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业
icon
搜索文档
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二十余载茶香路,可持续发展进行时
搜狐财经· 2025-06-09 10:51
从武夷山的云雾茶园,到国际外交的茶叙现场,华祥苑的茶香一路飘溢,书写着中国茶的传奇篇章。当千年茶文化邂逅新时代的发展命题,一杯 茶如何承载起品牌的可持续未来? 近日,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接受了智通财经专访,以二十载行业深耕的洞察,层层解析品牌可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畅谈品牌如何在文化传承的 脉络里固本培元、在国际传播的浪潮中破圈出海、在社会责任的践行中构建共生生态,实现从产品到文化、从本土到全球、从商业价值到社会价 值的多维进阶。 以茶为魂:文化传承赋能品牌生命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其中,茶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谦、和、礼、敬"的人文精神,既是历史传承的见证,也是当代文化出海的名片。 华祥苑启动复兴万里茶道行动 华祥苑自2017年起便着手复兴万里茶道的工作。万里茶道在国内共规划了九个节点城市,从武夷山出发,经江西等地,构建出一条完整的文化线 路。肖文华介绍道:"我们并不满足于单纯的'重走'形式,而是在每一个节点城市都设立了'万里茶道体验中心',实现文化落地与体验转化。"今 武夷山华祥苑茶庄园 茶的生长,仰赖于所生长的环境,福 ...
科技赋能古巷镇,驻镇帮扶工作队 开展林茶共生试验
南方农村报· 2025-06-06 20:03
科技赋能古巷镇林茶共生试验 -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扶团队联合古巷镇乡村振兴工作队启动林茶共生野化单丛黄茶试验,旨在通过生态互补提升茶叶品质[1][2][3] -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吴晓蓉科技特派员团队捐赠300株乌叶单丛、白云茶、梦香单丛等优质野化单丛茶苗,为当地茶业创新提供资源支持[3][4][5][6][7][8] 政企合作与产业转型规划 - 古巷镇政府协同广东科贸职业学院构建"技术指导-技能培训-产业推广"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茶产业生态化、特色化转型[15][16][17] - 万绿香沉香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秋生表示,林茶共生模式突破传统种植,可优化生态环境并开发特色茶品新路径[11][12][13] 生态经济价值与技术创新 - 野化茶经科研团队选育适配本地生态,林茶共生通过物种生态互补实现绿色生产,提升茶叶品质[19][20] - 试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与农业生产协同耦合,破解乡村产业同质化困境[21][22][23]
招募|2025,首站——到安溪去!
中国青年报· 2025-06-06 18:07
旅游目的地资源 - 安溪拥有千年古县历史底蕴 包含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 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 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等文化遗产 [1] - 金谷溪岸艺术公园作为文旅新地标 采用中国古代园林"叠山造园"设计理念 由系列口袋公园串联而成 [17] - 清水岩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现存宋代至清代文物胜迹44处 为清水祖师信俗发源地 [19] - 安溪文庙始建于宋代 现存清代建筑 享有"名冠八闽 秀甲东南"美誉 [13] 茶产业资源 - 安溪铁观音集团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国营茶厂之一 保留60年代传统生产车间 工业化制茶机械等历史遗存 [6] - 八马茶业连续13年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传承近300年铁观音技艺 形成八道制茶工艺体系 [8] - 茶文化体验包含探寻品牌发展历程 了解手工到工业化生产历史脉络 亲身体验制作工艺等内容 [6][8] 旅游活动项目 - 志闽漂流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 配备专业救生员和高标准安全装备 [10][11] - 非遗体验活动聚焦"三铁三世遗"文化名片 包含手工技艺和戏曲装等传统项目 [15] - 活动行程涵盖茶厂参观 漂流体验 文庙探访 非遗手工 艺术公园打卡等多元化内容 [21] 参与者招募 - 面向全日制高校在校大学生 特别欢迎文旅博主 茶叶科普创作者 校园传播达人等新媒体人才 [4][23] - 报名者需提交传播计划 单个平台粉丝超10万可获直通机会 闽粤赣浙地区学生优先 [23][27] - 活动方承担往返交通费(上限1000元)和食宿费用 不收取任何参与费用 [4][29] 传播要求 - 参与者需在抖音 小红书等平台发布活动相关内容 包括图文视频等形式 [25] - 中国青年报社将提供专业采编指导 要求产出有传播力的内容素材 [25]
财经面对面:对话张亚峰董事长,解码“三茶”统筹发展新范式
搜狐财经· 2025-05-30 14:15
5月21日,第六个"国际茶日",新华社财经面对面栏目走进大益,对话大益集团董事长、总裁张亚峰女士,探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 展,揭示大益引领中国茶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 云南是我国重点茶区,茶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2024年底茶园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左右,有机认证茶园面积全国第一。经过85年的发展,大益在云南成长 为中国茶产业领导品牌,近年以科技引领产业创新,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茶文化 以"茶"为介,传道授业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亮丽名片,承载中华民族精神特质与生活智慧。大益茶道是中国茶道文化样板,上承中华数千年茶文化精髓,下开职业茶道师资格认证 先河。2010年大益茶道院成立,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运作方式,培养茶道人才、弘扬茶道文化、传播人文精神。 大益茶道尊陆羽为宗师,以"惜茶爱人"为宗旨,有完整系统的茶道体系,建立教学、考试、评级等规范与规则系统。自成立以来,在全国及海外开办数百 期茶道研修班,培养学员逾三万人。 茶科技是产业升级、质量变革的关键支撑。大益集团以"科技兴企"为理念,在茶科技领域探索创新,第三代发酵技术"微生物制茶法"为普洱茶产业注入新 活力,让产业标准化、品质化发展成 ...
从国际茶展看中国茶产业创新突围
新华社· 2025-05-29 20:30
传统茶业创新转型 - 传统茶业通过产品创新、文化赋能和跨界融合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展会上创新茶产品如茉莉花茶啤酒、茶叶花生酥等成为亮点 [1] - 吴裕泰推出茉莉花茶精酿啤酒等跨界产品,备货两天半售罄,紧急补货中,为销售带来新增长点 [2][3] - 茶啤酒、茶食品等深加工产品和新茶饮业态快速发展,带动茶产业综合产值提升 [3] 新茶饮市场发展 - 新式茶饮采用优质茶叶、鲜奶、新鲜水果等食材,多样化组合吸引顾客,如张一元的"奶霜香茉""金桂乌龙" [4] - 2022年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门店约50万家,2024年突破2000亿元,门店近65万家 [7] - 新茶饮年消耗茶叶超20万吨(占茶叶总产量6.3%),直接带动茶产业一产增值约200亿元 [7] 供应链与消费趋势 - 桔品茶业从茶叶销售转向全案定制服务,推出荔枝锡兰等创新果味茶,瞄准22-40岁主力消费群体 [8] - 年轻消费者偏好"去糖""轻乳"等健康饮品,无糖茶饮市场从2015年22.6亿元增至2022年199.6亿元 [9][10] - 新茶饮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社交场景和体验需求或进一步扩充行业消费场景 [9] 文化赋能与国际化 - 四川省茶业集团融合熊猫形象与茶叶包装,茶颜悦色、奈雪的茶结合传统文化设计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11] - 蜜雪冰城海外门店达4800家,喜茶进军新加坡等市场,霸王茶姬海外门店超150家,日均销量超800杯 [13] - 中国茶产业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从传统冲泡到跨界创新,加速开拓海外市场 [12][13]
从化五指山下的六秩茶香|挖掘私藏粤茶⑨
南方农村报· 2025-05-29 20:06
从化五指山下的 六秩茶香|挖掘 私藏粤茶⑨_南 方+_南方plus 开栏语:广东既 有凤凰单丛、英 德红茶等驰名 IP,也藏着不少 小众茶品。它们 或工艺独特,或 风味罕见,虽未 声名远播,却是 茶人私藏珍宝。 即日起,南方农 村报、南方+茶 业频道推出"挖 掘私藏粤茶"系 列报道,邀您一 同拨开迷雾,探 寻独特茶香。 在广州从化流溪 河国家森林公园 五指山景区的云 雾深处,藏着一 款跨越半个世纪 的岭南佳茗。它 扎根于国家级生 态景区的灵秀山 水间,以六十年 制茶厂的传承匠 心,在手工炒制 的烟火气中淬炼 出独一无二 的"从化味道" 。 这是大自然馈赠 从化的珍贵礼物 ——流溪绿茶。 从化流溪河五指山景区间,200亩茶园隐于层峦叠嶂中。施悦谋 摄 负离子爆表的茶 香摇篮 沿着蜿蜒的山路 前行,来到一个 山 坳 , 在 海 拔 800米处,两边 丘陵颇为陡峭, 只见茶树顺着山 势整齐铺开,放 眼望去,满坡的 翠绿生机勃勃。 这里便是流溪绿 茶的生长地—— 五指山茶园。 从化流溪河五指 山海拔1092米, 五座主峰形似伸 展的手掌,形 成"环山抱水"的 独特地貌,森林 覆盖率达98%, 年平均气温不到 20℃, ...
客家茶脉里的文明基因:一片绿叶的千年火工与文明回甘
搜狐网· 2025-05-28 17:39
客家炒绿历史渊源 - 客家炒绿根植于客家人千年迁徙历史,萌芽于魏晋时期中原士族的饮茶风尚,在明清时期于粤东北群山中形成独特工艺体系 [1] - 客家人结合中原制茶古法与岭南湿冷环境,独创"重火炒制"工艺,通过高温反复炒制削减绿茶寒性,赋予茶汤醇厚回甘的炒米香韵 [1] - 明清时期梅州形成"逢山必有茶"传统,发展出包括7种客家炒绿在内的九大地方历史名茶,如清凉山绿茶、马图绿茶等 [3] 工艺与产品特征 - 客家炒绿具有条索紧结、灰绿起霜的独特形态,采用高温长炒工艺体现客家人因地制宜的智慧 [3] - 现代制定《客家炒绿》团体标准,规范"一芽二三叶"采摘标准和"分段火工调控"工艺参数,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 [4] - 2022年客家炒绿成功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技艺活态传承与产业升级 [4] 产业创新发展 - 梅州以客家炒绿为主导产品发展茶产业,推动工艺创新与品质升级 [4] - 开发"客家炒绿炭烧奶茶"等创新产品,探索茶园认养、茶旅融合模式,通过国际茶博会等平台进行文化推介 [4] - 2025年6月6日将在北京举办品牌推介会,主题为"赏汉茶化石 品客家炒绿",推动全国渠道合作 [5] 文化与社会价值 - 客家炒绿承载客家族群与自然共生的精神智慧,为梅州"百千万工程"注入文化动能 [5] - 通过品牌化运作推动从岭南非遗向全国性地理标志品牌转型,建立文化赋能产业发展的梅州范式 [5]
【省供销社】多措并举助力陕茶发展
陕西日报· 2025-05-28 06:42
茶博会概况 - 第十九届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于5月30日至6月2日举办 主题为"丝路茶韵·陕茶飘香" 参展茶企超百家 涵盖咸阳茯茶 汉中仙毫 安康富硒茶等知名品牌 [1] - 展会由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主办 展览面积3 2万平方米 设1400个国际标准展位 采用"1+N"活动规划 包含25场主题活动如仿宋点茶 唐代煎茶等 [2] - 配套召开2025西部春茶采购大会 吸引6家业内协会及6家跨界商协会参与产销对接 [2] 陕茶销售拓展 - 咸阳茯茶企业通过"西藏行"活动开拓市场 泾渭茯茶中标760吨低氟健康茶配送项目 泾水缘茯茶签订2万元采购合同并快速完成发货 [3] - 汉中市供销社在省内外设立29个农产品展销中心 促进汉中仙毫等产品销售 [4] - 安康市汉滨区每年投入200万元消费奖补资金 通过春茶开园活动带动富硒茶销售 [3] 品牌建设成效 - 商洛市整合茶叶品牌资源 推行"五统一"原则 将"秦岭泉茗"打造为全市统一品牌 [5] - 咸阳茯茶入选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TOP50 评估价值达35 86亿元 [5] - 安康市构建"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体系 提升富硒茶影响力 [5] 产业升级举措 - 陕西省供销社通过搭建产销平台 拓展渠道 强化营销 推动陕茶从"小茶叶"发展为富民"大产业" [1] - 茶博会作为政府重点扶持项目 已连续举办十八届 本届通过高规格筹备实现精准产销对接 [2]
2025北京国际茶业展举办 以首发经济赋能茶叶消费结构升级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23:41
展会概况 - 2025北京"一展两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展览馆承办,展期4天 [1] - 活动主题为"以茶结缘,相聚北京城;以诚会友,品饮世界茶" [1] - 本届展会参展商首次参展率达30%,形成跨地域、跨民族、跨品类的首展集结 [1] - 活动被列为商务部等四部委联合开展的2025年"十城联动共享美食佳饮"19项重点活动之一,连续第二年入选 [1] 活动内容 - 聚焦"提振消费"核心,全面呈现中国茶产业发展成果,打造高端茶品牌盛会 [2] - 创新举办"三茶统筹-茶香瓷韵"泉州专场推介会及"纪念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创制150周年推介会"等活动 [2] - 福安市、苏州市吴中区等地方政府将举办专题推介会 [2] - "2025万名小茶人逛北京大茶展"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了解茶文化的舞台 [2] 特色展区 - 泉州主题馆设置城市主题展区、茶产业展区、茶文化展区、农业科技展区等常规展区 [2] - 专门安排茶、香、瓷技艺互动体验区,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感 [2] - 西城展区呈现数字街区建设成果,举办"茶和天下"中国茶Top20交流会等活动 [2] 产业合作 - 北京市西城区与泉州市围绕《北茶中心-共创共建,中国茶可信数据空间》等主题进行深度推介 [3] - 西城区推动茶与新技术、新业态、新场景深度融合,统筹谋划推进茶产业布局优化 [3] - 泉州市茶园面积达80万亩,产业拓展至包装印刷、机械制造、贸易物流、休闲旅游等领域 [3]
从地方名茶到湾区爆款!海丰莲花山茶风靡茶博会
南方农村报· 2025-05-25 19:36
展会表现 - 海丰莲花山茶展团携8家本土茶企亮相第二十六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暨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 [2][3] - 展团携绿茶、红茶、高山乌龙及野生"海鲜茶"等多元化产品参展,引发热烈反响,吸引众多客商驻足品鉴、洽谈合作 [3][4][5] - 展团与多家大湾区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意向,为海丰茶产业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10][11] 产品特色 - 海丰莲花山茶产自粤东第一高峰莲花山脉,核心产区海拔超千米,常年云雾缭绕,具有"金黄汤、蜜栗香"的鲜明特质 [14][15] - 野生"海鲜茶"因其独特的咸鲜风味成为焦点,衍生开发的新茶饮、茶叶粽等创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17][18] - 汕尾市雄鹰实业有限公司主打"西坑一号"高山绿茶,茶汤甜润清香,赢得国际客商盛赞 [18][19] 品牌推广 - 海丰莲花山茶走进大湾区品牌推介会通过非遗茶艺表演、专家解读品质密码及战略签约三大环节展示品质魅力 [29][30][34] - 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张黎明指出,海丰莲花山茶产业通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在品种改良、种植和加工技术等方面获得有力支持 [35][36] - 海丰县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矩阵,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9][40] 产业现状 - 海丰全县茶叶总产值超13.1亿元,形成5个镇为核心的产业带 [37][38] - 海丰莲花山茶的种植面积超5万亩,年产量超5000吨,拥有悠久的种茶历史,茶叶品类颇多 [53][54] - 当前仍面临销售渠道单一、品牌认知度不足等发展瓶颈 [54][55] 未来发展 - 海丰县政协副主席罗鸿雁带领8家重点茶企代表赴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品牌运营与数字化营销经验 [48][49][52] - 广州茶业协会建议强化政府扶持、融入红色文化、拓展电商渠道,破解品牌认知度不足的瓶颈 [62][63] - 汕尾市茶叶协会会长黄智雄建议统一标准,推动海丰莲花山茶品牌形象的整合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