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

搜索文档
连云港市:多举措护航“三夏”保丰收
新华日报· 2025-06-19 08:18
农业机械化与夏粮生产保障 - 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投入大型农机设备规模显著,包括1.5万余台大型拖拉机、2.53万余台联合收割机、1.6万余台插秧机及1615台粮食烘干机,烘干能力达4.44万吨/批次[1] - 技术培训与设备维护力度大,累计培训机手和修理工4314人,检修保养机具装备2.9万台,实现从收割到播种的全流程服务[1] - 智能化农机应用取得突破,赣榆区班庄镇和东辛农场采用北斗导航系统的小麦收割机实现自动路径规划和智能避障,显著提升作业效率并降低机收损失率[1] 跨区作业支持体系 - 设立34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发放8190张免费跨区作业证,部署200余个维修点,构建完善的跨区作业服务体系[1] - 组建24小时应急保障队伍,确保农机作业突发问题得到快速响应[1] 监督与协同保障机制 - 市纪委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建立贯通协调机制,重点监督农机安全生产、技术指导和调度等关键环节[2] - 推动多部门联动响应,包括气象灾害预警、电力设施排查和夏收用电安全保障[2] - 严查粮食收购环节违规行为,保障农民售粮款及时到账[2] 未来工作方向 - 农业农村局与纪检监察组将持续协同推进"三夏"生产工作,巩固粮食丰产基础[2]
黑龙江:以高效执行守护“粮袋子”
人民网· 2025-06-18 09:01
黑龙江法院护航春耕专项行动 - 黑龙江法院开展"雷霆2025"专项行动,将执行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高效化解涉农纠纷1326件,执行到位金额5045.545万元[1][4][7] - 法院建立涉农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放案款机制,平均结案周期缩短15天[4][9] - 针对黑龙江省"春耕晚、周期短"特点,法院比南方省份提前1个月启动执行行动,减少对春耕影响[4] 典型案例分析 - 宝泉岭法院48小时内完成房产过户,解决农户王某春耕资金难题[2][3] - 萝北法院采用"今年让耕、明年返还"柔性方案,平衡金融债权与农民权益,保障29亩黑土地按时播种[5][6][7] - 庆安法院8天快速执结土地侵权纠纷,返还8.4亩土地确保插秧不误农时[8] 创新执行机制 - 建立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整合公证、不动产、公安等资源提升执行效率[3] - 实行"活封"等柔性执行方式,在保障债权人权益同时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6][7] - 执行前开展实地勘验测绘,制作精准土地界址图解决权属争议[8]
报告显示: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已具备
科技日报· 2025-06-17 14:00
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5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4万亿斤新台阶 亩产增加5.1公斤 [1] - 稻谷 小麦和玉米均实现增产 大豆产量下降至2065万吨 油菜籽和花生扩种成效明显 [1] - 大豆进口增至10503万吨 猪肉产量降至5706万吨 蛋类和水产品产量创新高 [1] - 棉花和食糖生产及进口增幅明显 水果和蔬菜供给保持稳定 [1] - 预测2025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426万亿斤 大豆油料扩种持续增效 [1] - 生猪产能调控成效显现 猪肉进口下降 畜产品和水产品供应稳定 [1]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 - 1978-200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驱动 [2] - 2006-2020年转为效率提升驱动 "十四五"以来技术进步重新成为核心动力 [2] - 当前具备科技支撑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基础 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投入 [2] 气候变化对粮食产业影响 - 温度升高将导致三大主粮生产环节普遍减产 产后环节粮食损失增加 [2] - 需制定科学适应战略 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2]
新装备助力“三夏”跑出“加速度” 秋粮丰产丰收基础牢
央视网· 2025-06-13 10:28
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 - 全国小麦收获进度超过七成 新装备和新技术促进三夏生产提质增效 [1] - 山东德州宁津县推出农情数据一张图 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精准预估地块成熟度和最佳收割时间 [1] - 小麦成熟度达到90%以上进入较好收割期 结合土壤墒情和气象信息数据实时推送到各乡镇街道 [3] 农机调配优化 - 智慧平台解决农机调配问题 避免农户无机可用和农机闲置的情况 [3] - 平台精准对接成熟地块和农机 缩短跨区作业机械的对接时间 [3] 智能化农机装备 - 越来越多装有北斗辅助驾驶和触控操作终端的智能化联合收割机部署到生产一线 [5] - 河北邯郸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于玉米播种 实现厘米级精准作业 [5] - 100亩地采用北斗导航播种可比传统方式多种7亩地 提升播种密度和增产潜力 [5] 精准农业技术 - 邯郸磁县采用覆带技术实现滴水齐苗 保证玉米苗亩密度在5500株以上 比常规种植增加1000株 [7] - 结合水肥一体 精准化防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 实现高产高效 为秋粮丰产奠定基础 [7]
金融护航“三夏”粮满仓
金融时报· 2025-06-12 09:41
粮食产量与金融支持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国际400公斤安全线 [1] - 银行机构通过金融活水支持从南到北的农业生产 覆盖龙头企业到个体农户 [1] - 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 全面助力夏粮收购与农资供应 [2] 夏粮收购资金支持 - 中国银行河南周口分行成立"三夏"金融服务小分队 提供200万元贷款支持粮食贸易公司收购 [2] - 建设银行江苏连云港分行与农担公司合作 为收粮大户夏正洪提供200万元信用贷款 [3] - 建设银行广东河源分行为食品生产企业提供3000万元供应链专项贷款 支持优质稻谷收购 [6] 农机设备升级 - 农业银行推出农机分期业务 解决合作社农机更新资金短缺问题 [4] - 光大银行推出"万台农机更新计划" 发放500万元贷款支持农业机械公司发展 [4] - 山东郯城县徐蒲坦农机市场销量达淡季3倍 大型植保机日作业能力达千亩 [4] 农业产业链金融 - 农发行甘肃省分行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 7亿元支持粮油加工 6.5亿元投向仓储物流 [5] - 中信银行与中信农业共建"慧种田"平台 实现粮食生产全链条线上化管理 [5] - 金融机构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综合服务体系 支持粮食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 [5]
群众工作札记 | 全力保障“三夏”生产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10 08:22
打好麦收攻坚战,农机保障是关键。县农业农村局成立夏收工作指导组,组建16个应急机收作业队和7 个小麦抢收机械维修服务队,做好农机安全排查、检修调试、农机手培训等相关工作,提前对机具信 息、作业服务供需等情况进行摸排,加强装备调配和技术指导,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在高速 公路出入口、主要路口、乡镇设立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和接待服务站,为过往农机手提供防暑降温等物 资,发放安全生产宣传手册和机收作业指南,介绍县域内的小麦分布、作业路线、维修网点、加油站点 等,对于农机手求助第一时间现场处置,确保跨区作业高效完成。 夏粮收储,关系农民"钱袋子"。为确保夏粮收储平稳有序进行,我们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国有粮 食购销企业,详细查看收购政策、执行质价标准、严格扦样质检流程、安全储粮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严 查压级压价、缺斤少两、"打白条"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让农民放心卖粮。 "三夏"时节不仅是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阶段,更是稳定秋粮生产、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时期。为夯实秋 粮丰收基础,县农业农村局制定提升粮食产能工作方案,压实夏种任务,提高优质农产品播种面积。组 织214名农技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进村入户开展包村联户服务,指 ...
共享晒粮点、快速烘干 、24小时为农服务 各地推出暖心举措服务夏收
央视网· 2025-06-06 10:53
夏粮收割进度 - 截至6月5日全国夏粮小麦已收获1.82亿亩总体进度过半 [1] - 江苏阜宁高标准农田通过基础设施配套使夏收效率提升40% [3] - 河北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即将由南向北展开大规模机收邯郸大名县82.95万亩小麦已开镰预计6月7日大规模机收 [3] 农业生产模式创新 - 宿迁推行"村党组织+供销社+农户"土地全程托管服务覆盖耕、种、管、收、售环节每亩节约成本约50元 [3] - 山东德州武城开放800多个"共享晒粮点"包括政府大院和文化广场 [8] - 浙江安吉粮食产后服务中心配备12台电气化烘干机组日处理能力达210吨并开通24小时夏收绿色通道 [8] 高标准农田技术应用 - 河南新乡获嘉县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带技术实现播种后1小时内灌溉确保出苗率 [5] - 麦秸全田覆盖技术可保墒并减少杂草 [5] - 江苏苏州张家港引入4台空气源热泵电烘干设备推动粮食烘干机械化绿色化升级 [10] 夏收保障措施 - 全国设立3400多个农机跨区接待服务站提供作业对接、维修信息及防暑物资 [6] - 河南郑州中牟、濮阳范县配备高温"应急箱"含矿泉水、手套等生活用品 [6] - 邯郸大名县组织1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提前检修农机覆盖20个乡镇 [3]
杭州进入夏收夏种时间 自动化设备助力农业增效
每日商报· 2025-06-04 14:43
夏收工作进展 - 本次夏收工作覆盖对石村地区2500余亩农田,主要种植大麦和小麦[2] - 公司于5月20日左右开展夏收工作,预计一周内完成所有收割任务[2] - 共调动7组收割设备,合理规划路线和时间,保障收割效率[2] - 配备5间谷仓用于暂存烘干后的小麦,提升转运速度和周转率[2] 天气应对措施 - 5月杭州雨水丰沛,公司提前做好工作规划应对降水影响[2] - 必须在麦子干燥情况下进行收割,否则会影响后期品质[2] 智能化设备引进 - 公司于今年5月引进自动化育秧产线,用于周边2000余亩水稻种植[3] - 自动化设备将流水线用工量从8-9人缩减至2-3人[3] - 亩均育秧成本节约30元以上,用种量误差从10%降至2%[3] - 育秧工时从1天缩短至5-6小时,大幅提升工作效率[3] 夏种准备工作 - 公司已开启水稻育秧工作,为夏种做准备[3] - 计划对田块进行整改,修缮基础设施,加大育秧力度[4] - 将总结自动化设备使用经验并向周边农业大户推广[3]
为金融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金融时报· 2025-05-29 11:18
货币政策与信贷支持 - 中国人民银行海北州分行通过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2025年一季度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 01%,同比下降24个基点,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 94%,同比下降23个基点 [1] - 2025年一季度全州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6 36亿元,覆盖5175户农牧户和28家涉农小微企业 [1] 涉农贷款与产业支持 - 截至3月末海北州粮食生产贷款和其他重要农产品生产贷款余额48 44亿元,其中种业振兴贷款余额1 53亿元 [2] - 涉农贷款余额84 86亿元,同比增长3 7%,农牧户生产经营性贷款余额68 57亿元,同比增长4 6% [2] - 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牦牛/白藏羊产业链经营贷、马铃薯/油菜产业贷、整村授信"村村贷"等特色产品 [2] 财政与金融协同机制 - 配合财政局对14户小微企业给予支小支农贷款贴息,对8家银行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对1家担保机构给予降费奖补,累计补贴605 67万元 [3] - 联合财政局等举办2场政银企对接会,促成融资合约3933万元 [3] - 联合金监局对12家金融机构开展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化金融服务质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