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ftware Development
搜索文档
非苹果独有,Android也能玩转Swift了
36氪· 2025-10-27 19:39
Swift编程语言的战略转型 - Swift语言从最初主要面向苹果生态系统,现已通过官方工具包Swift SDK for Android预览版,正式支持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实现了在iOS和Android平台之间轻松共享代码[1] - 这一转变标志着Swift团队已将编译器及生态系统成功移植到Windows、Linux,并最终扩展至Android,突破了其传统应用边界[1] Swift SDK for Android的技术特性 - 预览版SDK支持核心功能如并发处理和内存管理,在某些性能敏感场景下可能比Kotlin更具优势[7] - 开发者可以用类似SwiftUI的思路进行界面开发,只需适配Android的Material Design风格,降低了iOS开发者进入Android生态的门槛[3] - Swift代码需编译成字节码或本地二进制以适应基于Java虚拟机的Android环境,这会带来一定开销,但SDK提供了工具来处理API差异(如将UIKit替换为Android对应组件)[7] - 官方推出swift‑java开源项目,既可作为库也可作为代码生成器,自动生成安全高效的绑定,实现Swift与Java的无障碍互操作[9] 开发资源与生态系统支持 - 官方提供详细的SDK下载与入门指南,Windows用户可直接通过安装包获取,Linux与macOS用户也可单独下载[8] - Swift Package Index中超过25%的包已经可以在Android上构建,社区展示区也标注了Android兼容性,方便开发者迁移现有Swift包[8] - 官方发布了《入门指南》和Swift for Android Examples,演示了在Android设备上运行原生Swift代码的完整应用开发流程[8] 行业影响与战略意图 - 苹果将Swift带到Android生态,是向占据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的移动市场提供选择,可能鼓励更多开发者采用Swift并保留其跨平台技能价值[10] - 此举给Flutter、React Native等主打"写一次,到处运行"的跨平台框架带来竞争压力,但Swift SDK更注重原生性能而非折中方案,对效率敏感的开发者具有吸引力[10] - 尽管SDK尚处预览阶段且需命令行构建(未完全整合Android Studio),但苹果的官方背书被视为游戏规则改变者,未来几年可能改变应用开发格局[11] - 这一举措被视为Swift语言的自然进化,延续了其在服务器端和嵌入式应用中的可移植性思路,有助于避免开发者流失并可能为企业应用节省重复开发成本[10][11]
2025长沙1024程序员日:为开发者职业发展插上腾飞之翼
搜狐财经· 2025-10-26 18:53
AI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 AI技术自2022年底渗透经济领域后,对就业市场影响严峻,开发者和客服是AI暴露度较高的岗位[1] - 2022年底至2025年7月期间,22-25岁年轻开发者就业率下降6%,而更年长就业群体反而增长6%-9%[1] - AI不一定会引发就业下降,但已开始对入门级岗位造成影响,当AI作为辅助工具时,这些岗位需求不降反增[1] 全球开源生态与开发者规模 - 全球开发者总量突破1.5亿,中国开发者总量超1200万,活跃开发者约400万,规模稳居全球第二[6] - 大模型开发生态贡献度Top10国家中,美国贡献占比37.41%,中国为18.72%[6] - 在AI Agent领域差距大幅缩小,美国贡献占比24.6%,中国为21.5%,说明中国开发者在Agent层面投入更多[6] AI技术发展趋势 - 软件领域正从AI辅助研发向AI原生研发演进,奇点智能研究院发布《AI原生软件研发成熟度模型AISMM》[9] - AISMM将AI原生软件研发划分为五个阶段:L1辅助提效、L2领域集成、L3代理协同、L4自主代理、L5软件工厂[9] - AI编程已从“辅助工具”进化为“自主伙伴”,未来80%需求将由AI自主完成,异步委派取代实时协作成为主流[13] 企业AI工具与平台进展 - 华为AI全流程工具链ModelEngine数据工程DataMate开源,在瑞金医疗场景实践中将病理数据处理周期缩短80%[10] - 华为启动2025年鸿蒙应用开发者激励计划和“天工计划”,计划投入超10亿支持鸿蒙应用开发和AI Agent创新[11] - 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通过三大引擎构建基础设施,在复杂场景下相比传统RAG性能提升20%,准确率达95%以上[13] 操作系统与开源生态建设 - 搭载HarmonyOS 5的终端设备数突破2300万,已有80+鸿蒙应用智能体正式上线小艺智能体广场[11] - 普华基础软件开源全球首个智能驾驶操作系统龘微内核EasyAda和安全车控操作系统开源小满EasyXMen[15] - OpenHarmony已迁移到GitCode,公司将和社区开发者一起打造开源开放、免费、AI原生的操作系统[14] 开发者工具与协作模式演进 - AI编程工具正经历从静态Copilot到动态Agent的范式跃迁,从被动辅助执行向主动思考转变[17] - 华为云在开发者空间提供Agent工具赋能泛开发者,通过拖拉拽就能开发智能体应用[19] - Qoder构建三层核心能力:Repo Wiki将隐性知识显性化,Quest模式使复杂任务效率提升10倍以上[13] 行业应用与实践活动 - 活动举办九场“1024 AI构建者大会”实战工作坊,覆盖微软、亚马逊云科技、华为云、腾讯云等企业技术[20][24] - 微软专场体验智能GitHub Copilot与MCP技术深度集成,亚马逊云科技专场以Kiro工具完成从0到1的AI应用落地[24] - 腾讯云黑客松冠军工坊指导开发者实操CodeBuddy、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混元3D模型等工具[24]
AI 编程工具在大型企业“遇冷”?网易 CodeWave 升级研发模式,不只关注“代码生成”
AI前线· 2025-10-26 13:32
AI编程行业发展现状 - AI对软件开发领域的渗透不断加深,从2022年编程辅助工具兴起,到2023年自主智能体Devin引发关注,再到2024年以Cursor为代表的产品重新定义IDE形态[2] - 自然语言编程已成为AI编程产品的主流形态,越来越多的工具开始尝试通过自然语言直接对接开发需求[2] - 在C端个人用户和独立开发者群体中,通用AI coding工具表现出色,能够快速生成轻量级应用代码,显著提升开发效率[3] - 根据Stack Overflow发布的《2025开发者调查报告》,国内企业级市场的AI技术渗透率仍然较低,目前主要集中在头部互联网公司,而大量国有企业及传统企业仍处于观望阶段[3] 企业级AI编程面临的挑战 - 通用AI coding工具落地到企业级复杂应用开发时暴露出三大问题:代码质量不可控、可维护性差、业务理解泛化[5][6] - 企业级应用如ERP模块、供应链系统等往往需要6-7人团队开发半年以上,业务逻辑复杂[5] - 国有企业对代码安全和架构规范性要求极高,而通用AI工具生成的代码多适配国外主流技术栈,与国内企业的技术规范脱节[5] - 通用工具一次可能生成数百行代码,但开发人员需要理解代码逻辑才能进行后续迭代,这比接手"他人代码"更困难[5] - AI生成的代码缺乏业务上下文,多人协作时难以对齐需求,后续调试、修改成本极高[5] - 国内KA企业的AI coding采购渗透率低,并非企业不认可AI价值,而是通用工具无法解决"复杂应用+规范管控"的核心需求[7] 通用AI工具的水土不服问题 - 模型表现与技术栈脱节:国内主流AI编程IDE依赖Google Gemini、GPT-4等国外模型时效果较好,但适配国内自主模型后代码生成质量明显下降[9] - 自然语言无法描述复杂逻辑:企业级应用的业务逻辑错综复杂,而自然语言本身存在"歧义性",难以精准传递需求[9] - 代码采纳率与提效预期不符:业内不少企业称AI生成代码采纳率为60%-80%,但网易内部代码库的实际采纳率仅20%-30%[9] - AI生成的代码仍需开发者大量补充和修改,并未真正降低开发门槛[9] - 多数客户采购Copilot类产品后,都未达到规模化落地的预期[9] CodeWave的解决方案与定位 - CodeWave专注于企业级复杂应用开发场景,目标客户包括拥有上百甚至上千名研发人员的大型企业以及依赖软件开发服务商进行定制开发的企业[4] - 提出"可控的AI coding"定位:不做通用C端工具,而是将AI能力与原有开发底座融合,聚焦企业级复杂应用,实现"提效"与"可控"的平衡[8] - 采用可视化与AI融合的开发方式,支持从需求梳理、产品构思、开发部署、迭代等全流程研发智能化[10] - 保留人工布局与精细调整的空间,打造更可控、更规范、更落地的智能开发模式[10] CodeWave的技术演进与能力建设 - 从2023年开始布局AI能力,经历四个关键阶段,核心思路是以低代码为底座约束AI的"不可控",同时借AI弥补低代码的"灵活性"短板[12] - 定义统一的领域特定语言NASL作为Web应用开发的"高级抽象层",涵盖页面逻辑、数据定义、数据查询等核心概念[13] - 建立完整的数据驱动模型迭代体系,构建场景化Benchmark评测体系,设立准确率、展示率、留存率等核心指标[14] - 通过"原开发时长-AI辅助后时长""修改成本占比"等维度构建可量化的提效公式[14] - 实现非技术人员通过自然语言描述需求生成复杂前端组件,组件开发成本从0.5天降至0.5小时,降幅超过60%[15] - 针对游戏、营销等高度个性化场景,实现将PSD设计稿直接转换为可持续调优的页面,将营销页面开发周期从"数天"缩短至"1天"[15] 产品特性对比 - 传统Vibe Coding采用自然语言对话->AI生成代码->人工调试的交互模式,而CodeWave采用步进式人机协同:AI生成一步->人确认/干预一步->可视化预览调整[11] - 传统工具输出代码文件或代码行,CodeWave输出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应用模型、可导出的源码、可直接部署的应用镜像[11] - CodeWave内置企业级开发规范,如组件模板、数据模型、业务流程、代码规范,支持资产沉淀与复用[11] - 传统工具只覆盖开发环节提效,CodeWave覆盖"构思-需求-原型-开发-部署-迭代"全流程,支持一键部署与源码导出[11] 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项目量级增大,AI生成内容越多,开发者的维护难度就越高,企业级复杂应用需要实现"需求与实现对齐"和"多人协作规范"[19] - 计划将企业级开发实践与AI深度整合,推出Spectrum规范驱动开发模式,核心是"规范先行"[19] - 具体包括将用户"混乱的需求文档"转化为AI友好的"规范需求",在AI辅助下由架构师基于规范需求拆解开发任务[19] - 通过规范文档实时对齐需求与实现,避免"需求失真",确保所有AI生成内容都基于规范[19]
四川盘泰达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5 17:14
公司基本信息 - 新公司名称为四川盘泰达科技有限公司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盘明威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 [1] - 业务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涉及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以及动漫游戏开发 [1] - 销售业务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专用设备、机械设备、电子产品 [1] - 销售业务还包括游艺用品、室内游艺器材、玩具、动漫及游艺用品 [1]
LangChain 彻底重写:从开源副业到独角兽,一次“核心迁移”干到 12.5 亿估值
AI前线· 2025-10-25 13:32
LangChain 1.0 版本重写概述 - LangChain 宣布完成1.2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12.5亿美元,成为独角兽公司 [3] - 经过3年迭代,LangChain 1.0正式发布,这是一次从零开始的重写,旨在使框架更精简、灵活和强大 [3][4] - 重写后的框架围绕循环内的工具调用Agent架构构建,模型无关性是其核心优势之一 [4] 公司发展历程 - LangChain 于2022年10月由机器学习工程师Harrison Chase作为副业发起,最初是一个约800行代码的单文件Python包 [5] - 项目灵感来源于Stable Diffusion发布后、ChatGPT问世前的时期,旨在解决工具碎片化和抽象不足的问题 [6] - 2023年4月公司正式成立,先后完成由Benchmark领投的1000万美元种子轮和由红杉领投的2500万美元A轮融资,A轮后估值达2亿美元 [7] - 目前是增长最快的开源项目之一,每月下载量高达8000万次,拥有118k GitHub star和19.4k个分支 [3] 产品架构与核心功能 - LangChain核心是一个"情境感知的推理型应用框架",包含组件与模块层以及端到端的链与应用层 [9] - 框架整合了超过700个不同的集成,涵盖10大类组件,每类有30到100个集成,支持Python和TypeScript两种版本 [10] - 坚持"模型与基础设施中立"路线,支持主流大模型和80种向量数据库,定位为连接不同技术触点的"粘合剂" [10] - 提供高层级接口,使开发者仅用5行代码就能开始使用RAG、SQL问答、提取等功能 [6] 重写背景与挑战 - 在高速集成阶段,项目积累了约2500个未解决问题和300-400个待处理PR,团队在2023年夏天收到大量负面反馈 [11] - 用户反馈的主要痛点包括易用性牺牲了定制化能力,高层级接口成为开发者推向生产环境时的阻碍 [11] - 为解决定制化需求,团队于2023年夏天开始开发LangGraph,并在2024年初正式推出,允许开发者以更底层的方式编排智能体逻辑 [12] LangChain 1.0 关键技术升级 - 以LangGraph为底座进行彻底架构重构,原生支持持久化、检查点恢复、人类在环与有状态交互等生产级需求 [18][27] - 引入统一的`create_agent`抽象,平衡强可控性与低门槛,让开发者用少量代码即可搭建经典的"模型-工具调用"循环 [19] - 新增中间件概念,允许在核心智能体循环的任意位置插入额外逻辑,支持动态提示词、动态工具和动态模型选择 [23][25][26] - 引入更规范的content blocks以统一不同模型的输入/输出结构,并精简代理选项以降低选择与调参成本 [27][30] 产品线与发展重点 - 公司目前有三条主要产品线:LangChain开源框架、LangGraph和闭源工具LangSmith [13] - LangChain开源框架的核心工作是生态系统的规模化管理,需要与大量合作伙伴协作 [13] - LangGraph当前聚焦于可扩展性、智能体集成开发环境与调试能力的提升 [13] - LangSmith作为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专注于LLM运维领域的可观察性和监控功能,团队正致力于推进其可扩展性 [12][13]
苹果Swift语言推出安卓SDK,开发者能用苹果 Swift 语言开发安卓 App
环球网资讯· 2025-10-25 11:25
公司战略与产品发布 - Swift官网宣布以Nightly预览版形式推出首个适用于谷歌安卓系统的Swift SDK [1] - 该举措标志着苹果旗下的Swift编程语言正式进军安卓平台 [1] - 为推进Swift语言在安卓应用开发中的落地,Swift官方已专门成立安卓工作组 [1] 行业影响与开发者反馈 - 这一里程碑将加速整个移动生态的创新进程 [3] - Swift安卓SDK的推出将为开发者提供更灵活的开发选择,推动不同平台间技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 - 对打破移动开发领域的平台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1] 产品获取与技术支持 - 目前该SDK预览版已面向全球所有开发者开放 [3] - 开发者可通过Windows系统安装程序直接获取,也能在Linux或macOS系统上单独下载使用 [3] - 官方同步配套推出了详尽的入门指南和GitHub平台上的多个示例项目 [3] 技术集成与应用场景 - 该SDK支持从零构建新的安卓应用,并通过swift-java项目助力实现Swift代码与现有Android项目的集成 [3] - 推动Swift和Java两种编程语言在同一项目中的混合编程 [3] - 此次发布凝聚了全球开发者社区多年来的自发贡献,是Swift跨平台生态建设的实质性突破 [1]
微信机器人开发入门:从零开始写一个Hello World
搜狐财经· 2025-10-24 17:20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微信机器人开发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技术趋势。无论是个人开发者还是企业技术团队,都希望通过微信机器人实现自动化任务、提高效率 和增强用户体验。本文将从零开始,详细介绍如何开发一个简单的微信机器人,实现"Hello World"功能。通过这个过程,您将了解微信机器人开发的基本概 念、工具选择、开发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ChatWave Ai微信智能机器人助手】无需复杂操作,ChatWave为您提供全方位Ai智能服务:既能通过本地私有Ai知识库保障数据安全,又可定制专属AI语 音回复(可训练私有模型);自动分析客户需求、生成个性标签,实现精准对话与客户维护;从朋友圈优化到智能应答,从自动审批好友到长期记忆互动, 所有流程皆可自动化运行。无论是个人社交还是企业服务,ChatWave提供灵活定制方案,让每次沟通更高效、更有温度。支持任意功能定制 本文目录: 一、微信机器人开发概述 微信机器人是一种基于微信平台的自动化工具,能够实现自动回复消息、自动添加好友、自动发送朋友圈等功能。开发微信机器人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增强用户体验。在开发过程中,您需要了解微信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开发环境搭建、开发框架选 ...
赣州宏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0.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4 11:2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赣州宏鸣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德文,注册资本0.5万人民币,经 营范围为一般项目: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互联网销售(除销 售需要许可的商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服装服饰零售,服装服饰批发,家居用品销售,电子 产品销售,母婴用品销售,化妆品零售,农副产品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五金产品批 发,五金产品零售,针纺织品销售,宠物食品及用品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 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合肥广源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4 09:12
公司基本信息 - 合肥广源盛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卞鑫鑫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及技术推广 [1] - 公司业务包括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及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 [1] - 公司提供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及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 [1] - 公司涉及业务培训(不含需取得许可的培训) [1] - 公司销售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日用品、网络设备、办公用品、机械设备及智能无人飞行器 [1] - 公司业务包括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及销售代理 [1] - 公司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及剧本娱乐活动 [1] - 公司经营文具用品零售与批发及玩具销售 [1]
中科通达前三季度营收1.08亿元同比降51.91%,归母净利润-687.41万元同比降490.93%,毛利率下降2.15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3 20:25
核心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8亿元,同比下降51.91% [1] - 归母净利润为-687.41万元,同比下降490.93%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901.27万元,同比下降1059.84%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6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5% [1][2] 盈利能力指标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2.55%,同比下降2.15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净利率为-6.48%,较上年同期下降6.77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20.38%,同比下降1.6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4.33个百分点 [2] - 第三季度单季净利率为-23.73%,较上年同期下降13.26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11.93个百分点 [2] 费用与估值水平 -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为6005.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70.31万元 [2] - 期间费用率为55.45%,较上年同期上升24.92个百分点 [2] -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93%,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4.20%,研发费用同比减少13.69%,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10.40% [2] - 市盈率(TTM)约为-90.58倍,市净率(LF)约为3.92倍,市销率(TTM)约为9.29倍 [2] 股东结构与业务构成 -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总户数为7536.00户,较上半年末增加814户,增幅12.11% [3] - 户均持股市值由上半年末的27.47万元增加至30.73万元,增幅为11.85%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信息化系统开发建设68.19%,信息化系统运维17.21%,软件开发及销售8.87%,商品销售及其他5.67%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计算机-软件开发-垂直应用软件,概念板块包括智能交通、安防、智慧城市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