1提供支撑[12] 未来展望与政策 - 11-12月政府债净融资预计同比少增1.2万亿元,即使考虑5000亿限额对冲,仍将拖累社融约0.2个百分点[3][12] - 10月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完成投放,预计拉动总投资超7万亿元,后续配套融资或对冲社融下行[3][9] - 央行认为金融总量增速下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致,当前利率水平较低,未来货币政策或相机抉择,降准降息可能适时推出[3][9]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近15万亿元——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经济日报· 2025-11-14 06:12
金融总量与结构 -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 [2] - 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2] - 前10个月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 [2] - 10月末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 [3] - 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 [4] 融资渠道与构成 - 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从依赖银行贷款转变为综合运用债券、股票等市场化融资方式 [3] - 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较快,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 [2] - 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2] - 政府债券发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并用于置换平台债务、清理拖欠企业账款 [2] 信贷结构细分 - 前10个月住户贷款增加739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517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 [4] -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7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3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32万亿元 [4] -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85亿元 [4] 融资成本与利率 - 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4] - 10月份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4] - 通过明示融资成本,某物流公司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较之前询价结果低0.4个百分点 [5] - 消费贷贴息等政策落地见效,有助于减轻个人利息负担 [5] 政策效果与展望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 [7] - 宏观政策更加关注惠民生、促消费,如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发放育儿补贴、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 [8] - 货币政策效果存在时滞,此前政策的效果将持续显现,积极效应会不断累积 [7] - 未来货币政策将平衡短期与长期等关系,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8]
央行:社会融资已发生结构性变迁,贷款增速略低一些也合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22:11
社会融资规模结构变迁 - 2025年前十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同比少增1.16万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82万亿元,同比多136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95万亿元,同比多3.72万亿元 [1] - 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政府债券净融资占比接近四成 [1] 金融总量指标重要性 - 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等总量指标比单一的贷款指标更能全面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貌 [2] - 当前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70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万亿元,随着基数变大,金融总量增速自然下降 [2] - 贷款增速略低于社会融资规模和货币供应量增长是合理的,反映金融供给侧结构变化 [2] 货币供应量情况 - 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狭义货币M1余额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 [3] - M1增速较去年9月低点回升9.5个百分点,较今年年内低点回升6.1个百分点 [3] - M1-M2剪刀差为-2%,较去年9月收窄8.1个百分点,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 [3] M1增速影响因素 - M1增速走高部分原因是《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施行加快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支付 [4]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速从5月的9.0%降至9月的5.7%,导致中小企业活期存款增加 [4] - M1增速走高显示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取得积极进展,有助于提升经营活跃度 [4] 经济与物价指标 - 10月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0%,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1%,升至扩张区间 [4] - 10月CPI同比由降转涨至0.2%,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6个月扩大 [5] - PPI同比下降2.1%,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 [5] 货币政策立场 - 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 [5] - 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利率水平低于5%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速 [5] - 货币政策保持支持性立场,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 [5] 信贷结构分析 - 前十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55万亿元 [7] - 10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500亿元,同比增加2200亿元,但企业中长贷仅增加300亿元,同比减少1400亿元 [7] - 票据融资增加5006亿元,同比大幅多增3312亿元 [7] 居民贷款状况 - 10月住户贷款减少3604亿元,同比多减5204亿元 [8] - 居民短贷减少2866亿元,同比多减3356亿元,居民中长贷减少700亿元,同比多减1800亿元 [8] - 居民端信贷需求修复仍有赖于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等政策长期发力 [8] 未来政策展望 - 未来政策将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 [9] - 大力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成为未来政策发力重心,从增加民生保障支出、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等多维度入手 [9] - 旨在逐步破解制约居民消费的核心掣肘,稳定居民端信用,优化信贷结构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