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储备
搜索文档
澳门金管局:9月底外汇储备资产总额初步统计为2392亿澳门元 环比升1.6%
智通财经· 2025-10-26 15:20
外汇储备资产 - 2025年9月底澳门外汇储备资产总额为2,392亿澳门元(298.4亿美元),较8月经修订总额2,354亿澳门元(293.3亿美元)上升1.6% [1] - 2025年9月底外汇资产总额约相当于2025年8月底澳门流通货币的11倍或广义货币供应(M2)中澳门元部分的89.4% [1] 澳汇指数 - 2025年9月贸易加权澳汇指数为100.8,较上月下跌0.06点,较去年同期下跌1.60点 [1] - 澳汇指数下跌显示澳门元兑澳门主要贸易伙伴货币出现下浮情况 [1]
中银晨会聚焦-20251024
中银国际· 2025-10-24 09:23
宏观经济 - 上半年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创历史同期新高,展现出较强韧性,人民币汇率未明显偏离均衡合理水平 [2][4] - 经常项目顺差扩大与资本项目逆差增加呈同涨同跌的镜像关系,资本项目逆差同比增加主要源于内资流出加快、外资流入放缓 [4] - 对外债务类和股权类投资净流出规模同比齐增,其中股权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此消彼长 [4] - 外来债务类和股权类投资净流入规模此消彼长,但股权性质的外来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净流入规模同比齐增 [4] - 受益于美元指数下行,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动带来的正估值效应推动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创2016年以来新高,黄金储备数量和余额均有所增加 [5] - 内资外流增加驱动民间对外净头寸转正,2025年或将成为中国迈向成熟对外净债权国的起点 [5] 电力设备行业:固态电池 -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上具备显著优势,受政策支持,需求量有望高速增长 [2][6] - 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下,固态电池量产将提速,技术和产业升级有望对现有生产设备形成替代 [2][6] - 固态电池产线设备作为产业链先行环节,其订单和收入确认早于整车放量,有望率先受益 [6][7] - 2024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达40.0亿元,其中半固态电池设备38.4亿元,全固态电池设备1.6亿元;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至1,079.4亿元 [7] - 固态电池产线设备前段需新增干法电极设备,中段叠片机渗透率有望提升且等静压设备将成为标配,后段注液工序取消但分容化成设备需升级 [7] - 固态电池包因工作温度上限更高,对热管理要求提升,将带动隔热材料用量增加及电芯加压相关设备和材料需求 [8] - 固态电池新工艺门槛高,设备从研发到稳定量产验证周期较长,优先完成验证并获得订单的设备厂商将率先受益 [8] 基础化工行业:圣泉集团 - 公司是国内合成树脂领先企业,酚醛树脂产能达64.86万吨/年,产能规模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铸造用呋喃树脂产销规模世界第一 [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3.51亿元,同比增长15.67%;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增长51.19% [10]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92亿元,同比增长16.13%,环比增长17.62%;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51.71%,环比增长42.34% [10] - 随着下游AI服务器等需求增长及电子树脂国产替代推进,PPO等电子树脂需求有望持续提升 [2][10] - 2023年全球用于覆铜板生产的电子树脂市场规模约33.02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规模约24.18亿美元;受AI服务器拉动,2026年全球高速覆铜板对PPO需求有望增至约8,000吨,售价高达80万元/吨 [11] - 公司实现电子级PPO树脂国产化突破,已建成1,300吨/年全自动化PPO树脂产线并稳定供货,并计划启动多个树脂项目扩产以满足国产化需求 [11] -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300吨/年多孔碳生产线已满产满销,1,000吨/年生产线于2025年2月建成,未来3-5年规划新增1.5万吨多孔碳和1万吨硅碳产能;公司还建成万吨级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产线 [12] - 公司研发的"圣泉法"生物质精炼一体化技术可实现生物质高值化利用,形成完整产业链,相关业务有望深度融合循环经济获得发展 [13] 市场表现 - 2025年10月24日,上证综指收盘3922.41点,上涨0.22%;深证成指收盘13025.45点,上涨0.22%;沪深300指数收盘4606.34点,上涨0.30% [3] - 当日申万一级行业中,煤炭板块涨幅领先,达1.75%;石油石化板块上涨1.52%;通信板块跌幅最大,为-1.51%;房地产板块下跌-0.99% [3] 10月金股组合 - 报告推荐的10月金股组合包括南方航空、中远海特、桐昆股份、雅克科技、宁德时代、岭南控股、晶合集成、深南电路、歌尔股份、捷顺科技 [1]
上半年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经常项目顺差扩大,内资外流增加,国际收支结构更趋成熟
中银国际· 2025-10-23 08:08
经常项目 - 经常项目顺差同比增长186%至2941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2] -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同比上升2.0个百分点至3.2%,处于±4%的国际合理范围内[2] - 货物贸易顺差同比增长58%至4567亿美元,对经常项目顺差增幅贡献88%[2] - 服务贸易逆差同比减少13%至1064亿美元,其中运输服务逆差减少35%至238亿美元[5] 资本与金融项目 - 资本项目逆差同比增长212%至3348亿美元,与经常项目顺差呈镜像关系[11][12] - 民间部门对外投资净流出同比增加1794亿美元至3859亿美元[11] - 外来投资净流入规模相对稳定,同比减少261亿美元至677亿美元[11] - 对外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由969亿美元增至1547亿美元,或与港股表现强势有关[16][18] 外汇储备与估值效应 - 外汇储备余额增加1151亿美元至3.32万亿美元,创2016年以来新高,主要受正估值效应驱动[36] - 黄金储备数量增至7390万盎司,余额为2429亿美元,占外汇储备比重为7.3%[37] 国际投资头寸与结构 - 民间部门对外净头寸首次转正,6月末净资产规模为1819亿美元[41][42] - 对外投资收益率处于低位,一二季度分别为2.9%和2.8%,低于利用外资成本率6.2%和6.1%[41]
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储备接近550亿美元
商务部网站· 2025-10-23 01:36
(原标题:乌兹别克斯坦国际储备接近550亿美元) 乌报纸网10月8日报道,乌兹别克斯坦央行数据显示,截至10月1日,乌国 际储备达549.9亿美元,创下自2013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2025年年初以 来,乌国际储备增加138亿美元,增长33.5%,其中黄金储备减少68万盎司 (21.15吨),但得益于全球金价上涨,储备价值增加41.7亿美元,达到442.4 亿美元,占总储备的80.4%;外汇储备增加7.36亿美元,达到101.8亿美元;证 券储备增加350万美元,达到10.2亿美元。 ...
假如中国一口气将1.1万亿美国国债全部抛售,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搜狐财经· 2025-10-18 17:56
美债市场概况 - 截至2024年一季度,美国债券市场余额为56.1万亿美元,规模超过中国和日本的总和[3] - 美债市场每日交易量可达5000亿至6000亿美元[5] - 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债占比低于30%,其中24.31%为美国国债余额[5][8] 中国持有美债的历史与现状 - 中国自1978年开始购买美债,规模随外汇储备增长而扩大[6] - 中国在2008年超越日本成为美国最大债权国,持有规模在2011年达到峰值,超过1.1万亿美元[6] - 当前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降至约7590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8] 大规模抛售美债的潜在影响 - 中国持有的1.1万亿美元美债规模相当于全球央行过去26个月净抛售美债的总和[14] - 若在短时间内集中抛售,相当于向市场注入两天的交易量,可能对市场流动性造成灾难性冲击[5][14] - 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日本等其他主要持有国跟风抛售,进一步推高美债收益率[16] - 美债收益率飙升将导致美国企业贷款利率上升、消费者购房成本增加,并可能引发股市暴跌和美元贬值[16] 美联储的应对与市场吸收能力 - 理论上美联储可以无限量购买美债以稳定市场,但此举将导致通胀压力急剧上升并损害美元信用[17] - 美国国内投资者吸收突然增加的1.1万亿美元供给的能力有限,需要时间调整投资组合[19] 中国的策略考量 -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3万亿美元,美债仅为其中一部分,大规模抛售将导致自身外汇储备体系受损[24] - 中美经济深度融合,美国经济崩溃将冲击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和世界经济衰退[21] - 采取渐进式减持策略,将部分美债转换为美元计价私人资产,并将增量外汇储备投资于其他国际货币计价资产[26] - 策略目标为建立更公平、多元的国际金融体系,包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发展替代性支付体系[24][26]
热点资讯 | 9月外储再超3.3万亿美元 央行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
搜狐财经· 2025-10-16 10:25
从数据表现看,9 月外储的增长并非单一因素作用,而是全球货币政策调整与资产价格波动共振的结果。一方面,美联储重启降息后,全球流动性环境边 际宽松,主要股指普遍上行,美债收益率则因降息预期走低,推动美债价格上扬 —— 由于我国外汇储备投资组合中包含大量全球金融资产,这类资产的 估值提升直接带动外储规模增长。 另一方面,9 月美元指数小幅下跌 0.03%,基本维持平稳,这一变化与前期美元大幅贬值形成对比,也使得 "非美元资产兑换美元后的估值上升" 这一此前 推动外储增长的重要因素显著消退(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观点)。这意味着,9 月外储增长更偏向 "资产自身价值提升" 的驱动,而非单纯的汇 率换算效应,增长质量更具可持续性。 值得关注的是,外储规模连续 22 个月保持在 3.2 万亿美元以上,这一 "高位稳定" 态势不仅体现了我国对外支付能力的充足,更反映出外汇市场抵御外部 冲击的韧性 —— 即便面对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国际资本流动波动等不确定性,我国外储仍能保持稳健,为宏观经济稳定提供重要缓冲。 内容来源:证券时报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 9 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 33387 亿美元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
金融时报· 2025-10-16 08:50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 - 2025年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 [1]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7.03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1.1%,占比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1][2] - 政府债券余额为92.5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21.2%,占比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 [1][2]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 - 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42万亿元 [3] - 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4万亿元,同比少增8512亿元 [3] - 政府债券净融资11.46万亿元,同比多4.28万亿元 [3] 货币供应量 - 2025年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 [3] - 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 [3] - 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 [3] 存贷款情况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24.94万亿元,同比增长8%,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 [4] - 前三季度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 [4]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4] - 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1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44万亿元 [4] 金融市场与汇率 - 2025年9月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5%,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46% [4] - 2025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4万亿美元 [4] - 2025年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055元人民币 [4] 跨境人民币结算 - 2025年前三季度经常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13.06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为9.97万亿元 [5] - 前三季度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6.04万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为3.87万亿元 [5]
人民银行: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34万亿美元
北京商报· 2025-10-15 18:0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廖蒙)10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截 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34万亿美元。9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7.1055元人民币。 ...
马达加斯加外汇储备呈现增长趋势
商务部网站· 2025-10-15 11:14
据马达加斯加午报报道,马达加斯加中央银行消息,马外汇储备呈现增长趋势,预计至今年10月, 马外汇储备将达到32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为黄金储备。 (原标题:马达加斯加外汇储备呈现增长趋势) ...
美元涨人民币跌,这事对咱老百姓影响大不大?
搜狐财经· 2025-10-13 08:02
汇率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至一美元兑七块多人民币,导致居民海淘或购买进口商品(如手机、护肤品)的成本上升,原本一千元的商品需多花费几十元[1] - 对于有出国留学计划的家庭,以美元计价的学费折算成人民币后金额增加,每年可能需多支付数千元[3] - 对于计划赴美旅游或消费的居民,实际花费的人民币成本增加,例如一顿饭的费用可能比以前贵十几元[3] 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 人民币贬值对国内出口企业构成利好,其以美元结算的出口收入兑换成人民币后金额增加,利润空间扩大[1] - 人民币保持适度弹性有利于增强出口活力,从而对稳定就业和平衡外资进出产生积极影响[8] - 当前汇率水平(一美元兑七块多人民币)为出口行业创造了机会[7] 汇率变动的驱动因素 - 美元走强的主要原因是美国加息以及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吸引了全球资金流入[3] - 人民币相对表现受到国内消费和投资节奏尚未完全恢复的影响[3] - 汇率波动是市场的正常反映,其价值与国际经济形势、贸易和投资流动挂钩[6] 对个人财务管理的建议 - 居民在理财投资时应进行多元化配置,避免过度集中于外币产品或人民币资产[6] - 有出国需求的个人在汇率较高时可暂缓换汇,等待更合适的时机[6] - 从事跨境生意的企业可通过锁汇或签订长期合约来管理汇率风险[6] 人民币的长期前景 - 人民币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6] - 中国拥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和多样的政策调节工具,能有效维持人民币汇率的总体稳定[4] - 人民币的长期价值根基在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发展[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