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工程

搜索文档
中钢国际二季度新签合同23.29亿 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订单占八成
长江商报· 2025-08-05 07:48
合同与订单情况 - 2025年第二季度新签项目合同31个,总金额23.29亿元,其中国内项目17个(3.77亿元),国外项目14个(19.52亿元)[1][2] - 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未完工订单298个(389.26亿元),其中已执行267个(218.66亿元),未生效31个(170.6亿元)[2] - 2024年海外新签合同总额196.7亿元,海外订单占比82.7%,同比增长54.17%[1][4] 国际化战略进展 - 公司在全球50余个国家开展业务,设有15个海外分支机构,累计承建百余个总包工程[1][4] - 重点项目进展:力拓Simfer西芒杜项目、Tosyali阿尔及利亚四期项目(工期缩短5个月),玻利维亚穆通钢厂建成投产[2] - 2025年将重点开拓中东、非洲市场,保持国际化战略定力[4] 国内业务与技术突破 - 铜陵景钢3500mm中厚板项目创国内同类生产线最快建设纪录,宏达集团线材改造项目指标达国内先进水平[3] - 面对国内行业转型压力,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巩固市场地位[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76.47亿元(同比下降33.1%),归母净利润8.35亿元(同比增长9.69%),经营活动现金流15.04亿元(同比增长9.95%)[4] -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7.8%),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改善41.4%[6] - 营收下降主因:2023年阶段性结算红利消退,2024年主动优化业务结构[5] 运营管理 - 强化项目全周期监管,在手项目执行稳定,应收账款管理持续优化[2][5] - 资产负债率68.49%,资产质量改善[4]
中钢国际:保持国际化战略定力,稳步推进国际化经营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7:47
公司业务与行业概况 - 主营业务为以工程总承包为核心的工业工程、技术开发和工业服务 并在节能环保、安全和职业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进行多元化拓展 [1] - 冶金工程领域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之一 目前EPC总包业务所需设备均为外部采购 [1] - 钢铁行业上半年利润部分来源于焦煤、铁矿石等燃原料价格下跌 但需求端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1] - 钢企认为加强行业自律将促进区域钢铁产业有序、有质、有效发展 公司未来将受益于钢铁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项目执行情况 - 力拓Simfer西芒杜项目已完成全部混泥土和钢结构设计及主要设备采购 现场施工稳步推进 [2] - Tosyali阿尔及利亚四期综合钢厂炼钢项目通过最终验收 比三期同级别项目工期短5个月 性能考核仅用1个月创海外电炉项目最快纪录 [2] - 玻利维亚穆通综合钢厂正式建成 为该国首个现代化综合钢厂 涵盖选矿至自备电厂全流程 [2] - 土耳其Tosyali高线实现115m/s高速稳定轧制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长材系统轧制技术及5M低碳热机轧制工艺 [2] 财务与运营管理 - 2024年全年工程项目毛利率13.61% 同比提升6.06% 预计将保持稳定 [3] -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 优化海外项目议付进程 设定回款考核指标 [3] - 拥有从矿业到冷轧的全流程技术服务能力及大型国际工程管理经验 海外项目执行实现现场"零库存" [3] 国际化战略 - 2025年将深耕既有市场 重点开拓中东、非洲等新市场 [4] - 海外项目执行周期长于国内 主因包括国别要求差异、施工组织效率低、属地工人熟练度不足及跨境物流周期长 [4]
中钢国际:继续贯彻海外大客户战略 多方面保障海外项目推进与收款
证券时报网· 2025-05-08 20:18
公司业务与市场布局 - 主营业务以工程总承包为核心的工业工程、技术开发和工业服务,并在节能环保、安全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多元化拓展 [1] - 拥有从矿业到冷轧终端产品的全流程技术服务能力及大型复杂国际工程集成管理能力 [1] - 全球设有15个海外分支机构,业务覆盖50余个国家,其中30余个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90%海外签约额来自"一带一路"国家 [1] 国际化战略与业绩表现 - 2024年抓住海外钢铁市场增长机遇,在矿山与选矿、综合钢厂、冷轧、能源方向取得突破 [2] - 2025年计划深耕既有市场并重点开拓中东海湾国家、非洲等新市场,与力拓集团、安赛乐米塔尔等深化合作 [2] - 海外项目回款机制完善,工程竣工时回款率达90%,剩余款项质保期后收回 [3] 技术与低碳转型 - 构建高炉低碳化、氢冶金、碳资产管理等低碳冶金工程技术体系,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3] - 具备国际规则应用能力,采用所在国及国际标准进行定制化设计 [3] - 深化海外ESG履职,注重生态保护与社区建设 [3] 风险管理与执行能力 - 建立海外业务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覆盖风险识别至项目收尾各环节 [2] - 通过精细化工程计划实现"零库存"管理,拥有20余年海外项目执行经验 [1][3] - 采取总部统一管控与国别差异化管理的扁平化组织架构 [3]
中钢国际(000928):2024年毛利率大幅提升,经营性现金流改善
国投证券· 2025-04-28 21: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 - A”,6 个月目标价 7.64 元,对应 2025 年 PE 为 12 倍 [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是全球优质冶金工程领域全过程服务商,低碳冶金技术领先,海外业务发展快,加入宝武集团有望赋能多方面发展 [9] -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盈利能力改善,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多年实施高分红政策,长期股东回报优势突出 [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91.89 亿元、205.44 亿元和 219.34 亿元,同比增长 8.7%、7.1%和 6.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4 亿元、9.95 亿元和 10.76 亿元,同比增长 9.4%、8.9%和 8.2%,动态 PE 分别为 10.4 倍、9.5 倍和 8.8 倍 [9]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6.47 亿元,同比 - 33.10%,归母净利润 8.35 亿元,同比 + 9.69%,扣非归母净利润 7.46 亿元,同比 + 19.01%;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 35.19 亿元,同比 - 28.21%,归母净利润 2.32 亿元,同比 + 7.78%,扣非归母净利润 2.31 亿元,同比 + 9.25% [1] - 2024 年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99 元(含税),预计共分配股利 4.29 亿元,占 2024 年归母净利润的 51.36% [1] 营收与合同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收下滑,主要因国内冶金行业承压,国内业务营收大幅下滑,海外业务营收也有所收缩,国内、海外营收分别同比 - 44.72%、 - 13.21%,占比分别为 52.15%、47.85%(同比 + 10.96pct) [2] - 2024 年公司新签合同额为 196.7 亿元,同比 + 2.12%,其中境内和海外新签合同额分别同比 - 60.94%、 + 54.17%,境外新签合同额占比超 80%,未来海外营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 盈利指标 - 2024 年公司毛利率为 14.50%,同比 + 5.71 个 pct,境内、海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15.26%(同比 + 5.76pct)、13.67%(同比 + 6.09pct);2025 年公司将加强成本管控和技术推广,毛利率有望持续修复 [3] - 2024 年公司净利率为 4.95%,同比 + 1.90pct,提升幅度小于毛利率,主要因期间费用率提升、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和投资收益减少 [3] - 2024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6.71%,同比 + 2.70pct,主要由于管理/研发费用率提升;投资收益、信用减值损失分别同比 - 62.16%、3.74% [3] 现金流情况 - 2024 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改善,净流入 15.04 亿元,同比 + 9.95% [3] - 2025Q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净流出 16.35 亿元,较 2024Q1 净流出 27.92 亿元大幅收窄 [8] 订单情况 - 截至 2025Q1 末,公司在手未完工合同额 + 已签订未开工合同额合计为 410.1 亿元,为 2024 年总营收的 2.3 倍,在手订单充足,或保障 2025 年业绩持续增长 [8]
中国中冶(601618):冶金工程领域龙头 矿产价值有望重估
新浪财经· 2025-04-23 16:25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是全球最大冶金建设承包商与冶金企业运营服务商之一 在中国冶金工程市场份额约90% 全球市场份额近60% [1] - 公司正处于"再转型再升级"战略结构调整阶段 加大从传统冶金工程向基本建设、新兴市场转型力度 [1] - 2024年公司营收5520亿元同比下降12.9% 归母净利润67.5亿元同比下降22.2% [1] 冶金工程发展 - 钢铁行业即将纳入碳市场 绿色化、智能化更新改造需求迫切 [1] - 公司总体咨询设计的河钢氢冶金工程是全球首例"氢冶金"示范工程 [1] - 中冶赛迪自主开发的超级电弧炉技术可实现流程减碳57% [1] 非钢业务拓展 - 公司凭借工程经验及装备优势积极拓展基建行业市场份额 [1] - 公司持续开拓EPC+F、投融建一体化等业务模式 聚焦中高端房建市场 [1] - 公司在生态环保、新能源、文旅工程等新兴领域积极布局 [1] 矿产资源业务 - 公司是国家重点资源类企业 拥有瑞木镍钴矿、杜达铅锌矿、山达克铜金矿等 [2]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在手矿产项目铜储量1795万吨 镍184.2万吨 锌64.29万吨 铅32.11万吨 钴20.9万吨 [2] - 公司两座待产矿山含铜储量达1614万吨 达产后有望贡献较大业绩弹性 [2] 金属市场前景 - 电力、新能源等下游行业发展带动铜、镍、钴等金属产品需求强劲 [2] - 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有望增厚公司资源板块利润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