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江海鲜
icon
搜索文档
经济聚焦|广东阳江开渔季的变与不变
人民日报· 2025-08-20 14:48
人民日报记者 姜晓丹 在阳江,开渔季不仅是一年一度的节庆活动,也是一座承载着海洋文化展示、渔业资源保护、产业 转型升级的平台。 一艘钢制渔船 "年轻人愿意接班,这行有奔头" 今年60岁的张润,从事捕鱼已经40年,年轻时出海,只能跟同伴挤在十来米长的木船上。"那时候 出海提心吊胆,遇到大风浪只能往舱里躲。"张润说。 如今站在400吨的钢制渔船上,张润熟练地操作北斗导航和声呐探鱼器。"鱼群位置一清二楚,还能 规划最佳捕捞路线,效率大大提高。"他笑着说。 这些年,当地推广钢制渔船,张润换了新船,并装备了冷链舱、卫星导航、声呐,抗风浪能力大幅 提升。政策支持也让渔民更有底气。张润粗算了一笔账:"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一年有15万元;我们 船上有15人,每人不仅能在休渔期间拿到补助2100元,还能做其他活挣钱。" "以前靠经验,现在靠科技,效率翻了几番,去年收益超200万元,两个儿子也跟我一起出海。年轻 人愿意接班,这行有奔头!"在张润看来,变的是自家的船,不变的是渔民对大海的向往。 8月16日一大早,广东阳江海陵岛闸坡国家级中心渔港码头上,人声鼎沸。 渔民张润站在渔船甲板上,用力拍了拍锃亮的船舷:"这艘'粤阳江渔062 ...
千帆竞发去 鱼虾满舱归 广东阳江 开渔季的变与不变(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8-20 06:11
渔业产业升级 - 阳江拥有在册海洋捕捞渔船3400多艘,其中钢质渔船约850艘,是广东省拥有钢质渔船最多的地级市 [2] - 海洋捕捞产量约30万吨,占广东省比重超1/4,居全省首位 [2] - 钢制渔船配备北斗导航、声呐探鱼器、冷链舱等设备,抗风浪能力和捕捞效率大幅提升 [2] - 海洋渔业资源养护补贴一年15万元,休渔期间船员每人补助2100元 [2] - 渔民张润去年收益超200万元,两个儿子跟随出海,显示行业吸引力增强 [2] 深海养殖发展 - 阳江打造了两大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海水养殖面积2.43万公顷,产量82万吨 [3] - 已投入生产的深水网箱955口,深水网箱数量和产量居广东省第二 [3][7] - 各类海水鱼苗产量约占广东省一半 [7] - 深海养殖实现稳定供应,休渔期也能提供新鲜食材 [5] 文旅产业融合 - 开渔季3天接待游客54.7万人次,同比增长262%,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273% [6] - 举办渔家大宴、渔家婚嫁、祭海仪式等13项活动,创历年之最 [5][6] - 活动包括滨海风情摄影赛、模特大赛、沙滩音乐会等,增强游客体验 [5] - 开渔季已成为广东省拉动消费的文旅品牌 [6] 品牌建设与产业延伸 - 发布"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16家企业获得品牌牌匾 [8] - 内地供港冰鲜海产品有80%来自阳江 [7] - 计划对"程村蚝""尖山蟹"等特色产品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全链条监管 [8] - 水产企业开始与海内外采购商洽谈深加工产品合作,推动从传统销售向品牌溢价转型 [8] - 现代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形成,涵盖绿色能源、临港工业、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领域 [8]
大开眼界!藏在开渔节里的广东智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8 15:36
核心观点 - 阳江开渔季已从单一仪式升级为全民参与的文旅盛宴,展示海洋经济种业、装备、文旅三重突围路径 [1][2] - 阳江海洋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十四五"期间生产总值从413 9亿元跃升至495 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 4% [21] 种业优势 - 阳江海水鱼苗产量占全省40%以上,年产值近9亿元,其中金鲳鱼成为"第一海水鱼" [5] - 淡水种业中鳜鱼苗孵化占全省70%以上,年孵化各类鱼苗3650亿尾,年产值近5亿元 [6] - 全省海水鱼苗产量达67 96亿尾占全国一半,连续7年稳居全国首位 [8] 技术突破 - 企业通过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培育抗病石斑鱼家系,保有优质石斑鱼亲本1000尾以上 [7] - 推广高位池盖顶、小棚房等养殖模式,显著提升鱼苗成活率与整齐度 [7] - 形成"亲鱼-鱼卵-鱼苗-成品鱼"循环生产链,为"蓝色粮仓"提供动力 [8] 装备实力 - 阳江建成三个深水网箱产业基地,2024年海水养殖面积2 43万公顷产量82 05万吨 [12] - "明渔一号"完成第三年养殖投苗,深水网箱规模居全省第二,水产品年产量122 91万吨 [13] - "海陵岛一号"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预计年产值5000万元带动全产业链2 5亿元 [14] 文旅融合 - 开渔季期间每天吸引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2亿元 [19] - 构建"28个A级景区+6个文旅特色镇+N条精品线路"矩阵,年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5亿元 [20] - "海陵岛一号"定位"养殖+文旅"双驱动,打造海洋牧场综合体 [20]
开渔“仪式感”拉满!阳江“蓝色引擎”动能澎湃
南方农村报· 2025-08-17 08:06
开渔季活动盛况 - 第二十三届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于8月15日至17日举行,3400余艘渔船参与,为历届最多 [2][3][11] - 活动包含13项配套项目,涵盖"南海千帆竞发、疍家风土人情、靓丽滨海旅游"三大亮点 [4][5] - 预测活动期间每日吸引近10万游客,旅游收入超2亿元 [39] 阳江海鲜品牌建设 - 阳江获得"中国蚝都""中国南海渔都"等称号,海水鱼苗、生蚝等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 [13][14] - 阳江市发布"阳江海鲜"区域公用品牌,为16家企业授牌 [15][16] - 计划从高标准规划、全链条发展等四方面扩大区域品牌影响力 [18][19][20][21][22][23] 海洋资源保护 - 广东省已建成1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覆盖海域1097.2平方公里 [27] - 自1999年起实施南海伏季休渔制度,配合人工鱼礁建设等措施成效显著 [26] 渔业+文旅融合 - 举办渔家婚嫁、祭海典礼等非遗表演和万人海鲜盛宴活动 [36][37][38] - 海陵岛布局七大功能板块,包括酒店住宿、户外探索等,打造特色文旅 [48][49] - 阳江构建"28个A级景区+6个文旅特色镇+N条精品线路"矩阵,年接待游客近1500万人次 [66][67][68] 海洋经济发展 - 2024年阳江海洋经济生产总值495.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4% [57][58] - 阳西青洲岛渔风融合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面积居全国首位 [60] - 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预计投产后5年年产25万吨 [62] - 先进材料产业总产值达1300亿元,形成完整产业链 [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