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

搜索文档
20倍大牛股下周一复牌,控股股东否认赴港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8:50
编辑丨张伟贤 20倍大牛股上纬新材,昨日(10月10日)晚间公告停牌核查结果,宣布拟下周一(10月13日)复牌。 此前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股权,一度被市场视为"要搞资产整合"。此次上纬新材在公告重申,收购方未来十二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计划。未来36个 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 记者丨邓浩 此外,同样在昨日,有市场传言称,智元机器人计划明年在香港上市,已聘请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摩根士丹利负责其股票发行事宜,目标估值为51亿至 64亿美元。10月11日,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澄清此为不实信息。 智元入主掀连板 7月8日,上纬新材一口气连发三份股权转让协议及股权要约收购报告。 其中,智元恒岳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上纬新材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公司1.01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99%;致远新创合伙拟以协议转 让的方式受让SWANCOR萨摩亚所持有的公司240.09万股股份和金风投控所持有的公司1776.73万股股份,合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5%。 9月25日晚间,上纬新材称因股价自7月以来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且市场有关于 ...
20倍大牛股上纬新材下周一复牌,控股股东否认赴港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8:4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0倍大牛股下周一复牌,控股股东否认赴港IPO 记者丨邓浩 20倍大牛股上纬新材,昨日(10月10日)晚间公告停牌核查结果,宣布拟下周一(10月13日)复牌。 此前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股权,一度被市场视为"要搞资产整合"。此次上纬新材在公告重申,收购 方未来十二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计划。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 或安排。 此外,同样在昨日,有市场传言称,智元机器人计划明年在香港上市,已聘请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和摩 根士丹利负责其股票发行事宜,目标估值为51亿至64亿美元。10月11日,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 澄清此为不实信息。 | 证券代 | 证券简称 | 停复牌 | 停牌起 | 停牌 | 停牌终止日 | 氢牌日 | | --- | --- | --- | --- | --- | --- | --- | | 码 | | 类型 | 始日 | 期间 | | | | 688585 | 上纬新材 | A 股 | | | 2025/10/10 | 2025/10/13 | | | | 复牌 | | | | | ...
20倍大牛股下周一复牌,控股股东否认赴港IPO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8:35
记者丨邓浩 编辑丨张伟贤 20倍大牛股上纬新材,昨日(10月10日)晚间公告停牌核查结果,宣布拟下周一(10月13 日)复牌。 此前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股权,一度被市场视为"要搞资产整合"。此次上纬新材在公告重 申,收购方未来十二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计划。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 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 此外,同样在昨日,有市场传言称,智元机器人计划明年在香港上市,已聘请中金公司、 中信证券和摩根士丹利负责其股票发行事宜,目标估值为51亿至64亿美元。10月11日,智 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澄清此为不实信息。 智元入主掀连板 7月8日,上纬新材一口气连发三份股权转让协议及股权要约收购报告。 其中,智元恒岳拟以协议转让方式受让上纬新材控股股东SWANCOR萨摩亚持有的公司1.01亿 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4.99%;致远新创合伙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受让SWANCOR萨摩亚 所持有的公司240.09万股股份和金风投控所持有的公司1776.73万股股份,合计约占公司总股 本的5%。 | 证券代 | 证券简称 | 停复牌 | 停牌起 | 停牌 | 停牌终止日 | 复牌日 | | --- | -- ...
稀土龙头前三季度业绩预计大增,688585大牛股下周一复牌!下周解禁股名单来了
证券时报· 2025-10-11 15:29
下一周解禁市值超790亿元。 北方稀土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北方稀土昨日(10月10日)晚间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15.7亿元, 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市场变化,强化预算管理与降本增效,科学组织生 产,加强市场研判和营销运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科研创新,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推动经营业 绩大幅上升。 北方稀土同时公告称,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总经 理办公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 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524.10元/吨。此前,北方稀土7月10日曾公告,第三季度稀土精矿交易 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以此估算,此次价格环比上涨37.13%。 2025年7月9日至2025年9月25日期间,上纬新材股票价格持续大涨,区间累计上涨1597.94%。公司股票 区间内交易8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7次触及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公司已累计发布16次 异常波动、严重异常波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提示股票 ...
智元否认赴港上市传言,20倍大牛股下周一复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1 15:20
上纬新材最新滚动市盈率高达719.93倍。 20倍大牛股上纬新材,昨日(10月10日)晚间公告停牌核查结果,宣布拟下周一(10月13日)复牌。 此前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股权,一度被市场视为"要搞资产整合"。此次上纬新材在公告重申,收购方未来十二个月内不存 在资产重组计划。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 此外,同样在昨日,有市场传言称,智元机器人计划明年在香港上市,已聘请中金公司(601995)、中信证券和摩根士丹利负 责其股票发行事宜,目标估值为51亿至64亿美元。10月11日,智元机器人相关负责人对记者澄清此为不实信息。 | 证券代 | 证券简称 | 停复牌 | 停牌起 | 停牌 | 停牌终止日 | 复牌日 | | --- | --- | --- | --- | --- | --- | --- | | 码 | | 类型 | 始日 | 期间 | | | | 688585 | 上纬新材 | A 股 | | | 2025/10/10 | 2025/10/13 | | | | 复牌 | | | | | (图片来源:上纬新材公告) 智元入主掀连板 7月8日,上纬新材一口气连发三份股 ...
大牛股最新公告:周一复牌!
券商中国· 2025-10-11 13:38
针对公司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情形,上纬新材对有关事项进行了自查,并发函向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核实。 上纬新材公告称,收购方未来十二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计划。公司已关注到近期市场存在部分媒体关于上纬新材与实际控 制人邓泰华先生及其控制的智元创新相关资产进行整合的讨论与报道。经核查确认,截至目前,收购方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 动人致远新创合伙不存在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 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明确重组计划。截至目前,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 划或安排。 上纬新材表示,目前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公司主营业务仍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 片用材料、新型复合材料以及循环经济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生产经营未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环 境或行业政策未发生重大调整,生产成本和销售等情况未出现重大变化。 超级大牛股上纬新材又有新情况。 10月10日晚间,上纬新材公告称,公司股票拟于10月13日(下周一)复牌。公告还称,公司股票价格涨幅显著高于同期相关 指数涨幅。2025年7月9日至2 ...
大牛股上纬新材下周一复牌!下周解禁股名单来了
证券时报网· 2025-10-11 07:50
截至2025年9月25日,公司收盘价为132.1元/股。根据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发布的公司最新市盈率为600.85 倍,最新滚动市盈率为719.93倍,市盈率显著高于公司所处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行业平均市盈率 26.96倍。 下一周解禁市值超790亿元。 北方稀土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北方稀土昨日(10月10日)晚间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15.7亿 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市场变化,强化预算管理与降本增效,科学组 织生产,加强市场研判和营销运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科研创新,主要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推动经 营业绩大幅上升。 北方稀土同时公告称,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经测算并经公司总经 理办公会审议通过,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 REO=50%),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524.10元/吨。此前,北方稀土7月10日曾公告,第三季 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19109元/吨。以此估算,此次价格环比上涨37.13%。 北方稀土股价7月以来累计上涨110 ...
上纬新材股份转让完成过户登记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与邓泰华
证券时报网· 2025-09-23 20:44
股权变更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通过协议转让获得上纬新材29.99%股份 对应1.21亿股 过户日期为2025年9月22日[1] - 控股股东变更为智元恒岳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核心团队包括彭志辉[1] - 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计划最终收购上市公司合计63.62%股份[1]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自2025年7月9日至9月16日累计上涨1175.58% 成为2025年A股首只10倍股[2] - 主要涨幅集中在7月9日至30日 16个交易日内累计大涨1083% 市值从30亿元升至371亿元[2] - 9月17日股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99% 收盘价为99.24元/股[2][3] 财务与估值指标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990.04万元 同比减少32.91%[2] - 最新静态市盈率为451.39倍 滚动市盈率为540.85倍[3]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最近一个月平均滚动市盈率为27.04倍 公司估值显著高于行业水平[3] 行业背景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在全球机器人市场份额2024年达40%[2] - 未来四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以23%复合年增长率从470亿美元跃升至1080亿美元[2] 公司运营状况 - 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主营业务无调整[2] - 净利润下滑主因海外美金应收账款汇兑损失、海外销售运费及研发检测试验费增加[2] - 收购方未来十二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或业务调整计划[3]
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交易风险提示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9-03 04:22
股价表现 - 2025年7月9日至9月2日期间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154.50% [1] - 股价涨幅显著高于科创综指、科创50及同行业指数涨幅 [1][6] - 期间7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和7次严重异常波动情形 [5] 基本面状况 - 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仍为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研发生产销售 [2] - 生产经营、市场环境、行业政策及成本销售情况均未出现重大调整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8,377.39万元 同比增长12.50%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0.04万元 同比减少32.91% [3] - 扣非净利润2,604.14万元 同比减少37.02% [3] 财务风险因素 - 净利润下滑主因海外美金应收账款汇兑损失及海外销售运费佣金增加 [3] - 客户申请破产保护可能导致应收账款无法足额收回 [3] - 若债权无法得到保护 公司将计提坏账准备 [3] 估值水平 - 截至9月2日收盘价97.60元/股 静态市盈率443.93倍 [8] - 滚动市盈率531.91倍 显著高于化学原料行业平均26.56倍 [8] - 外部流通股占比仅16.38% 控股股东合计持股83.62% [7] 交易特征 - 9月2日换手率6.58% 按外部流通盘计算达40.18% [7] - 显著高于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换手率2.97%和流通盘换手率18.58% [7] - 上交所于7月25日至8月29日期间多次对股票进行重点监控 [5] 控制权变更 - 收购方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未来12个月内不存在资产重组计划 [4] - 控制权变更交易尚需上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过户登记 [9] - 股份协议转让能否最终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9] 信息披露 - 公司未发现需要澄清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 [10] - 未发现其他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10][11] - 董监高及控股股东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行为 [11]
采矿业利润上涨 下游生产经营负重
北京商报· 2025-08-08 14:59
上游采矿业和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长 - 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达25943.5亿元 同比增长1.06倍 41个工业大类行业利润同比均增加或改善[1] - 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1.03倍 较一季度增速加快25.8个百分点 其中油气开采业利润增长1.19倍 增速加快101个百分点[2] - 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3.66倍 显著高于工业平均水平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45.9个百分点[2] - 石油加工业因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和需求回暖扭亏为盈 新增利润1658.3亿元 化学原料业利润增长2.72倍 黑色金属冶炼业增长4.16倍 有色金属冶炼业增长4.84倍[2] 下游制造业经营压力 - 钢材价格快速上涨导致造船 家电等下游行业难以承受成本压力 后期钢价难以持续大幅上涨[3] - 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超过生产成本的60%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制造业影响显著[3] -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原材料成本占经营成本比例高 但议价能力和成本转嫁能力弱 利润受严重侵蚀[3] 政策支持与市场调控 - 国务院要求支持大型企业搭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 稳定原材料供应和产销协作 做好保供稳价[4] - 打击囤积居奇和哄抬价格行为 督促平台降低过高收费和佣金比例[4] - 各地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稳岗就业补贴 通过平抑原材料成本和减轻人工成本压力保障市场主体运行[5] - 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畅通物流环节 加强市场监管和期货市场管理 打击资本炒作行为[5]