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学设备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与中国非球面精密模压机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10-30 10:40
设备定义与原理 - 非球面精密模压机是一种超精密光学镜头加工设备,专用于制造非球面光学透镜及高精度光学元件 [2] - 设备基于光学玻璃精密模压成型技术,在加温加压和无氧条件下将软化的玻璃一次性模压成型,达到高尺寸精度、面形精度和优良表面质量 [2] - 整个生产过程通过电控系统、温控系统和位移监测装置实现高精度协同控制,确保透镜的几何精度和光学性能以及生产的高重复性和一致性 [2] 设备核心优势 - 产品成型精度高,通过高精度模具、温控系统和位移监测装置对参数严格控制,能稳定复制模具形状,保证重复精度和一致性 [4] - 制造成本低,模压工艺减少了对昂贵设备、工装辅料和大规模厂房的依赖,也降低了对高技能工人的需求,可在小型车间内实现高效生产 [4] - 适合批量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高、重复精度好,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精密非球面玻璃光学元件的批量制造 [4] 行业发展现状 - 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在加工精度、温控均匀性和压力稳定性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高精度数控系统和先进位移监测装置使设备能够实现亚微米级光学元件加工 [6] - 需求增长迅速,安防、车载镜头、智能手机、无人机、AR/VR、激光雷达和红外产品等应用快速发展,推动对高精度非球面透镜的需求不断上升 [6] - 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设备在消费电子、汽车智能感知、无人机及5G光模块等领域广泛应用 [6] - 行业集中度提升与国产化加速,国内企业研发能力增强,国产设备在精度和可靠性上逐步接近进口水平,领先企业占据市场优势 [6] 行业发展趋势 - 高精度化与超精密加工,下游应用对光学元件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设备将向更高的模具温控精度、位移控制精度和自动化校准方向发展 [8] - 大规模生产与自动化,设备加速迈向大规模化与自动化生产,深度融合机器人、智能产线监控和AI缺陷检测等智能化技术 [8] - 材料适配性提升,随着新型光学玻璃等材料不断涌现,设备需在温度控制、模具寿命及成型工艺等方面持续优化,以兼容更多材料类型 [8] 市场规模与格局 - 2024年全球非球面精密模压机市场规模达到70.97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308.21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3.56% [14] - 中国市场2024年市场规模为38.24百万美元,占全球的53.88%,预计2031年将达到184.25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提升至59.79% [14] - 从产品类型看,多站式模压机占据主导地位,2024年收入份额为91.04%,预计2031年将进一步提升至93.34% [14] - 从应用领域看,车载镜头占据优势地位,2024年收入份额为34.37%,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6.63% [14] - 行业高度集中,2024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广东金鼎光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份额为37.09%,第二梯队厂商Shibaura Machine和SYS等共占有34.73%份额 [15] 行业政策环境 - 多项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包括《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旨在提升核心元器件技术水平和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 [17]
记者手记丨日本“摩托之乡”如何扶持创新型初创企业
新华网· 2025-10-29 12:55
文章核心观点 - 日本滨松市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市,在提升原有摩托车产业的同时,正着力通过系统性的政策扶持创新型初创企业,以期培育出新的世界级企业 [1][2][3] 滨松市的产业政策与支持体系 - 自2022财年开始实施第二期“滨松产业创新构想”,重点支持下一代运输设备、健康和医疗、新农业、环境和能源、光和电子、数字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等七个领域的发展 [2] - 在初创企业经营者培养及企业创业前、种子期、成长期的每个阶段都有相应政策支持,具体措施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和财务税务指导、开拓产品销路、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开设线上线下咨询窗口、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帮助外国人才取得居留资格等 [2] - 于2024年8月推出对接平台HamaHub,旨在促进当地传统企业、地方政府和日本全国初创企业合作,对接成功后的项目可申请政府补助 [2] 初创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案例 - 在各种政策支持下,截至2024年10月,滨松市的初创企业数量已达84家 [3] - 初创企业EX核聚变公司致力于研发激光核聚变技术,计划2035年前建成商用堆,该公司入选“滨松资金支持项目”并获得研发和设备投资补助,并入驻面向初创企业的孵化设施获得租金补助等支持 [1] - Pi光子学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全息灯的光学设备制造商,受到滨松市新兴产业相关资金支持,并入选“J-初创”项目,获得业务对接、优先推介等支持,以及在申请日本经济产业省补助项目时获得加分,已成长为具备上市前景的公司 [2] - 其他初创企业涉及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数字化农业技术、创新型辐射传感设备制造等领域 [3] 滨松市的产业基础与发展愿景 - 滨松市是本田、铃木、雅马哈等世界知名摩托车品牌的起源地,拥有深厚的传统制造业基础 [1][3] - 该市正在推进旨在实现光产业集聚的“光子谷”项目,为相关企业提供尖端光学技术、人才及网络 [1] - 市长中野祐介表示,希望滨松市能再次上演小镇工厂成长为世界级企业的故事 [3]
追觅官宣进军天文领域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7:58
公司战略布局 - 追觅科技正式宣布成立天文BU 标志着公司"全域智慧探索"生态战略完成关键闭环 [1] - 天文BU聚焦智能天文光学系统 致力于打造人类的"天眼" [1] 产品技术突破 - 公司正在攻克大口径光学镜片的量产难题 [1] - 首款智能天文望远镜产品或将采用超大口径设计 实现"一键观星"的极致体验 [1] 商业应用拓展 - 通过与国内商业航天公司联合开发高分辨率对地观测载荷 [1] - 将光学技术推向真正的"太空"应用场景 [1]
水晶光电拟向参股公司采购镀膜设备,交易金额为1612.53万元
巨潮资讯· 2025-09-06 10:33
交易概述 - 水晶光电拟以33,6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612.53万元)向参股公司日本光驰购买镀膜设备 [2] - 交易旨在把握光学应用创新机遇 拓展光学产品线矩阵 加快消费电子业务转型升级 [2]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因水晶光电持有日本光驰16.33%股权且公司董事林敏担任日本光驰董事 [2] 交易对方背景 - 日本光驰成立于1999年8月 资本金4亿日元 主要从事真空成膜设备制造销售及维护业务 [2] - 该公司精密镀膜设备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列 [2] - 2024年度营业收入149,821.91万元人民币 净利润29,485.72万元人民币 [3]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8,690.07万元人民币 净利润5,115.28万元人民币 [3] 交易条款 - 设备总价33,600万日元 支付方式为电汇或信用证 [3] - 合同签订后10天内支付30%货款(100,800,000日元) [3] - 发货前30天内支付60%货款(201,600,000日元) [3] - 设备安装调试后30天内支付10%尾款(33,600,000日元) [3] 战略意义 - 交易符合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发展需要 [3] - 有助于提升公司竞争实力与盈利水平 [2][3] - 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3] - 保障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2][3]
Precision Optics (POCI)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15 10:56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营收450万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480万美元,也低于预期的500万美元,但制造营收较上一季度增长42% [3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季度,毛利率为24%,低于2023年同期的30% [39] - 研发支出在本季度从22.2万美元增加到31.8万美元,六个月内从43.4万美元增加到71.8万美元 [40] - 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本季度为170万美元,较去年减少超20万美元,六个月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41] - 本季度净亏损91万美元,去年同期净亏损70.4万美元;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负55.5万美元,去年为负26.9万美元 [42] - 预计实现调整后EBITDA盈亏平衡的季度营收水平约为550万美元,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至少500万美元,第四季度至少600万美元 [43]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余额约20万美元,信贷额度可用35万美元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生产业务:Q2生产环比增长42%,主要由一次性膀胱镜和国防航天项目驱动;一次性膀胱镜项目已获FDA批准,预计本财年交付约270万美元产品;国防航天项目预计本财年末达到300 - 400万美元的年运行率;另外还有7个生产项目持续进行,4个项目多年来年收入约400万美元;手术机器人内窥镜本月恢复生产,视网膜相机新组件1月开始生产,眼科一次性项目预计2月底开始生产 [11][27][28][30][31] - 产品开发业务:因资源投入Unity平台和客户项目延期,Q2产品开发收入受影响,预计Q3和Q4增加 [25][26] - Ross光学组件业务:过去几个季度业务下滑,目前稳定在每季度100万美元,预计Q3和Q4保持稳定,2025财年末和2026财年初开始复苏 [32][3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一次性内窥镜市场:年增长率估计高达20%,市场正从传统内窥镜向CMOS基设计转变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方向:多年前开始向CMOS基设计技术转型,推出Unity平台以加速产品上市时间、降低开发风险,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15][17][21] - 行业竞争:POC凭借在微光学设计、制造和组装方面的历史优势,以及与OmniVision的合作经验,在开发下一代CMOS基内窥镜系统方面具有技术优势;Unity平台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下一代内窥镜首选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 [15][17][2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经营环境:一次性内窥镜市场增长趋势明显,公司生产爬坡正在进行,产能限制是当前挑战,但公司有计划应对 [14][34] - 未来前景:公司对未来前景非常乐观,预计第三和第四季度持续增长,Unity平台的推出将带来更多机会,扩大产品开发管道,加速项目投产 [47][4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正在制定设施计划,以平衡制造与成本,获取专业人才支持增长,预计未来几周或几个月公布更多计划 [4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请提供国防合同的最新情况,特别是有规格问题后又恢复的合同,是否有后续合同 - 有两个重要的国防航天生产项目。一个多年来稳定运行,年收入200 - 250万美元,客户预计每年下新订单;另一个较新的项目曾因测量误差暂停,已恢复生产,预计本财年末达到300 - 400万美元年运行率,客户有后续订单需求 [54][55][59] 问题2: 请详细说明Unity平台的工作原理 - Unity平台有按内窥镜尺寸划分的基线设计,与客户合作时根据尺寸确定基线设计,可快速提供现成的内窥镜和相机控制单元作为原型;预计75% - 90%的设计无需更改,其余部分可使用其他项目的设计元素;能加速上市时间6 - 12个月,降低开发风险和监管测试风险 [62][64][70] 问题3: 之前预计Q2达到约500万美元营收,11月中旬到季度末发生了什么 - 产品开发业务收入低于预期,原因包括Unity平台推出的工作量估计不足、客户项目因监管和融资问题延期、里程碑付款时间问题;生产业务方面,对项目爬坡速度过于乐观,资源到位时间长 [73][74][79] 问题4: 公司如何增加产能 - 针对膀胱镜和国防航天项目,已将洁净室容量增加一倍以上,一个已完成认证,另一个预计次日认证;增加生产线数量,从单条线增加到两条,部分可能到三条;大幅增加劳动力,两个项目劳动力增加约80%,预计国防航天项目3月底、膀胱镜项目未来3 - 4个月实现产量翻倍 [83][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