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制造

搜索文档
具备太空在轨计算能力 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发射看点解析
快讯· 2025-05-14 15:24
太空计算星座发射 - 之江实验室主导的"三体计算星座"首次发射成功,标志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进入组网阶段 [1] - 本次采用一箭12星方式发射,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整体具备5POPS在轨计算能力和30TB存储容量 [1] - 星座建成后将达千星规模,总算力可达1000POPS(每秒百亿亿次计算) [1] 技术突破 - 首发12颗卫星搭载星载智算系统和星间通信系统,实现整轨卫星互联 [2] - 卫星搭载80亿参数天基模型,可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 [2] - 突破传统"天感地算"模式,解决仅10%有效数据传回地面及数据时效差等问题 [1] 研发分工 - 之江实验室负责星载智能计算机等太空计算软硬件和天基模型研制 [2] - 国星宇航承担首次发射的智能网联卫星平台研发和整星研制工作 [2] 行业影响 - 项目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试验任务 [2] - 太空计算基础设施将大大拓展太空应用边界,对空天产业变革具有深远意义 [2]
锚定专精特新之路 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
中国证券报· 2025-05-14 04:33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 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4万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4600多家,这些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强的特征,在产业中发挥强链、固链、稳链的重要作用 [1] - 五位来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代表围绕创新药物研发、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微波通信材料创新、储能电池研发制造、卫星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分享了技术突破和市场突破的高质量发展故事 [1] 创新药物研发 - 广东中山康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全球领先性的创新药物,目标是创建先进的疗法及新药 [1] - 该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双抗药物可同时作用于两个疾病关键靶点,实现1+1>2的疗效,其中一款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双抗新药在Ⅲ期临床试验中疗效接近翻倍 [2] 数控机床核心部件研发 - 冈田智能(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数控机床和核心功能部件刀库、主轴、转台等产品研发生产,突破了刀库重要零件加工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难题,产品性能好且成本大幅下降 [2] - 刀库是工业刀具的仓储中心,能够将手动换刀转化为快速精准的自动换刀,是机床的"弹药库" [2] - 该公司长期保持专注,不盲目扩张,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专注于产品技术创新,与高校院所保持合作以提升研发及创新能力 [2] 微波通信材料创新 - 浙江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突破多项技术瓶颈,助力5G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核心陶瓷器件实现大批量应用 [3] - 该公司认为产品研发要面向行业发展方向,在了解产品应用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研发,并保持开放心态,善于学习和借鉴现有技术再进行创新 [3] 卫星制造 - 北京微纳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卫星总装工艺工程师需要具备设计能力和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能力 [3] - 该公司在培养技术骨干时让新人直接参与卫星型号,完整体验全部工艺流程,进行针对性和实战性锻炼 [3] 储能电池研发 - 上海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AI技术研发新材料,管控产线和管理供应链,将储能的度电成本从5毛钱降低到4毛钱左右 [4] - 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储能行业和先进制造业,该公司抓住了这一机遇 [3][4]
寻求替代美情报来源 乌军与日本签卫星数据协议
快讯· 2025-04-29 14:13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4月27日报道,日本QPS研究所与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签署了有关提供卫星 侦察信息的协议。乌武装部队正在竭力寻找美国情报数据的替代来源。QPS研究所是一家日本卫星制造 公司,目前拥有五颗在轨卫星,近期还将发射两颗。(参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