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

搜索文档
《捞女游戏》爆火,让宅男们疯狂
36氪· 2025-07-08 15:36
产品表现 - 《情感反诈模拟器》(原名《捞女游戏》)上线Steam五天销量突破68万份,超越《黑神话:悟空》登顶国区热销榜 [1] - 游戏获得96%好评率,单日收入达400万元 [3] - 定价33元(首发折扣价29.04元),性价比显著高于同类作品(52-68元),回本门槛为37万份 [11] 产品设计 - 采用全程实景拍摄+真人演出,包含7章节主线(5小时单线体验)、7.8小时可互动素材、200+选项及38种结局 [4] - 创新性融入14万字《恋情知识档案》,被官媒评价为"填补情感反诈教育空白" [4][8] - 叙事策略结合现实案例(如胖猫事件、翟欣欣),通过复仇逆袭剧情引发男性玩家共鸣 [6] 行业趋势 - 互动影游成为新风口,融合影视叙事与游戏交互,代表作品包括《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2023年爆款)[12][14] - 当前主要分两类:Steam横屏买断制(如《捞女游戏》)和微信/抖音竖屏小程序 [16] - 题材多元化发展,涵盖情感类(《美女,请别影响我学习》)、恐怖类(《背后》系列)、女性向(《盛世天下》)等 [16][18] 行业挑战 - 90%同类产品销量不足2000份,营收低于8万元,呈现二八分化 [21] - 同质化严重(如扎堆"美女包围"题材)及价值观争议(《捞女游戏》被批厌女,《监寓》涉偷窥擦边)[21][23] - 监管空白导致乱象:2024年1-5月超4000部短剧因违规下架 [25] 未来方向 - 需突破标签化叙事(如性别对立),转向人性深描与情感教育 [26] - 成功要素依赖三点:精彩故事、有趣交互、题材创新 [20]
《捞女游戏》爆火,让宅男们疯狂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8 11:46
产品表现 - 《捞女游戏》上线Steam后因舆论争议更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五天内销量突破68万份,超越《黑神话:悟空》登顶国区热销榜 [2][3] - 游戏获得96%好评率,单日收入达400万元,制作方称其为国内首部"情感反诈互动影游" [5][6] - 定价策略为33元(首发折扣29.04元),需销售37万份回本,性价比策略精准击中反高消费情绪 [14] 产品设计 - 采用全程实景拍摄和真人演出,包含7章节剧情、200+选项、38种结局,互动素材总时长7.8小时 [6] - 剧情围绕男主角复仇展开,融入"反捞女联盟"设定,暗合胖猫事件、翟欣欣等现实案例 [7][9] - 附赠14万字《恋情知识档案》,被官媒赞为"创新反诈形式",玩家反馈"早玩十年能省29万" [6][11] 行业分析 - 互动影游介于影视与游戏之间,2017-2020年国内进入发展期,2023年《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成为出圈案例 [15][17] - 当前分为横屏(Steam买断制)和竖屏(小程序平台)两类,题材涵盖情感、恐怖、叙事突破及女性视角 [19][20][22] - 行业二八效应显著,90%作品销量不足2000份,同质化问题突出,如扎堆"美女包围"题材 [24][25] 争议与挑战 - 《捞女游戏》引发性别对立争议,被批"厌女",B站封禁制作人账号反而助推话题发酵 [13][27] - 部分作品涉擦边内容(如《监寓》偷窥主题、《我和七个俏房客》"肉身还债"宣传),行业面临审核标准缺失问题 [27][29] - 未来需突破标签化叙事,转向人性深描与情感教育,平衡伦理与创意 [30][31]
五个捞女,吃透全球男人的钱包
新浪财经· 2025-06-30 02:25
游戏产品表现 - 游戏原名《捞女游戏》因舆论争议更名为《情感反诈模拟器》,上线首日定价33元,首发折扣价29.04元,远低于同类互动影游52-68元的价格区间 [5] - 上线5天销量突破68万份,登上国区热销榜第一,全球排名一度冲进前三,按国内售价计算总收入接近2000万元人民币,日均营收超400万元人民币 [5] - 游戏采用全程实景拍摄和真人演出,共7个章节,单线体验时间约5小时,可互动素材总时长达7.8小时,制作方称其为国内首部"情感反诈互动影游" [7] 市场定位与设计 - 游戏通过映射"胖猫事件""翟欣欣案"等现实案例引发玩家共鸣,剧情中角色名和章节标题设计均隐含现实事件元素 [7] - 游戏预设争议点,通过性别标签、情感冲突、复仇剧情制造强情绪,上线后借社交平台放大讨论形成"热度→争议→销量"闭环 [14] - 不同于传统美女题材互动影游,该游戏尝试探索"情感反诈"新内容赛道,在Steam和社交平台引发广泛讨论 [29] 行业趋势分析 - Steam平台已有超60款国产真人互动影游上线,平均每月5款左右,但90%作品销量不足2000份,营收不过8万元 [27][28] - 行业分析师指出当前互动影游同质化严重、互动性弱,玩家本质在做"选择题"而非真正操控剧情,需通过AI技术突破瓶颈 [29] - 从《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到本作,真人互动影游走红体现技术手段与内容逻辑的结合,是"情绪价值"的商业实验 [29] 内容设计特点 - 游戏包含105个情感知识点组成的"恋情档案",分为多个模块试图以游戏化方式传授健康亲密关系建立方法 [14] - 女性角色设计并非单一反派,剧情揭示其行为背后的脆弱与矛盾,给予男主爱上她们的机会,部分玩家产生情感共鸣 [12] - 游戏通过"反诈"外壳探讨两性信任崩塌问题,60%玩家在第一章主播诱导刷礼物时就选择"拉黑"选项 [22]
口碑两极化的“捞女游戏”,能借短剧东风走多远?
36氪· 2025-06-27 21:14
游戏市场表现 - 《情感反诈模拟器》发售第三天登顶Steam国区热销榜首,现售价29元,超过《黑神话:悟空》和《CS2》[6] - 游戏24小时峰值在线人数超8万人次,高于《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的6.54万次[6] - 游戏好评率达到96%,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累计浏览量达1.76亿次[6][11] 游戏内容与制作 - 游戏包含472分钟影像、200个选项、38个结局、67篇角色档案和14万字恋情知识档案[16] - 剧情围绕男性复仇主题展开,涉及情感诈骗、社会事件影射等复杂叙事[14][17] - 主创团队由中头部网剧经验人员组成,导演胡耀辉曾执导香港影视作品[26] 行业趋势与竞争 - 国产真人互动影游数量激增,2024年Steam上线超60款,但90%销量不足2000份、营收低于8万元[34] - 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为真人互动影游提供用户心智基础[36] - 《完蛋!2》将于2025年7月17日上线,尝试古装题材和多线叙事[36][41] 用户反馈与社交影响 - 游戏引发"捞女污名化"争议,官方紧急改名但内容未删减[3][24] - B站UP主"11的游戏世界"发布的游戏全剧情视频播放量达474万次[30] - 女演员刘梦茹因饰演角色8天内抖音、小红书涨粉18万[11]
“摆烂”花样迭出 紫天科技“脚踩”退市红线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18:50
公司概况与事件发展 - 紫天科技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广告业务,2023年营收21.8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亏损12.10亿元,与前三季度2.06亿元净利润形成巨大反差 [4][6] - 公司因财务造假、未披露年报等问题于2025年5月20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ST),股票自2025年3月17日起持续停牌 [3][4] - 公司官网无法访问,证券事务代表联系方式失效,办公场所无人,高管团队集体失联躲避监管检查 [3][7] 财务与业务问题 - 2022-2023年通过总额法计算互联网广告收入及提前确认云计算收入虚增营收,导致2023年亏损吞噬过去十年累计净利润(2013-2022年合计归母净利润不足11亿元) [12] - 2024年预亏1.5亿至2.2亿元,主因互联网广告客户预算缩减及市场竞争加剧 [13] - 公司拖欠审计费用及独董津贴,因1051万元服务合同纠纷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13] 监管与公司应对 - 深交所多次发出关注函和问询函,公司11次延期回复,董事长以身体原因拒绝沟通 [7] - 福建证监局2025年2月对公司罚款100万元,对4名高管各罚80万元并实施10年市场禁入,审计机构北京亚泰被罚100万元 [8] - 独董因公司内控失效、管理层辞职及拖欠津贴相继辞职,2024年报审计工作未启动 [9] 股价与股东影响 - 2025年1月至3月停牌期间股价从22.27元/股跌至8.33元/股,跌幅62.6% [14]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股东户数约3.3万户,投资者无法通过互动平台获得回应 [15] 历史转型与业务布局 - 前身南通锻压2011年上市后转型互联网广告,通过收购剥离原主业,实控人变更为姚海燕、郑岚 [11] - 2023年曾计划以14亿元收购广告服务商并布局数据中心业务,但交易终止 [11] - 旗下游戏公司参与爆款游戏《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第二部制作,此前推出过"合成大西瓜"等热门游戏 [4][11]
“摆烂”花样迭出 紫天科技“脚踩”退市红线
经济观察网· 2025-05-23 18:33
公司违规与监管问题 - 公司因财务造假、未披露年报、高管失联等行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紫天 [2] - 公司自2024年4月起未回复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官网无法访问,证券事务代表联系方式暂停服务,办公场所人去楼空 [3][4] - 公司未如期披露2023年年报,且未聘请年审会计师,导致持续停牌 [3][5] - 福建证监局对公司及高管团队开出行政处罚,对公司罚款100万元,对4位高管每人罚款80万元并采取十年市场禁入 [8] - 审计机构北京亚泰及签字会计师因不配合监管被罚款100万元和60万元,并采取6年市场禁入 [8] 财务与业绩问题 - 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21.88亿元,但净利润亏损12.10亿元,与前三季度净利润2.06亿元形成巨大反差 [6] - 公司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预亏1.5亿元至2.2亿元,原因是互联网广告业务客户预算缩减及市场竞争加剧 [12] - 公司2023年亏损几乎抵消了过去十年累计归母净利润(2013-2022年合计不到11亿元) [11] - 公司因服务合同纠纷被执行约1051万元,并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12] 业务与战略问题 - 公司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广告业务,曾涉及休闲游戏和AI、云计算热点,如"合成大西瓜"和《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第二部制作 [4] - 公司前身为南通锻压,后转型互联网广告业务,2023年计划布局数据中心业务领域并拟以14亿元收购广告服务商(未成功) [10] - 公司被查出2022-2023年用总额法计算互联网广告业务收入,并提前确认云计算服务收入以虚增营业收入 [11] 股价与股东影响 - 公司股价从2025年1月2日的22.27元/股跌至3月17日的8.33元/股,跌幅约62.60% [13]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约为3.3万户 [14] - 投资者因公司持续停牌无法交易,需等待复牌后才能解套离场 [15] 公司治理问题 - 公司高管团队躲避监管检查,拒接电话、拒回短信,导致证监局难以送达执法文书 [7] - 公司独立董事因无法保障履职知情权、内控失效及长期拖欠津贴等原因辞职 [9] - 公司董事会虽表示"高度重视"独董督促函,但未实质性落实整改要求 [7][9]
女爱豆扎堆拍“完蛋like”,腰部偶像的生存之道
36氪· 2025-04-29 16:43
偶像经济现状 - 内娱偶像经济加速崩塌,头部偶像仍能通过发歌、代言高奢或参演影视剧维持发展,但腰部小偶像面临严重生存困境[10] - 女爱豆受冲击尤为明显,存在吸粉难、固粉更难的问题,相比男爱豆更依赖市场环境[14] - 腰部女爱豆转型路径有限,包括拍网剧、音综、微短剧或转行网红播主,部分选择进入"完蛋like"新赛道[14] 偶像行业转型现象 - 正统女偶像冯若航从乐华娱乐旗下女团NAME退出后,参与男性向互动影游《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拍摄,引发舆论争议[4][7] - 同类案例增多:《明日之子》选手王涵、BEJ48成员孙千予等腰部偶像相继进入"完蛋like"赛道[11] - 此类转型本质是艺人资源降级,从提供梦想价值的偶像转变为提供直接外貌价值的游戏角色[13] 互动影游市场发展 -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2023年爆火后催生"完蛋like"细分市场,主打真人互动与美女元素,核心受众为男性玩家[5] - 新作《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尝试修仙题材创新,并借助偶像艺人参演制造话题[7] - 该类型游戏与偶像行业受众完全对立,前者服务宅男群体,后者依赖女粉经济[5] 公司层面动态 - 乐华娱乐曾对NAME女团投入数千万资金,包括海外制作专辑和团综,但未能解决成员长期发展问题[11] - 圣元互娱、乐华等传统偶像公司培养体系面临挑战,练习生出道后可持续性存疑[4][11]
金融破段子 | 从泼天富贵到公告困境,风口说凉就凉?
中泰证券资管· 2025-03-03 18:26
游戏市场表现 -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售价42元,上线24小时内在线巅峰65435名玩家,连续登顶Steam中国区畅销榜,短期内收入超3000万 [1] - 游戏相关关键词在抖音等社交媒体播放量超10亿次 [1] - 游戏火爆带动"短剧+游戏"概念股上涨,有公司股价在17个交易日内几近翻倍 [1] 公司现状 - 曾蹭上热点的公司2024年全年预亏,近期发布"存在终止上市风险"公告 [2] 商业模式分析 - 《完蛋!》采用买断制付费,42元体验6位美女恋爱剧情,本质是男性向恋爱游戏 [4] - 游戏内容类似网络爽文游戏化,核心竞争优势在于内容制作,但艺术创作型内容难以形成可持续壁垒 [4] - 单项目投入产出比成功:老题材新受众、低成本、高曝光、可观收入 [4] 行业趋势 - 网络小说游戏化趋势明显,短剧界已流行爽文套路,目标群体从女性市场扩展至下沉市场中年男性 [5] - 游戏技术升级带来体验进化:文字→视频→互动游戏,但本质仍是艺术创作的不同形式 [5] - 男性向恋爱互动短剧可能快速复制,新受众红利易被消耗,最终比拼内容制作硬实力 [6] 投资逻辑 - 需先理解生意模式,如"游戏技术带给网络小说的体验升级" [6] - 明确核心竞争优势(护城河)及可持续性,内容创作型业务难以持续产出优质作品 [6] - 区分赚阿尔法钱(需护城河企业)或贝塔钱(考虑红利持续时间) [6] - 投资需知行合一,赚能理解的钱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