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境监测
icon
搜索文档
环保行业周报:污水排放标准细化,水生态治理赛道再升级
国盛证券· 2025-05-25 14:2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协同治理,为环保产业创造新增长点,建议关注聚光科技 [10][22] -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推动全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标准规范化和统一化,建议关注洪城环境、碧水源 [23][35]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成长性标的与高股息资产,如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当周投资观点 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印发《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 - 2027年)》 - 方案提出到2027年美丽河湖建成率达40%左右,2030年取得明显成效,2035年基本建成,中央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 [10][11] - 巩固深化水环境治理,包括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加强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等多方面工作,到2027年多项治理目标有相应提升 [12][14] - 加强基本生态用水保障,保障河湖生态流量、落实泄放措施、强化监测信息共享,到2027年跨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等得到保障 [16] - 积极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包括推进水生生物保护恢复、实施湖库富营养化综合治理等,到2027年多项生态修复目标有进展 [17][18] - 全面推进保护与建设,加强全过程管理、强化示范引领、加大支持力度、开展全民行动 [20][21] 生态环境部发布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 明确标准适用范围、制订基本原则、技术路线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方法,适用于指导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制修订 [23] - 基本原则包括全面防控、分类管理、科学可行、依法合规 [24][27] - 技术路线参照相关规则开展工作,包括确定适用范围、控制项目等内容 [28] - 调查园区基本情况、废水及污染物排放情况、水环境质量,确定标准分类和适用范围、监测要求 [29][34] 持仓、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板块反弹望持续 - 环保板块机构持仓、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推荐高能环境、惠城环保、洪城环境 [36] 板块行情回顾 - 当周环保板块表现较差,跑输大盘和创业板,公用事业涨幅为0.54%跑赢 [38] - 环保子板块涨幅监测为 - 3.45%、水处理为 - 1.44%等 [38] - A股环保股中涨幅前三为神雾节能27.51%、惠城环保13.77%、安车检测11.05%,跌幅前三为汉威科技 - 10.80%等 [38] 行业要闻回顾 - 重庆发布污水处理评估技术指南、生态治理行动计划、江西公示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企业名单 [49] 重点公告汇总 - 多家公司有利润分配、权益变动、股份减持、提供担保、签订合同等公告 [50][52][53]
浙江迈向新污染物监测2.0时代
每日商报· 2025-05-24 15:01
新型污染物监测行业升级 - 微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抗生素等新型污染物引发公众关注[1] - 传统监测手段难以满足治理需求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构建全面精准智能的新污染物监测体系[1] - 监测体系从单一检测发展为多维感知 从局部试点到全省覆盖 从事后监测到实时预警 从人工排查到智能追踪[1] 技术体系创新 - 浙江创新研发智能监测技术 配套开发AI辅助识别系统[1] - 建立重点行业特征污染物"化学指纹库" 重点流域新污染物智能识别能力显著提升[1] - 全国首个新污染物自动监测示范站在衢州建成 实现对水中痕量新污染物的连续自动监测[2] 监测网络体系 - 建立"核心圈—重点圈—预警圈"三圈层监测网络体系[2] - 核心圈层覆盖杭州(橡胶塑料)、宁波(石化)、绍兴(印染)、衢州(氟化工)、台州(制药)5个重点城市[2] - 重点圈层覆盖温州、湖州等6个地市特征行业 预警圈层聚焦饮用水水源地等重点生态区域[2]
工地扬尘监管用上AI智能技术,科技赋能蓝天保卫战
中国环境报· 2025-05-21 09:25
行业现状 - 城市化加速导致工地扬尘污染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顽疾 [1] - 重点城市探索AI技术融合扬尘治理创新模式 如上海构建全市扬尘智能监管体系 深圳坪山区升级"远程喊停3.0"系统 [1] - AI技术突破传统监管时空限制 通过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治污 [1] 技术应用 - 现有系统多聚焦基础场景如裸土覆盖 喷淋联动 [2] - 通过视频监控 传感器网络和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工地扬尘浓度 PM2.5/PM10数据 温湿度等环境参数 [3] - 结合无人机巡查 高空摄像头和地面传感器构建"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3] 存在问题 - AI设备法律法规滞后 对识别结果执法效力 企业责任认定缺乏明确规定 [2] - 算法精度 数据接口等技术标准缺乏统一规范 导致跨区域 跨平台数据共享困难 [2] - 对复杂场景如非道路机械黑烟 渣土车密闭运输识别能力不足 [2] - 偏远工地或小型项目因成本高 设备部署难仍依赖人工巡查 [2] - 市场准入门槛低 部分设备厂商低价竞争牺牲性能导致监测数据失真 [2] - 设备运维缺乏长效保障 部分传感器因环境老化或人为损坏 [2] 解决方案 - 加快立法进程 明确AI监测数据法律效力和违规后果 严惩数据造假 [3] - 制定AI算法精度 设备参数 数据接口等国家标准 推动跨区域平台互联互通 [3] - 修订工地扬尘监测设备检定技术规范 强化低浓度区间设备检定要求 [3] - 融合5G 物联网和边缘计算 开发低成本 易部署轻量化设备 [3] - 建立设备认证机制 要求厂商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淘汰低性能产品 [4] - 推行"政府+企业+第三方"联合运维模式 定期校准传感器并更新算法模型 [4] 管理机制 - 建立生态环境 住建 综合行政执法 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治理工作机制 [4] - 构建公众参与平台 开通"随手拍"举报通道 鼓励市民通过APP上传扬尘问题 [4] - 开展分层培训 针对监管部门 施工企业 设备厂商定制培训课程 [4]
碧兴物联科创板上市迷局:给资金做业绩?业绩持续变脸 异常保证金有无猫腻
新浪证券· 2025-05-12 11:23
上市前后业绩反差 - 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5.91%,归母净利润-3854.61万元同比下降264.92%,扣非归母净利润-5262.41万元同比下降601.42%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282.65万元同比增长9.24%,但归母净利润-1022.46万元同比下降443.46%,扣非归母净利润-1401.00万元同比下降249.13% [2] - 上市前2020-2021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52%、40.3%,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73亿元,同比增速34.02%、62.52%,与同行普遍下滑形成反差 [4][7] 估值异常与突击入股 - 2019年12月股权转让价格8.9元/注册资本,2020年7月丰图汇烝以15.28元/注册资本增资,估值半年飙升71%至9亿元 [9] - 2021年12月北京创金转让股份价格16.98元/股,对应估值刚好10亿元踩线上市门槛 [10] - 丰图汇烝入股后次月即与首创系开展业务合作,2022年北京水星新增为第三大客户贡献收入2059.81万元占比4.36% [11][13] 第一大客户异常交易 - 2022年上海科泽新增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5768.77万元占比12.21%,但存在离职员工入职该客户情形 [18][20] - 公司与上海科泽签订合同履约保证金比例达20%-21%,质保金合计比例高达40%,远超行业10%上限 [23][24] - 2024年末公司对上海科泽其他应收款余额1813万元占总额82.63%,主要为异常高比例保证金 [23][25] 信息披露与资金异常 - 2023年半年度实际营收1.68亿元较上市预测数减少27.10%,净利润2390.70万元减少23.96%-30.65% [28] - 2023年11月预付2.133亿元采购GPU服务器未及时披露,后因政策影响交易终止 [29][30] - 2024年末受限货币资金超1.6亿元占比近30%,两大募投项目投入进度仅0%和6.57% [25][30] 行业数据对比 - 2020年行业受外部因素影响销量波动,但公司环境水质监测设备销量逆势增长从1356台增至2526台 [5][7] - 可比同行聚光科技2021年营收净利双降,力合科技、皖仪科技增收不增利,蓝盾光电、佳华科技双降 [4]
“新污染物研究原位质谱联合实验室”揭牌
仪器信息网· 2025-05-08 15:56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 致辞 揭牌仪式上,江桂斌院士指出,原位质谱技术可显著简化样品前处理流程,实现污染物的现场实时监测,尤其在痕量新污染物(如PFAS等)原 位检测方面展现出潜力。他强调,电离源创新是质谱技术演进的关键驱动力,而联合实验室的成立能更好的服务于产业界与科研界。 导读: "新污染物研究原位质谱联合实验室"在京揭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聚焦原位检测等关键技术,致力于为新污染物的筛查与 环境治理的研究提供更加有效、精准的解决方案。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仪器信息网讯 2 0 2 5年4月2 9日,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德国Pl a smi o n公司与华质泰 科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的"新污染物研究原位质谱联合实验室"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 该 联 合 实 验 室 以 " 前 沿 电 离 技 术 + 环 境 应 用 场 景 " 为 牵 引 , 聚 焦 原 位 检 测 与 快 筛 分 析 等 关 键 技 ...
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上海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多维度助推专利从书柜走到货柜
解放日报· 2025-05-03 11:35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激活创新生态,从遴选培育和放权松绑两方面多维度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孵化 [1] 遴选培育走出“最先一公里” - 华东师范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门诊”等活动,吸引122人次参与,遴选出20个项目进入密切跟进及概念验证阶段 [2] - 华东师大孙越副教授在“转化门诊”帮助下明确泥炭藓种植技术转化路径,项目进入中试启动阶段 [2] - 上海国际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助力复旦大学李庆教授团队创立公司,牵线对接企业3个月制作出首台产品化样机 [2][3] - 上海交通大学概念验证中心联盟启动,未来将规划建设10多个分中心,整合1亿以上基金,资助超100个项目,培养1000多名人才 [3] - 上海理工大学成立16个跨学科创新团队,组织技术转移专员队伍,推动科研成果走出“最初一公里” [3] - 上海提升12家高质量孵化器服务能级,2025年一季度全市孵化载体平均月度新增孵化企业180家左右 [4] - 上海聚焦多领域开展高质量孵化器遴选培育,计划至年底累计建设20家左右 [4] 放权松绑助推“最后一公里” - 华东师大实行科技成果全部所有权赋权,2024年科研人员新设企业近40家,“全赋权”转化项目6个 [5][6] - 上海推行“赋予所有权+约定收益”模式,一季度22项成果实施全部所有权赋权,转化金额超10亿,孵化公司13家,吸引超6.5亿意向资本 [7] - 上海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4.3万余件专利入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 [7] - 上海发挥产业基金作用,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选出4只合作子基金,完成首个直投项目决策 [7] - 上海成立目标总规模100亿的生物医药并购基金,推动实施并购投资 [7]
雪迪龙:2025一季报净利润0.1亿 同比增长266.67%
同花顺财报· 2025-04-25 18:2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4年一季报的-0.0100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0.0200元,同比增长300%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一季报的4.09元微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4.08元,降幅0.24% [1] - 每股公积金保持稳定,2025年一季报与2024年一季报均为0.91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4年一季报的1.88元降至2025年一季报的1.85元,降幅1.6% [1] - 营业收入从2024年一季报的2.32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2.54亿元,增幅9.48% [1] - 净利润从2024年一季报的-0.06亿元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0.1亿元,增幅266.67%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一季报的-0.24%增至2025年一季报的0.39%,增幅262.5%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2324.27万股,占流通股比34.36%,较上期减少193.29万股 [1] - 敖小强持有9191.50万股,占总股本25.63%,持股数量不变 [2] - 计平持有664.92万股,占总股本1.85%,较上期增持63.32万股 [2] - 赵青持有483.14万股,占总股本1.35%,持股数量不变 [2] - 郜武持有420.27万股,占总股本1.17%,较上期减持2.00万股 [2] - 吴雪峰新进持有309.26万股,占总股本0.86% [2] - 方娟持有251.31万股,占总股本0.70%,较上期增持9.67万股 [2] - 建信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新进持有190.17万股,占总股本0.5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和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2]
聚光科技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增长164%,但研发投入大幅下降
金融界· 2025-04-22 21:4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14亿元 同比增长13.58% [1][4] - 归属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64.11% 成功扭亏为盈 [1][4] - 扣非净利润1.27亿元 同比增长132.82% [1][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8亿元 同比增长152.34% [4][7] 业务发展情况 - 智慧环境领域推出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系列产品和水质多参数实时监测系统 [5] - 碳监测综合解决方案中标多个千万级项目 [5] - 智慧工业板块推出激光气体分析仪和工业在线色谱仪等高端分析仪器 [6] - EXPEC7350s型ICP-MS/MS系统在半导体工业精密检测领域取得成功 [6] 研发投入变化 - 2024年研发投入金额4.13亿元 同比下降25.75% [4][7]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3年的17.47%下降至11.42% [4][7] 财务指标状况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7% 较上年同期上升17.38个百分点 [7] - 流动比率1.17 速动比率0.8 [7]
报名:PFAS分析技术前沿:挑战与机遇
仪器信息网· 2025-04-22 14:20
PFAS行业背景与挑战 - PFAS因化学稳定性、耐热性和表面活性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如不粘涂层、消防泡沫、纺织加工等)[1] - 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及潜在毒理性(如内分泌干扰、致癌风险)使其成为全球关注的"永久化学物质"[1] - 全球监管政策趋严,推动检测技术需求增长[1] 检测技术发展 - 需突破PFAS识别、定量及源追溯技术,满足严格检测标准[1] - 液质联用技术(SCIEX、赛默飞)成为主流检测方案[4][11] - 新兴技术包括燃烧离子色谱(青岛盛瀚)、自动化富集(帝肯)、等离子体降解(中山大学)[4][12][15] 行业应用与标准 - 食品与环境检测领域需求突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修订标准)[4][18] - 人体健康研究覆盖妊娠期糖尿病关联(暨南大学)、生物监测(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4][7][8] - 全球政策监管分析(CTI华测检测)提供合规性解决方案[4][6] 行业活动与资源 - 网络研讨会涵盖12个技术议题,涉及产学研全链条[4] - 提供348MB PFAS干货资料包(99份行业报告及标准文件)[14][15][19] - 头部企业参与(SCIEX、赛默飞、默克化工等)展示商业化解决方案[4][9][11][17]
力合科技:2025一季报净利润0.12亿 同比下降14.29%
同花顺财报· 2025-04-20 16:1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 0500元 同比下降16 67% 较2024年一季度0 0600元有所下滑 与2023年一季度0 0500元持平 [1] - 每股净资产8 59元 同比下降0 81% 较2024年一季度8 66元和2023年一季度8 63元均略有下降 [1] - 每股公积金3 2元 同比下降5 04% 较2024年一季度3 37元和2023年一季度3 49元持续减少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4 13元 同比微降0 24% 较2024年一季度4 14元变化不大 但高于2023年一季度4 10元 [1] - 营业收入1 53亿元 同比下降7 27% 较2024年一季度1 65亿元减少 但高于2023年一季度1 31亿元 [1] - 净利润0 12亿元 同比下降14 29% 较2024年一季度0 14亿元下滑 略高于2023年一季度0 11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0 57% 同比下降13 64% 较2024年一季度0 66%下滑 与2023年一季度0 55%基本持平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股14467 49万股 占流通股61 73% 较上期减少395 88万股 [1] - 张广胜持股9477 47万股 占比40 44% 持股数量未变 [2] - 左颂明持股2070 00万股 占比8 83% 持股数量未变 [2] - 三峡资本控股持股1148 69万股 占比4 90% 持股数量未变 [2] - 国科瑞华创业投资减持451 00万股 现持股700 00万股 占比2 99% [2] -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新进持股186 06万股 占比0 79% [2] - 孙悦减持1 00万股 现持股167 98万股 占比0 72% [2] - 沈菊英新进持股166 52万股 占比0 71% [2] - 陈丽明和郑宝凤退出前十大股东 原持股分别为181 31万股和115 15万股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不进行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