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测设备

搜索文档
中国母婴护理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领先企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45
行业定义与市场概况 - 母婴护理聚焦产妇产褥期及新生儿阶段的全周期照护,整合专业医学护理与育儿技能,服务涵盖产后恢复、心理支持、营养膳食及新生儿日常照料、疾病预防等[4] - 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902万历史新低,但行业仍保持强劲韧性,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7000亿元,CAGR达14.75%[4][5] - 行业呈现结构性增长特征:高端有机洗护用品和智能监测设备年增速超25%,月子中心及产后康复服务需求持续扩张[4] 市场结构与供需分析 - 产品端占70%市场份额,婴童洗护占比55%且高端有机系列增速领跑;服务端占30%,月子中心占比40%并引领专业化升级[5] - 母婴护理师(月嫂)供需矛盾突出:2024年持证人员400万(较2020年增长60%),但仍有100-200万缺口,部分城市出现"10:1"抢单现象[4][5] - 预计2025年持证人员将增至450-500万,但具备婴幼儿照护、早期教育及营养保健等复合技能的专业人才持续紧缺[4][5] 核心发展趋势 - 全周期健康管理成为价值增长点:头部机构推出"1+N对1"定制化护理模式,单店年均营收突破2000万元,产后康复领域渗透率达78%,早教市场保持12%增速[6] - 智能化技术深度赋能:智能婴儿床可监测12项健康指标,AI育儿助手提升决策效率60%,区块链溯源技术覆盖80%供应链环节,高端有机奶粉市占率提升至45%[7] - 规范化与下沉市场拓展:2025年实施服务质量分级体系,三四线城市增速超20%,预计2028年建成5万个村级母婴服务站,下沉市场渗透率将达30%[8] 服务模式与技术应用 - 月子中心采用"医疗级护理+酒店式服务"标准化模式,早教机构已覆盖80%新建社区,行业形成"医疗+教育"复合型服务生态[5][6] - AIoT技术实现库存周转率降低30%,会员复购率达85%以上,智能监测设备与医疗平台实时对接提升服务效率[7] 政策与国际化发展 - 职业培训体系完善推动"学历+技能"双轨制发展,跨境合作如东盟"澜湄婴童护理走廊"建设拓展行业增长空间[5][8] - 可降解包装等绿色产品普及加速行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强化推动专业化、标准化进程[8]
银发经济半年观察:政策力挺服务消费与金融创新,上半年关键指标增长强劲|2025中国经济半年报
华夏时报· 2025-07-18 18:04
银发经济政策与市场动态 - 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大关,银发经济成为拉动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2] - 2025年上半年银发经济呈现供给升级、需求释放、数字赋能三大亮点,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 - 中证银发经济主题指数今年以来涨幅达17.43% [2] 供给端表现 - 养老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40%,适老化产品新增2.87万种 [2] - 全国老年人残疾人养护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9%,较全国服务业平均增速高出37.7个百分点 [4] - 适老类健身器材制造、康复辅具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4.7%、12.1%,较全国制造业平均增速分别高出9.5个、6.9个百分点 [5] - 全国适老化产品总量达21.6万种,今年前四月新增2.87万种,增长率高达255.2% [5] 需求端表现 - 社区养老照护服务、机构养老照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0.4%、22.6% [6] - 助行助听产品、老年营养和保健品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2.2%、30.1% [6] - 老年旅游服务、体育健康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2%、23.9% [6] 数字化赋能 - 全国银发经济企业购进信息技术服务金额同比增长16.9% [6] - 智慧养老技术服务、老年智能与可穿戴装备制造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3.7%、32.6% [6] 政策支持 - 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未来五年发展目标 [7] - 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8] - 山西对购买适老化产品的消费者提供30%补贴(每人最高1.8万元) [8] - 长春提高80—89岁高龄津贴至每月50元 [8] - 青岛推出适老化改造补贴(最高1.5万元/人) [8] 地方发展举措 - 海南发布《旅居养老服务规范》,推动"候鸟式"养老 [8] - 巴中推出"1+4+30+N"旅居养老产业链,引进10亿元平昌医疗养老康复中心项目 [8] - 东莞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完善15分钟居家养老网络 [9] - 腾冲计划2025—2030年每年培训500名养老护理人员 [9] 未来趋势 - 智慧养老产品普及,服务成本降低 [9] - 产业生态重构,从"养老服务为主体"转向多业态发展 [9] - 全球化布局加速,智能陪伴产品成为全球银发市场新宠 [9] -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建立,资产配置多元化 [9]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母婴护理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市场缺口、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专业母婴护理需求旺盛,持证人员缺口达百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8:59
母婴护理行业概述 - 母婴护理是家政服务的新兴细分行业,聚焦产妇产褥期及新生儿全周期照护,结合专业医学护理与育儿技能,提供产后恢复、心理支持、营养膳食及新生儿日常照料等服务 [1][2] - 服务分为生活护理(月子餐、哺乳指导)、专业护理(伤口护理、黄疸监测)和潜能开发(婴儿抚触、早期干预)三大类 [2] - 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7000亿元,2023-2025年CAGR约14.75% [1][1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推动结构性增长:高端有机洗护用品和智能监测设备年增速超25%,月子中心和产后康复服务需求持续扩张 [1][13] - 政策支持强化:国家出台《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等文件,构建标准化服务框架 [6][7] - 新生代父母需求升级:90后/95后父母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专业"双轮驱动,2024年母婴护理产品线上销售额达185.53亿元(同比+21.8%) [11][13]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产品+服务"双轮驱动,产品端占70%份额(婴童洗护占比55%),服务端占30%(月子中心占服务板块40%) [15] - 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强生、贝亲占高端洗护30%份额),本土品牌通过分龄护肤、特色成分差异化竞争(如红色小象) [21][22] - 服务市场两极分化:圣贝拉以"高端酒店+AI护理"模式冲击港股IPO,爱帝宫曾占深圳31%市场份额,区域性品牌聚焦下沉市场 [21][22] 核心细分市场与人才缺口 - 母婴护理师(月嫂)需求旺盛,2024年持证人员400万,缺口达100-200万,部分城市出现"1名育婴员10个家庭抢"现象 [1][17] - 2025年一季度月嫂岗位空缺率高达48.7%,行业平均招聘周期延长至27天 [19] - 预计2025年持证人员增至450-500万,但兼具婴幼儿照护、早教、营养保健的复合型人才仍紧缺 [17] 未来发展趋势 - 全周期健康管理升级:产后康复渗透率达78%,早教市场增速12%,头部机构"1+N对1"模式带动单店年均营收破2000万元 [23] - 智能化转型加速:AIoT技术应用使健康监测效率提升60%,区块链溯源覆盖80%供应链环节,高端有机奶粉市占率达45% [24][25] - 下沉市场潜力释放:三四线城市增速超20%,预计2028年建成5万个村级母婴服务站,渗透率将达30% [26]
智能科技进养老院,护工“变”了
经济观察网· 2025-07-07 21:02
行业现状与需求 - 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机构对智能设备的需求日益迫切 [2] - 市场上已有多种智能护理机器人产品,但高科技产品与养老院实际需求间仍存在巨大鸿沟 [2] - 智能监测设备通过红外线实时监测老人健康状况,已显著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如单日处理19起报警) [3] 智能设备应用与成效 - 养老院引入蒸汽式吸附助浴设备、按摩机器人、智能护理床等设备,显著改善老人生活质量 [3] - 智能护理床可通过遥控调节姿势,辅助老人坐起,入住老人反馈使用便利 [3] - 护工从担忧"被替代"转变为主动适应,通过系统化培训提升操作能力(含视频演示、操作清单等) [3] 成本与商业化挑战 - 高端康复设备因价格高昂(如陪伴机器人3.98万元、全自动洗澡机37万元)导致使用率低 [4] - 集团化运作可降低核心设备成本(如内部生产资源、捐赠渠道),但小规模养老院面临资金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4] - 设备捐赠多附带合作推广诉求,公益性支持较少 [4] 商业模式创新与行业展望 - 探索"租赁+服务"模式及"政府补贴+企业捐赠+家庭自费"三方共担机制以降低使用门槛 [5] - 智能设备可替代翻身、喂饭等程序化护理,但情感陪伴需求无法被机器取代 [5] - 护工与老人的情感联结被视为养老服务的核心价值 [5]
南网科技: 南网科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6-12 17:16
股东大会安排 - 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6月27日14点30分,地点在广州粤电大厦920会议室,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5][6] - 网络投票通过上交所系统进行,交易时段投票时间为9:15-15:00,与交易日时间同步[5] - 会议议程包含12项流程,从签到到表决结果宣布全程预计需要3小时,设置休会统计环节[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0.14亿元同比增长18.77%,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增长29.79%,扣非净利润3.45亿元增长30.60%[12][14][26] - 总资产47.10亿元增长1.99%,负债率35.77%下降3.15个百分点,净资产29.88亿元增长6.79%[12][14] - 研发投入2.23亿元占营收7.39%同比增长36.99%,智能配用电设备收入增长71.91%带动毛利率提升2.19个百分点[17][18] 投资与分红 - 2025年计划投资聚焦研发平台、试验检测平台建设,同时开展主业相关优质公司收购[8][9] - 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5元,合计分红7623.45万元,全年累计分红1.52亿元占净利润41.77%[22] - 预计2025年关联交易总额39.39亿元,其中接受南网财务公司金融服务35亿元[23][24] 公司治理 - 拟取消监事会设置,将监事会职能移交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行使[57][58] - 修订公司章程涉及12处条款调整,包括变更"股东大会"为"股东会"等表述[56][57] - 董事会9名成员中包含3名独董,2024年召开8次董事会审议38项议案[29][33] 战略发展 - 新型储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获批,牵头制定国家标准21项,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26][27] - "科改行动"连续四年获国资委最高评级,改革案例入选国资系统典型案例[26] - 2025年重点推动市值管理体系建设,探索利用超募资金开展主业股权投资[47][48]
南网科技:技术服务与智能设备双轮驱动,净利润同比高增-20250428
光大证券· 2025-04-28 1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网科技2025Q1净利润同比高增主要系利润率提升,技术服务领域持续扩大市场版图,智能设备领域重视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发展,虽储能业务承压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但背靠南网集团业务有广阔空间 [1][2][3] 公司财务数据 2025Q1财务数据 - 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0.87%,环比-43.61%;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35.66%,环比-33.31%;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47.05%,环比-15.28% [1] - 销售毛利率为32.51%,同比+0.36pct;销售净利率为11.46%,同比+3.03pct;销售费用率为4.21%,同比-0.53pct,研发费用率为8.67%,同比-0.62pct [2] 盈利预测数据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1/6.23/7.74亿元(下修23%/下修23%/新增) [3]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数据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537|3,014|4,009|5,012|6,090| |营业收入增长率|41.77%|18.77%|33.04%|25.01%|21.52%| |净利润(百万元)|281|365|481|623|774| |净利润增长率|36.72%|29.79%|31.73%|29.60%|24.21%| |EPS(元)|0.50|0.65|0.85|1.10|1.37|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0.05%|12.22%|14.17%|15.91%|16.97%| |P/E|59|46|35|27|22| |P/B|6.0|5.6|4.9|4.3|3.7| [4] 利润表数据 |利润表(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537|3,014|4,009|5,012|6,090| |营业成本|1,802|2,085|2,767|3,465|4,209| |折旧和摊销|52|71|72|78|85| |税金及附加|10|12|16|20|24| |销售费用|93|104|136|165|195| |管理费用|187|218|285|351|420| |研发费用|163|223|289|356|426| |财务费用|-29|-16|-14|-18|-23| |投资收益|8|23|0|0|0| |营业利润|311|411|539|698|865| |利润总额|314|410|539|697|865| |所得税|30|40|52|67|83| |净利润|284|371|487|630|781| |少数股东损益|3|5|6|7|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81|365|481|623|774| |EPS(元)|0.50|0.65|0.85|1.10|1.37| [8] 现金流量表数据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21|368|690|695|844| |净利润|281|365|481|623|774| |折旧摊销|52|71|72|78|85| |净营运资金增加|118|258|152|295|322| |其他|70|-326|-15|-302|-338|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40|-665|-184|-113|-113| |净资本支出|-122|-180|-110|-110|-110| |长期投资变化|69|175|0|0|0| |其他资产变化|13|-660|-74|-3|-3| |融资活动现金流|-104|-200|-62|-82|-106| |股本变化|0|0|0|0|0| |债务净变化|19|-10|0|0|0| |无息负债变化|672|-103|119|151|165| |净现金流|376|-497|444|500|625| [8] 资产负债表数据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4,618|4,710|5,240|5,920|6,737| |货币资金|2,229|1,717|2,162|2,662|3,286| |交易性金融资产|300|701|701|701|702| |应收账款|418|511|657|692|765| |应收票据|32|4|5|7|8| |其他应收款(合计)|16|13|14|14|12| |存货|870|799|692|797|884| |其他流动资产|13|45|45|45|45| |流动资产合计|3,982|3,854|4,343|4,989|5,778| |其他权益工具|0|0|0|0|0| |长期股权投资|69|175|175|175|175| |固定资产|220|285|291|300|310| |在建工程|2|5|38|62|78| |无形资产|97|122|126|129|133| |商誉|23|23|23|23|23| |其他非流动资产|28|63|63|63|63| |非流动资产合计|636|856|897|931|959| |总负债|1,797|1,685|1,803|1,954|2,119| |短期借款|0|0|0|0|0| |应付账款|710|787|747|866|1,010| |应付票据|11|0|194|208|210| |预收账款|0|0|0|0|0| |其他流动负债|8|8|28|28|28| |流动负债合计|1,639|1,516|1,707|1,858|2,023| |长期借款|0|0|0|0|0| |应付债券|0|0|0|0|0| |其他非流动负债|41|60|60|60|60| |非流动负债合计|158|168|96|96|96| |股东权益|2,821|3,025|3,436|3,966|4,618| |股本|565|565|565|565|565| |公积金|1,783|1,813|1,861|1,924|1,997| |未分配利润|451|610|967|1,428|1,999| |归属母公司权益|2,798|2,988|3,393|3,916|4,560| |少数股东权益|23|37|43|50|57| [9] 盈利能力数据 |盈利能力(%)|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9.0%|30.8%|31.0%|30.9%|30.9%| |EBITDA率|14.1%|15.4%|15.1%|15.0%|15.2%| |EBIT率|11.8%|12.7%|13.3%|13.4%|13.8%| |税前净利润率|12.4%|13.6%|13.4%|13.9%|14.2%| |归母净利润率|11.1%|12.1%|12.0%|12.4%|12.7%| |ROA|6.1%|7.9%|9.3%|10.6%|11.6%| |ROE(摊薄)|10.1%|12.2%|14.2%|15.9%|17.0%| |经营性ROIC|28.9%|26.6%|30.8%|32.2%|33.8%| [10] 偿债能力数据 |偿债能力|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39%|36%|34%|33%|31%| |流动比率|2.43|2.54|2.54|2.69|2.86| |速动比率|1.90|2.02|2.14|2.26|2.42|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87.42|135.35|153.68|177.36|206.56|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138.04|203.18|227.00|257.66|294.51| [10] 费用率数据 |费用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3.65%|3.45%|3.40%|3.30%|3.20%| |管理费用率|7.37%|7.23%|7.10%|7.00%|6.90%| |财务费用率|-1.14%|-0.53%|-0.36%|-0.37%|-0.38%| |研发费用率|6.41%|7.39%|7.20%|7.10%|7.00%| |所得税率|10%|10%|10%|10%|10%| [11] 每股指标数据 |每股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每股红利|0.18|0.14|0.18|0.23|0.28| |每股经营现金流|0.92|0.65|1.22|1.23|1.49| |每股净资产|4.96|5.29|6.01|6.93|8.08| |每股销售收入|4.49|5.34|7.10|8.88|10.78| [11] 估值指标数据 |估值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PE|59|46|35|27|22| |PB|6.0|5.6|4.9|4.3|3.7| |EV/EBITDA|42.7|33.4|24.8|19.7|15.7| |股息率|0.6%|0.5%|0.6%|0.8%|1.0%| [11]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技术服务领域 - 技术服务包括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两大类别 [2] - 储能系统技术服务上,2024年中标深南电(中山)独立储能等重大项目,2025Q1中标江苏惠然用户侧储能和韶关浈江独立储能两项EPC工程,中标总金额约3.7亿元,储能系统总规模超400MWh [2] - 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上,完成18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检测,在国内对该容量等级风电机组首次按照新国标成功开展零穿、零高穿以及连续故障穿越能力试验等项目 [2] 智能设备领域 - 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机器人及无人机三大类别 [3] - 首创“慧眼”无人巡检网,提供巡检及作业机器人、电力特种无人机及自动机库、智能红外终端以及行业级网格化无人巡检及智能作业解决方案,已应用于电力、新能源、交通等行业,实现“无人化”智慧运维 [3] 公司市场数据 - 总股本5.65亿股,总市值167.15亿元,一年最低/最高23.94/40.88元,近3月换手率28.63% [5] 公司股价表现 |收益表现|1M|3M|1Y| |----|----|----|----| |相对|-5.03|-0.58|-5.06| |绝对|-8.73|-1.37|-0.56| [7]
南网科技(688248):技术服务与智能设备双轮驱动,净利润同比高增
光大证券· 2025-04-28 11: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网科技2025Q1净利润同比高增主要系利润率提升,销售净利率提升源于费用率下降;技术服务领域持续扩大市场版图,智能设备领域重视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发展;考虑储能业务承压,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4.81/6.23/7.74亿元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亿元,同比+0.87%,环比-43.61%;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35.66%,环比-33.31%;扣非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47.05%,环比-15.28% [1] - 2025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2.51%,同比+0.36pct;销售净利率为11.46%,同比+3.03pct;销售费用率为4.21%,同比-0.53pct,研发费用率为8.67%,同比-0.62pct [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40.09/50.12/60.90亿元,增长率33.04%/25.01%/21.52%;净利润4.81/6.23/7.74亿元,增长率31.73%/29.60%/24.21% [3][4] 业务发展 - 技术服务包括储能系统技术服务和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2024年中标多个重大项目,2025Q1中标两项EPC工程,中标总金额约3.7亿元,储能系统总规模超400MWh;完成18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检测等项目 [2] - 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机器人及无人机,首创“慧眼”无人巡检网,提供多种巡检及作业机器人、电力特种无人机及自动机库等,实现“无人化”智慧运维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储能业务承压,下调公司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81/6.23/7.74亿元(下修23%/下修23%/新增) [3] 市场数据 - 总股本5.65亿股,总市值167.15亿元,一年最低/最高23.94/40.88元,近3月换手率28.63% [5] 股价表现 - 相对沪深300指数,1M、3M、1Y收益表现分别为-5.03%、-0.58%、-5.06%;绝对收益表现分别为-8.73%、-1.37%、-0.56% [7] 财务报表预测 - 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对2023 - 2027年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 [8][9] 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 - 盈利能力指标如毛利率、ROE等呈现增长趋势;偿债能力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 [10] 费用率与每股指标 - 销售、管理、研发等费用率呈下降趋势;每股红利、经营现金流等指标有不同表现 [11] 估值指标 - PE、PB、EV/EBITDA等估值指标呈下降趋势,股息率呈上升趋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