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零售

搜索文档
阿里巴巴-W(09988):FY26Q1业绩前瞻:预计云业务维持高增速,闪购补贴或影响利润
天风证券· 2025-08-04 15: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5] 核心财务预测 - 预计FY26Q1收入2660亿元(yoy+9 4%),经调整EBITA 353亿元(yoy-21 7%),EBITA Margin 13 3%,Non-GAAP净利润317亿元(yoy-22 7%) [1] - 预计FY2026-2028年收入分别为10809/11057/11798亿元,Non-GAAP净利润分别为1382/1859/1957亿元 [5] 业务板块分析 淘天集团 - 预计FY26Q1收入yoy+6 9%,经调整EBITA yoy-3 2% [2] - 天猫618全周期GMV同比增长10%,453个品牌成交破亿(yoy+24%),淘宝直播81个直播间成交破亿,店播破千万直播间数量yoy+21% [2] 本地生活 - 预计FY26Q1收入yoy+13 0% [3]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补贴计划,日订单量突破8000万(不含自提及0元购),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亿(环比净增15%) [3] 云智能 - 预计FY26Q1收入yoy+19 8%,经调整EBITA yoy+15 7% [4] - 阿里云Qwen3-235B-A22B模型在代码、数学等基准测试中表现领先,CY25Q1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支出116亿美元(yoy+16%),阿里云市场份额33%排名第一 [4] 国际电商 - 预计FY26Q1收入yoy+21 9%,经调整EBITA yoy+51 8% [4] - 速卖通和Trendyol在欧洲及中东海湾地区采用差异化商业模式拓展市场 [4] 行业数据 - CY25Q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变动:4月5 1%/5月6 4%/6月4 8% [2] - 线上实物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变动:4月0 2%/5月-2 9%/6月0 0% [2]
新沣集团(01223.HK)7月29日收盘上涨9.57%,成交3953.01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6:37
市场表现 - 7月29日恒生指数下跌0 15%至25524 45点 新沣集团股价上涨9 57%至1 03港元/股 成交量5154 34万股 成交额3953 01万港元 振幅15 96% [1] - 最近一个月新沣集团累计涨幅16 05% 年内涨幅16 05% 跑输恒生指数27 43%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2 85亿元 同比增长0 93% 归母净利润-1 33亿元 同比减亏30 5% [2] - 毛利率达91 44% 资产负债率47 49% [2] 行业估值 - 专业零售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4 52倍 中值为-0 19倍 新沣集团市盈率-19 53倍 行业排名第49位 [3] - 同业公司市盈率对比:陈唱国际5 88倍 宝胜国际5 89倍 傲基股份6 52倍 包浩斯国际7 08倍 周生生7 13倍 [3] 公司业务 - 公司为综合企业 经营品牌 零售及金融业务 持有优质物业组合 包括"奥莱+社区"模式商场及黄金地段写字楼 [3] - 旗下华晋证券资产管理持有香港第1类(证券买卖) 第4类(投资顾问)及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 [3]
冠轈控股(01872.HK)7月29日收盘上涨9.8%,成交2424.84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6:37
市场表现 - 7月29日恒生指数下跌0 15%至25524 45点 冠轈控股股价上涨9 8%至3 92港元/股 成交量601 5万股 成交额2424 84万港元 振幅15 41% [1] - 最近一个月公司股价累计下跌30% 但年初至今累计涨幅达221 62% 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同期27 43%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财报显示 公司营业总收入10 16亿元 同比增长5 54% 归母净利润亏损1724 13万元 同比扩大141 78% [1] - 毛利率为11 16% 资产负债率48 15% [1] 行业估值 - 专业零售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4 52倍 中值为-0 19倍 冠轈控股市盈率为-124 96倍 行业排名第44位 [2] - 可比公司市盈率:陈唱国际5 88倍 宝胜国际5 89倍 傲基股份6 52倍 包浩斯国际7 08倍 周生生7 13倍 [2]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1989年 是新加坡领先的多元品牌汽车经销商 主营新车与二手车进口业务 专注日本及欧洲名车销售 [2]
吉宏股份(02603.HK)7月25日收盘上涨15.31%,成交4.63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25 16:30
市场表现 - 7月25日恒生指数下跌1 09%至25388 35点 吉宏股份股价上涨15 31%至17 02港元/股 成交量2744 45万股 成交额4 63亿港元 振幅24 53%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37 17%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38 2% 跑赢恒生指数27 95%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5年3月31日营业总收入14 77亿元 同比增长11 55% 归母净利润5916万元 同比增长38 21% [1] - 毛利率45 46% 资产负债率35 41% [1] 行业估值 - 专业零售行业市盈率平均值14 37倍 行业中值-0 19倍 吉宏股份市盈率31 32倍 行业排名第36位 [1] - 可比公司市盈率:陈唱国际5 67倍 宝胜国际5 89倍 傲基股份6 1倍 包浩斯国际7 08倍 周生生7 16倍 [1]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3年 以技术创新及数字化为基础 主营跨境社交电商和纸制快消品包装解决方案 [2] - 2016年深交所上市(证券代码002803) 通过业务转型实现多元化发展 [2] 重大事项 - 2025年7月18日以每股15 55-15 69人民币回购224 6万股 金额3510万人民币 [3]
ESG观察|充电宝市场“变天”:假“3C”贴纸横行,电商平台出手封堵漏洞
新浪财经· 2025-07-21 10:44
电商平台对3C贴纸的监管措施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乘机 因多起锂电池起火事件威胁航空安全 [1] - 部分商家在电商平台售卖"3C贴纸" 宣称可伪造认证通过安检 涉及镭射 防水等特性并可定制 [1] - 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7月公告要求锂离子电池和移动电源自2024年8月1日起需完成CCC认证 否则禁止流通 [2]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明确3C标志为国家专有标记 普通商家无销售资质 电商平台依法不得允许此类商品上架 [2] - 淘宝 天猫 拼多多已屏蔽"3C贴纸"关键词 京东仍能通过类似关键词搜索到相关商品 显示监管存在漏洞 [2] 电商平台ESG表现对比 - MSCI对京东集团ESG评级为A+ 在专业零售业16家企业中排名第三 社会责任单项得分7.6分位列行业第一 [3] - 拼多多MSCI ESG评级为CCC(落后) 社会责任得分仅2.7分 显示其社会责任履行显著落后于同行 [3][7] - 京东集团总市值达3306.65亿 在专业零售行业ESG总评中排名第三 仅次于滔搏(AA)和名创优品(AA) [5] 法律法规与平台责任 - 《电子商务法》规定平台需确保商品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对违规商品须采取处置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 [3] - 电商平台封堵3C贴纸销售符合法律要求 减少法律诉讼风险 但需进一步优化关键词过滤机制以彻底杜绝漏洞 [10] ESG评级体系背景 -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制定"ESG影响等级"标准 对正面舆情分优秀 良好 中等 轻微四级 本次事件评级为"中等" [1][10] - 该中心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 并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 推动建立本土化ESG评价标准 [11]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159262):估值修复潜力可观,政策助力科技腾飞
东吴证券· 2025-07-06 21:21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认为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159262.SZ)具有投资价值,其跟踪的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多方向驱动科技行业发展,有估值修复空间,但也存在一定潜在风险。该ETF产品贴合不同投资策略需求,与竞品相比具有行业纯度和龙头配置等优势 [5]。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投资价值分析 估值水平处于历史较低位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市盈率PE - TTM为21.92倍,位于历史34.90%分位数;市净率PB - LF为3.15倍,位于历史82.80%分位数,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安全边际高且有增值空间 [14][15]。 - 对比中证科技指数,自2023年7月17日以来,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市盈率与市净率普遍较低,显示出估值性价比优势 [24][25]。 多方向驱动科技行业发展 - **资金面**: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港股,2022年以来几乎每月买入成交额大于卖出成交额,2025年4月净买入达1574.22亿人民币,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净买入39357.34亿人民币。港股通资金持续流入科技板块,推动市场活跃度提升,科技行业有望保持活跃 [26]。 - **政策面**:中国政府重视科技创新,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科技产业发展,涵盖科研资源分配、产业链分工等多方面。内地与香港政策协同,为港股科技企业营造有利外部环境,促进产业互补和国际化发展 [31][33]。 - **盈利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股息率为0.90%,位于历史95.90%分位数,分红能力逐步上升,显示盈利能力攀升和业绩兑现 [36]。 估值修复空间与潜在风险 - **估值修复空间**:对比美股科技龙头,截至2025年6月30日,港股市场市值排名前十的科技相关个股PE - TTM为27.34倍,较美股存在54.7%理论上行空间;PS - TTM为6.24倍,较美股存在100.55%理论上行空间。随着AI技术发展,港股科技公司有望迎来估值重构 [39][40]。 - **潜在风险**:存在中美科技博弈与外部政策不确定性、政策执行差异与效果不确定性、市场情绪波动与资金流动、业绩兑现不及预期等风险 [53][60][61]。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行业分析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特征与跟踪逻辑 - **编制方法**:反映能通过港股通买卖、业务与科技主题相关的香港上市公司表现,在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和港股通范围内选30只股票,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每季度调整成分股,2023年7月17日推出,基期为2020年12月31日,基点为3000 [62]。 - **细分行业分布**:行业集中在资讯科技业、非必需性消费和工业,按恒生二级行业分类,截至2025年6月底涵盖软件服务、资讯科技器材等6类子行业 [63]。 - **对科技成长性的反映逻辑**:通过成分股筛选、权重分配、覆盖范围等维度捕捉科技企业成长潜力,结合市场动态调整,确保对科技行业成长性实时映射 [68]。 科技子行业发展趋势、政策与监管环境影响 - **软件服务行业**:技术创新驱动、监管逐步完善,AI和云计算技术推动发展,政策支持提供基础设施环境,监管促进技术安全发展 [73][74]。 - **资讯科技器材行业**:市场需求增长与产业融合,2025年1 - 6月净流入资金320亿元,区间涨跌幅58.9%,与制造业融合加深。政策支持提供融资和产业协同机遇,监管面临技术标准升级和国际规则挑战 [75][76][77]。 - **专业零售行业**:处于消费复苏与政策利好环境,后疫情时代消费需求释放,资金流入提供支持,政策刺激消费需求,监管涉及商品质量、消费者权益和外汇管理等方面 [78][80][83]。 不同科技指数之间的异同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科创50指数均聚焦科技领域,但因市场定位、覆盖范围、成分股特征等差异,结构表现不同。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行业分布集中在信息科技、可选消费和通讯服务 [84][86]。 产品介绍:港股通科技ETF(159262.SZ) 基金基本要素 - 广发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ETF(159262.SZ)2025年6月26日成立,发行规模13.41亿元,7月7日上市,采用完全复制法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投资范围为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备选成份股,管理费率0.50%/年,托管费率0.10%/年 [87]。 跟踪指数介绍: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HI) - 由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发布,反映港股通机制交易的科技相关香港上市公司表现,成分股30只,涵盖多个科技子领域,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每季度调整,前十大公司权重占比76%,科技巨头增强市场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 [89]。 投资场景分析:灵活适配不同策略 - **长期科技配置**:前十大成分股多为全球龙头,契合长期价值投资,虽短期波动高,但长期发展趋势明确 [90]。 - **主题轮动策略适应性**:成分股集中在科技核心领域,对市场变化反应灵敏,适合科技主题轮动策略 [91]。 - **定期投资策略**:费率相对较低,采用T + 0交易机制,可作为定期投资配置选择 [92]。 竞品比较分析 行业覆盖与成分结构 -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专注港股通范围内科技企业,行业聚焦明确,剔除非科技行业,成分股100%集中于科技领域,覆盖6个恒生二级行业,前十大成分股以互联网和硬件科技龙头为主,“软硬结合” [94]。 - 相较于恒生科技指数和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行业覆盖更聚焦,后两者泛科技特征或非科技行业成分影响核心浓度和科技代表性 [95]。 历史表现 - 三只港股科技指数表现有相关性,但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在年化收益率、最大回撤和收益波动比等关键指标上展现相对优势,更具吸引力 [99]。 差异化优势 - **行业纯度优势**:通过双重筛选机制确保成分股质量,核心科技行业集中度达100%,高于其他指数 [101][102]。 - **龙头配置优势**:前十大成分股为科技细分领域龙头,平均市值超9800亿港元,资讯科技业和非必需消费行业占比形成互补,规避单一技术路线风险 [103]。
百得利控股(06909.HK)7月4日收盘上涨15.52%,成交22.46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7-04 16:29
市场表现 - 7月4日百得利控股股价上涨15.52%至0.67港元/股 成交量35.6万股 成交额22.46万港元 振幅27.59%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19.59% 但年初至今累计跌幅38% 跑输恒生指数同期19.99%的涨幅 [1] - 专业零售行业市盈率平均值13.85倍 行业中值-0.1倍 百得利控股市盈率-13.9倍 行业排名第50位 [1] 财务数据 - 2024年营业总收入87.46亿元 同比减少18.48% 归母净利润-2405.9万元 同比减少142.35% [1] - 毛利率3.19% 资产负债率43.69% [1] 同业对比 - 陈唱国际市盈率4.7倍 宝胜国际5.78倍 傲基股份6.14倍 周生生7.38倍 ASIA COMM HOLD 7.63倍 [1] 公司概况 - 成立于1998年 总部位于北京 主营豪华汽车经销 覆盖宾利/保时捷/宝马等品牌 拥有15家4S店 [2] - 业务涵盖新车销售/售后服务/汽车金融/二手车经纪 采用"管家式服务"模式 [2] - 未来计划在一二线城市扩展经销网络 完善售后服务体系 [2]
滔搏(06110):创新驱动运动零售新范式
天风证券· 2025-06-30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非必需性消费/专业零售,6个月评级为增持(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盈利预测,预计FY26 - 28营收265亿人民币、273亿人民币、286亿人民币,归母净利13亿人民币、15亿人民币、17亿人民币,EPS为0.21元、0.24元、0.27元,PE为13x、12x、11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运营表现 - 2025/26财年第一季度(3月1日至5月31日)总销售额同比录得中个位数下跌,直营门店毛销售面积较上一季末减少1.3%,较去年同期减少12.3% [1] 业务布局拓展 - 2025年,滔搏先后与英国专业跑步装备品牌soar、挪威高端户外品牌Norrøna签约,成为它们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合作伙伴,负责全链路运营工作,引入Norrøna有助于提升在高端户外市场的影响力 [2] - 滔搏在Norrøna的运营中实践全域经营 + 精准触达的新零售理念 [2] 销售渠道策略 - 线下,重新定义和打造门店零售空间,跨界艺术、人文、音乐等领域,融入运动场景元素,打造沉浸式购物环境 [3] - 线上,融合线上线下资源优势,构建“门店 + 直播 + 社群 + 地域特色IP”的全域经营生态,加码抖音、小红书、B站等主流社交媒体平台 [3] 营销玩法创新 - 探索创意营销玩法,通过跨界联名等形式构建与年轻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与共鸣,打造主题门店和开发创意周边,开创品牌联名新范式,实现品牌价值传递与沉淀 [3] 公司基本数据 - 港股总股本6,201.22百万股,港股总市值19,347.81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1.58港元,资产负债率39.21%,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4.14/2.11港元 [6]
量化掘基系列之三十六:流动性边际改善下,如何布局港股投资热潮?
国金证券· 2025-06-25 21:24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恒指港股通指数模型 **模型构建思路**:该模型旨在反映通过港股通买卖的恒生指数成份股的整体表现,采用行业中立策略,使行业分布与恒生指数相同[26]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 样本空间为恒生指数成份股 - 选样方法为所有符合港股通资格的证券 - 指数每季度调整一次,并根据港股通资格进行临时替换[26] **模型评价**:该指数具有高弹性特点,在行情上涨时能带来显著的Beta收益[27] 2. **因子名称**:技术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分析恒指港股通指数相对于恒生指数的因子暴露,发现该指数主要暴露在技术因子上[38]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技术因子暴露值为-0.066 - 其他显著暴露的因子包括盈利(-0.029)、分红(0.026)和波动率(0.022)[38]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恒指港股通指数模型** - 累计收益率:49.92% - 年化收益率:39.22% - 年化波动率:24.48% - 夏普比率:1.60 - 最大回撤:20.08%[29]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估值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市盈率和市净率衡量港股通指数的估值水平[40]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市盈率(PE):$$ PE = \frac{股票价格}{每股收益} $$ - 市净率(PB):$$ PB = \frac{股票价格}{每股净资产} $$ **因子评价**:恒指港股通指数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均低于中证全指,具有较高投资性价比[40] 2. **因子名称**:盈利因子(ROE)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衡量港股通指数的盈利能力[42]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ROE_TTM:$$ ROE = \frac{净利润}{股东权益} $$ **因子评价**:恒指港股通指数的ROE显著高于恒生综合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体现较高盈利能力[42] 3.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 **因子构建思路**:通过股息率衡量港股通指数的分红回报[49]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 股息率:$$ 股息率 = \frac{年度股息}{股票价格} $$ **因子评价**:恒指港股通指数的股息率始终优于中证全指和沪深300指数[49]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估值因子** - 市盈率:10.08倍 - 市净率:1.08倍[40] 2. **盈利因子(ROE)** - ROE_TTM:10.63%[42] 3. **股息率因子** - 股息率:4.76%[49] 其他相关指标 1. **拥挤度指标** - 恒指港股通指数成交额占恒生综合指数成交额比重:52% - 分位数:9%[45] 2. **行业分布** - 非必需性消费:18只(26.24%权重) - 金融业:11只(33.21%权重) - 资讯科技业:18.13%权重[33] 3. **市值分布** - 1000亿以上市值成分股占比:92.90% - 500-1000亿市值成分股占比:6.36%[34] 以上内容全面总结了研报中涉及的量化模型和因子,包括构建思路、具体过程、评价及测试结果。
谁在买港股新消费和创新药?
2025-06-18 08:5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软件服务业、汽车、专业零售、工业工程、银行、其他金融、石油及天然气、保险、一般金属及矿石、资讯科技 [1][4][10] - **公司**:美团、阿里巴巴、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泡泡玛特、建设银行、中行、中移动、中石油、腾讯、小米、小鹏汽车、金泰控股、恒瑞医药、京东健康、中海油、中国神华、招商银行、中国石油、中国财险、中芯国际、中信证券、汇丰建投、联想、速腾科技、橘创科技、药明康德、港交所、汇丰控股、英恩生物、石药集团 [11][12][1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南下资金是推动港股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上涨及支撑港股市场的主要力量,今年港股行情主要由内地机构资金推动,海外资金回流不显著 [1][7][9] - **论据** - 4 月 8 日至 6 月 9 日,创新药板块净流入超 288 亿港元,新消费板块净流入超 63 亿港元,国际中介(外资)同期净流出 226 亿港元 [1][3] - 今年以来至 6 月中旬,南下资金对创新药板块净流入超 550 亿港元,对新消费板块净流入超 180 亿港元,累计通过港股通流入超 6,600 亿港元 [1][5] - 新消费板块,外资先加仓并高位获利了结,南下资金右侧趋势跟随;创新药板块,2 月底至 3 月底两类资本均增持,之后外资持续减持超 300 亿,南下资金累计加仓超 520 亿且无明显波动 [1][6] - 今年内地公募基金、私募和个人投资者,以及保险机构投资者南下参与港股交易,增持创新药、科技股及红利板块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4 月 7 日至 6 月 11 日,新消费和创新药板块平均上涨超 50%,远超同期的恒华科技及一些互联网龙头企业 [2] - 4 月 8 日至 6 月 9 日,资金加仓最多的行业包括软件服务业、药品研发及生物科技、汽车、专业零售、工业工程;减持较多的行业包括银行、其他金融、石油及天然气、保险以及一般金属及矿石 [4][10] - 海外资金年初流入,3 月港股行情见顶及外部扰动后持续流出,4 月有回流迹象,近期因利率倒挂部分对冲基金流出,海外长线资金尚未明显回流,预计三季度末至四季度或有政策和经济改善信号吸引回流 [8] - 最近两个月各类资金操作情况 - 内地资金增持创新药、科技股、红利板块,减持软件服务和资讯科技 [10] - 国际中介加仓软件服务和资讯科技器材,减仓银行、创新药及专业零售 [10] - 香港本地中介加仓阿里巴巴、美团、中芯国际等,减仓金融类公司 [10] - 外资加仓腾讯、小米等,净流出美团、阿里巴巴等红利板块,医药板块内部有分化 [12] - 中资机构加仓阿里巴巴、美团等,减持金融类公司 [13] - 南下资金呈现哑铃型配置思路,加仓成长股和高分红标的,减持腾讯、小米等个股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