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业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W:三问:空间几何?今年产生哪些重要变化?远期有哪些看点?-20250410
天风证券· 2025-04-10 09: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非必需性消费/专业零售,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当前价格103.6港元,目标价格144港元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电商渗透率仍有上升空间,短期内电商平台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通过用户为先战略使GMV企稳回升,围绕88VIP发展用户生态 [1] - 公司组织结构精简,推行全站推广有望提升商家货币化率,且当前回购力度空前,双重主要上市成功提升流动性,股东回报率有望接近10% [2][3] - 全托管+半托管为国际电商带来新增长曲线,阿里云发展态势良好,公司市场份额有望触底改善,预计FY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属股东净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阿里巴巴天花板几何 - **社零增速放缓,用户为先战略转变下GMV有所回升** - 近十年中国消费规模扩大,线上消费占比提升,2022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全球第一,但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国内线上零售市场份额下滑,不过在用户为先战略下GMV有望企稳回升,FY24Q4购买人数和频率增加,GMV和订单量两位数增长 [13][16][19] - **对标欧美,行业空间仍有向上潜力** - 中国与欧美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高于全球平均,线上零售额占比呈增长态势,对标全球最高水平仍有上升空间,长期线上购物渗透率可提升,中短期GMV占比及社零增速放缓,电商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且GMV占比季节性波动显著 [20][29][32] - **头部电商如何炼成?从亚马逊看用户、地域、物流三重壁垒** - **亚马逊:市场份额领先,GMV持续增加** - 美国电商竞争格局集中,亚马逊市占率领先,2023年GMV约7000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飞轮理论”以客户体验为出发点,Prime会员体系解决物流时效痛点 [33][36] - **优势一:依托地域环境,物流体系构建核心壁垒** - 美国人口分布和密度特点决定快递运输难,仓配模式发展,亚马逊构建物流壁垒,配送时效领先,通过FBA服务提升配送质量和竞争力,吸引商家,还持续投入“当日达”服务,未来计划借AI升级运营网络和创新配送网络 [41][45][62] - **优势二:用户侧,prime会员提供多样服务** - Prime会员服务围绕物流优势拓展福利,解决用户物流痛点并提供多元福利,造就高留存和消费,用户数量增长,2023年带来402亿美元收入 [67][68][72] - **阿里巴巴如何破局?持续巩固物流优势,长期把握用户基础** - 中国人口和经济结构特点决定电商主流履约模式为加盟制快递,快递竞争激烈且价格战持续 [74][76][77] - **菜鸟自建物流形成优势**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虽难形成如亚马逊般的物流壁垒,但菜鸟在履约时效性上有优势,推出优选仓配半日达和智选仓配次日达服务,发力“夜派”,优化数智化仓配供应链 [80][81][84] - **长期需紧抓用户侧,打好用户基础,构建壁垒** - 电商竞争中物流提速吸引力有限,应重视整体服务和体验,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围绕88VIP提升用户体验,积累高净值用户,精细化运营会员制度,通过联名提升用户粘性,其权益生态优势明显 [87][89][97] 阿里有哪些关键变化 - **组织结构不断精简,聚焦“淘天 + 阿里云”两大核心业务** - **2023年:张勇针对集团进行“1 + 6 + N”组织变革,戴珊重构淘天集团** - “1 + 6 + N”结构做薄中台,缩短决策链路,各集团决策更高效,有独立上市和融资机会 [100][104][105] - 淘天用户为先战略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进行组织架构和业务策略变革,业绩取得进步,如淘宝App日活增长、天猫新增商家和广告付费商家增加、收入增长等 [106][107][112] - **2024年:吴泳铭任职新CEO,淘天集团结构进一步简化** - 吴泳铭负责淘天和阿里云,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战略,淘天以GMV为核心目标提高订单数,进行用户体验优化和会员权益升级,组织结构以淘宝、天猫为基本盘调整,启用年轻管理团队 [113][115][116] - **广告工具创新,全站推广创造新增量** - **阿里全站推:向中小商家渗透,提振商家ROI同时提升货币化率** - 阿里巴巴广告产品历经直通车、多产品线并行、万相台无界版阶段,2024年推出全站推广,可盘活淘系全域流量,具有协同付免流量、简化流程、效果可见等优势 [120][121][123] - **股东回报:持续回购,双重主要上市完成,持续提升回报率** - 截至FY25 Q1,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总共回购33.81亿普通股,金额达387.4亿美元,尚有261.4亿美元未回购,已实现双重主要上市,股东回报率有望接近10% [3] 远期阿里还有哪些 - **国际电商** - **Choice全托管 + 半托管拓展新增长曲线,海外托管加速合作** - 速卖通choice全托管+半托管订单占比超70%,带动用户规模和订单量增长,全托管和半托管各有优势,还借助百亿补贴和海外仓合作发展 [4] - **Lazada:东南亚市场增长迅速,7月EBITDA首次转正** - Lazada有物流网络和支付体系领先、技术数据有护城河、与Daraz合作等优势,商业模式可行性得到验证 [4] - **阿里云** - **云业务收入整体保持稳定,公有云降价有望推动市占率** - 阿里云是亚太最大的IaaS和公有云服务商,核心公有云产品收入两位数增长,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客户成本效益 [4] - **积极拥抱AI革命,提供全面的基础设施服务** - 阿里云采取“AI驱动,公有云优先”战略,加大AI投入,构建全覆盖基础设施网络 [4] - **通义大模型持续迭代,应用场景已覆盖多个垂类行业** - 通义大模型持续迭代,Qwen2表现出色,基于此开发的垂类模型及应用覆盖多领域 [4] 投资建议 - 预计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FY2025 - 2027年收入为10110/11097/12122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Non - GAAP)为1471/1825/201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
京东集团-SW(09618):24Q4业绩点评:盈利改善超预期,国补扩类物流协同打开增量空间
天风证券· 2025-03-14 20: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专业零售,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政策刺激下全品类渗透持续提升,调整京东2025 - 2027年收入为12,510/13,312/14,095亿元,同比增长8.0%/6.4%/5.9%;调整2025 - 2027年归属股东净利润(Non - GAAP)分别为519/574/628亿元 [4] - 长期看好公司供应链和物流核心能力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4Q4业绩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超彭博一致预期;商品收入2810亿元,同比增长14.0%;服务收入660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2024年第四季度研发/销售/管理/履约费用率分别为1.3%/4.9%/0.7%/5.8%,研发/管理/履约费用率环比下降0.4/0.2/0.5pct,销售费用率环比上升1.0pct [1] - 2024年第四季度Non - GAAP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4.5%,Non - GAAP净利润率达3.3%,同比优化0.6pct [1] - 2024年总收入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Non - GAAP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35.8%,净利润率4.1%,同比提升0.9pct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回购约2.55亿股A类普通股(占2023年末流通股的8.1%),总额约36亿美元,已完成2024年3月公布的30亿美元回购计划,并于2024年8月启动新回购计划,未来36个月内拟回购不超过50亿美元股份 [1] - 董事会批准年度现金股利每股普通股0.5美元(ADS每股1.0美元),总派发额约15亿美元 [1] - 京东11.11购物节期间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用户购物频次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1] 京东零售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收入3071亿元,同比增长14.7%;经营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44.7%,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0.7pct达3.3% [2] - 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品类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15.8%,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及服务能力升级;2025年1月享受以旧换新补贴的家电产品由8类增至12类 [2] - 日用百货品类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方商家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4.7%,商家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 - 2024年第四季度,第三方商家数量同比高速增长,第三方商家成交用户数和订单量表现亮眼 [2] - 会员专属权益推动用户粘性提升,京东零售与京东物流协同深化,截至四季度末,使用京东物流配送的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超8万,存货周转天数保持31.5天全球领先水平 [2] 京东物流情况 - 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物流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市场预期;经营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7.1%,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7pct至3.5% [3] - 国内与淘天集团合作全面落地,10月接入淘宝天猫物流系统后,四季度外部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69.6% [3] - 国际业务加速布局,2024年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拓展物流仓库,全球自营海外仓面积同比增长超10%,并推出“全球一盘货”供应链解决方案 [3] - 碳足迹追踪技术(MRV - T)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助力ESG能力升级 [3]
京东集团-SW:24Q4业绩点评:盈利改善超预期,国补扩类物流协同打开增量空间-20250315
天风证券· 2025-03-14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专业零售,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在消费政策刺激下全品类渗透持续提升,调整京东2025 - 2027年收入为12,510/13,312/14,095亿元,同比增长8.0%/6.4%/5.9%;调整2025 - 2027年归属股东净利润(Non - GAAP)分别为519/574/628亿元 [4] - 长期来看,IP和3P全盘统筹与价格竞争力策略协同,叠加下沉策略获客,看好公司供应链和物流核心能力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 - 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超彭博一致预期;商品收入2810亿元,同比增长14.0%;服务收入660亿元,同比增长10.8% [1] - 2024年第四季度研发/销售/管理/履约费用率分别为1.3%/4.9%/0.7%/5.8%,研发/管理/履约费用率环比下降0.4/0.2/0.5pct,销售费用率环比上升1.0pct [1] - 2024年第四季度Non - GAAP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4.5%,Non - GAAP净利润率达3.3%,同比优化0.6pct [1] - 2024年总收入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Non - GAAP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35.8%,净利润率4.1%,同比提升0.9pct [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年回购约2.55亿股A类普通股(占2023年末流通股的8.1%),总额约36亿美元,完成30亿美元回购计划,并启动新回购计划,未来36个月内拟回购不超过50亿美元股份 [1] - 董事会批准年度现金股利每股普通股0.5美元(ADS每股1.0美元),总派发额约15亿美元 [1] - 京东11.11购物节期间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用户购物频次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1] 京东零售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3071亿元,同比增长14.7%;经营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44.7%,经营利润率同比下降0.7pct达3.3% [2] - 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品类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15.8%,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及服务能力升级,2025年1月享受以旧换新补贴家电产品由8类增至12类 [2] - 日用百货品类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方商家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4.7%,商家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 - 会员专属权益推动用户粘性提升,京东零售与京东物流协同深化,截至四季度末,使用京东物流配送的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超8万,存货周转天数保持31.5天全球领先水平 [2] 京东物流 - 2024年第四季度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10.4%,高于市场预期;经营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7.1%,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7pct至3.5% [3] - 国内与淘天集团合作全面落地,10月接入淘宝天猫物流系统后,四季度外部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69.6% [3] - 国际业务加速布局,2024年在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区拓展物流仓库,全球自营海外仓面积同比增长超10%,推出“全球一盘货”供应链解决方案 [3] - 碳足迹追踪技术(MRV - T)入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助力ESG能力升级 [3]
京东集团-SW:24Q4业绩点评:盈利改善超预期,国补扩类物流协同打开增量空间-20250314
天风证券· 2025-03-14 18:1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专业零售,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京东集团业绩表现良好,盈利改善超预期,股东回报持续加码,运营数据亮眼 [1] - 京东零售品类结构优化,全渠道生态深化,带电品类有望持续获取市场份额,用户粘性与活跃度或提升 [2] - 京东物流出海战略提速,经营效率优化,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或稳步提升 [3] - 调整京东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属股东净利润(Non - GAAP),长期看好公司供应链和物流核心能力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超彭博一致预期;Non - GAAP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为113亿元,同比增长34.5% [1] - 2024年全年,京东集团总收入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Non - GAAP归母净利润478亿元,同比增长35.8% [1] 股东回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年回购约2.55亿股A类普通股,总额约36亿美元,已完成30亿美元回购计划,并启动新的不超过50亿美元股份回购计划 [1] - 董事会批准年度现金股利每股普通股0.5美元(ADS每股1.0美元),总派发额约15亿美元 [1] 运营数据 - 京东11.11购物节期间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超20%,用户购物频次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 [1] 京东零售 - 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收入3071亿元,同比增长14.7%;经营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44.7% [2] - 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品类收入1741亿元,同比增长15.8%,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服务能力升级 [2] - 日用百货品类收入1068亿元,同比增长11.1%,第三方商家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4.7% [2] - 会员专属权益推动用户粘性提升,京东零售与京东物流协同深化,使用京东物流配送的外部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量超8万,存货周转天数31.5天 [2] 京东物流 - 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物流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10.4%;经营利润18亿元,同比增长37.1% [3] - 国内与淘天集团合作落地,四季度外部客户收入占比提升至69.6% [3] - 国际业务加速布局,全球自营海外仓面积同比增长超10%,推出“全球一盘货”供应链解决方案 [3] 投资建议 - 调整京东2025 - 2027年收入为12510/13312/14095亿元,同比增长8.0%/6.4%/5.9% [4] - 调整2025 - 2027年归属股东净利润(Non - GAAP)分别为519/574/628亿元 [4] - 长期持续看好公司供应链和物流核心能力发展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4]
恒生科技:沉淀之后,科技十雄再攀世界之巅
雪球· 2025-03-07 15:10
核心观点 - 2024年初美股表现不佳,而港股走势强劲,主要受中国AI崛起、流动性输入、政策利好等多因素驱动 [3] - 国产AI模型DeepSeek R1的推出加速全球AI竞争格局变化,推动恒生科技指数反转 [3] - 华尔街关注的中国"科技十雄"(腾讯、阿里、京东等)成为港股核心资产,并主导恒生科技指数权重 [4][12] - 恒生科技指数兼具高成长性与高波动性,近1年年化收益达73.23%,但较2021年高点仍有47.39%回撤 [10] - 当前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处于正常偏低水平(PE 24.19倍,历史百分位27.12%),中国互联网50指数估值更具参考性(PE 20.58倍,百分位11.34%) [14][15] 恒生科技指数编制特点 行业与主题特性 - 覆盖工业、可选消费、医疗保健等泛行业,但聚焦网络、通信、金融科技等数字化领域 [7] - 要求成分股满足科技平台运营、研发开支占比≥5%或收入增速≥10%等创新性条件 [8] 权重与纳入机制 - 限制非外国公司权重≤8%,外国公司≤4%,合计≤10% [9] - 对市值TOP10的新上市企业实施10日内快速纳入机制 [9] 样本特征 - 30只成分股总市值超14万亿,平均市值4670亿,属大盘成长风格 [10] - 成立以来最大回撤74.40%,近1年收益73.23% [10] 行业与权重分布 前六大行业占比86.8% - 专业零售(22.8%):阿里、京东、美团 [12] - 资讯科技器材(16.42%):比亚迪、小米、联想 [12] - 软件服务(16.18%):腾讯、网易、商汤 [12] - 汽车(10.79%):理想、小鹏、蔚来 [12] - 媒体娱乐(10.57%):快手、百度、B站 [12] - 半导体(10%):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 [12] 十大权重股特征 - 前十大权重合计70.94%,包含互联网、硬件、汽车等多领域龙头 [13] - 部分个股如小米、阿里因涨幅超8%需季度调仓平衡 [13] - 多数权重股市盈率<30倍,部分<20倍 [13] 投资逻辑与趋势 - AI技术质变与估值情绪反转形成双周期共振,恒生科技指数成为映射中国科技升级的核心工具 [16] - AI浪潮当前聚焦芯片、机器人等领域,未来"AI+"可能催生新业态,影响力或超移动互联网时代 [17] - 指数化投资可降低港股+科技的双重波动风险,通过分散配置捕捉行业长期红利 [16]
阿里巴巴-W:淘天业务稳健增长,Capex大超预期-20250304
天风证券· 2025-03-04 13:4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阿里巴巴-W披露FY25Q3季度报告,收入、经调整EBITA、调整后净利润均超彭博一致预期,股份回购有进展,Capex大超预期且未来三年将加大对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投资 [1] - 分业务来看,淘宝天猫集团、云智能集团表现良好,AIDC因海外购物季投资增加亏损扩大,其他业务有不同表现 [2][3][4] - 预计阿里巴巴FY2025 - 2027年收入和归属股东净利润(Non - GAAP)有相应变化,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整体业绩 - FY25Q3阿里实现收入2802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1.0%,经调整EBITA为549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2.4%,调整后净利润为511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10.7% [1] - 截至FY25Q3,公司回购1.19亿股普通股,总金额13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票回购计划剩余授权金额207亿美元 [1] - FY25Q3资本支出318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106%,未来三年将支出3800亿元投资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 [1] 分业务业绩 - 淘宝天猫集团收入1361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3.3%,经调整EBITA达611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4.4%,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9%,88VIP会员人数达4900万人且两位数增长 [2] - 云智能集团收入317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3.1%,经调整EBITA 31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10.9%,整体收入(剔除阿里巴巴合并子公司)同比增长超11%,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同比三位数增长 [3] - AIDC收入378亿元,经调整EBITA - 50亿元,海外购物季增加投资致亏损增加,AliExpress的Choice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公司计划与韩国Shinsegae成立合资企业 [4] - 菜鸟收入282亿元,经调整EBITA 2.4亿元;本地生活收入170亿元,经调整EBITA - 6.0亿元;DME收入54亿元,经调整EBITA - 3.1亿元 [4] 投资建议 - 预计阿里巴巴FY2025 - 2027年收入为9929/10815/11802亿元(前值9906/10803/11654亿元) [5] - 预计FY2025 - 2027年归属股东净利润(Non - GAAP)为1471/1848/2008亿元(前值1571/1763/189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