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

搜索文档
“苏超”出圈,消费狂欢
国际金融报· 2025-06-18 16:29
赛事热度与文旅经济联动 - 苏超联赛开赛一个月内吸引超过18万名球迷现场观赛,第三轮端午小长假期间带动6个主场城市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4.6%,全省接待游客1241.55万人次,消费46.93亿元[1][2] - 第四轮5场比赛观赛人数达12.9万人,场均2.58万人超过中超联赛,5个主场城市外地游客量环比增长48.3%,银联异地文旅消费额增长15.2%[2] - 常州通过"恐龙蛋炒饭"等热梗营销,官方公众号系列视频播放量超160万,端午免票政策带动周边消费激增25%,文创玩偶和表情包形成二次传播[2][3] 经济基础与产业支撑 - 江苏省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5万元,13个设区市全部入围全国百强城市,均衡经济格局为赛事提供资金和市场保障[4] - 常州2024年GDP达10813.6亿元(全国第25位),增速6.1%居苏南第一,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获"中国新能源之都"称号[5] - 赛事获得政府强力支持,被纳入江苏省大文旅盘活计划,配套1800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7] 商业价值变现路径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初期6家飙升至20家,包括京东、伊利等行业巨头,官方赞助席位价格达300万元/赛季[9] - 赛事预计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超3亿元,变现模式包括文旅联动(酒店预订量最高增135%)、品牌合作(20家赞助商)和内容变现(文创产品)[7][9][10] - 全省商务系统打造"苏超联赛+苏新消费"IP,第四轮比赛日主场城市商业综合体销售额环比增长48%,客流量增43%[7] 城市营销与消费刺激 - 各城市推出差异化促消费政策:常州景区对持票球迷优惠,无锡打造夜间市集,淮安赛场周边酒店预订量增135%[7][8] - 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形成"白天观赛+夜间消费"闭环,重点商业体销售额环比增长48%[7] - 草根赛事通过地域文化认同激活本地消费,与职业联赛形成互补效应[10]
“非主流”苏超爆火,背后是人的回归,是新消费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6-18 11:28
苏超现象分析 -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门票价格从5-10元上涨至300-600元,热门场次达600元[1] - 联赛无知名球星参与,未受商业化转播模式影响,假球风险低[1] - 文化认同和精神共鸣成为核心驱动力,取代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1] - 与中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消费者对真实体验的需求[1] 非主流繁荣现象 - 类似案例包括贵州村超、淄博烧烤、唐装汉服游洛阳等线下活动[1] - 自媒体崛起导致传统媒体如《新闻联播》和纸质报刊受众减少[2] - 公众注意力从报纸杂志转向手机自媒体平台[4] - 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平台市值达数千亿至万亿规模[4] 消费模式变迁 - 电子商务取代传统零售,8848等早期电商已退出市场[5] - 直播带货和跨境电商成为主流购物方式[5] - 消费者偏好转向简单便利的生活方式,厌倦过度包装[5] - 低成本商业模式更受市场青睐[5] 市场趋势洞察 - 传统主流经济模式压制了市场活力[5] - 消费者真实需求未被充分重视[5] -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决策模式能释放消费潜力[5] - 市场主导资源配置可促进经济发展[5]
世俱杯 | 冲突不断、三现红牌 本菲卡战平博卡青年
新华网· 2025-06-18 09:22
第21分钟,布兰科穿裆过人后传中,梅伦铁尔门前抢点得手,帮助博卡青年取得领先。6分钟后, 巴塔利亚利用角球机会头球破门,博卡青年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随后两队在攻防两端都加快了节奏, 身体接触不断增多。上半场补时阶段,迪玛利亚主罚点球命中,为本菲卡将比分扳为1:2。 原标题:世俱杯 | 冲突不断、三现红牌 本菲卡战平博卡青年 16日在迈阿密举行的2025世俱杯C组首轮比赛中,葡萄牙劲旅本菲卡队在两球落后的局面下以2:2战 平阿根廷豪门博卡青年队。全场比赛双方冲突不断,共有三名球员被红牌直接罚下。 6月16日,本菲卡队球员阿尔瓦罗·费尔南德斯(右二)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6月16日,主裁判拉莫斯(右)向博卡青年队球员菲加尔出示红牌。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本菲卡主教练拉热赛后表示:"我们一开始表现很好却连续丢了两球,这让我们很难接受。第一个 进球对我们很重要,然后我们更多地去冲击禁区,我们本有机会赢下比赛。" 博卡青年主教练鲁索则认为,南美球队与欧洲强队仍然存在差距。他说:"也许有一天这个差距会 缩小,但现在还是存在的。我们会继续努力,去战斗,争取好的结果。"(记者肖世尧) 6月16日,博卡青年队球员 ...
“苏超”一个月多了14家赞助商, 中国足球商业化能否迎来触底反弹?
第一财经· 2025-06-17 17:45
赛事赞助市场变化 - 苏超赞助商数量从第一轮的6家激增至目前的20家,区域赛事IP商业价值大幅提升[1] - 赞助商结构从省内企业为主扩展到省外企业如京东、伊利、理想汽车等跨行业品牌[2] - 形成五级赞助体系,覆盖金融、快消、医疗、装备等多个领域[3] 城市球队赞助情况 - 13支城市足球队各自拥有独立赞助商,如扬州队获中国工商银行扬州分行等5家企业支持[4] - 徐州队由维维股份冠名并全程保障,镇江队获圣象集团独家冠名及两家企业合作[4] - 舒华体育赞助无锡队后,该队取得首场2:0胜利,公司因此新增"足球概念"标签[4] 商业化模式创新 - 苏超赞助席位价格飙升至300万元仍供不应求,询价企业达七八十家[7] - 赛事采用"足球+"模式,构建"一场赛事、全域消费"生态,激活文旅消费和区域经济[8] - 主办方打造"球迷-俱乐部-赞助商-城市"利益共同体,颠覆传统赛事商业模式[8] 行业整体复苏迹象 - 中超联赛新增联想和青岛啤酒两大官方合作伙伴,中国之队2024年签约鱼跃医疗等新赞助商[9] - 国务院2024年12月会议将足球振兴列为体育强国重点,推动政策落地[9] - 苏超火爆反映中国足球群众基础深厚,赛事IP影响力和商业价值逐步回升[8][9] 国际对比与产业链现状 - 英超球队球衣赞助平均价值超4000万美元,阿联酋航空等通过长期合作强化品牌认知[6] - 国内赛事IP价值链不完善,收入过度依赖赞助,媒体转播权等核心资源开发不足[6]
“苏超”通过“10元低价门票”策略,撬动全省超3亿元经济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6-17 00:19
核心策略:普惠票价激活全民参与 - 官方票价仅5-10元(部分场次20元),远低于中超(200-800元),低门槛吸引超18万人次现场观赛,单场最高上座人数达3.08万人(徐州主场),创联赛纪录 [2] - 黄牛票被炒至600元仍供不应求,溢价60倍反映市场热度 [2] - 赛事带动餐饮、住宿、旅游等关联消费,扬州炒饭销量增长80%,常州恐龙园推出"门票+萝卜干炒饭"套餐,镇江景区联动赛事折扣,端午假期旅游订单增近10% [3] 地域文化赋能流量破圈 - 官方主动设计城市竞争梗强化参与感,如南京vs苏州"太湖之争"、徐州vs宿迁"楚汉争霸"、扬州vs镇江"早茶德比",激发城市荣誉感 [4] - 南通队球衣狼山刺绣成爆款,连云港将赛事战歌植入水晶宣传片,拉动搜索量周增210% [6] - 城市特产(如盐水鸭、水蜜桃)借赛事热度促销,形成"比赛结果决定餐桌消费"的趣味联动 [6] 资本与产业共振效应 - 关联企业股价爆发式上涨,金陵体育(智能赛事系统)涨幅148.19%并5次涨停,共创草坪(人造草坪供应商)连续7天涨停,江苏银行(总冠名商)股价创历史新高 [8] - 赞助商数量从开赛初的6家飙升至19-20家(伊利、肯德基、小米等跨行业巨头加入),单席位赞助费达300万元仍"一席难求" [9] 可持续性挑战与启示 - 65%球员为教师、快递员等非职业群体,但单队政府投入达300万元(如南京队),需平衡竞技水平与亲民定位 [11] - 成功依托江苏13市均为GDP百强的基础,形成"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的梯度协作,浙江、安徽等省欲复制模式但需警惕经济均衡度不足 [12] - 创新模式以"低票价+高情绪价值+地域文化梗"激活全民参与,本质是体育赛事与区域经济深度联动的创新样本 [13]
城市24小时 | 提升能级,这个国家级都市圈“划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6 23:56
郑州都市圈建设 - 河南省政府召开郑州都市圈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强调以提升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区域影响力为目标,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发展格局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互联互通、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都市圈,建强高铁"主骨架",拓展城铁覆盖面,提升公路通达率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现代化产业都市圈,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 - 郑州都市圈将加快建设繁荣兴盛、文旅融合的现代化文化都市圈,加强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构建现代化文旅产业体系 [3] - 郑州都市圈已获批为全国17个"国家级都市圈"之一,2024年4月河南出台一揽子规划,包括都市圈交通、产业、公共服务、能源、生态、水利6个专项规划 [4] - 郑州都市圈与武汉都市圈、合肥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一道闯入《2024年中国都市圈综合竞争力报告》20强,均处在发展型梯队 [4] - 郑州都市圈将构建"一主一副、三轴四极"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其中一主是郑(港)汴许主引擎,一副是洛济深度融合区 [4][6] - 郑州都市圈在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已有实质性进展,目前当务之急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打破行政壁垒 [7] 其他地区发展动态 - 江苏省政府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城市足球联赛撬动作用,促进文旅体商深度融合 [8] - 辽宁省发布《辽宁省加快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在繁荣文化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2027年"文体旅产业成为全省战略性支柱产业"目标 [9] - 广西启动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包括人工智能新型研发机构、人工智能联合创新中心和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三种类型 [10] -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智能工厂梯度培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建设基础级智能工厂100家以上,认定先进级智能工厂20家以上 [12] - 宁德时代在宜宾成立动力电池公司,注册资本10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等 [13] 消费市场数据 - 5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26亿元,同比增长6 4%,比上月加快1 3个百分点 [14] - 5月份商品零售额36748亿元,增长6 5%,餐饮收入4578亿元,增长5 9% [15] - 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 6%、21 8%、28 3% [15] - 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171亿元,同比增长5 0%,全国网上零售额60402亿元,同比增长8 5% [15] 城市榜单 - 2024—2025年度"美好生活典范城市"揭晓,深圳、成都、武汉、大连成为"美好消费"典范城市,合肥、杭州、长沙、乌鲁木齐成为"美好焕新"典范城市 [16] - 青岛、厦门、郑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为"美好健康"典范城市,宜宾、湖州、无锡、莆田成为"美好宜居"典范城市 [16]
场均上座人数超2.5万!“苏超”13队谁的主场座位数更多→
第一财经· 2025-06-16 20:41
赛事上座情况 - 苏超第四轮场均观赛人数达2.58万人,首次单场突破3万人(徐州队主场30823人)[3][4] - 中超前14轮场均24755人,第十四轮场均29615人,苏超第四轮数据介于两者之间[4] - 苏超实际上座率超过中超,因中超50%球队主场容量≥5万座(如大连梭鱼湾球场59033人)[4][6] 城市与球场容量 - 苏超13队中仅南京、苏州为特大城市,无锡、常州为I型大城市,其余城市城区人口<300万[5] - 南京队将3个主场迁至6.1万座的奥体中心,苏州队部分主场移至4.5万座的昆山奥体中心[8][9] - 苏南城市主场容量领先:南京6.1万座、苏州4.5万座、常州4.1万座[9][10] 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带动酒店预订量增长(淮安同比+150%),无锡推出44个景区免费+32家酒店专享价[13] - 常州推出免费餐饮活动,江苏省文旅厅发布1800项活动+1300项惠民措施[13][14] - 赛事盘活存量场馆资源,江苏现有11632个足球场地(11人制占27%)[12] 球队运营调整 - 多队因上座火爆更换主场:徐州、常州、苏州等队迁至更大容量场馆[8][9] - 南京队新主场首秀(奥体中心)预计将创上座新纪录[8]
苏超赞助商激增至20家
快讯· 2025-06-16 18:44
苏超赞助商增长 - 苏超赞助商数量激增至20家 是开赛时的3倍多 [1] - 赞助费飙升至300万元 且出现一席难求的情况 [1] 行业热度 - 苏超持续保持高热度 带动赞助商数量和费用大幅上升 [1]
“苏超”孵化草根球星进行时
中国青年报· 2025-06-16 07:06
这些天,花志成走在学校的路上总会听到有同学叫他"大球星"。 左上:比赛结束后花志成被球迷"围困";左下:在"苏超"更衣室的绳晟(右);中:盐城队球迷在看台 上高举围巾呐喊助威;右:花志成在比赛中(右一)。受访者供图 "有那么一恍惚,我真觉得自己是个球星了。"花志成是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盐城队 的一名球员,同时也是南京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院的一名大一学生。 开赛刚满一个月,"苏超"不仅"火遍互联网",而且上座率也已与国内最高水平的职业联赛比肩。两周 前,赛事仅进行了两轮比赛就"出圈"的速度,出乎了球场内外的意料。 这个准备了半年的业余足球联赛,共有13支代表队参加,516人获得参赛资格,其中来自各行各业的业 余球员337名。球员年龄最大40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24.09岁。除了一些足球老将,让人眼前一亮的 是绿茵场奔跑的个体户、大学生等"票友"。看着高中生在场上踢得热火朝天,有大学生球员一场比赛收 获两粒进球,这些普通人因为"苏超"成为球迷心中的"传奇"。 大学生球员点燃城市绿茵 5月27日"苏超"联赛盐城队主场对战泰州队以3比0拿下比赛后,观众如潮水般涌向球员通道,希望这个 在场上"梅开二 ...
从球场卷到天上!赞助商挤破头!苏超这波操作让中超都懵了?
第一财经· 2025-06-15 21:41
赛事热度与影响力 - 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第四轮赛事热度持续升温,各城市通过无人机表演、飞机编队拉烟等创意方式提升关注度 [1][2] - 南京使用1000架无人机进行空中表演,展示各城市文化元素,如宿迁西楚霸王、徐州汉王刘邦等 [2] - 扬州主场比赛中,5架轻型运动飞机进行编队飞行并拉出彩色烟雾,引发球迷热烈欢呼 [3][5] - "人民海军"视频号发布专属加油视频,以江苏13个地级市命名的舰艇为赛事助威 [6][8] 明星与名人助阵 - 足球明星贝克汉姆空降苏州,用苏州方言喊出"苏州加油"为球队助威 [10] - 中央电视台原著名体育播音员韩乔生临时前往扬州主场,现场直播解读比赛并称赞上座率高达两万多人 [10][11] - 盐城邀请歌手韩磊量身定制城市主题曲"盐是大海下的雪",进一步推高赛事热度 [11] 赞助商与商业价值 - "苏超"赞助商数量从第一轮的6家增至20家,增长超过三倍 [1][15] - 赞助费飙升至300万,赞助席位"一席难求",吸引京东、伊利等行业巨头加入 [13][15] - 官方赞助商包括江苏银行(总冠名)、国缘V3、龙蟠科技、理想、海澜之家等知名品牌 [13][14] 文旅经济带动效应 - 无锡推出44个景点免费开放、32家酒店专享价及水蜜桃买一送一等促销活动 [16] - 常州推出免费吃天目湖鱼头和萝卜干炒饭活动,吸引游客 [16] - 淮安举办"龙虾宴",预计三天销售100吨小龙虾,日均游客量突破1万人次 [16] -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1800余项文旅活动和1300余项惠民措施,预计"苏超"赛季将创造超3亿元综合经济效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