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化工
搜索文档
农行山东省分行金融助力“蓝色粮仓”建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06 07:46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 山东省委省政府以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为目标 推动建设世界级海洋创新平台 在海洋强国战略中发挥引领作用[1] - 农行山东省分行明确支持重点 统筹配置资源 截至3月末海洋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达83 9亿元 较年初新增4 8亿元[1] 金融服务海洋经济领域 - 农行山东省分行重点布局十大海洋经济领域 包括海洋牧场 远洋捕捞及加工 海洋生物制药 海洋化工 海洋能源等[1] - 烟台分行近三年累计投放海洋经济贷款201 27亿元 成为当地蓝色经济发展核心金融支持力量[1] 海洋牧场建设支持 - 公司通过传统贷款和融资租赁等多元化产品 支持1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累计投放贷款11 5亿元[1] - 及时更新国家级海洋牧场清单并推动沿海分行对接 重点支持莱州太平湾 荣成苏山岛等项目[1] 渔业金融创新 - 创新推出渔船抵押 海域使用权抵押 海产品仓单质押等担保方式 累计投放贷款32 93亿元[2] - 采用"一项目一方案"批量授信模式 重点支持乳山牡蛎 涛雒特色渔业等产业集群[2] 海洋种业与加工支持 - 聚焦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 累计投放海洋种业贷款1 7亿元 支持北海渤海水产种苗繁育中心等项目[2] - 助力渔业加工和冷链流通龙头企业发展 重点服务威海好当家 日照荣信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企业[2] 区域合作示范项目 -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烟台示范区正式揭牌 成为政银合作推动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创新平台[2] - 该项目标志着公司在打造"蓝色粮仓"战略中取得关键进展[2]
潍坊滨海区:向海图强 锻造海洋经济“蓝色新引擎”
齐鲁晚报网· 2025-04-21 15:12
产业体系构建 - 潍坊滨海区构建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主导,临港物流、海洋文旅、职业教育等为特色的"3+N"现代化产业体系[2] - 现代海洋化工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入选省级支柱型雁阵集群,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达66%[2] - 形成千亿级新医药产业集群(新和成、国邦等为链主)、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海化、弘润、万盛等为链主)及百亿级海工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潍柴重机为龙头)[4] 产业升级与创新 - 推动盐化工循环产业链持续升级(卤水—原盐—纯碱—溴素—高端材料),溴系阻燃剂等10余种产品产量全球第一[3] - 山东海化新建20万吨/年小苏打项目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实现高质低耗和多元化生产[2] - 2024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14家,44个项目入选技术创新项目[7] 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国内首家海洋化工技术中试基地启用,覆盖基础研究至工程化研究的全链条转化功能[5][6] - 实施"数字+海洋"工程,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如一链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9] - 人工智能模型"焦易小智"入选全省首批大模型应用案例,提升企业决策效率并降低运营成本[8] 港口建设与临港产业 - 潍坊港2024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739.2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0.2万标箱(同比增长16.9%),水路货运量751.75万吨(同比增长7.93%)[11] - 新开通东南亚、日本集装箱航线,总航线达17条,联动青岛港、烟台港打造国际物流通道[11] - 规划建设总投资322.6亿元的25个临港产业项目,包括智慧供应链产业园及1960万方原油储备规模[12] 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 - 拥有60公里海岸线及480平方公里海域,浅海滩涂养殖面积达17万多亩,水产品年产量11.9万吨[14] - 龙威近海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占地5.3万亩,设九大养殖区域并探索碳汇渔业新途径[14] - 通过人工鱼礁投放及滩涂贝类养殖修复海洋生态,实现国家级海洋牧场零突破[14]
山东海化集团:打造现代海洋化工发展新高地
中国化工报· 2025-03-28 10:29
政府工作报告与公司战略 - 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和绿色低碳经济号召,将打造现代海洋化工发展新高地作为行动指南 [1] - 公司优势与潜力集中在海洋化工领域,2023年以来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新能源与新材料"两翼齐飞"战略,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升级 [1] 循环经济创新 - "一水八用"循环模式获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认证,在原"一水六用"基础上新增海卤水淡化和源网荷储标准,构建更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 [2] - 自主研发全球最大纳滤膜装置实现技术突破,日产精制卤水4.5万立方米,年节约原盐100万吨并创效1亿元 [2] - "一水六用"模式通过六道工序实现海卤水全流程利用,涵盖养殖、提溴、制盐、硫酸钾生产等环节 [2] 硝盐项目技术突破 - 年产20万吨硝盐项目为国内最大规模,集成4项专利技术,攻克硝酸钠氯化物含量高的行业难题,产品达熔盐级标准 [3] - 项目年产能包括亚硝酸钠13.5万吨和硝酸钠6.5万吨,通过管道输送热碱液实现节能,年节约标煤9万吨,优等品率100% [3] - 产品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出口欧美日及东南亚市场 [3] 中试基地建设 - 国内首家海洋化工中试基地于2024年12月启用,聚焦盐化工、水处理、新能源等高端领域技术研发 [4] - 基地功能涵盖中小企业孵化、科创平台搭建和产业化应用,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4] - 被院士评价为连接科研与产业化的关键桥梁,将提升中国海洋化工国际影响力 [4] 产学研合作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中试基地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打造技术孵化、创新策源和人才聚集平台 [5] - 战略目标为建设"化工+能源"现代化一流企业集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