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饮料
搜索文档
健康升级与情绪共鸣激活消费新引擎
消费日报网· 2025-11-25 11:43
□ 本报记者 唐 瑞 文/摄 乳品行业的健康化也延伸至更广义的饮品赛道。记者在现场看到,强调"不加一滴水"的100%椰子水、 主打"0添加"的苏打水、中式茶口味的瓶装花草水都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驻足试饮。新品类更是层出不 穷,例如主打药食同源的各类植物饮料,主要成分为黄芪、红枣、薏仁等养生食材;茉莉、龙井等中式 茶"摇身一变"而成的瓶装水;甚至奈雪的茶、喜茶等传统奶茶品牌也加入博览会阵容,推出瓶装饮 品……这类展位前几乎都围满了试喝的年轻人,不少消费者在品尝后现场购买,可见传统特色茶饮对年 轻消费群体的吸引力正在增强。 年轻化:产品创新向"Z世代"靠拢 不只是健康化,零售产品也同样注重年轻化,这在酒类板块尤为明显。记者观察到,以新口味、新包 装、新场景塑造品牌个性,成为酒饮企业年轻化的重要策略。这类品牌的展位设计大多颇具潮流感,产 品口味多元。 图为消费者正在体验现场调酒。 在酒类展区,现场调酒、互动试饮等体验式场景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例如弗德莱博集团推出的果味 小瓶酒以"年轻人的情绪宣泄"为卖点,蕉贝的气泡酒则主打"与自己交杯"的理念,精准捕捉年轻群体的 个性化表达方式。 当下的消费市场呈现出什么特征?日前 ...
茅台酱香酒动销回暖!吃喝板块继续上攻,估值仍处十年低位!机构高呼底部机会值得珍视
新浪基金· 2025-10-16 10:06
板块市场表现 - 食品ETF(515710)场内价格上涨0.48%至0.627元 [1] - 板块内大众品及部分白酒股领涨,金达威涨幅超过4%,古越龙山涨幅超过3%,金徽酒、东鹏饮料涨幅均超过1%,贵州茅台、山西汾酒、伊利股份等小幅上涨 [1] - 食品ETF(515710)近5个交易日有3日获资金净申购,合计净申购额3291万元,近20个交易日有16日吸金,累计吸金超过1.8亿元 [2] 行业龙头动态 - 贵州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指出,茅台酱香酒6至8月市场保持基本稳定,9月各产品终端动销环比有明显回升,其中茅台1935酒终端动销同比有显著增长,渠道存销比回复到健康水平 [3] - 贵州茅台为食品ETF(515710)第二大持仓股,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持仓占比为14.61% [3] - 食品ETF(515710)前三大持仓股分别为五粮液(占比14.65%)、贵州茅台(占比14.61%)和伊利股份(占比12.94%) [4] 板块估值水平 - 截至10月15日收盘,食品ETF(515710)标的指数细分食品指数市盈率为20.58倍,位于近10年来7.05%分位点的低位 [4] 机构后市观点 - 国信证券看多食品饮料板块,认为板块呈现“低基数、低持仓、低预期”特点,供需两端变化可能催化股价上行,推荐三季报预期业绩高增板块如零食、饮料、速冻食品等 [5] - 中信建投指出国家倡导反内卷有利于价格筑底,政策纠偏持续下低位白酒餐饮链有望回暖,当前白酒板块估值低位,茅台动销回暖,板块底部机会值得珍视 [5] - 食品ETF(51571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约六成仓位布局高端、次高端白酒龙头股,近四成仓位兼顾饮料乳品、调味、啤酒等细分板块龙头股 [5]
旺旺最新财报:营收净利收缩,“老龄化”危机何解?
格隆汇· 2025-06-02 09:52
财务表现 - 2022财年营收229.28亿元,同比下滑4.41% [1][2] - 归母净利润33.72亿元,同比下滑19.77% [2][3] - 毛利率从44.8%降至43.9%,下降90个基点 [2] - 营运利润48.47亿元,同比下降11.2% [2] - 乳品及饮料类营收111.31亿元,同比下滑13.5%,占营收比重48.5% [4][5] - 米果类、休闲类、其他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5%、7.8%、9.9% [6] - 旺仔牛奶收益下滑达双位数,占乳饮类营收九成 [6][7] 业务结构 - 乳品及饮料是最大营收来源,但唯一呈现跌幅的业务板块 [4][6] - 米果产品营收58.43亿元,休闲食品营收58.20亿元 [5] - 海外收益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乳品及饮料类毛利率从46.7%下降至44.8% [9]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历史高点缩水六成,市值蒸发超983亿港元 [13] - 当前市值616.54亿港元,市盈率16倍 [14] - 营收停滞问题已持续近十年,2013年达到峰值233.9亿元后波动下行 [11] - 2022年股价52周最高6.35港元,最低4.73港元 [14] 产品与渠道 - 高度依赖传统线下渠道,线上化程度不足 [11] - 产品老化明显,核心产品旺仔牛奶使用20年前复原乳配方 [31] - 新品策略效果不佳,未能复制早期大单品成功 [25][29] - 春节等传统优势销售场景中陈列位置边缘化 [27] 品牌历史 - 成立于1962年,1979年推出首款产品"旺旺仙贝" [16] - 1992年进入大陆市场,旺仔牛奶成为首个百亿级乳品大单品 [18] - 凭借魔性广告营销成为家喻户晓品牌 [21] - 近十年未能推出具有同等影响力的新产品 [23][25]
90后为啥不再给孩子喝旺旺?
商业洞察· 2025-04-20 17:32
核心观点 - 中国旺旺面临产品老化、市场竞争加剧及消费者偏好转变的挑战,导致营收增长停滞 [5][17][25] - 公司依赖旺仔IP情怀营销取得短期业绩提振,但缺乏持续爆款新品支撑长期增长 [7][10][28] - 零食行业规模持续扩张(2022年达11654亿元),但旺旺市占率不足1%,被新兴品牌挤压 [22][24][36] 产品与营销 - 明星产品均为30年前开发:旺旺仙贝(1983)、雪饼(1984)、旺仔牛奶(1996),近20年无现象级新品 [7] - 通过56个民族罐/职业系列盲盒等IP营销拉动2023财年乳品业务收入增长7.4%至119.56亿元 [10] - 爱国营销事件(如二公子微博事件)曾使直播间销售额暴涨117倍,但热度难以持续 [11][13][16] 市场竞争 - 线上零食三巨头崛起:三只松鼠2016年销售额破5亿,百草味2012年营收1.2亿,旺旺线上市占率不足1% [22] - 乳品赛道受蒙牛/伊利挤压:安慕希/纯甄等竞品分流旺仔牛奶市场,其销售额从2013年峰值下滑至2016年85亿元 [22][24] - 商超渠道显示旺旺产品被竞品包围,消费者更倾向选择打折或健康替代品 [24][33] 消费者变迁 - 核心80/90后客群因控糖需求减少购买,Z世代父母认为复原乳含糖量过高(旺仔牛奶含白砂糖)不愿给孩子饮用 [5][25][26] - 电解质水等新品尝试(如"荟动")被经销商质疑市场前景,百余种创新产品均未成爆款 [28][36] - 行业趋势显示2027年休闲食品规模将达12378亿元,但旺旺营收仍徘徊在239.8亿(2021年峰值)附近 [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